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论文网第2020-08-16期,本期硕士论文写作指导老师为大家分享一篇
物流管理文章《我国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人才培养问题及对策研究——以厦门X学院为例》,供大家在写论文时进行参考。
设想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环节都能在物流企业完成,企业直接利用现成的生产设备设施对学生进行技能培训,职业院校无须建造庞大的校内实训实验基地,也无需购置昂贵的物流设备,不但可以极大地节约社会资源,还也可以解决目前高职教学与实际脱节的尴尬和弊端,真正培养出与社会企业零距离对接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及慕课(MOOC)的兴起,使得以上的假设变得可能。如何将工学结合模式和慕课教学模式融合是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下面笔者结合以上分模块课程体系试着探讨一条结合慕课将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分散到各行业企业的模式。根据地区产业结构及区域内物流产业发展的重点,结合分析物流产业群的结构状况及产业结构变化趋势,明确高职院校自身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向,构建与区域物流产业群相一致且符合高职院校自身教学资源的物流管理专业群,使自身办学具有特色。物流管理专业群的建设要围绕物流职业岗位群及职业岗位的人才需求,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教师应该持续深入行业,到大中型物流企业进行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岗位 (岗位群)及岗位职业能力要求调研,深入了解物流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状况以及人才需求规格的新要求,以便能够在制定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培养方向和建设专业群时,更具有针对性。
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有关调查显示,加工与制造仅占商品生产销售过程约百分之十的时间,而储配、运输、装卸搬运及流通加工等物流环节却占到近90%。物流业构成了国民经济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一个集金融、仓储、运输、货运代理及信息产业于一体的复合型服务业。现代物流业成了推动整个国民经济增长的“第三利润源泉”,物流行业的发展空间和潜力无穷。如何使物流管理达到最佳是我国当前经济和企业管理领域的一个挑战性的课题。在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世界经济一体化、科技日益发展革新的带动下,国内现代物流业也快速发展起来。物流业的地位不断彰显,是我国当前重要产业、成了国民经济一个新的增长点。目前物流已经渗透到全国各行各业中,影响着国民的日常生活。尽管我国的物流行业处于迅猛发展的黄金时期,近10年,在市场需求和政策扶持下,中国物流业不断整合,呈现良好的运行态势,并得到了高速发展,成了我国国民经济平稳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支撑。从表1.1可看出我国物流业运行平稳,物流需求规模保持了较高增幅,物流业增加值平稳增长。但是我国物流总体水平并不高,相比于西方发达国家,仍处于起步阶段,总体规模较小。国内物流运行成本依然居高不下, 物流业的管理方面的问题凸显。目前我国物流企业无论是管理、服务、业绩,还是网络、功能、技术,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都存在较大差距。其中,物流管理人才的匮乏是一个重要原因。只有产业中的各个环节得到了共同发展,一个产业才能得以健康稳步发展,然而归根结底起主导作用的是“人”的因素。发展现代物流业,离不开高素质的物流人才,物流业能否快速发展壮大关键在于人才。物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亟需大量的物流管理人才,特别是高素质实用型物流管理人才。
物流产业是一个覆盖范围广泛,集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于一体的综合性复合型服务产业。因此其发展离不开高级物流管理人才,但是也更加亟需大量高素质基层物流管理实用型人才。教育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统计数据公布物流,职业培训物流专线管理人员占需求量的60%左右,高级物流管理人才的需求和本科以上层次的培训更多的只有25%,而物流系统的规划和决策对高级人才的需求约15%根据教育部高校物流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公布的统计数据,高职高专培养的物流一线管理人才的需求量占60%左右,由本科及以上层次培养的中高级物流管理人才的需求量仅占25%左右,而物流系统规划与决策高级人才需求量占15%左右(详见图1 .1) 。初级物流管理人才与中、高级物流管理人才的需求量比例约为3:2,企业基层物流人才用人需求量巨大,且企业最需要的是基层管理人才。而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正是培养物流企业的基层物流管理人才的关键力量,其毕业生前景应该说是一片光明!然而从近几年就业情况来看,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并不乐观,而更令人尴尬的是其就业难是发生在我国物流人才缺口巨大的背景下。从第三方教育数据咨询和评估机构麦可思公司提供的一份2013年度就业预警高职高专专业目录中看到,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已被列入失业量较大、就业率较低、月收入较低且就业满意度较低的“黄牌”专业。在人才市场上,用人单位普遍认为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培养的学生缺乏吃苦耐劳精神,动手实操能力差,发展后劲不足,整体素质不高,也很难快速融入企业的生产和运营,其毕业生并没有太多的专业优势。而毕业生对于从事物流相关工作的专业对口率、乐业率也不高。根据对几所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最近几届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发现,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真正从事与物流相关工作的不到50%,且许多毕业抱怨工资低,条件差,工作内容与学校学习的知识搭不上边,于是从毕业后就频繁的跳槽或者直接转行。从回校的学生汇报中得知做物流的并不是太多,很多转做了商品销售,也有做了一般的企业管理。还有些学生利用转升本的机会,选投了别的专业。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从高等职业教育的角度出发,理论联系实际,以物流市场需求为依托,分析目前我国物流管理人才需求的现状、特征以及困境,并从高职物流管理人才供给质量、数量及结构三方面分析人才供求不均衡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有效对接物流企业特别是第三方物流企业人才需求的高职物流管理人才培养对策。本文分为如下六部分来阐述:
第1部分,绪论。选题背景及意义、文献综述、研究的内容及方法、相关概述以及理论依据。
第2部分,我国高职物流管理人才供需现状。首先通过实地考察和问卷调查等方式,调研了解并对物流企业特别是第三方物流企业对物流管理人才的需求状况,以及高职物流管理人才供给现状进行分析。
第 3 部分,我国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我国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提出我国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第4部分,发达国家的物流职业教育先进理念和经验启示。
第5部分,我国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人才培养优化对策,针对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提出人才培养优化对策。
第6部分,以厦门X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为个例进行研究,并针对其人才培养现状及问题提出优化对策,构建了基于“慕课”和“微课”的“2+3+1”企业分散办学人才培养模式。
第7部分,结论。对本文的研究进行回顾和总结,得出研究结论,指出存在的局限性,以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人才供需矛盾的问题要想得到根本性的解决,以满足市场需求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深入研究并准确把握市场对物流人才的需求规格和特征是必不可少的。同时应找出目前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不足,对比分析高职培养的物流人才规格与物流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规格之间的具体差距。针对这些问题,借鉴发达国家职业教育先进的理念和经验,对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教育进行深化改革,探索出能使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活动与社会物流企业人才需求无缝对接的有效途径。
第 2 章 相关概述与理论依据
2.1 相关概述
物流的概念源于美国,起初是被称为实体分配,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才被美国陆军称为物流(logistics)。随着社会的发展,物流的概念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不同时期人们对物流概念的理解和定义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因此要对其下一个明确的定义并不容易。尽管定义各不同,但物流可以概括为:合理组织物资的运输、仓储、销售等流通环节,以最小的成本最大限度地满足顾客的需求的活动。我国在 2001 年出版的《物流术语》中将物流定义为:“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现有机结合”。 物流管理专业在我国经历了从 “仓储运输管理”到“物流管理”的命名更迭,并于1993年首次出现在我国高校专业目录中。在我国,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能为生产制造企业,商贸流通企业,物流服务企业等输送高素质物流专业人才。以就业为导向,培养能从事采购,仓储,运输与配送、物流信息操作管理员,生产现场管理员,调度,物流市场营销,物流客户服务等岗位群工作【5】。目前开设物流管理专业正规教育的院校包括本科院校、高职院校及中职院校。这三类院校应具有不同的人才培养定位,本科院校旨在培养中、高级物流管理,规划人才;高职院校则肩负着培养兼一线基本操作技能与初步管理能力于一体的基层物流管理人员的任务;中职院校主要培养一线物流操作员[6]。因此,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培养人才应定位于社会物流企业一线(基层)管理人才。
2.2 市场均衡理论概述
经济学关于市场均衡的经典定义是在市场中,在相关经济变量相互影响制约下,一种商品或者服务的供给量和需求量相等,也即供需均衡时的状态。在均衡状态下,消费者通过购买行为得到所需的产品或服务,供者则通过提供产品或服务得到了预期的效益,供需双方都得到了最大的满足,市场上无产品过剩或短缺,社会资源得到了最优的配置。市场均衡是一个动态过程,是一种暂时的均衡,且从不均衡到均衡是一个持续调整的过程【11】。当影响供给或需求的因素发生变化时,需求或供给发生相应的变动,需求和供给的不断变化,随时都会打破这种均衡,并引起市场上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发生变动。而在市场价格机制下,又会把供需关系导向另一个新的平衡【12】。 以经济学图形描述市场均衡状态如图2.1。总需求曲线、总供给曲线在均衡状态下会相交于一点(E点),在该点上商品需求量和供给量是相等的。
第 3 章 我国物流管理人才供需分析
3.1 物流管理人才的需求现状
3.2 我国物流管理人才供给现状及分析
第 4 章 我国高职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4.1 我国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现状
4.2 我国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问题分析
第 5 章 国外物流职业教育经验与启示
5.1 德国的物流职业教育
5.2 美国的物流职业教育
5.3 澳大利亚的物流职业教育
5.4 国外物流职业教育对我国高职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的启示
第 6 章 优化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对策
6.1 政府宏观层面的对策
6.2 高职院校微观层面的对策
第 7 章 厦门 X 学院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的优化对策
7.1 学院简介
7.2 厦门 X 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人才培养基本情况
7.3 厦门 X 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建设的优化对策
第 8 章 结论与展望
本文从市场对物流管理人才素质的需求现状入手,通过对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供需现状进行深入的调研,找出高职院校培养的物流管理人才与市场需求间的差距。以调研结果为依据,综合分析了高职物流管理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针对当前普遍存在的实践教学环节薄弱、教学内容与企业实际脱节、双师型教师缺乏等问题,提出构建物流管理专业能力本位“分方向、模块化”课程体系,并实施基于幕课和微课的物流管理专业专项技能模块课程在企业完成的“2+3+1”企业分散办学模式的人才培养对策,由企业师傅与院校专业教师共同完成对学生的培养,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高职院校物流双师型师资严重缺乏的困境,并能实现高职物流管理人才培养与企业实际需求规格的无缝对接。 该对策对于解决当前高职物流管理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但受本人的能力和精力有限的限制,对于提出的“2+3+1”企业分散办学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实施尚未更深入,细致地研究,且对于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某些问题,还欠缺考虑。
该论文为收费论文,请扫描二维码添加客服人员购买全文。
以上论文内容是由
硕士论文网为您提供的关于《我国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人才培养问题及对策研究——以厦门X学院为例》的内容,如需查看更多硕士毕业论文范文,查找硕士论文、博士论文、研究生论文参考资料,欢迎访问硕士论文网物流管理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