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论文网第2021-07-02期,本期硕士论文写作指导老师为大家分享一篇
思想品德论文文章《基于新媒体下的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探讨》,供大家在写论文时进行参考。
[摘 要]在新媒体时代下,小学品德与社会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这就要求小学品德与社会教育工作者积极转变观念,将新媒体有机融合到教学工作中,以提高思想品德质量,保证教育工作的实效性,本文将对基于新媒体下的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进行分析。
[关键词]新媒体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
当前,以互联网、移动通信等技术为基础,应用电脑、手机等向用户提供信息传播服务的新媒体技术得到了有效发展。基于这种发展背景下,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发生了新的变化,教育难度日渐增大。因此,教学工作者应该充分认识到新媒体对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影响,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对教学模式与方法进行更新,以本校学生实际情况为依据,对学生实施针对性的品德教育,进而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有效提高。
一、新媒体下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问题分析
新媒体具有虚拟性、隐匿性的特点,学生对信息的获取更加自由,在对信息进行接收与创造的过程中,学生极易走入到人生的误区中。对于部分学生而言,其心智还不够成熟,辨别、判断能力较弱,容易受到网络中不良信息的影响,有些不良信息的影响下,小学生身心健康很容易被影响,对其今后的成长起到阻碍作用。此外,新媒体中信息传播的模式非常多样,且难以控制,在新媒体传统的海量信息中,不良信息对学生价值观、道德观影响极大,在这些信息的长期“熏陶”下,学生很容易出现不良情绪,对心理健康造成影响。与此同时,在这些不良信息的影响下,小学品德教育工作若不能对信息进行正确辨别,对学生进行及时引导,则难以保证品德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可见,在新媒体环境下,小学品德教育工作面临着的挑战越来越严峻,如何充分发挥新媒体优势,对品德工作进行创新发展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
二、新媒体环境与小学品德与社会结合的有效性
(一)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新媒体手段在品德教学中具有一定应用价值,教师借助音乐、录像视频方式都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本上的内容变成生活中实际的事物,使学生更容易理解。这就是将理论用事实表达出来,让课本与学生的距离更近,将课本上枯燥的内容变得生动有趣,将课本上抽象的问题变成具体的事物展现在学生面前,将复杂的问题通过简化使学生更易了解。比如 :教师在教学《伸出我们的手》这一章节的内容时,教学的目标主要是让学生知道社会上存在多类弱势群体,感受他们生活的艰辛 ;指导学生将心比心,对弱势群体要富有爱心和同情心,要表达对他们的尊重,要尽自己的能力帮助他们。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弱势群体,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观看残疾人视频,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残疾人生活的不易。在此基础上,再告诉学生应该尊重残疾人,在生活中应该尽能力帮助残疾人,比如主动为残疾人让座。通过这种方式的教学,学生能够更深刻地理解课本内容,教学的质量也随之提高。
(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这个年龄段,他们还属于好动、爱玩的年龄段,传统的课本教学无法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很容易使他们对学习厌倦,从而不能有效学习。因此,针对小学生的特点,教学者需要采取有效且合理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积极学习。此外,通过新媒体手段——教学视频,学生学习积极性也会得到有效提升,比如:《谢谢你,平凡的劳动者》这一章节时,通过阅读课本学生了解到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不同的人为我们服务,共同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通过 PPT 创设情境,还让学生思考,假设生活中没有一些人,我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让学生自由思考并发表看法。有学生说,如果没有医院的医生和护士,那我们生病就没地方看医生了 ;有学生说,如果没有警察,我们的生活可能会发生更多交通事故,人们的出行肯定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有学生说,如果没有清洁工叔叔阿姨,我们的生活环境肯定会变得臭气熏天。这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的价值观、态度以及情感等多个方面都得到了较大的提升,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基于新媒体下,如何促进小学品德教学有效性
综上,我对新媒体与小学品德教学的有效结合进行了分析,为促进小学品德课程的有效开展,教师必须对培养目标予以完善、增强教育针对性、不断完善教育平台、有效完善监督机制,我将从以下方面进行阐述。
(一)完善培养目标
总的来说,小学品德教育内容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人生观。其二,教师应对学生心智予以培养 ;第三,教师应让学生认识到正确的道德观念,从而成为一个健康的人。第五,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与道德素质,进而使学生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
(二)增强教育针对性
此外,教师在教学中,应加强针对性,以此提高教学质量。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将新媒体应用到品德教学工作中,积极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真实的心理需求与心理状态,对学生的真实想法与其广泛关注的话题进行收集,正确掌握学生思想动态,这样,不但能够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使教育有效性得到提升,而且能够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完善教育平台
在新媒体环境下,小学品德教育更具灵活性,教师应该充分发挥新媒体的这一优势,将新媒体技术应用到教学课堂中,能充分摆脱传统教学的滞后性,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使课堂教学更加完善。首先,对新媒体平台进行设立,加强交流,教师可借助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对热点话题进行发布,并引导学生相互进行交流,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三观。其次,更新教育阵地,在传统教学工作中,主要阵地为课堂,教师通常按照相关教材对学生实施灌输式的思想政治教育,难以实现理想效果。因此,教育工作者应该应用新媒体建立新的教育阵地,例如 :充分使用班班通,人机交互网络等,使品德教育内容能够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学生实际生活中,实现隐性引导,进而提高品德教育质量,使学生在良好的文化传播环境中自觉接受思想教育,养成良好的人格品质与道德素质。
(四)完善监督机制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网络上充斥着各种错综复杂的信息,极易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增大教育工作的难度。这就需要加强信息传播方式、信息内容等 方 面 的 监 督, 将 不 良 信 息 拒 之 门外,但这单一地依靠学生力量难以实现,需要学校、社会、家庭的通力合作。因此,学校应该加强与社会、家庭的联系与交流,将各方力量调动起来,共同对信息的传播进行监督与管理,对新媒体信息传播的环境进行优化,使学生接受、获取到健康、积极向上的信息,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总之,在新媒体环境的影响下,小学品德与社会教育工作难度日渐增大,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不再适用,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注重新媒体的应用,应用新媒体对品德教育内容进行整合,对教育模式不断更新,以此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
[1] 张惠芳 . 思维可视化技术在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中的运用 [J].中国电化教育 ,2013,(11):117 ~ 120.
[2] 陈孙义 . 试析小学品德与生活课堂生活化教学方法与对策 [J]. 教育教学论坛 ,2013(17):97 ~ 99.
[3] 潘茂春 . 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课堂教学生活化的优势及不足 [J].读与写 ( 教育教学刊 ),2012(09):231.
[4] 周汉斌 . 小学品德课堂活动教学的课型与策略研究 [J].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2010(02):108 ~ 110.
[5] 程振禄 . 对小学品德课程实施现状的思考 [J]. 现代中小学教育 ,2014(03):30 ~ 32.
[6] 廖长安 . 借助多媒体提高小学品德与生活 ( 社会 ) 课教学的实效性[J]. 亚太教育 ,2015(18):11 ~ 12
该论文为收费论文,请扫描二维码添加客服人员购买全文。
以上论文内容是由
硕士论文网为您提供的关于《基于新媒体下的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探讨》的内容,如需查看更多硕士毕业论文范文,查找硕士论文、博士论文、研究生论文参考资料,欢迎访问硕士论文网思想品德论文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