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论文网第2020-12-12期,本期硕士论文写作指导老师为大家分享一篇
幼师论文文章《孝文化融入中等职业幼师汉语教学中的途径研究》,供大家在写论文时进行参考。
本篇论文是一篇幼师硕士论文范文,通过调查访谈及结果分析,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语文教学现状有了客观而准确的认识。中职语文教学课堂是精彩纷呈的心灵交流之所,教师应从宏观与细节教学中去寻找科学的语文教学方法,将孝文化融入中职幼师语文的教学策略则是提升学生人文素养与职业素养的有效教学模式。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孝文化作为人类社会的精神导向与核心要素,从母系氏族社会孝文化的萌芽到奴隶社会的发展沉淀,逐渐成为封建社会政权统治的主流基调。经历了两千多年的文化积淀与演绎,现代社会对孝文化的传承与解读更为丰富实用。站在历史文化发展的角度来看,中国的传统文化可称为孝的文化;中国传统社会亦是立足于孝之上的社会。孝文化是国家发展稳定的文化导向,是民族共同追求的精神航标,是古典文化与当代文化重叠的历史精粹。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丰富,孝文化作为其中的一部分,具有核心与主旋律的地位。孝悌之义不仅是中国儒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文化传承的根基之所在。中华文明起源于黄河流域,山西运城——黄河流域河道转折处,自古以来,名人辈出,俊彩纷呈,演绎着丰富多彩又气象万千的文化图层:享有德孝美誉的舜帝,春秋名商猗顿、三国武门世家裴氏家族、柳氏家族、薛氏家族,李氏家族等文化名人,文武俊秀,彪炳史册。裴氏家族作为一个名门望族在两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曾先后涌现出多位名人,其成就遍布各个学术领域。孝文化始终贯穿在裴氏家族兴衰的始终,裴氏家训中“孝顺父母:父母恩德,同比昊天。人生百行,孝顺为先。跪乳反哺,物类犹然。况人最灵,孺慕勿迁”之论,传递了该家族对孝文化重视程度。家庭作为社会发展的最基本单元,接续传统文化是其生命延续的根本,传承孝文化,任重而道远。家训文化根植于道德文化本位,构建出“风习”精髓,对于孝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新时期,习近平指出:“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 虽然孝文化是家风家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传承与创新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教育不能忘记的首要任务。借助学校教育,学生对孝文化的认知才能更深刻,践行才能更深入,最终成为德才兼备之人。学前教育作为人生启蒙阶段最为重要的教育,肩负着巨大的责任。随着社会对幼儿教师需求量的日益增加,然而幼儿教师的素质提升又难孚人意。近年来,幼儿教师“虐童”事件不时见诸报端,令人震惊也令人担忧,让人们将目光聚焦在了幼儿教师的道德层面上。无论专业知识落后还是教学技能薄弱都不是这些幼儿教师问题的关键所在,而在于他们师德缺失,情感冷漠。职是之故,幼儿教师培养除了强化他们最基本的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外,更应该凸显幼师的爱心、耐心和真心教育力度, 强化他们对幼教职业认同感和责任感,这种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很大一部分来源于语文教育尤其是孝文化的熏陶。
第二节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本研究面向中职学校语文课堂的教学现状,革新语文教学的传统的教学模式,旨在通过孝文化的学习与实践,提升中职幼师学生人文素养,研究者根据教学内容,联系学生就业需求,灵活创设多种教学活动,找出与学生职业素质结合的方法及措施,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动手能力等。研究者选取孝文化这一传统文化精髓的经典部分,结合幼教学生的职业特点,在语文课堂中,构建出集人文性、工具性、职业性于一体的全新语文教学模式,发挥中职幼教语文应有的价值和魅力,实现知识传授与职业素质培养共进。理论层面上:通过孝文化知识的学习与实践,提升学生职业素养与人文素养,使孝文化的实践意义与拓展意义得到实现,最终在更宽广的社会层面上传承与发展孝文化。实践层面上:在教学实践层面上以学生职业核心能力为中心,以完成实践任务为目标,实现教学体系从“知识中心”向“任务中心”的转变,体现“学、做、教”合一。本研究重在提升中职幼师学生对传统孝文化的认识并将其传承,具有广泛而深刻的社会意义,为社会培养出具有博大爱心、足够耐心、浓厚责任心的高素质幼儿教师,满足用人单位对幼师生素质的全面需求,促进幼教事业的长远发展。
第二章 孝文化及语文教学相关问题的调查及访谈结果分析
第一节 调查情况概述
本次问卷调查对象为运城师范学校学前教育专业一年级学生。 本次问卷对 150 人进行抽样调查,发放问卷 165 份,收回问卷 150 份,有效问卷 138份,有效率 92%。 孝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之精髓,其内涵深广,从古至今多部作品对孝道都进行过阐释。作为在校的学生,不管是受家庭熏陶还是学校教育对孝文化的这些文学作品应该有所了解。通过问卷调查的数据显示学生对于孝文化了解程度处于一般水平的占到 50%,非常了解的学生占到 14%,不了解的学生占到 35%,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有一多半的学生对于孝文化还是有所了解的,但是部分学生对孝文化还不了解。鉴于此,有必要在下面的教学中进行系统的讲解。 作为子女孝敬父母是人之本能,如何算做到了孝,每个人又有不同的认识,但是不管怎样,只要从行动和内心上满足父母的需求,这就做到了真正的孝敬。以上调查显示有 80%的学生认为满足父母物质需求就算做到孝敬父母了,其实这只是在行动上做到了孝的最基本层面。因学生对于孝行为的理解过于片面,所以认为仅用物质行动满足父母就是孝敬,然而忽视了父母内心的需求。还有少部分学生意识到陪伴父母与其沟通的重要性,但只占到 30%的比例。 日常生活中孝敬父母的方式有很多,不仅有物质方面的回馈、满足,而且也包含精神层面的关心、沟通、慰藉。不管哪种方式,总之都要付诸与日常的一言一行中。因学生对孝文化没有系统学习过,所以对孝行为的理解不够全面,从而导致 68%的学生认为为父母分担家务就是孝的行为表现,其实这仅是孝行为的最一般表现。学生大多忽略了精神层面的孝行为。 语文课不仅是中职幼师学校的基础课程,而且与口语、儿文、写作等专业课程之间存在紧密联系,因此学生须认真对待这门课,从而学好语文。从调查数据来看,有 57%的学生对语文课堂兴趣一般,仅有 30%的学生喜欢语文课,不喜欢语文课的学生比例在13%。基于影响学生对于语文课堂喜欢程度的因素较多,接下来研究者将侧重于课堂活动的理论与实践改革。 语文的学习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效果也不是立竿见影的,然而兴趣又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要积极性高也可以学好语文。但是从调查的数据来看,有 67%的学生都认为语文课堂的教学方法与教学形式过于陈旧,影响了自己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认为语文课程内容与职业联系不大的学生占到 18%,还有 14%的学生则认为语文课程的实际应用价值微小。总的来看,这几个方面对学生或多或少都有影响。语文课堂的教学是一个双边活动,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结合教学内容不断改革、创新教学方法,这样的课堂学生才感兴趣,才能真正有所收获。以上图表列出了一些语文课堂的改革方法,有 80%的学生对于语文课堂中的教学变革偏向于实践活动与合作学习,这样更能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也会提高。其他的方式方法可作为辅助。随着手机的普及化,自媒体写作作为一种新型的写作方式也随着兴起。在语文教学中合理发挥手机的功用不仅使学生喜欢而且可以辅助课堂。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有 82%的学生没有利用手机进行过自媒体写作,对于自媒体写作的了解过于欠缺,语文课堂中教师也没有很好的进行这方面的训练。 公益与志愿者活动也属于语文课的一种社会实践方式,能有助于学生对语文课堂知识的理解与应用。从调查结果来看,学生对于社会公益活动的兴趣较大,有 65%的学生愿意参与社会公益与志愿活动。所以,在语文教学的实践内容方面,应注重学以致用与知行合一。
第二节 访谈幼师生对传统孝文化的认知情况及结果分析
案例 1:学生杨楠:我从小学开始就不喜欢上语文课,对传统文化兴趣不高。语文老师上课模式总是读、写、分析、背,没有一点意思,与生活一点关系都没有。案例 2:学生李小荣:我其实内心挺喜欢语文这门课的,尤其是里面一些优美的散文、情节曲折的小说、富有哲理的文言文等。但是老师讲课时总是照本宣科地讲授,传统文化也没有激发我们的学习兴趣,我觉得语文老师与学生之间缺乏交流,思想上产生不了碰撞,只重视知识的传授,不注重学生情感的培养,产生不了共鸣!案例 3:学生王盼:老师上课的内容不实用,传统文化内容陈旧,许多知识还不如我们拿着手机上网去查找,这样还快速方便。案例 4:学生陈冲:我觉得老师上课应该少讲一点,多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与互动。多改变一些授课模式,增加一些趣味性的活动,这样就能提高我们对传统文化学习的积极性。中职幼师学生的生源结构多为知识体系不全面,学习能力偏弱的学生,学生更倾向于活泼生动的实践过程,厌倦传统的知识灌输式的语文课堂教学。语文课程教学内容不注重课程内容的拓展性,与相关平行课程没有横向联系与衔接,教师的教学内容偏于照本宣科,学生对于单一的教学内容感到乏味。语文课程中的传统文化教学,教授方式陈旧,教师对学生的关注缺失,教学实践性缺乏,教师只关注课程内容的完整性与知识性,忽略了学生的实际需求及参与积极性,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学习兴趣逐渐走低,导致其对语文课程学习态度消极。
第三章 孝文化融入中职幼师语文的教学途径
第一节 知识建构——解读国学经典中的“孝文化”
第二节 情感建构——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
第三节 职业链接——有关“孝文化”的绘本制作活动
第四节 “大爱”实践——孝文化的课堂延伸
结论
自觉将孝文化融入中职幼师语文教学,是语文课堂改革的一个有效尝试,在本次调查与研究过程中,研究者发现:1、通过以孝文化为切入点的中职语文教学活动的实践,我发现学生的孝文化知识得到了增长,传统文化素养整体得到提升;2、在语文课堂中,笔者运用多种方式展开孝文化主题教学,学生对于语文课堂的厌倦情绪减少,积极参与贴近学生现实情感的语文活动中,课堂教学效果明显,学生学习情绪饱满,课堂气氛较好,做到了知行合一,将语文课堂教学成果很好地付诸于实践;3、中职幼师以“幼教”为核心,伴随着幼教行业国学文化教育的兴起,语文课程传承与传播孝文化是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径。语文课程作为中职幼师学校的基础课程,对学生未来的职业影响是深远可见的,研究者借助“孝”文化激活语文课堂,对接中职幼师未来职业需求,提升学生未来职业的岗位能力与人文素养。4、通过课内与课外孝文化的学习与实践,学生对“孝”的理解加深,催生了学生孝顺父母的情感体验,将“小爱”提升为对职业、对社会的“大爱”,提升了学生整体的人文素养。不足之处:本文研究所针对的孝文化领域有限,故课堂与课外活动教学中,对传统文化领域的教学研究只是管中窥豹,挂一漏万。在今后的语文教学实践中,研究者应积极将语文课堂内容拓展至我国深厚的传统文化,寻找学生喜闻乐见、容易接受的语文课堂教学方法,深入浅出地使学生接受传统文化信息,并推广至今后的幼教职业中。由于时间紧迫和客观条件及自身能力的限制,研究者未能在语文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方面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也未能更多地向本专业其他兄弟学校学习优秀的教学经验,所以在本文中还有很多不尽人意之处,有待语文教育专家、研究者和有志于此的同行进行批评和指正。
该论文为收费论文,请扫描二维码添加客服人员购买全文。
以上论文内容是由
硕士论文网为您提供的关于《孝文化融入中等职业幼师汉语教学中的途径研究》的内容,如需查看更多硕士毕业论文范文,查找硕士论文、博士论文、研究生论文参考资料,欢迎访问硕士论文网幼师论文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