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论文网第2020-12-31期,本期硕士论文写作指导老师为大家分享一篇
英语论文文章《某高职院校学前教育英语教学现状研究》,供大家在写论文时进行参考。
本篇论文是一篇英语硕士论文,幼儿教育的发展趋势显示,要注重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沟通,从而增加学生之间更好的学习效果,让学生在合作中创新,也是合作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通过把不同学生进行异质分组,让每个学生之间相互帮助,从而更好的适应今后的社会竞争和社会合作。
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从 1990 年开始出现学前英语教育,1997 年在陕西西安召开的“中加教育合作项目双语研究研讨会”。2016 年 4 月麦克思研究院发布的《就业蓝皮书》数据显示,我国 2013-2015 三年的时间内,学前教育专业始终都处于所有专业前列,是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满意度最高的专业之一。前总理温家宝就提出了对职业教育的重视。2014 年,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并且提出 2020 年要形成中职高职衔接、终身教育理念等要求。2019 年,国务院更是印发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鼓励职业教育发展,启动“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试点。可以说,职业教育在国内日益被重视。2001 年,我国教育部颁布了《幼儿教育指导纲要》等文件,展现了对幼儿教育的重视。英语教育在学前教育中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幼儿学习英语越来越低龄化,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作为我国培养优秀的学龄前儿童教师的重要渠道,英语课程的设置和英语教师的教学显得尤为重要。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在 2014 年的评价报告数据显示,我国目前有 85%的高校都设置有英语专业,同时通过对全国 670 多所备课专业的全面调查评估显示,全国本科专业院校一共有 560 所都开设有英语专业,甚至一度成为了国内高校开设最多的专业。2016 年上大学网公布了一组数据,该数据显示目前国内超过 75%的幼儿园在招聘毕业生的时候都要求其具备双语技能,即汉语和英语技能都要具备,甚至一些发达城市的幼儿园双语教师都是外聘或者外籍的英语教师,其余的基本上都是幼教专业或者是英语专业毕业的人才。高职院校培育的很多学前教育人才在幼儿园、早教机构等职位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学前教育专业的不断扩招,尤其是对双语课程的不断重视。社会对双语人才的需求,直接刺激了很多高职院校瞄准学前教育专业英语方向,然而理想总是很丰满,现实往往很骨感。国内学前教育专业英语课程教学并没有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教师普遍研究采用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在培育学生,在教学内容上枯燥无趣、教学方式固化单一,这些直接造成了教学目标落实不到位、教学效果不佳等众多问题。故此,如何在高职院校当中设置合理的学前教育专业英语课程成为了保证“双语”人才有效培养的一个重要课题。如何开设真正符合学前教育专业特点的英语专业课程,保证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一方面能够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另一方面又能够满足市场对于人才的需求是这一领域需要考虑的主要问题,而这个问题同样也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出发点。
1.2 研究意义
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并没有开设真正符合学前教育专业特点的英语专业课程,所以本文的研究主题就是从这个问题出发,以学前教育专业英语课程设置内涵为基础,通过一系列的调查和访谈来开展研究,具体的研究意义有以下两个方面。本文的研究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和趋势的,我国学前教育专业英语课程教学的研究理论相对音乐、舞蹈、美术、手工等学前教育专业的课堂研究理论文献较少。目前,我国的双语人才培育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学前教育双语人才的需求在今后的社会发展中是存在巨大市场空间。本文的研究能够为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英语课程教学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持,能够为高职院校今后的学前教育专业英语课程教学的研究理论体系的完善添砖加瓦。本文的研究可以让很多高职院校能够在现有设施及设备,人力及物力资源的基础上,去提升学前教育专业英语的课程教学。通过对江西某高职院校的具体案例分析,能够更加贴近高职院校现状的角度,去探索和研究适合高职院校自身特色的教学方式,逐步的提升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英语素养,为高职院校学前教育英语课堂教学提供更多可借鉴的理论。丰富学前教育专业英语课程教学领域的研究范围,甚至这一领域的研究还能够带动其他教育专业对英语课堂教学的启发。该课题的研究最终目的是为了能够对高职院校在学前教育专业的英语课程教学的现状、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为了能够更加贴近实际教学现状,本文特地采用了实地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江西某高职院校学生及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同时,为了让数据更加完善,还采用了随机访谈的形式对任教老师进行了相应的采访。江西某高职院校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现在很多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英语课程教学的现状,尤其是在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对很多其他高校同样具有借鉴意义。本文的研究主体以及学前教育专业英语课程教学为中心,在合作学习、人本主义学习、认知学习等理论的支持下,对学前教育专业英语课堂教学进行了反思。主要反思了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及教师角色转变。可以说,本文的研究坚持了合作学习和人本主义学习的观念,并且提出了较为可行的优化措施。从人性化角度和新教学要求出发,切实改善学前教育专业英语课程教学的现状,让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真正能过成为“双语”技能过硬的人才。
第 2 章 江西某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英语课程教学现状及问题
江西省某高职院校成立于 2003 年,是江西省的一所示范性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是其重点专业之一。在该校成立之前就是以幼师专业为主的中等师范学校,2003 年改为学前教育专业。故此,在学前教育方面有着十分丰富的育人经验、教学体系、方法和手段。整体而言,该学校的幼儿教学体系是十分完善的,但是时代的不断进步对幼儿教育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双语的普及对现代学前教育学科提出了挑战。
2.1 学前教育专业英语课程内容分析
为了能够更好的分析江西某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英语课程的现状,本文对其进行了走访及问卷调。在调查中显示,该学校对学前教育的人才的培养方案主要包括培训目标、修业年限、学位获取条件、主修学科、学位课程等几个方面。学前教育专业主要包括通识教育、基础教育、专业课程、实践教学 4 个部分。具体课程设置如下表所示:
从表中可以看出,课程设置涵盖了一般的公共基础和专业课程模块,每个模块则分为必修和选修两个部分。学生需要修满 100 学分才能够满足毕业条件,从而获取学历证书。其中,通识教育分值为 39 分,所占比例为 39%,基础课程为 21 分,所占比例为 21%,专业课程为 40 份,所占比例为 40%,实践教学占 10%。从总课程的设计而言,通识课程的比例为 39%,几乎等于专业课程,远超基础课程的 21%,所以通识课程的比例稍微大了一些,而实践教学则仅为 10%,相对而言则有些不足。通识教育又称之为一般教育课程,即全校统一研读的课程,目的是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好的树立正确的社会观、价值观,让学生能够拥有较为坚实的基础知识。江西某高校对此的设计分为必修和选修两个部分,必修就是所有学生都必须要掌握的基础知识,选修则是根据学生自己的爱好进行选择。课外素质拓展则是学生自行实践。在通识教育当中,必修课所占比例最大,为 22 分,占通识课成绩的 56.41%;选修则占比 10.26%,课外素质拓展占比 7.69%。必修课程所占比例 22 份与其所开设的多门课程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整个必修课程内容繁多,选修课程只有几个科目可选择。这本身并不利于学生兴趣的培养,另外课外素质拓展所比例太少,仅为 7.69%,而且有学生自行安排,体现了学校对该科目的漠视。
2.2 学前教育专业英语课程教学的现状调研
调查问卷设计依据:陈静(2017)在对中职院校专业英语课程研究中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对其进行了分析。因此,本文借鉴其研究思路,对问卷设计分为了学生卷和教师卷两个部分。张娜(2013)在学前教育课程模式的探讨中问卷的设计围绕着模式、结构、定位、内容、教学方式、评价等多个方面展开,本文对其进行了借鉴和删减,最终形成了,以单选题、多选题、问答题为基本形式的 2 份问卷及 1 份访谈。本次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为:调查学生均为初中起点,五年制高职学生。在 116 名调查的学生中女学生 67 人,男学生 49 人;一年级学生 33 人,二年级学生 28 人,三年级学生 30 人,四年级学生 25 人;学生年龄分布在 16 到19 岁。通过对江西省某高职院校总课程内容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学前教育的专业英语学习主要分散在通识课程和专业必修课程两个方面。在通识课程的教学中教学内容主要围绕着课本开展。江西省某高职院校“高职英语”课本为《新编实用英语综合教程》(第二版)为学前教育专业的高职英语教材。因此,在通识课程的学习当中主要是围绕着该课本展开,这套教材主要围绕着求职(第八单元 APPLYING FOR A JOB)、购物和观光(第六单元SHOPPING AND SIGHTSEEING)、告别(第七单元 FAREWELL)等课题开展,但是这些内容与学前教育的关联性并不强,这也直接造成了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而教师讲解只能围绕着该专业无关的内容展开。在专业必修课程中的英语学习主要包括英语活动指导和英语精读等教学内容。在英语活动指导当中主要以如何让儿童更好的去认知,指导幼儿学习为主的理论学习。英语精读课本是《新视野大学英语》,这本书是外国语学院必修课程,由外研社出版,是国内很多学校的选择。江西某高职院校的教学目标主要是为了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顺应社会对双语幼儿教育者的需求,培育双语学前教育人才。培养学生成为能够具有良好的价值观、坚实的基础知识、专业的技能特长的双语性幼师骨干。为了能够实现该目标,在英语专业教学中主要以英语活动指导为教学专业课程,并且要求学生能够正确对待英语学识,把英语相关课程不仅设计在了通识课程当中,而且还设计在了专业课程内容方面,力求多角度实现对学生的双语培养。
第 3 章 学前教育专业英语课程教学的优化措施
3.1 优化的理论依据
3.2 优化的具体措施
第 4 章 结论及反思
综上所述,本次研究课题主要以学前教育专业英语课程教学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江西省某高职院校的具体分析和调查研究,在对该院校相关的教师的访谈后。本文对学前教专业英语课程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梳理。该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英语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教学内容枯燥无趣、教学目标实施不到位、教学方法固化单一 、教学评价缺乏系统性和合理性几个方面。对此,本文在合作学习理念、人本主义学习理念、认知学理论的支持下,对学前教育专业英语课程教学进行了优化。对应该学校所存在的问题,本文从教学内容改革、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几个方面对该专业课程教学模式转变进行了探讨,如在认知学理论下选择合适的教学教材、提升教师的教学
评价方法、多媒体课堂和互动教学方式等等。逐步的优化现有的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在保证课时量的同时,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潜移默化的渗透更多新的教学领域和内容,丰富教材和教学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利用多
种方法让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英语课程学习中,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开发高效教学设计模式,灵活应用教学方法。当然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并且事物都在不断发展变化的,没有任何一套课程教学方法能够一成不变的使用,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英语课程教学模式的使用同样需要根据社会需求的变化不断地追求调整和创新,当然也希望本人本次的研究能够为这一领域提供一定的借鉴。通过对学前教育专业英语课程教学的研究,本文认为应该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教学反思:学生的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按照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在学习当中要做到“以人为本”,这里的人,则指的是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学习中我们不仅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还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脱离学生的课堂教学无疑是空中楼阁。高职院校通过对学前教育学生的特点设置相应的教学目标,能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促进学生的进一步提升。比如,针对学前教育的特色,可以增加更多的活跃因素在英语课程教学当中。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教学不应该停留在引导者或者评价者的位置,在当今社会下教师更应该作为一个学习的“合作者”来进行教学。按照合作学习的理论,教师作为合作者,应该从三个方面对其进行合作。首选,心理上的合作。学前教育专业英语课程教学不在是单纯的教导学生去运用被考试内容,而需要和学生之间进行良好的沟通,形成融洽的、和睦的关系。这其实就是一种心理距离的缩短,让学生能够在心理上获得自由感。师生之间之后相互吸引才能够达到和谐的课堂氛围,形成真正的思想交流。其次,教学上的合作。教师和学正之间应该是相互尊重的关系。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中,学生尊重教师是理所当然的,教师对学生仅仅是传授和爱护,却很少有人提及要尊重学生。教师与学生在教育上是主体平等的存在,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爱好、兴趣、特点、发展要求,进而才能够正确的引导学生发展其特长,进而真正做到育才。师生平等和相互尊重,不代表教师能够放任学生随意发展,而是有目的的去培育和鼓励学生扩大其爱好与兴趣。第三,在学前教育专业英语的学习中教师需要交给学生一些合作的技能,比如小组分工的方法、尊重倾听对方意见、自我学习中的反思、遇到困难或者分歧时处理的态度等,这样让学生对这些技能和学习品质在不断的学习中得到磨合,然后让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得到提升。
该论文为收费论文,请扫描二维码添加客服人员购买全文。
以上论文内容是由
硕士论文网为您提供的关于《某高职院校学前教育英语教学现状研究》的内容,如需查看更多硕士毕业论文范文,查找硕士论文、博士论文、研究生论文参考资料,欢迎访问硕士论文网英语论文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