硕士论文网第2020-09-19期,本期硕士论文写作指导老师为大家分享一篇
体育论文文章《小学体育课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研究—— 以农大附小体育课为例》,供大家在写论文时进行参考。
通过对农大附小30节体育课进行观摩,可以看到农大附小体育教师在体育课中或多或少的渗透了德育,但德育渗透的程度低,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体育课堂中出现和德育有关的语言、行为较少,出现有关德育的语言有加油,真棒,坚持等,有关德育的行为有老师的点赞手势、师生间的交流,第二个方面是德育渗透的次数少,从观摩的 30 节体育课德育渗透的次数来看,体育教师每节课进行德育渗透的次数最高为 4 次,最低 1 次,大部分在 2 或 3次,德育渗透的次数需要加强,能做到 4—5 次比较好,这样 4—5 次就可以涵盖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还有 1-2 次可以补充到需要加强德育教育的环节。
1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
古今中外,许多教育家都将“德育”称为教育中的重中之重,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现代教育的快速推进,德育也成为了中国教育的重中之重,被放在了学校教育的首要位置,近年来,中国加大了对德育工作的投入力度,相继颁布各种文件落实学校德育工作。2000 年,《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增强和改善中小学德育是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要提高中小学德育的效果”[1]。2004 年,国务院颁发了中小学德育工作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中小学教育的重要使命,要踏实的推动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指出体育课程的性质是“强调充分发挥体育的育人功能,强调以体育与健康学习为主,渗透德育教育”[4]。体育课程的价值不仅在于传授体育知识与技能,而且还在于育人,让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意志品质、适应能力等在体育运动中得到发展。我国传统的体育教育观念(如智育大于德育、缩短甚至占用体育课时间等)已经阻碍了体育的发展,严重削弱了体育的功能,满足不了国家对德才兼备、新型人才的需要,所以,加强体育课教学中德育渗透迫在眉睫[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把德育渗透于教学的各个方面”[3]。2017 年党的十九大会议指出“落实立德树人,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课相互协同发展”。从国家的文件和指导思想中,可以看出,国家比较重视学校教育中的德育教育,学校教育中的各门课程都承担着德育教育的责任,都有育人的功能,作为小学教师,在小学生教育的启蒙阶段,应注意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使小学生在思想、行为、品质、情感等方面受到积极的影响。
1.2 选题的目的意义
育人先育德,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首要任务。在综合教育理念下,在国家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各个学科的德育功能,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人才十分重要。体育学科作为学校教育中的一门特殊性学科,强大的实践性特点使其比其它理论学科的德育渗透效果更好,对学生产生的影响更加深刻,因此,加强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尤为重要。 本文通过对小学体育开展德育的相关考察进行探讨、对中国农业大学附属小学体育课中的德育渗透状况展开探讨和研究,目的在于从当前小学体育课教学的实际情况中把握德育渗透的情况,提高小学体育课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效果,促进小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本文的研究不仅有利于中国农业大学附属小学对体育课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有清晰的认识,也可以为其它小学的体育课开展德育教育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小学是学生受教育的启蒙阶段,此阶段学生的行为习惯、性格等还未形成,在此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非常重要,体育是学生从接受教育开始一直到大学需要学习的课程,它除了可以增强学生的体质,还在学生的德育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小学体育课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情况进行研究,有利于提高小学体育教师对教学中德育的认识和重视,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思考和改进教学方法,发挥体育的育人功能,实现育人与育体相结合,促进小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2 文献综述
2.1 国内研究现状
通过查阅文献发现,关于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研究文献较多,大部分是期刊文献,硕士论文很少。通过阅读并整理小学体育教学渗透德育教育的相关文献,将广大学者们的研究内容归纳了以下几个方面:体育教学的德育功能、体育教学实施德育的原则、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内容、德育渗透的方法和途径、德育渗透的时机、德育渗透的任务等。 毛泽东在《体育之研究》中指出“至于强筋骨,因而增知识,因而调感情,因而强意志”[5],充分肯定体育教学的德育功能,即体育教学可以增强人的体质,使人掌握知识与技能,调节人的情感,增强人的意志。吴咏梅在其文章中指出体育有两大功能,其一是强体健身,其二是造就心灵,培养德育[6]。体育教学的自身特点使德育具有鲜明的功能,即导向功能、凝聚功能、约束功能、育人功能、激励功能、娱悦身心的功能、心理调适功能。李世平、陈学东在《浅谈体育教学的“德育”功能》中指出:体育课的作用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的体质,一方面可以育人,培育学生敢于吃苦的品质[7]。陈英在《浅谈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德育》中指出体育渗透德育可以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增强学生的团体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8]。车益明认为“体育课堂教学中有利于渗透德育教育,体育与德育相结合可以培养学生的高尚品质和行为规范”[9]。彭蕾在《学校体育德育功能的实现》中指出体育的德育功能有: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个人素养,养成正确的体育观、人生观和价值观[10]。 从以上学者的研究中可以看出体育教学在德育方面有着重要的功能,不仅可以增强人的体质,传授体育知识与技能,而且在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增强学生团结协作精神、丰富学生情感、培养学生行为习惯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因此,作为小学体育教师要重视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发挥体育的育人功能.
2.2 国外研究现状
目前各国非常重视德育教育,且体育学科中的德育早已被关注,德育渗透的内容、德育渗透的途径在体育中都有相关的体现和要求,如美国、日本、英国等等。 美国体育课程内容包括了运动技术知识、自我表象以及个人发展、社会发展三个部分,其中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离不开德育教育发挥的作用,通过体育课教学,培养学生的竞争、负责、合作、拼搏等良好品行,为学生展现自我提供机会,如 Bailey 等人指出,体育可以发展学生竞争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责任心[34]。 日本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内容主要有:培养学生积极参加运动能力、增强学生身体健康、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且日本较为重视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周晓军、韩长军在《日本学校体育改革演进趋势及其启示》指出在日本的学校教育中,强调体育与德育相结合,通过学校体育渗透德育教育,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性[35]。 英国学校德育教育重视宗教知识的传授、学生个人品行培养以及学生的理性教育。在体育课程中,英国体育课程内容主要集中在传授知识和技能以及学习广度,重视学生体育技能与德育方面的教育(如学生体验能力的培养、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等等)。郭洪波、窦丽对国外不同国家的体育课程进行了对比和研究,其发现几个国家体育课都以学习领域去划分教学内容,重视体育与德育教育的结合。文中强调英国中学的体育课程内容主要集中在传授知识和技能以及学习广度;新西兰中小学体育课程内容包括了身体活动、运动学习、心理健康、保健和营养等;加拿大体育课程的内容则与德育息息相关,包含了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生活习惯等等[36]。
3 研究设计
3.1 研究对象、方法和技术路线
3.2 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4 研究过程与分析
4.1 小学体育开展德育的相关考察
4.2 农大附小体育教师在德育渗透中的参与现状分析
4.3 农大附小体育课堂教学中不同体育项目的德育渗透情况分析
4.4 农大附小体育课教学中德育渗透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5 研究结论与建议
5.1 研究结论
体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德育,需要在小学体育课中渗透德育教育;小学体育课教学中的德育内容主要包括情感、意志品质和社会适应能力等。 农大附小体育课教学德育渗透既有可喜之处,也存在不足。可喜之处是农大附小体育教师对德育有一定的认识,能认识到德育在体育课中渗透的重要性,且在体育课中不同程度的对学生渗透了德育,但德育渗透存在不足,德育渗透程度低,德育渗透方法有待创新。 农大附小集体性项目德育渗透的要素更加丰富,基础性项目(如田径、体操)德育渗透程度较好于武术项目;农大附小体育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主要集中在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德育渗透需要加强。
5.2 研究建议
小学体育教师要贯彻落实体育课教学中的德育渗透,重视每一节体育课德育渗透的积累,提高德育渗透的次数,创新德育渗透的方法。 小学体育教师要充分把握不同体育项目的德育要素,均衡体育课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的德育渗透,课堂教学中针对德育渗透有难度的体育项目要积极思考,寻找恰当的方法实施德育渗透。 本研究主要对小学体育开展德育的相关考察进行了理论探讨与实践调查、对农大附小体育教师参与德育渗透的现状以及不同体育项目德育渗透情况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对策,未对德育渗透的评价方法进行研究,望后续研究者可以从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评价方法方面进行研究。
该论文为收费论文,请扫描二维码添加客服人员购买全文。
以上论文内容是由
硕士论文网为您提供的关于《小学体育课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研究—— 以农大附小体育课为例》的内容,如需查看更多硕士毕业论文范文,查找硕士论文、博士论文、研究生论文参考资料,欢迎访问硕士论文网体育论文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