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1 体育多元文化共存性
农村文化具有多元共存
性,共存性时期使农村文化成为多元化结构。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和农村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人的生活方式发生变化,出现个性化、多样化需求加剧,这必然包括体育文化在内农村文化形态发展呈现多样化趋势; 同时,农村向城市化发展为外来文化、现代文化、互联网文化发展创造便捷条件; 所以,现代化农村、城市化进程中农村人不仅需要传承传统的村落体育文化,还需要现代化新型时尚体育文化,体育文化多元化结构是现代农村城市化发展趋势决定的,更是现代农村人所追求的新型生活内涵所决定的。农村体育多元共存是指各种文化形态都有平等的生存权利和发展空间,它们应该是共生、共荣,和谐可持续发展,城镇化是农村体育文化多元化的基础和前提。
2. 2 体育多元文化稳定性
稳定性也是体育文化多元化的显著特征。体育文化多元化作为文化发展的大态势,以多元文化的共存与发展为前提。农村的村落体育文化、传统体育文化是在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产生而形成的。每一个民族在其漫长的繁衍和发展历程中为适应各自的生存环境,形成和发展出了自己的一套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即各自的文化,如汉族太极、武术等文化,再如我国少数民族体育文化,蒙古族摔跤、马术等,传统体育文化已经扎根民族血液,成为民族文化基因。当然,任何民族文化发展,是个不断吸收和包容现代文化、外来文化的过程,比如年轻人喜欢现代西方竞技文化、互联网健身文化,这也是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而共同进步,农村体育多元文化发展是稳定的、长期性的。
2. 3 体育多元文化共融性
在现代农村体育文化多元化的过程中,处在同一时代、同一文化体系中的体育多元文化形态各自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时代性; 但各种体育文化形态之间具有共融性,都具有大众休闲娱乐健身价值,它们之间进行着相互交流和相互作用的融合。在相互包容、相互融合的过程中,每一种体育文化形态都按照自身的价值观念和标准进行自主的选择,吸纳来自于异质文化的精髓,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为农村大众创造健身平台发挥各自优势和价值; 因此,农村体育文化多元化发展在任何时候都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不断变化着的系统,它的发展和壮大永远离不开与其他文化的交流、包容、沟通和传播。从以上特点,我们能看出这些多元结构的特性决定现代农村文化多元结构必须协同发展,否则无法实现体育文化传承和创新,甚至很难保持可持续发展;因此,研究现代农村体育文化多元结构协同发展路径具有战略性和前瞻性课题,对促进新农村建设,提高农村全民健身水平具有深远意义。我们必须要考虑新农村体育文化与大文化发展,也就是新农村体育文化与全社会整体文化发展的关系问题。1) 新农村体育文化是新农村大文化组成部分,没有新农村大文化接纳、包容,就没有新农村体育文化发展空间布局,同时新农村体育文化发展也使新农村大文化促进和增色。任何文化是多因素融合体,体育文化也不例外。因此,新农村体育文化与新农村大文化相互融合、包容、共荣发展是不可阻挡大趋势。2) 新农村体育文化与全社会整体文化发展也是相互促进、融合发展。全社会整体文化的开发、包容、多元发展,为新农村体育文化发展创造有利大环境,特别是建立协同发展体制和机制,保证了新农村体育文化可持续发展。新农村体育文化发展促进全社会整体文化发展,为全社会整体文化发展注入了新要素和动能。大城市与新农村也一样,加大城市文化下乡的力度,让城市文明深入农村,同时,农村文化大胆走进城市,向城市文化输出进行双向互动活动[3]。新农村体育文化和全社会整体文化,是个双向互动的发展有机体系,没有全社会整体文化,就没有新农村体育文化环境和保障。同样,没有新农村体育文化,全社会整体文化则发展乏力,无特色和缺乏活力。3) 我们不可否认新农村体育文化、新农村大文化以及全社会整体文化之间差异性,因为不承认不同类型文化差异性就是否定文化特性,由于存在文化差异性、多样性,社会才丰富多彩、五彩斑斓,这也是任何形式文化存在的价值所在。
协同理论( synergy theory) 起源于 20 世纪 70 年代,作为一种系统理论,其研究内容主要是指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在与外界产生物质与能量交换的情况下,通过系统内部的相互联系的系统要素之间的相互协同,共同完成物质的核心目标[4]。我国新农村多元体育文化存在的诸多方式中,各自承担着不同项目、不同领域、不同阶段的培养任务,也存在着相互竞争和互补的关系,各个培养方式如何在竞争中共同发展,如 何 相 互 协 同 互 补,是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体育多元文化协同具有多重内涵,它以多种文化相互融合促进的方式,实现不同种类体育文化之间的协同、不同区域间的文化协同、不同组织形式体育文化的协同诸多方面。多元体育文化的发展适合协同发展理论,可以运用协同发展理论将体育多元文化作为系统发展的变量参数,在此基础上建立以适合新农村建设的文化约束和发展机制,最终实现新农村建设中体育文化的多元协同,实现新农村体育文化资源的效应机制,从而满足群众的不同文化需求,进而在现实中实现新农村体育文化的协同发展。在传统农村体育文化、城镇体育文化、社区体育文化及各种外来体育文化的共存中,需要对有利于农村建设和群众参与文化生活的主流文化进行保护,也需要对外来文化的优势进行吸收,这种多元文化在一定基础上需要共存互动,也需要去伪存真[5]。在文化研究的角度上看,多元文化可以看成是协同建设的主体要素,相互间的关系也适合用协同理论去解释和说明,在理论与现实 2 个方面,需要研究者运用协同发展的理论对我国新农村体育文化的发展进行研究。
4. 1 新农村体育多元文化协同发展共同价值目标机制的构建
参与体育运动群体意识,特别是价值目标决定文化方式选择,也就是体育文化参与群体的价值目标决定参与行为选择是在我国新农村体育文化协同发展过程中必须要考虑的因素之一,它不仅决定着不同体育文化共存发展的文化目标,而且还影响着文化活动的组织方式[6]。由于传统习俗体育文化与城镇体育文化、社区体育、企业体育、学校体育间的群体不同,其群体意识也不相同,因此,在新农村体育文化协同发展的过程中,群体意识是决定其协同广度与深度的基础影响因子,是新农村体育文化协同发展的基础条件; 所以,构建包容的、开放的、和谐体育参与价值目标是体育文化多元化发展价值目标支撑机制,没有共同价值目标体育文化多元结构失去共任性、共存性,甚至相互冲突和矛盾加剧,无法保证可持续发展。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的身份转移和角色定位是新农村体育文化价值目标确立的影响因子[7]。1) 在与城镇接轨与融合的过程中,民众对新农村多元体育文化认同的程度较低,绝大多数认为体育就是锻炼身体,更谈不上体育的文化性; 2) 只重视与理解本土文化,将乡俗意识作为最重要的文化意识; 3) 农村传统的、长期形成的生活方式与观念也阻碍他们接受新鲜事物,使得农村体育文化的精神层面工作难以进行,对农民的体育价值观的教育和宣传工作也进展缓慢。基于以上因子,加强新农村体育文化的宣传和引导、实践操作、意识引导,用思想指挥行动,以加强新农村多元体育文化的可持续性发展。
4. 2 新农村体育多元文化发展组织保障机制的构建
人类进入现代社会后与传统社会的最大区别是组织规则和形式的多样与有效。从当前新农村多元体育文化的组织形式来看,主要存在着政府组织、社会组织、企业及家庭等多种形式。由于政府管理方面没有明确我国新农村体育文化发展的长期战略目标和组织过程,从农民自身来说对从事体育文化活动还存在着体育文化知识匮乏的普遍现象,认为农村体育文化只是单纯的健身活动,是普通农村居民,乃至普通体育工作者的一般认识,“从农村实际来说,农村传统的、长期形成的生活方式与观念难以在短期内进行改变”[8]。在实际工作中,管理层面往往注重物质文化建设,轻视或者忽视组织形式,其原因一是物质层面的工作能够看得见、摸得着,上下级容易以此对工作进行考核; 另一方面就是农村基层的体育指导者数量匮乏和对农村体育组织形式的重要性认识严重不足。因此,在新农村多元体育文化共存和相互交织并彼此掣肘的情况下,通过多种有效的组织形式来开展适合当地实情和发展趋势的体育文化活动,加强各个文化单元间的深度融合,加强体育文化活动的实践感知和文化认知,是我国新农村体育文化协同发展的重要工作,也是新农村体育文化协同发展的组织基础。同时,加强体育社会组织建设,促进发展,为体育多元文化发展发挥其积极推动作用。支持和鼓励企业与家庭积极参与新农村体育文化建设,为体育文化多元化发展提供更多平台和渠道,促进体育文化多元化发展。
4. 3 新农村多元体育多元文化协同发展制度约束机制的构建
正确的政府导向和与实际情况相适应的文化实践,辅以科学的、符合当地地域特点的制度保障,是影响新农村多元体育文化发展的重要要素。在多元文化的融合不足甚至是彼此掣肘的情况下,不仅要照顾主流体育文化、特色体育文化、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也要兼顾外来体育文化、互联网体育文化、新型时尚体育发展,除了乡土意识的约束之外,制度在平衡彼此差异方面的功能显得尤为重要。制度建设可以为农村传统体育文化发展注入新鲜的血液,以理性设计来保证农村体育文化的科学发展[9]。在新农村多元体育文化协同发展方面,制度约束的另一个作用就是要以探索有限资源和满足更多需要为宗旨,促进新农村体育的主流文化科学发展、特色文化突出发展、异同文化共存发展,以实现多元文化的协同发展为目标。符合地域特点的体育文化发展的制度约束是新农村多元体育文化协同发展的保障机制。新农村体育文化多元结构协同发展的价值目标机制、组织保障制、制度约束机制是个有机整体体系。1) 价值目标机制是引领,是价值导向体系。价值目标机制是新农村体育文化出发点和落脚点,没有价值目标机制就没有新农村体育文化发展方向和动力。我们将全民健身计划上升为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就是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建成“健康中国”,实现振兴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根本目标和最终实现价值追求,如没有目标,实施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就是空谈。2) 组织保障机制是根基,是保障条件体系,是达到或完成价值目标机制的根本条件。我们推进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必须深化体育体制改革,彻底破除推进全民健身战略体制和机制障碍,加大财政资金和人才投入,没有财政资金和人才投入则无法实现全民健身战略目标,无法完成“健康中国”任务,不能保障实现小康社会。3) 制度约束机制是运行监控机制,是完成价值目标机制的根本举措,仅有组织保障机制和有利环境不一定能完成新农村体育文化多元协同发展目标,必须有相应对策和举措。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健康中国 2030 纲要”具有详细指标体系,各级政府必须将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健康中国 2030 纲要”标体系进行细化和分解,落实负责人,进行目标考核和进度督查,保证如期完成各环节任务和目标,保障顺利进行。所以,新农村体育文化多元结构协同发展的价值目标机制、组织保障机制、制度约束机制是个有机整体,协同推进,互动发展,发挥联动效应。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新农村体育文化多元结构协同发展,才能实现全民健身战略目标,才能实现建设“健康中国”目标,才能建成小康社会。
5 新农村多元体育文化协同发展的路径
目前,全国各地将要以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为契机,拓展乡村公共空间并提升价值生产能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为基础,对农民的价值认知进行教化调节。创设文化专项资金并对接到乡村文化组织,发展内生型文化和民俗民族文化[10]。这些做法,对我们建设新农村体育文化建设具有积极借鉴价值。新农村多元体育文化的协同发展,其实质就是要保持多元文化的共存与融合,彼此在共存发展的过程中吸收其它文化的优点与经验,以达到共存、互动、特色、传承的目的。体育文化的发展与其它事物的发展一样,也需要有具体的发展目标、明确的管理主体和理性的组织方式[11]。我们将从建立和优化公平竞争平台、大力传承传统和特色体育文化、鼓励和倡导新型时尚体育、融合发展格局等方面探索农村体育文化多元结构发展路径。
5. 1 优化发展环境,建立农村多元文化协同发展平台
新农村体育文化发展保障体系是一个多元素有机组合的整体系统,保障体系的构建是新农村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如农村体育文化的经济与基础设施保障体系、农民群众体育文化精神需求保障体系。1) 新农村建设是在政府导向下开展的一项工程,政府的扶持政策和物质资源合理转移与有效利用,是新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的物质基础,也是新农村体育文化协同发展的根本保证,特别是资金投入保障最根本要素之一。没有资金投入很难保障建成新农村体育文化。以政府投入和引进社会资本相结合方式建立“新农村体育文化建设资金”,保证基金可持续增长,为新农村体育文化建设和发展提供物质保障。2) 政府要建立公平、透明、有序竞争平台,这是农村多元文化发展根本路径,更是政府推动农村多元文化建设责任和义务。政府导向作为一种行政行为,不可避免地会成为文化建设的指导行为,特别是在新农村建设的初期,政府行为及政府导向必然会是一种主体行为方式。民众认为体育文化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加上缺少专门体育指导站、体协、体育俱乐部以及专门的农村体育管理人员,农民只能在新农村建设中被动地接受传统习俗的熏陶,对新农村多元体育文化难以认同。最近几年虽然通过中国体育彩票和企业赞助等渠道对农村体育的场地器材投入有了明显的增加,如政府专门开辟健身场所和一些简单体育器材的安置,大的村落有健身路径或健身广场,农村体育条件得到改善,但还是不能完全满足村民的体育文化需求[12]。3) 各级政府要强化责任意识,优化发展环境,使农村体育文化发展环境更加公平、更加透明、更加有序竞争,保证各种体育文化主体、各类体育文化形式共同参与农村体育文化建设,协同推进农村体育发展,为广大农村老百姓提供更优质、更便捷、更科学的健身娱乐体育产品和服务,促进农村全民健身水平提高。
5. 2采取积极有效方式,推动农村传统特色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传统文化发展,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血脉,传统特色体育文化是农村体育文化根基。挖掘传承优秀乡村传统文化,利用优秀乡村文化的影响力,有利于新农村文化的繁荣和发展,有利于广大农民重振乡村的精神凝聚,有利于广大农民重新树立对文化的信仰,增强其自身的自豪感[13]。村落体育文化、民俗体育文化的目标更多的是体现本民族地域文化,而现代体育文化更多的是以人际交往和健身强体为目标。不同民俗体育文化的表现方式不同,其核心运作行为也不尽相同。虽然不同的体育文化在符号标识方面并不相同,但是体育文化具有共同的发展目标,即健身娱乐休闲,特别是外来体育文化、现代体育文化、互联网体育文化必须扎根或依赖传统体育文化,没有传统体育文化土壤无法生存和发展。分析单个的体育文化的发展历程,有的是伴随着传统的民俗行为和民俗习惯逐渐形成的,有的是在现代体育文化的引入和移植中形成的; 因此,在新农村建设中,民俗文化与现代城镇文化、社区休闲文化、企业体育文化、学校体育文化等诸多文化主体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的彼此支撑,有的彼此约束。原始的、单一的传统体育文化丰富了更多的内涵,如果在这种共存发展中梳理其共同点和提炼其特色,是发展目标协同中必须要解决的重要环节。新农村多元体育文化的发展虽然各不相同,但由于其生存与发展的土壤共性,其发展目标又或多或少的存在着相同的结点。梳理各个体育文化的目标发现,活跃文化生活、促进群体交往、促进身心健康等是其共性目标,不管是城市文化和农俗文化,其发展的目标协同,是我国新农村多元体育文化协同发展的重要内容。实现我国新农村多元体育文化的资源共享、形成对传统民俗特色的文化保护、从制度上完善对多元文化的官方支持、完成不同文化间的信息互动,是达到新农村多元体育文化路径协同的重要要求。
5. 3积极鼓励和倡导新型时尚体育,时尚体育文化成为推动新农村建设新动能
将农民群众文化价值观教育融入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可以为新农村文化建设提供科学正确的思想政治导向、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14]。我国推进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城镇化发展,本质上就农村人的城镇化,更是农村人现代化过程。现代农村也不是世外桃源,而是全球化、互联网时代新农村,特别是多年外出务工的农村年轻人回家乡创业,不仅带去资金和技术,还带来新型、时尚文化,包括体育文化,为新农村建设注入强大活力。新农村发展现代时尚体育不可阻挡趋势,也是新农村建设新路径之一[15]; 因此,各级政府鼓励和倡导现代时尚体育文化发展,为新型体育文化发展创造有利环境和机制。新型时尚体育文化,特别是外来体育文化的发展受到政治、经济发展状况的影响,更受到农村传统习惯、习俗和生活方式影响,建立有利多元文化的运行机制,特别鼓励和倡导新型时尚体育文化机制和举措更为突出,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体育多元文化结构协同发展。由此可见,为了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不同文化土壤的管理主体,要在管理目标、计划职能、组织体系、控制过程等几方面形成协同机制,合力发力,共促发展,这是建立多元体育文化事业发展的运行机制及机制优化根本价值和目标所在。
5. 4推进农村体育文化融合发展,形成多元化立体发展格局
新农村体育文化多元结构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互动发展的趋势。新农村体育文化,不仅内在结构多元化,而且与农村生态旅游、生态养生融合互动发展的,特别是要抓住国家“十三五”大力发展户外运动的有利机遇,充分整合农村资源和空间布局,利用优质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引进社会资本,开发与新农村文化生态融合、包容发展的现代户外运动项目,逐步形成多主体投入、多元文化要素融合包容发展格局,从而推动新农村体育文化产品供给多元化、个性化、品质化发展; 因此,各级政府新农村体育文化建设中从大格局、大生态、大融合发展战略思维中谋划新农村体育文化多元化发展,促进体育文化与现代生态农业、现代乡村旅游、户外养生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其互动提升,逐步形成多元化立体发展格局,发挥体育文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独特价值和意义。
6 结束语
我国新农村建设过程之中存在着体育文化多元形态,这种体育文化多元形态协同发展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甚至影响农村全民健身事业发展。新农村多元体育文化的协同发展需要从目标价值、组织保障、制度规范、机制中长远规划,科学布局,统筹谋划,协同推进,使新农村多元体育文化实现共生、共荣、共兴,从而使其成为推动新农村建设和发展的新动能。
参考文献:
[1]王燚. 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促进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价值与策略[J]. 中华武术研究,2011( 1) : 88 - 92.
[2]姚磊.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体育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有限性 与 有 效 性[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5,38( 11) : 7 - 15,22.
[3]赵岚. 城乡文化协调发展建立城乡文化互动机制[J].商业经济,2014,338( 11) : 5 - 6.
[4]任保国,张宝荣. 建设新农村与构建和谐社会中发展农村体育 文 化 探 析[J]. 体 育 与 科 学,2007,28 ( 1 ) : 14-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