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论文网是一家专业的硕士毕业论文网站,主要提供硕士论文指导、论文修改、论文查重、硕士论文范文参考资料、分享硕士毕业论文写作方法。
您当前所在位置:硕士论文网首页 > 汉语言文学 >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文学教学的调查与设计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文学教学的调查与设计

来源:硕士论文网,发布时间:2020-12-29 21:25|论文栏目:汉语言文学|浏览次数:
论文价格:150元/篇,论文编号:20201229,论文字数:30056,论文语种:中文,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硕士论文网第2020-12-29期,本期硕士论文写作指导老师为大家分享一篇汉语言文学文章《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文学教学的调查与设计》,供大家在写论文时进行参考。
  本篇论文是一篇汉语言文学硕士论文范文,要想上好一门课,首先必须对课程有正确的认识和设计。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是十分必要的。科学的课程设计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意义
  对外汉语教学是一种语言教学,但同时也是一种文化教学。季羡林先生曾写道:“离开了内容,离开了语言的内涵,根本谈不上什么语言。不涉及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社会风习等等,语言是学不好的。这是学习语言的基本原理。凡是学习外国语言者,都必须把语言学习和文化学习结合起来。”所以,要想让留学生真正学好汉语,文化教学是必不可少的。进入汉语学习高级阶段的留学生已可以熟练地使用汉语进行交际,他们需要的是进一步学习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发布的《高等学校外国留学生汉语教学大纲》(长期进修)也对此做出了阐释,指出了文化课程在汉语言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各种语言文化课是整个语言教学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些课不仅能开阔学生视野,加深对汉语言文化的理解,提高其运用语言的能力,而且能充分满足长期进修生多样化的学习要求。随着语言等级的提高,其所占课时应该逐渐增加。”并对文化课程的具体内容进行了界定:“文化知识课包括中国概况、中国历史、中国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读等)等课程,这些课程讲授中国的国情、历史、文化等文化背景知识,使学习者提高其语言运用的层次。”由此可见,中国文学课程能够为留学生提供一个深入了解中国历史、文化和中国人精神世界的窗口,中国文学课程的教学效果关系着留学生是否能很好地、系统地获得相关文化知识。因此,如何做好中国文学课的教学工作,是一个十分值得研究的课题。但多年来,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一直处于边缘地位,教学活动得不到足够的理论支持,许多教师都只能在实践中自己摸索。本选题将进一步完善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理论,为今后的教学提供一点可借鉴的理论。
  1.2 研究目的
  语言不仅仅是一种工具,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知识,文化知识习得制约着语言综合水平的提高。因此,进入汉语学习高级阶段后,除了关于各项语言技能的课程,学校还会为留学生新增文化课程。中国文学课程作为文化课程在留学生高级阶段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教学效果影响着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进一步了解。所以,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充分尊重留学生的特点,认识到面向留学生的中国文学教学具有特殊性质,制定适合留学生的教学策略。采用适合学生的教学法,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学习中提高语言综合能力与文学鉴赏水平,让他们对中国文学、中国文化以及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更加理解和尊重,培养他们成为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和一定中国文化修养的人才。然而,面向留学生的中国文学教学究竟有何特殊性?哪些教学法才是适合留学生的?这正是需要我们通过研究来解答的。因此,本文的研究将紧紧围绕这两点展开,研究目的设定为以下两点:第一,本文将以《高等学校外国留学生汉语教学大纲》(长期进修)和《高等学校外国留学生汉语言专业教学大纲》为依据,结合新时期对外汉语教学形势及各高校留学生汉语言专业具体情况,对留学生中国文学课程进行课程设计;第二,笔者将通过对各高校留学生中国文学课程的教学进行调查、分析,并严格依照上述两个大纲的要求,探索更适合留学生的课程教学方法。

  第二章 中国文学课程在留学生本科教育中的地位

  中国文学课程作为留学生本科教育阶段的重要课程,是留学生了解中国文化、学习中国人文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这样一门课程在留学生的本科教育中占有怎样的地位,是我们应当认真思考的。只有对课程进行准确的定位,才能制定相应的课程计划。这一章笔者将从中国文学与文化的关系及中国文学与汉语的关系两个角度论述中国文学课程在留学生本科教育中的地位。
  2.1 从中国文学与文化关系角度论中国文学课程的地位
  在张岱年、方克立先生主编的《中国文化概论》中,将“文化”定义为:广义的“文化”,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生存方式,其涵盖面非常广泛,正如梁启超先生在《什么是文化》中写道,“文化者,人类心能所开释出来之有价值的共业也。”这“共业”包括认识的(语言、哲学、科学、教育)、规范的(道德、法律、信仰)、艺术的(文学、美术、音乐、舞蹈、戏剧)、器用的(生产工具、日用器皿以及制造它们的技术)、社会的(制度、组织、风俗习惯)等等。狭义的“文化”排除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1871 年英国文化学家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对狭义“文化”进行了界定,文化“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可见,无论是广义的文化还是狭义的文化,文学都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黎跃进在《制约与超越:文学与文化关系的考察》一文中指出,文学作为文化系统的子系统,其发展受到文化的影响和制约,但同时文学又有其独特性。中国文化绵远流长,先秦诸子之学百花齐放,至两汉时期儒家经学定于一尊,形成儒家为宗,兼纳道、法、阴阳等思想的多元文化局面。后来,随着域外佛教的传入和国内道教的兴起,中国文化中掺入了新的元素。魏晋时期,玄学流行,后期玄学家将思辨转向佛理,因此玄学后来渐渐融入了佛教。自隋唐始,儒、道、佛三家思想成为中国文化主流思想,三家思想各有特点,又互相吸收、融合,成为中国文化的核心。这三家思想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也影响着中国文学创作与发展。观照中国文学史上不同时期的优秀作家、优秀作品,我们不难发现这一点。唐朝爱国诗人杜甫有“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理想,宋代文人范仲淹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情怀。这些无不体现出儒家积极入世的人本思想,正是儒家的“人本思想”使得中国文人普遍具有了强烈的道德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这种思想对中国文人的影响在现当代文学作品中也得到了体现,如现代著名文学家周作人的《人的文学》一文恰恰契合了原始儒家“以人为本”的思想。 
  2.2 从中国文学与汉语关系角度论中国文学课程的地位
  高尔基说:“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学,最好的文学作品都是用最优美的语言写成的。英国学者爱德华·塞帕尔在《语言与文学的关系》中也有相似的阐述:“语言是文学的媒体,就如大理石、青铜或泥土是雕刻的材料一样。简单地说,语言是文学的原材料,文学就是对这原材料的精加工、再创造,而这种创造是超越了语言的一般意义的。如鲁迅先生在《秋夜》的开头,写过这样一句话:“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就是这样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几十年来引起了无数人的讨论。为什么鲁迅先生不把这句话写成“在我的后园里可以看见墙外的两株枣树”?丁琰(2000)的看法很有代表性:“鲁迅先生写后花园的这两株枣树,不是直接写‘在我的后花园里有两棵枣树’,而是用了这样一种曲折的方法,通过具体的描写,强调了枣树的形象,突出了它不是孤立的一株,而是并立的存在。”此时,重点已不是作者描写的对象,而是作者使用的语言了。看似简单的一个场景,鲁迅先生用他特有的语言方式进行了表达,瞬间便有了不一样的意蕴。这就是文学对语言这块原材料的精雕细琢,正如李海林(2006)所说:“在这语言中他按照美的法则重新创造了一个世界,月、天、山、人、歌等等被组织于一个新的时间、空间之中,具有全新的关系、全新的条理、全新的秩序、全新的结构,更重要的是全新的神韵。”语言为文学创造自己的世界提供了多样性的同时,文学也为展现语言的美提供了平台。如古诗词就是体现语言的音乐美的最好代表,抑扬顿挫的声韵、节律之美,读来琅琅上口,令人齿颊留香。中国文学与汉语的密切关系不仅体现在以上所述,还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其一,中国文学作品中蕴藏着丰富的汉语知识。现代汉语是古代汉语的继承,现代汉语保留着许多古代汉语的成分,如现代汉语成语“窈窕淑女”就出自《诗经·周南·关睢》:“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通过学习中国文学作品,留学生的汉语知识将大大丰富,同时也能使自己的汉语表达从日常交际表达慢慢向审美表达转变。其二,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是采用规范的白话文进行写作,通过学习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留学生可以学习到更加规范、更加地道的现代汉语表达方式,提高自己的汉语表达规范性。综上,中国文学课程不仅是一门可以带领学生感受汉语的审美化表达方式、探寻汉语之美的课程,还是一门有助于留学生语言学习的课程。它有着其他课程不可代替的独特性。
课程开设情况

  第三章 高校为留学生开设中国文学课程的调查

  3.1 课程开设情况
  3.2 教学对象考察
  3.3 选用教材
  3.4 教学方法
  3.5 课后作业
  3.6 评估测试
  3.7 存在问题

  第四章 针对留学生的中国文学课程设计 

  4.1 课程性质
  4.2 教学目的
  4.3 教学内容
  4.4 学时安排

 第五章 针对留学生的中国文学课程教学原则与方法

  5.1 教学原则
  5.2 教学方法
  第六章 评估测试

  结 语

  中国文学课程是汉语言本科留学生文化知识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目的在于通过中国著名文学作品的学习,使留学生掌握中国文学基本常识,提高留学生的中国文学审美能力和汉语表达能力,加深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对中国人精神世界的理解。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大部分留学生都有所收获,据问卷调查第 18 题的结果显示,留学生认为通过中国文学课程的学习,他们对中国文化、历史知识有了更多的了解(86.67%),同时汉语语言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56.67%),以及中国文学修养有了一定的提高(43.33%)。由此可见中国文学课程效果之显著,但目前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仍处于边缘地位,特别是针对留学生的中国文学课程相关研究仍有许多缺失。本文从理论角度论证了中国文学课程在汉语言专业留学生本科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并对数所高校进行了调查,了解中国文学课程的现状,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事实依据。笔者结合理论、调查结果与实践,为这一课程规划了一套较为系统、科学的课程设计方案,明确了课程性质、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学时安排等内容。此为本文重要研究成果之一,希望为这一课程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一点可借鉴之处。本文另一重要成果,为针对留学生的中国文学课程教学原则与方法。笔者论述了课程的教学原则,对教学有一定指导意义。教学方法上,笔者借鉴了前人研究成果,同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探索出了更符合留学生特点的多样教学方法。本文的研究未尽完美,还存在以下几点不足之处:第一、调查范围有限。由于时间、资源等各方面的限制,笔者此次的调查仅在四所高校进行,取得的数据有限;第二、理论支撑不够雄厚。笔者学养有限,理论知识较为欠缺,虽已尽量学习相关理论知识,但仍有所欠缺;第三、所提出的课程设计缺乏长期实践的验证。本文所提出的课程设计是结合了理论、调查的结果和笔者的实际教学经验而成的,但笔者的教学实践时间不长,仅有一年半时间,因此所提出的课程设计未能经过更长时间的实践验证。笔者在湖南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任教期间一直践行本文提出的课程设计方案,取得了较为不错的教学成效。当然,这个课题仍值得我们深入发掘、研究,做出更多的成果。

该论文为收费论文,请扫描二维码添加客服人员购买全文。
二维码

以上论文内容是由硕士论文网为您提供的关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文学教学的调查与设计》的内容,如需查看更多硕士毕业论文范文,查找硕士论文、博士论文、研究生论文参考资料,欢迎访问硕士论文网汉语言文学栏目。
Copyright © 2020 硕士论文网 版权所有 电话:18974909803 QQ:190433398
硕士论文网主要为广大毕业生提供硕士毕业论文、博士毕业论文、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分享硕士论文写作方法,如需硕士毕业论文指导,欢迎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