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论文网第2020-09-27期,本期硕士论文写作指导老师为大家分享一篇
护理论文文章《基于校院合作构建《急危重症护理学》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行动研究》,供大家在写论文时进行参考。
本文是一篇护理硕士论文,目前,基于校院合作视角下的混合式教学已在行动院校进行了两轮,形成了有序的运行机制。从最初的 5 名临床老师逐渐扩展至 10 名临床教师,临床教师从参与集体备课、线上指导逐渐发展至临床指导及课堂教学。为《急危重症护理学》特色教学提供了大量的教学资源,而未来如何在更大范围进行混合式教学的探讨,对目前的教学成果进行推进,使更多护生获益是后续活动中需要考虑的,可考虑以下方法,提高校院混合式教学效益。
第一部分 概述
一、 研究背景
21 世纪初,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教学技术的不断革新,教育方式正在发生巨大变革。我国教育部 2019 年颁发的《2019 年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工作要点》中明确提出深入落实《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和《教育信息化 2.0 行动计划》,实施好教育信息化“奋进之笔”,积极推进“互联网+教育”,以教育信息化支撑和引领教育现代化 [1]。我国教育信息化已从 1.0 版的数字校园建设逐步迈向 2.0 版的智慧校园转变,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及互联网+教育技术逐步实现了教育数据挖掘及学习分析,促进了优质资源的共建与共享,对教学思维、教学形式及教学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慕课、微课等在线学习方式迅速发展,在线学习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学优质资源的合理分布及教育公平化。但单一在线学习的弊端也逐渐显现,研究表明国内外的 MOOC 课业完成率基本在 10%左右,甚至个别课程只有 3%到 4% [2]。教育部关于加强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与应用的指导意见中提出混合式教学等新模式[3]。混合式教学法将传统教学与在线学习相结合,有利于发挥传统教学的基础教学作用和在线学习的拓展教学作用。既能体现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可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4]。近年来,微课程、翻转课堂、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 SPOC(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等新兴教学模式的出现为混合式教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形成了“互联网+”的多种混合式教学模式。目前,各学科均开始尝试将混合式教学法应用于教学过程之中,并开发了多类网络教学平台,为混合式教学的开展提供支撑。
二、 国内外文献回顾
混合式教学尚无统一、权威的定义,国外内学者根据自身的理解提出了不同的定义。美国学者Margaret Driscoll [14]认为混合式教学法应包含四个不同的概念:混合多种网络技术实现教育目标;混合多种教学方法产生最佳教学效果;将任何一种教学技术与面对面教学相结合;将教学技术与实际任务相结合,实现学习和工作的协调。我国学者何可抗[15]提出混合式教学法就是要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在线学习(即数字化或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广义的混合式教学包含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相结合,同时包含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混合、多种教学资源和教学策略的混合等,面对面学习和在线学习的任何元素进行组合都可以构成混合式教学。混合式教学法的开展需要具备教学目标、教师学生及教学支持设备。教学目标的制定需要将制度目标、教师目标和学生目标三者相组合[16]。制度目标包括更有效地利用课堂资源,或延伸课堂教学。教师导向的目标是要通过教师开发和采用创新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实践来改进教学。学生目标应是增加课程的便利性和灵活性,提高学习积极性和依从性。在混合式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设计和开发混合课程,制作教学媒体内容,组织引领课堂教学,进行教学效果评估[17]。学生是主要的教学对象,如何提升学生对于混合式教学法的认知度和接受度,提高学生线上学习的自律性和自主性,将学生线上学习和线下学习紧密衔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教学效果,是混合式教学的落脚点[18]。混合式教学的资源支持包括传统课堂教学资源,如课本、白板、实验设施等,在线教学资源包括微视频、慕课等,同时也包括网络平台、资金和政策支持。混合式教学需要与其他网络服务相同的 IT 基础架构元素[19]:服务器、网络宽带和远程访问。有效、稳定、成熟的资源支持是混合式教学法实施的基础和助力,大多数具有成熟在线学习计划的机构使用以上选项中的多个要素。
第二部分 行动院校《急危重症护理学》教与学现存问题剖析
一、发现问题:基于质性访谈了解行动院校《急危重症护理学》课程学习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行动院校在本研究中主要指的是郑州大学护理学院,行动院校《急危重症护理学》课程是护生的必修课程,教学安排在本科护生三年级下学期,有 3 位专职任课老师,1 位教授具有 10 年重症医学科工作经历,其余两名专职任课老师尚无长期临床工作经验。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以面授课程为主,课堂教学学生人数达 160 名/堂以上,教学地点及教学师资以郑州大学护理学院为主。在长期的教学实践及教学反思中教学团队发现护生《急危重症护理学》课程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掌握情况一般,护生学习状态不佳,临床反馈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临床适应性不足等问题。因此,为进一步改进课程教学,更好地培养急危重症专科人才,教学团队开始教学行动研究反思课程教学环节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教学参与主体存在的问题,进行《急危重症护理学》课程教学革新。解决本研究中行动院校《急危重症护理学》课程教与学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应从护生的学习效果和体验、任课老师的教学体验出发,同时也应从教学成果反馈的临床端着手探究。研究起始,研究者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法了解行动院校《急危重症护理学》教与学的现状。
二、 发现问题:通过量性研究进一步明确护生学习状态问题
通过对护生访谈发现护生的学习状态呈现被动化,主要体现为学习行为的被动化及学习思维的被动化。因此护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思维是行动研究的主要考察指标,通过行动研究转变护生的被动学习状态是行动研究的目标。但学习行为及学习思维是学生学习经历的长期积累,与多种因素有关,不能简单通过质性访谈确定问题,需要借助量性工具进一步明确护生的学习状态现状,因此,选择量性研究进一步明确护生学习,了解行动院校护生的学习现况,主要包括批判性思维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同时了解护生急危重症护理能力现状、对目前课程教学的满意度,寻找学院教学的缺失点,以明确行动研究需要解决的问题。
第三部分 校院合作《急危重症护理学》课程混合式教学行动方案的形成
一、混合式教学方案构建专家会议
二、拟定《急危重症护理学》混合式教学行动研究方案
第四部分 基于校院合作的混合式教学的行动与反思
一、第一阶段行动研究
二、第一阶段行动研究评价与反思
三、第二阶段行动研究
第五部分 本科护生《急危重症护理学》课程混合式教学行动的总结与反思
一、两阶段的行动研究成果总结
二、混合式教学实践活动的功能分析
三、混合式教学反思
四、研究的创新型和局限性
综述:
混合式教学(Blended learning,BL)在国内已成为教学改革的热门话题,随着教育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混合式教学模式逐渐成为高等教育的常规教学模式。我国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 2017 年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认定工作的通知中课程设计要求适合在线学习和混合式学习[1];同时关于印发《2016 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的通知中就加强高等教育优质数字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中强调要指导高校利用在线开放课程进行翻转课程和混合式教学[2];混合式教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对传统教学和在线教学进行融合和发展,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但混合式教学对于护理教育是否适用,会带来怎样的教学效果和冲击?如何在护理教育中应用混合式教学,促进高等护理教育的发展,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
该论文为收费论文,请扫描二维码添加客服人员购买全文。
以上论文内容是由
硕士论文网为您提供的关于《基于校院合作构建《急危重症护理学》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行动研究》的内容,如需查看更多硕士毕业论文范文,查找硕士论文、博士论文、研究生论文参考资料,欢迎访问硕士论文网护理论文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