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论文网第2021-01-27期,本期硕士论文写作指导老师为大家分享一篇
英语论文文章《学前教育与英语教育专业学生英语学习成就动机与学习策略的比较研究》,供大家在写论文时进行参考。
本篇论文是一篇英语硕士论文范文,在成就动机观念上,学前教育和英语教育专业学生相差不太明显。在大学阶段,两个专业学生都要面临四六级考试,他们都明白英语是以后个人求职道路上一个很重要的部分,甚至能为学生们在以后的职业发展开辟更好的前途。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缘起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迅猛发展,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与国际都有着紧密的联系,英语成为一门非常重要的语言工具。家长们对英语的重视度空前高涨,英语学习低龄化成为非常普遍的现象。英语教育深入到早教机构,双语幼儿园受到追捧,双语教师的需求量也是逐年增加,市场的需求使得很多院校纷纷增设学前教育专业,但是学前教育专业课程门类繁多,英语长期缺乏重视,学生对英语学习没有兴趣,不知道如何才能学好英语,普遍英语水平较低,尤其是口语交际能力。目前,全国大多数地区的幼儿园基本上都开设幼儿英语课程,一些幼儿园还实行了双语教学,这就要求幼儿教师甚至幼儿园管理人员有一定的英语基础,能够胜任幼儿英语教学或者进行日常英语交流。随着我国幼儿教育事业迅速发展,学前教育专业的毕业生供不应求,许多高职院校对学前教育专业进行扩招或增设了学前教育专业来培养更多的幼儿教师,以满足社会的需求。但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总体相对较差。因此学前教育专业的英语学习者成为研究的主体。如何更有效地学习英语是英语教学者和学习者们的永恒的课题。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老师决定学生学什么,以及采用何种教学方式,但是,老师所选择的方法常常不适合学生的学习英语的的方法。在过去的二十年里,认知心理学的一些发现使研究者们了解到学习者们是如何学习第二外语的,由此在英语课堂教学发生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转变——以老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对学生这一语言学习主体的研究主要分为两方面,一是学习过程的研究,二是个体差异的研究。为了探究语言学习的过程,近几十年来针对语言学习策略展开了大量研究。所谓的语言学习策略就是指学习者为了更好,更快,更自主地学习语言采用的一系列行为。大量研究显示学习者的语言学习策略对学生的存在重大自我效能感影响。因此,英语教师非常有必要帮助学生找到有效的学习策略。当然,仅仅依赖学习策略也不足以帮助学生在英语学习中达到他们的目标,英语的学习一个由多种因素共同起作用的复杂的过程,因此我们有必要把语言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各种相关的因素综合起来研究,这将有助于的更好地理解认识这个过程。因此语言学习策略的个体差异研究就变得尤其重要。本研究选取英语教育专业作为对照组,因为英语教育专业是英语水平相对较高的专业。只有和最好的进行比较研究才有意义。尽管两专业学生基础不同,学习东西不同,教师差异不同导致存在差异的必然性。虽然两个专业的要求不一样,不好比较。但两个专业的学生的英语学习的能力,效果,学习方法等都是可用于在同一坐标体系下比较的,通过这些方面展开比较研究,寻找差异,才能让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共同进步。尤为重要的是本研究关注的动机,策略这些个体内在因素的差异,是个体可控的,可干预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看到自己在学习动机和学习策略上与英语教育专业学生存在哪些差距,取长补短,方能找到提高自己英语水平的方法。本研究使用的是问卷法,不是实验法,所以得出的不是因果性结论,更多是偏相关性结论。通过两者的比较研究,依然对非英语专业的英语学习仍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1.2 研究的意义
近些年来,二语习得的教学逐渐摆脱了追求英语教学方式和教材的完美,而是把致力于研究好的语言学习者是如何实现目标的。随着心理语言学和外语教学研究的发展,应用语言学家们和外语教学者们越来越关注学习者的特点和个体差异。在语言学习中,有些人能够学得很好,而有些人怎么学也学不好,最后不得不选择放弃。实际上主要的原因在于学习成效是由学习者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外在因素包括学习条件,教学质量,学习任务,学习材料等等,内在因素是指个性,性别,年龄,母语,动机,学习策略。这些差异导致学习成效不相同已经得到认可。至今为止,一大批学者仍在探索这各种的因素和学习者们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比如学习动机和学习策略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在诸多影响英语学习的内在因素中,学习动机和学习策略被认为是最重要的两个影响因素并且两者相互影响:学习策略与学习成效具有显著相关关系;动机水平和动机类型会影响学习策略的使用数量和种类;学习者动机水平会影响其学习信念和策略;一个人学习第二语言的动机是由他的态度和他对学习任务本身的定位所控制的;语言能力和动机是影响二语习得率和水平的普遍因素。它们也影响了学习者使用学习策略的性质和频率。很多研究工作都是为了确定什么是好的和有效语言学习策略,并在其和成功的语言学习之间建立起一种关系。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个体变量与学习者学术成就的关系上。然而,学习策略与学业成就的关系十分密切,因此有必要探寻学习策略使用的影响因素。就动机和学习策略之间关系而言,还有太多的工作需要去做。在实践上,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综合国力的增强,以及加入 WTO、北京主办奥运会等,中国与世界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在这一大背景下,英语教师的需求急剧增长,而且英语学习者越来越低龄化。学前教育专业最近在中国得到迅猛的发展。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教育面临一种困境:社会对教师的高期许,学生相对较低的文化水平之间的矛盾。学校教育无疑只能是在学生现有基础上进行“提升改造”。由于教学时数有限,学校教育很自然地将重点放在五大领域的教授及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提升上,于是英语这一学科就有被边缘化的趋势,使得老师和学生对它重视不够。其实这是忽视了英语语言学习的重要性,忽视了终身学习的必要。在这样的情况下,研究来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个体差异,特别是可控的个体差异——即他们的英语成就动机和学习策略,找出学习者在成就动机类型和学习策略类型上的差异,分析动机和策略的相互关系,提出有针对性的英语教学措施,对于提高英语教学的效果,促进学前教育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都有裨益。学前教育专业英语教师更需要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指导学生利用好学习策略,提高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当今充满激烈竞争的社会,教育专业必须为学生未来的教育工作和面临的挑战做好准备。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问题的提出
在教育研究领域,影响学习成果的因素一直是研究的重点。20 世纪 60 年代之前的一些相关研究就在强调刺激和反应的行为主义心理学指导下进行。在大部分研究者眼中,如果教师给予学生一定的刺激和影响,学生就会相应地作出回应。因此这些研究者主要致力于教师方面可控的因素,比如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师角色,教师能力等。在当时,这些研究也确实很重要,也很有价值,因为教师确实是影响学生学习成果的一个重要因素之一。但是,随着相关研究的深入,研究人员逐渐发现,只从教师的角度来进行研究并不全面,学生才是决定学习成败的最关键因素。20 世纪 70 年代随着认知心理学的出现,针对学生如何学的研究出现,其中包括一系列学习者的可控因素,比如,动机,策略,认知风格和态度。所有这些都显示研究的重点从老师转为学生,也就是从外在因素转为内在因素。第一,人们逐渐意识到学习成功的关键是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第二人们越来越形成一个共识:学校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比如,自主学习能力。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成就动机和学习策略的研究应运而生,并有了迅速的发展。
2.1 成就动机
“成就需要”和“失败归因”在心理学中普遍受到重视但是在二语习得研究中却很容易被忽视。近几十年以来,社会心理学和教育的研究人员已经认识到成功的第二语言成就动机的重要性。成就动机被认为是语言学习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学习者有了成就动机,在语言学习上就有了基本的动力,也为以后的漫长而艰苦的语言学习保有坚持下去的力量。如果没有动机,能力再强也不可能实现远大的目标,学习者有了较高的动机,可以弥补诸多其它方面的不足。正是学者们意识到了动机对学习的重要性,已经有许多对于二语习得的成就动机的研究。最突出的是二语习得的两种动机:融合型动机和工具型动机。80 年代,外语成就动机进入百花齐放的多元化时代。目前成就动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个是社会心理学的观点,另一个是认知方面的观点。Gardner 和他的同事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他们给出了动机的定义和分类。成就动机受到两种语言学习取向的影响:融合型取向和工具型取向。融合型动机通常是构成成功地获得大范围的记录和像母语的发音的基础。最主要的动机模式就是社会教育框架,强调学习动机的社会性,它包括了目标、努力的行为、实现目标的愿望和积极态度。在这些重要的研究之后,其它研究者们,比如 Taylor 等,对整合性和工具型动机进行相关研究。认知心理学研究革命以来,几个重要的认知动机理论出现,包括 Deciand& Ryan的自决理论以及 Noels将其应用到第二语言的动机问题,Atkinson的成就动机理论,Weiner的归因理论以及 Williams & Burden的定性研究,许多研究者研究的目标理论是第二语言动机研究的中心特征,比如 Belmechri & Hummel等。尽管目前已有大量的研究,但仍旧存在一些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比如,动机是如何影响学习的,反之亦然。
2.2 学习策略
自从 20 世纪中期以来,对于学习策略的研究已经成为二语习得研究非常重要的一部分。20 世纪 70 年代以前,外语教育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学校和教师的建设上,比如教学环境、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和教学工具等,一直秉持“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几乎都忽视了语言学习的主体上。随着认知学习理论的发展,学者们逐渐对学习者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的作用发生了变化。人们逐渐意识到,同一学习环境,有效学习者和无效学习者学习效果相差巨大。有效学习者是信息有效的接收者、加工者、解释者、综合分析者,会努力使学习环境适应自己的学习需要和目标。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内外学者们纷纷开展有关学习策略的研究。到目前为止,语言学习策略研究成为外语教学理论研究一个重要的领域,学者们在外语学习策略研究方面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一般而言,学习策略是指在学习和交流的整个过程中可能在特定阶段发生的某种形式的心理和行为活动。但许多学者对于学习策略的定义非常不同:学习策略是利用现有信息来提高第二语言能力的可选手段。学习策略“是学习者所使用的操作或步骤,可以帮助学习者理解,储存,检索和使用信息”。它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有意图的行为和思想,以便帮助他们更好的理解、学习和记忆新的信息”。学习策略是帮助学习者获取和存储知识以及使用信息的过程。学习策略是选择、整合以及使用学习技巧的操作过程。语言学习策略定义为学习者为调节自己的学习有意识活动。不同的研究生对于学习策略的定义也不尽相同。研究者们将学习策略进行分类,学习策略三分模式就是将学习策略分为元认 知 策 略、认知策略和社会/情感策略。元认知策略指学习者对自我的学习能力及理解程度的认识、对所要完成的作业的性质的了解、对完成作业可以采用的方法的了解,包括制定学习计划、管理学习过程和自我评价效果;认知策略指对信息的收集、编码、储存及检索等的内部组织的技能,是个性化的学习活动;社会/情感策略指学习者对其在认知过程中所处的环境、努力和需求帮助的管理,包括结伴学习、互动交流、个人的学习焦虑感等,体现社交和情感因素对学习产生的影响。还有将学习策略分为两大类:直接策略和间接策略。直接策略是指直接参与英语学习,间接策略是指通过集中注意、计划、评价、寻找机会、控制焦虑、增加合作和移情等方法为英语学习提供间接的支持。直接策略包括记忆策略、认知策略和补偿策略。记忆策略是用来记忆和复习新信息的,认知策略是用来理解和产生语言的,补偿策略使学习者在新语言知识有限的情况下能够运用新语言。间接策略包括元认知策略、情感策略和社交策略。元认知策略是用来协调学习活动和认知加工过程的,情感策略是用来管理、规范情绪的,社交策略是与别人合作学习的策略。直接策略和间接策略之间是互相影响、互相联系、互相协调和互相支持的。以前教师告诉学生应该怎样学习、怎么去做,给学生改正错误等,现在主张鼓励学生自己来。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工具
3.3 数据分析
第四章 结果
4.1 学前专业和英语专业的英语学习能力比较
4.2 成就动机的比较分析
4.3 学习策略的比较分析
4.4 成就动机和学习策略的相关研究
第五章 讨论与对策
5.1 学前教育和英语教育成就动机的分析
5.2 学前教育和英语教育学习策略的分析
5.3 成就动机对学习策略的影响
5.4 学前专业英语教学建议
第六章 结语
本研究通过对学前教育专业和英语教育专业学生的成就动机和学习策略的相关性分析,得出结论:1)两专业在成就动机上并不存在显著差异;2)比起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英语教育专业的学生更多地使用英语学习策略。在六种学习策略中,两专业在记忆策略、认知策略和社交策略使用上存在显著差异。而在补偿策略、元认知策略和情感策略上两个专业差异并不显著。3)两专业追求成功动机和学习策略的使用存在明显的正相关;避免失败动机和学习策略的使用无显著相关;英语教育专业学生追求成功动机与外语学习策略之间的相关强于学前教育专业的相关;4)两专业的成就动机对学习策略具有明显的预测作用,英语专业学生的学习策略的六个维度解释率高于学前专业学生,学习者的成就动机越强越能影响学习策略的使用。其中英语专业在情感策略和认知策略解释率较高,学前教育专业的记忆策略和认知策略解释率较高。1)为了解决如何在成就动机和学习策略上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英语水平,本研究选取英语教育专业与之相比较,但两专业对于英语的要求有所不同,比较起来难免有些许偏差。2)本研究只使用问卷调查法,研究方法单一,所以研究的不够全面准确。定性和定量各有优缺点,以后的研究有必要采用多种方法来避免数据收集技术造成的差异。3)本研究只着眼于专业之间的对比。没有从性别,年龄等方面多方面去比较验证。被试者在性别上严重不平衡,因为这两个专业学生一直存在女多男少的现象。所以本研究有一定的局限性。当然,这项研究也为以后的研究开辟了更多的路径。
该论文为收费论文,请扫描二维码添加客服人员购买全文。
以上论文内容是由
硕士论文网为您提供的关于《学前教育与英语教育专业学生英语学习成就动机与学习策略的比较研究》的内容,如需查看更多硕士毕业论文范文,查找硕士论文、博士论文、研究生论文参考资料,欢迎访问硕士论文网英语论文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