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论文网第2021-03-08期,本期硕士论文写作指导老师为大家分享一篇
行政管理文章《精准扶贫视域下少数民族地区农业产业化扶贫研究——以云南为例》,供大家在写论文时进行参考。
本文是一篇行政管理硕士论文范文,贫困问题一直以来就是人类研究的对象,对反贫困问题的研究也是重要的一部分。研究贫困问题首先要对贫困、扶贫以及扶贫方式等相关概念进行界定,这是我们了解贫困的前提。其次,对精准扶贫和农业产业化扶贫二者之间关系的认识,是研究扶贫方式、解决贫困问题的关键环节。最后,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扶贫思想是关于贫困问题的理论依据,是指导扶贫工作的重要来源。
绪 论
一、研究背景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就把扶贫事业作为治国理政的重要工作,不断加大对扶贫工作的力度,并提出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以此来解决贫困问题,最终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19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聚力精准施策,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不折不扣完成脱贫攻坚任务。”①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要做好各项扶贫事业,找准扶贫方式,解决贫困问题,如期实现脱贫任务。其中产业扶贫作为扶贫攻坚工作的重要方式,有着较强的可持续性和保障性。目前,产业扶贫已覆盖全省 411.2 万贫困人口②,带动了贫困地区产业的发展,保障了精准扶贫方略的有效实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产业扶贫和脱贫任务相结合,加快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的转变,从而保障贫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云南省是我国脱贫攻坚的主要战场,脱贫任务艰巨。2019 年云南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今年的脱贫目标是实现 130 万贫困人口净脱贫、2457 个贫困村出列、31 个贫困县摘帽。围绕这一总目标,全省要加强落实易地扶贫搬迁攻坚行动、农村危房改造提速行动、大病救治专项行动、产业就业全覆盖行动、贫困村集体经济提升行动五项硬任务。”③我们要加快脱贫攻坚工作,利用好产业扶贫方式,以云南特色优势产业为基础进行产业脱贫,其中农业产业化扶贫就是实现贫困对象持续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它能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和组织化,从而带动贫困地区经济的发展,增加贫困户的收入,对实现精准脱贫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几年,云南对农业产业化扶贫的重视程度也在逐渐的加大,制定了相关政策和措施来加快推行农业产业化扶贫模式的发展。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云南作为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也是扶贫攻坚重点对象之一。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农业难以实现规模化、组织化生产,加上一些社会因素,受教育程度不高,文化水平较低,而且农业产业发展相对落后,这些是云南贫困的主要原因所在。通过分析,解决云南少数民族地区贫困的根本办法就是发展产业,找准优势产业,最终实现贫困地区的可持续稳定发展。云南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是农业发展的进步所在,可以因地制宜,发展当地特色农业,并在政府、企业、合作社等经营扶贫主体的帮扶下,加快贫困地区实现脱贫致富的步伐。那么如何在精准扶贫大背景下,正确地利用农业产业化扶贫方式来带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是实现贫困地区脱贫的关键所在。
........................................
第一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依据
贫困问题一直以来就是人类研究的对象,对反贫困问题的研究也是重要的一部分。研究贫困问题首先要对贫困、扶贫以及扶贫方式等相关概念进行界定,这是我们了解贫困的前提。其次,对精准扶贫和农业产业化扶贫二者之间关系的认识,是研究扶贫方式、解决贫困问题的关键环节。最后,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扶贫思想是关于贫困问题的理论依据,是指导扶贫工作的重要来源。
一、相关概念
(一)贫困
贫困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是指个体在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和社会中的其他成员不平等,而且广义的贫困可能涉及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而狭义的贫困是指个人的收入不能满足自身最基本的物质生活要求,个人的生活水平达不到社会可以接受的最低标准,一般他们缺乏某些必要的生活资料和服务,导致生活处于困境。国家统计局也对贫困下过定义,主要也是指物质生活方面的困难,本文对贫困的研究是广义层面的,包括物质和精神等方面的贫困。除了广义贫困和狭义贫困外,关于贫困的定义还有绝对与相对的区别,这也是马克思在研究贫困内容时所涉及到的。绝对贫困一般是有一个客观评判标准,我们称之为贫困线,当个体的收入低于贫困线时就陷入了绝对贫困当中。而相对贫困则是维持一个人或家庭生活的收入低于社会平均收入水平的一种生活状况。了解贫困的内涵是最基础的,同时也是研究相关问题的关键。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消除贫困就一直作为我们奋斗的目标,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进行了各种反贫困工作,目的就是为了实现共同富裕,同时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因此,在研究扶贫问题时必须要对贫困有所认识和了解,这是我们归根到底要解决的核心要素。
................................
二、精准扶贫与农业产业化扶贫的关系
研究精准扶贫和农业产业化扶贫之间的关系是解决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前提,只有正确的认识两者之间的关系,才能更好地推动农业产业化扶贫的发展。而精准扶贫和农业产业化扶贫是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的关系。精准扶贫是农业产业化扶贫的基本前提,为农业产业化提供了方向。同时,农业产业化扶贫更好地保障了精准扶贫的实施,是实现精准扶贫的内生机制。
(一)精准扶贫为农业产业化扶贫提供了方向
精准扶贫是农业产业化扶贫的前提和基础,为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提供了目标和方
向。精准扶贫通过“五个一批”的发展来保障各地区的脱贫工作更精准。而产业化扶贫作为其中最根本的发展路径,能够推动其他扶贫方式的发展,农业产业化扶贫是保障产业扶贫更精准的方式,是通过农业产业的发展来实现精准脱贫目标的途径,也是精准扶贫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产业化扶贫需要通过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的治贫方式来实现对贫困地区的精准分析,再在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当地的发展对不同贫困地区和贫困户展开帮扶工作,最终形成农业产业化扶贫的精准帮扶机制。具体过程如下:首先,精准扶贫能够保障农业产业化扶贫对象的精准,在此基础上找出导致贫困的原因,筛选出需要通过产业扶贫的贫困农户,然后确定农业产业化扶贫目标,为农业产业化扶贫奠定了基础。其次,精准扶贫能够帮助贫困地区确立优势资源,在一定程度上调节农村产业结构,对各贫困地区产业扶贫完成的情况实现精准的考核和监督,能够保障农业产业化扶贫在贫困地区顺利推行。所以,精准扶贫能够达到因人因户分类施策的效果,并且能够促进贫困地区资源配置最优化。农业产业化扶贫的实施必须以精准扶贫为前提,没有精准扶贫指导的农业产业化扶贫仅仅是形式上的扶贫。同时,农业产业化扶贫在精准扶贫的要求下实行,可以实现农业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
第二章 云南少数民族地区贫困成因及扶贫发展历程
一、云南少数民族地区贫困的原因
二、云南少数民族地区扶贫发展历程
第三章 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农业产业化扶贫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云南少数民族地区扶贫的发展现状
二、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农业产业化扶贫存在的问题
第四章 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农业产业化扶贫发展建议
一、加强精准扶贫政策保障,增强扶贫内生动力
二、提高科技创新,升级农产品
三、找准扶贫资金配置方式,加大基础设施投入
四、完善扶贫利益联结机制
五、农产品选择进一步实现精准
第四章 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农业产业化扶贫发展建议
为保证云南能够如期进入小康社会,针对上述中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农业产业化扶贫所面临的问题,从扶贫主体、扶贫对象、扶贫产业、扶贫政策、扶贫机制等方面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
一、加强精准扶贫政策保障,增强扶贫内生动力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扶贫工作要集中全社会各种力量,坚持做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而政府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要严抓党政领导在扶贫攻坚中负总责,落实好各帮扶干部的工作,把精准扶贫任务做实做好。报告中反复强调贫困对象发展的问题,一定要“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①,不仅要让贫困对象在物质生活上脱贫,更要重视精神上脱贫。因此,培养贫困农户的脱贫意识,增强贫困内生动力显得尤为的重要。
第一,严格落实干部帮扶政策。帮扶领导在农业产业化扶贫过程中要下足精准功夫,瞄准建档立卡贫困户,以《云南省精准扶贫大数据管理平台》为基础,对贫困农户的相关信息进行随时更新和追踪,做实做细贫困对象动态管理,严抓贫困退出和评估工作,按照严格的脱贫标准和程序进行评定,对实现脱贫的贫困对象定期做回访。最后,可以建立贫困户参与产业脱贫信息报送制度,通过制度的保障,实现贫困地区根本脱贫、永久性发展的目标。
第二,激发贫困农户内生脱贫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精准扶贫的关键就是:“要激发内生动力,调动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积极性。”②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提高贫困对象自我脱贫意识,加强对产业扶贫的宣传。但要以贫困农户的物质基础、学习能力、理解水平为前提,尽可能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对贫困对象进行激励,并且可以利用互联网等方式对成功脱贫的事例和人进行宣传,例如大理巍山脱贫故事通过互联网直播对当地产业扶贫发展的成效进行了全方位的讲解,云南省还成立了“云南扶贫热线”,为实现脱贫并分享成功经验的人提供了平台,同时对其它地区贫困农户的脱贫给予了信心和经
验。此外,加强贫困对象对产业发展的认识,可以通过产业培训来增加他们对产业扶贫
...............................
结 语
如今,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间越来越近,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同样也是必须完成的任务。所以,找准扶贫方式对于贫困地区脱贫显得尤为的重要。一个地区的农业产业化若是快速的发展,那么这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是呈正比的。因此,我们必须结合精准扶贫思想,充分的利用和发挥农业产业化扶贫方式,因地制宜,最终能够如期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由于云南贫困程度深,面积广,少数民族最多,加之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如何加快云南脱贫工作的完成,成为我们必须应该重视和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文在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扶贫思想的基础上,分析了农业产业化扶贫与精准扶贫的关系,并且通过分析云南贫困的原因以及扶贫发展历程,为云南少数民族地区选择农业产业化扶贫提供了依据。农业产业化扶贫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形成了不同的做法和模式,利用云南各少数民族地区的一些例子来进行论证。而且,云南少数民族地区通过农业产业化扶贫方式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效,为云南民族地区脱贫攻坚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同时也应该看到目前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农业产业化扶贫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贫困农户脱贫意识薄弱、龙头企业科技发展落后,农产品附加值低、农业产业的选择不够精准等。最后结合精准扶贫思想,分别从贫困农户、企业和政府三大主体,提出了五大发展建议,为云南少数民族各地区的农业产业化扶贫发展提供了参考。同时,研究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农业产业化扶贫的发展,不仅为现阶段云南实现脱贫任务提供了可行有效的方式,同时也为其他民族地区扶贫工作的发展提供了借鉴价值。
该论文为收费论文,请扫描二维码添加客服人员购买全文。
以上论文内容是由
硕士论文网为您提供的关于《精准扶贫视域下少数民族地区农业产业化扶贫研究——以云南为例》的内容,如需查看更多硕士毕业论文范文,查找硕士论文、博士论文、研究生论文参考资料,欢迎访问硕士论文网行政管理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