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论文网第2021-03-21期,本期硕士论文写作指导老师为大家分享一篇
专升本汉语言文学论文文章《现代性的延展与中国文论的“当代性”建构分析》,供大家在写论文时进行参考。
无疑, “现代性”一词伴随着新文化运动和新文学运动走过了百年,尤其是近40年来,这个语词作为一种 “强制阐释”被频频导入中国的文艺理论、文艺批评和文艺评论的话语体系之中,解决了人文学科许多理论的难题,让我们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打开了重重门禁,走过了它辉煌的历史进程。如今,这一语词的所指和能指是否还能解决当下 (“后现代”后)的许多世界性的人文难题,尤其是包括中国文艺理论面临的种种它不能覆盖的问题?这是一个需要产生 “当 代 性”语词内涵的时代,如何解决历史进程中产生的新问题,虽然我们似乎还不能很快找到破解当下现实理论问题的钥匙,但是我们必须去探求。我试图从语词层面来论述 “现代性”的历史使用,以及 “当代性”新的生成问题。虽然于尔根·哈贝马斯也把 “现代性———一项未完成的设计”当作阐释 “现代性”宏大哲学主题的一个基点,他在 《现代性的哲学话语》中指出:“现代性的哲学话语在许多地方都涉及到现代性的美学话语,或者说,两者在许多方面是联系在一起的。”① 但是,他还是在这部书开篇时就援引了马克斯·韦伯的话来对 “世界史问题”发出了诘问:“为什么科学的、艺术的、政治的或经济的发展没有在欧洲之外也走向西方所特有的这条理性化道路。”② 显然,启蒙与 “现代性”的关联性以及它们之间的双重悖论,是中国一百多年来遇到的最大问题。虽然这些问题与哲学的内在关系十分紧密,但是,我试图从另一个角度切入,来探讨西方理论术语中的 “未完成的现代性”(亦即 “开始死亡的现代性”)与 “正在成长的当代性”在中国文学艺术批评和理论界的使用转换过程中所带来的种种问题,从而进一步探究和阐释西方文论中的 “当代性”概念,分析 “现代性”和 “当代性”在中国理论界和文学艺术创作领域使用过程中所自然形成的两者之间的错位现象,以及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以期从中介的批评立场上来打通理论与实践之间的互证关联性。
近细读 《西方文论关键词》第2卷 (金莉、李铁主编)关于 “当代性”的词条,触发了我回顾与反思百年来,尤其是近40年来中国人文学界和文学艺术理论界在运用 “现代性”时的纠结:当 “现代性”已经成为我们理论与批评写作中的惯用语词的时候,却在不经意中被频频出现的 “当代性”一词所覆盖,不断时时叠加的 “当代性”由弱变强地呈现在我们的文学艺术批评和评论的术语中,从而逐渐模糊了“现代性”与 “当代性”的边界。不难发现,随着西方文论中具有另类含义的 “当代性”语词的潜入,它是否正在颠覆和瓦解着中国文艺理论界惯用的 “现代性”这一语词的内涵呢?也许这种模糊紊乱的语词混用现象,尚未引起绝大多数人的警惕,很多人也没有意识到它错位混用后内涵变异的后果。它与中国一贯使用的 “当 代性”,也就是与我们强调的 “时代性”发生了内涵上某种习焉不察的矛盾,于是,就模糊了 “当代性”与 “现代性”的边界;对 “当代性”与 “当下性”以及海德格尔“在场”概念的混淆误,已然成为一种普遍的使用现象。因 此,我以为必须得从“现代性的过渡”与 “当代性”的 “入场”入手,在当下理论语境的两难选择的窘迫中,找到一种 “现代性”和 “当代性”语词在文艺理论、文学史和文学批评中正确使用的规范模式,从而凸显 “当代性”的建构,这样才能使它们成为一种行之有效的理论逻辑概念与方法。 对于文化与文学艺术领域 “现代性”概念的磨合,我们经历了一百多年的探讨,虽然有各式各样的阐释,但是原则性的分歧似乎不是很大,基本都将 “现代性”与中国新文化的核心观念启蒙主义画上了等号。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等式逐渐发生了变化。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们在 “现代主义” “现代派”和 “现代性”的讨论中,已经耗费了大量的精力,由于讨论各方持有各种各样的理论观念,最终没能形成统一的标准答案,但这并不妨碍 “现代性”语词在广义范畴的使用。然而,弗莱德里克·阿·卡尔那部形似教科书式的著作 《现代与现代主义》所提出的激进观念,还是让我感到震撼,尤其是他在第9章 “现代与后现代,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里批评 “后现代主义”时所提到的一个重要观念:“现代主义的一个规范命题就是打破历史;对其较激进的实践者来说,历史已经不存在了。存在的只有各个断层和大事件,用一句时髦的话来说,只有 ‘现在’才是唯一的存在。”① 他强调的 “现在”即“当下”,言下之意就是凸显其 “当代性”。其实,这个断言是想证明当代 “后现代主义”理论的蔓延已势不可挡。然而,始料未及的是,“现在” “当下”,即涵盖所有“现代主义”与 “后现代主 义”的 “现 代 性”,又 被20年 后 兴 起 的 “当 代 性”所 替代。那么,世界会不会再形成一个以 “当代性”为理论轴心的 “当代主义”思潮呢?这是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40年来有许多关于 “现代性” “现代主义”和 “后现代主义”的西方文学艺术理论著作 被 译 介 过 来。到 了21世 纪 后,中 国 译 介 的 “现 代 性”理 论 书 籍 则 更 多,“现代性研究译丛”中的 《现代性理论》《现代性的碎片》 《纯粹现代性批判》 《自反性现代化》《现代性与矛盾性》《现代主义的政治》《先锋派理论》《后现代主义文化》《跨越后现代的分界线》《论现代和后现代的辩证法》《我们的后现代的现代》尤为引人注目,而我一再提到的 《现代性的五副面孔》更是让人关注。所有这些西方理论著作都有助于我们认识到 “现代性”和 “后现代性”理论的复杂性和不可测性。其中,许多理论对中国理论界解惑 “现代性”与 “后现代性”是有一定借鉴意义的。近十多年来有哲学界的学者围绕 “现代性与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人的发展理论”“现代性与后现代主义”“科学发展观与当代中国现代性建构”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得出的结论是:马克思的哲学是现代性理论异常宝贵而丰富的思想资源,现代性是从马克思直至当代哲学一以贯之的主题。其实,这一结论的滥觞源自阿格尼丝·赫勒的观点:“在现代性理论这三个奠基人当中,马克思是典型的十九世纪产儿。进步时代的宏伟幻觉在他的著作中较之在黑格尔或韦伯的著作中留下了更多的印记。说到底,黑格尔的哲学更接近于十八世纪而不是十九世纪,而韦伯的著 作,特别是他的后期著作,宣告了二十世纪的到来。正是由于马克思分享了十九世纪的宏伟幻觉,尤其是有关技术发展和掌握自然之不可限量且极其积极的潜能的宏伟幻觉,他能够较他的前辈和后来者们更加激进地拒绝现代性的现今阶段 (资本主义),将宏大叙事延伸至未来。”① 资本主义 “摧毁了一切牢固的信念和一切前现代世界的制度……对马克思来说,资本主义是现代性的第一个 (过 渡 性)阶 段”。② 毫 无 疑问,马克思的 “资本主义是现代性的第一个 (过渡性)阶段”的论断正是对后资本主义的一种预言,“现代性”之后的理论术语的概括是否就是 “当代性”呢?
中国哲学界讨论 “现代性”显然是离不开政治学和社会学这两个维度的,但它们与文学艺术理论的思考维度并不是完全重合的。他们所提出来的 “现代性”在中国还未得以充分展开、是 “一项未尽的事业”的论断,显然是拾了西方理论家的牙慧,这一点倒是与中国的文学艺术理论有 “可 通 约 性”。更 重 要 的 是,他 们 提 出 的“力戒现代性的异化”命题也沿袭了马克思的资本主义社会人的异化理论,同样也是适合于文学艺术创作和批评的 “可 通 约 性”理 论。因为他们同样需要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的批判精神去指导哲学与政治学领域的研究工作,这是文学艺术创作的主导精神,同时也是文学批评的精髓。只有找到了马克思主义批判哲学的方法论,我们才有可能将讨论引向深入在英美文学理论与批评中, “现代性”让位于 “当代性”的理由何在呢?英美学者认为20世纪大多数时间,尤其是60年代 “现代主义”走红的时候,“当代这个词作为艺术话语只在 ‘另处’起作用……然而,在80年代,当现代主义日渐式微的时候,大量的当代艺术家们重新定义生存的价值,认识到当下在场的力量,他们倾向于把当代看成是 ‘当前多元性的温柔能指’。”① 由此看来,我们在80年代如火如荼地引进“现代派艺术”的时候,西方的这种 “当代性”的阐释并没有及时地翻译和传导进那时的文学艺术领域内,我们仍然是在使用中国新文化运动中阐释的原初意义上的 “现代性”术语,以此来规避中国当代文学艺术中一些纠缠不清的问题,并用一些生搬硬套的西方理论与方法来解析一切 “现代主义”和 “后现代主义”的文学艺术现象与事件:比如对一时兴起的 “三论” (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解释,对由西方新小说形式技巧带来的对 “先锋小说”创作的阐释,对徐星、刘索拉等人小说叙述内涵改变而产生的争论 (“现代派”与 “伪现代派”之争);再比如美术界对印象主义、几何派、照相现实主义、机械主义等现代主义画派的技术模仿与再造;又比如 “新写实小说”对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 “把摄像机扛到大街上去”的现代电影元素的借鉴;等等。这些都与我们难以廓清 “现代性”与 “当代性”的本质区别分不开。设若当时这些理论进入了我们即时性的讨论之中,或许会使我们在 “现代性”与 “当代性”的语词切换中获得新的理论支点,那么,中国当代文学艺术的历史走向就会有一个令人难料的惊喜结局,甚至会进而影响中国整个文化思潮的方向选择。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就使用 “当代”这个语词的时间节点来说,西方世界要比中国晚二十多年,但是,我们没有意识到他们的 “当代”与 “当代性”的内涵与外延和我们之间是两个绝不相同的话语体系。我们的翻译家和理论家一再强调在英文的词库里没有 “当代”这 个 词,只 有 “现 代”一 词 的 存 在,认 为 它 是 涵 盖 “当 代”的语词。殊不知,“当代”语词的弃用,大大延缓了 “当代性”理论建构进入中国文学理论界的时间,阻碍了理论的发展。
在这里,我还是要强调 “当代性”阐释中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因为这个问题对中国文学艺术创作和理论批评均有重要的意义。即 “当 前 共 存 性”对 “当 代 性”的意义。它的四个理论维度的阈定,即 “经典的当代性” “作家的时代性” “异质的并列性”和 “瞬时的结构性”,是可以用来解释当下中国面临着的许多理论批评现象的方法,并在文学艺术批评中发挥阐释作用,为文学史重估提供评价标准。首先,我们要认知什么是 “经典的当代性”: “这种同一性把不同的历史时代贯穿起来,使得历史、现在甚至未来并存于当下,并存于我们活着的当下。当代性这个 ‘共存性’甚至被看作一种创作艺术。……批评家所能做到的,恰恰都是历史性的当代性,当作品到了批评家的手里之后,它就已经成为完成时,一种纯粹的历史。批评家所能用的唯一办法,就是把历时的作品与自己的当下这两个悖论的异质体并置于一个时空体内,形成经典的当代性阐释。”① 这里所阐释的作家与批评家的 “异质体并置于一个时空体内”是一个有意味的状态,反观我们的当代文学创作与批评,我们的作家和批评家有谁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的症结所在呢?这就是我们的理论家和批评家在 “形成经典的当代性阐释”中失语的根本原因。当然,这并不包括那些经不起历史和审美检验的、自以为是 “经典的当代性阐释”。其次,就是 “作家的时代性”问题,“作家与作家所处的那个时代语境共存在一个时空体。这种共存性是当代性的最初意义。史密斯认为,当代这个词一直以来并不仅仅指称单纯的正在经过的当下。现在我们所能看到的它的词源,就 与 ‘现 代’一样含义丰富。当代性这个术语标志大量的有区别又有关联的时间内与时间共存的存在,甚至标志同时存在于时间内和时间外的存在。”② 按照我的理解,这就是说文学艺术文本在同一个物理时间内,可以包涵历史、现在和未来许多超越物理时间的全部的审美思想内容,这才是作家掌握时间的 “当代性”的钥匙。也就是说,作家的 “时代性”就是一个更加广阔的时间维度,只有将自己的作品放在这样的时空中才能书写出具有马克思预言的那种 “历史的必然”性质的,以及超越 “当下”物理时间意义的优秀经典作品
毋庸置疑,当我们今天检索人文学科使用高频率关键词的时候,赫然跳出的是“现代性”和 “鲁迅”这两个词条,这就不得不让我思考这两个语词会占据前两位的原因。无疑,这足以说明一个问题: “现代性”作为百年来中国文化中的启蒙主义的关键词,仍然起着理论的指导性作用,它与中国新文化旗手 “鲁迅”名词的相连也就不奇怪了。因为作为作家和批评家的鲁迅已然是这个时代把现实与历史相勾连的人,是一个历史 “在场”的思想参照物。而我们的思想界无法脱离 “现代性”所设置的启蒙主义藩篱,这就是理论的悖论:一方面是无法摆脱的新文化启蒙对一百多年来中国文化的覆盖;另一方面则是启蒙主义 “现代性”已经不能解决中国文化和文学中的许多 “后现代”后的理论问题了。所以,在仍然延续使用 “现代性”语词来解决历史和当下现实理论问题时,就必须考虑用一个能指向未来时间的语词来应对 “现代性”所不能覆盖的那些部分,或许这才是 “现代性”未完成时态中我们面临着的价值选择的两难境地——— “当代性”是否可以弥补这样的不足呢?在中国当下的理论界,我们仍然在使用着那个 “未完成的现代性”的语词作为解释许多文化和文学现象的既定术语, “现代性”仍然起着十分重要的阐释作用,尤其是对近百年来已然成为历史固态的文本的解析、作家作品的分析、艺术作品的鉴赏,以及创作中许多历史现象的解释,都可在 “现代性”的历史图景中得到一种合乎情理的释义。然而,理论的进化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当时代需要一种新的理论术语去覆盖 “未完成的现代性”不能企及的理论半径的时候,我们提出建构一种根植于中国文学艺术实践的 “当代性”理论模式和模型,就显得十分必要,也十分迫切了。尤其是在一个 “后现代”后的消费文化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世界 (包括中国)市场,当然也囊括文学艺术的创作和文化与文学批评市场的时候,我们的 “当代性”与 “时代性”的理论体系建构必须坚守其 “在场的真理性”,意在克服消费文化给文学艺术带来的本质上的戕害,并引导人类文化发展运行在正确的轨道上。
如何延展 “现代性”的合理性,并充分涵容时代性,是我们建立超越物理时间的 “当代性”的必要前提,也是作家建构具有主体意识的 “当代性”作品的 “真理性”的条件,更是理论家、批评家、评论家和文学史家对 “当代性”进行价值重估的理论基础。缘此,我们期望大家一起来共同努力,在对 “当代性”理论概念的批判和争论中获得理论批评的前行。
该论文为收费论文,请扫描二维码添加客服人员购买全文。
以上论文内容是由
硕士论文网为您提供的关于《现代性的延展与中国文论的“当代性”建构分析》的内容,如需查看更多硕士毕业论文范文,查找硕士论文、博士论文、研究生论文参考资料,欢迎访问硕士论文网专升本汉语言文学论文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