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论文网是一家专业的硕士毕业论文网站,主要提供硕士论文指导、论文修改、论文查重、硕士论文范文参考资料、分享硕士毕业论文写作方法。
您当前所在位置:硕士论文网首页 > 经济学论文 > 经济学视角下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的经济效应研究

经济学视角下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的经济效应研究

来源:硕士论文网,发布时间:2020-09-22 09:28|论文栏目:经济学论文|浏览次数:
论文价格:150元/篇,论文编号:20200922,论文字数:30056,论文语种:中文,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硕士论文网第2020-09-22期,本期硕士论文写作指导老师为大家分享一篇经济学论文文章《经济学视角下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的经济效应研究》,供大家在写论文时进行参考。
  本文是一篇经济学硕士论文,从分行业来看,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与制造业的协同集聚对地区收入差距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均显著为负,但是影响程度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对地区收入差距的影响较大。租赁和商业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协同集聚对地区收入差距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均显著为正,说明租赁和商业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协同集聚对本地及邻近地区收入差距均具有扩大作用。金融业、房地产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均为负,且不显著,说明金融业、房地产业与制造业的协同集聚对本地及邻近地区收入差距具有缩小的倾向,但是作用力不足。 

第一章  绪   论 

1.1 研究背景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经济的增长与发展动力、结构、收入分配等正经历着深刻的变化,表现出新的特征:其一,经济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1978-2011 年,中国 GDP 年均增长速度达到 10%。2012 年开始,在短期波动与增速持续下滑的双重作用下经济增长速度呈下降趋势,GDP 增长速度由两位数下降至一位数,2016 年 GDP 增长速度仅为 6.7%1,是自 90 年代以来的最低水平,这表明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时代已经结束,开始进入中高速增长的“换挡期”。其二,第三产业比重持续增长,但服务业内部结构升级滞后。自 1978 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将以制造业为核心的第二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大力扶持发展,建立起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制造业工业体系,工业产品中有 220 多种产量位居世界第一[1]。2006 年,第二产业产值在 GDP 中所占比重达到了 47.6%,之后开始持续下降。与此同时,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在 GDP 中所占比重持续上升,2012 年第三产业产值所占比重超过第二产业比重,2016 年第三产业产值占比达到了 51.6%,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产业结构呈现出逐步向以服务业为核心的第三产业转变的趋势。但是,第三产业内部结构提升并不显著。2004-2016 年,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的比重由 36.12%增长至 39.17%,仅增长 3.05 个百分点。服务业发展的状况与西方发达国家“四个 70%”的标准相差甚远[2](余泳泽,潘妍,2019)。其三,居民收入差距扩大态势依然严峻。2015 年,随着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首次超过 8000 美元大关,中国正式进入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但是,居民收入差距整体呈现扩大趋势,这对提高居民消费水平和改善经济增长质量产生了不利影响。由图 1-1 可以看出,2003-2016 年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基尼系数均超过0.4 的国际警戒线,2008 年达到了最大值 0.4911。这说明全体居民并没有平等分享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所带来的社会福利。 
 
 2003-2016 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基尼系数
1.2 研究意义 
  产业集聚是产业在地缘上发展演化的重要表现,国内外学者对此现象的研究形成了大量丰富的研究成果。从新古典经济学鼻祖——马歇尔提出的外部经济理论,到新经济地理学创始人——克鲁格曼提出的中心——外围理论都为产业集聚问题的研究提供了完整而成熟的理论框架。产业协同集聚作为产业集聚研究的拓展与深化,其概念最早是由 Ellison  & Glaeser(1997)提出,其更加关注的是不同产业间集聚的内在联系。Venables(1996)基于“需求关联”和“成本关联”两个维度建立的垂直关联产业集聚模型为产业协同集聚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框架。纵观已有研究文献,大多都以制造业或生产性服务业单个产业集聚为研究视角,尤其以制造业集聚及其内部协同集聚的研究居多。但是,在发达国家提出“再工业化”战略以及我国服务经济日趋明显的背景下,对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的研究明显不足,未能形成系统而完整的理论分析框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产业集聚理论向纵深发展。本文以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的视角审视其对中国特定时期的经济效应,具体从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升级、居民收入差距三个方面研究产业协同集聚的经济效应。长三角地区已经形成了规模庞大的制造业集聚区,同时随着生产性服务业的快速发展、集聚趋势日益明显,形成了特有的产业协同集聚现象。因此,本文通过深入考察长三角地区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对破解经济发展面临困境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探寻产业协同集聚促进经济转型的新路径,拓展和丰富产业集聚理论的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意义。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文献综述 
  随着产业集聚研究的不断深化,加之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制造业集聚在空间上形成互动发展的现实,产业协同集聚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目前,关于产业协同集聚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生产性服务业内部、制造业内部及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两大产业之间的协同集聚。学者们基于产业关联、产业分工、协同效应等角度对产业集聚的测度与差异性、内在形成的机制与演化机理进行了理论推导和实证分析。产业协同集聚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国内学者高峰和刘志彪(2008)基于长三角地区产业集聚的现实,认为产业协同集聚有利于促进产业集聚与产业升级[
27]。张益丰和黎美玲(2011)以省域数据为研究样本得出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先进制造业集聚呈现正相关关系[28]。吉亚辉和李岩等(2012)同样验证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制造业集聚具有相关性[29]。柯善咨和赵曜(2014)基于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关联引致的集聚模式,分析得出了产业结构、城市规模协同作用于城市经济效益的理论机制[30]。段荣荣(2014)以省域数据为研究对象,通过相对多样化指数得出了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二者相互促进具有双重集聚的特征[31]。陆剑宝(2014)以全国和广东省为研究对象,研究发现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集聚具有空间协同关系[32]。甘丽娟(2015)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的垂直关联模型研究得出城市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存在着协同集聚现象[33]。程中华(2016)利用中国 285 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分析表明,城市制造业集聚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之间存在协同定位关系,同时也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和空间集聚效应[34]。李昱(2015)基于长三角地区的实证研究得出城市之间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度与制造业整体集聚度呈现趋同的变化趋势
2.2 理论基础 
  对于产业关联的研究最具代表的就是里昂契夫(1936)的投入产出理论和赫希曼(1958)的前向关联和后向关联理论,前者基于投入产出分析法探究了在经济行为中所有产业间的广泛、复杂以及紧密的技术经济关系,后者则按照产业关联度研究产业之间彼此联系和依赖的高低。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之间存在的投入产出关联决定了二者之间在空间地理集聚的特征,企业可以因此享受共享产品市场与要素市场带来的便利,从而企业降低了生产成本与交易成本。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也具有上下游产业之间的属性,这种垂直关联的特征反应了产业间前向关联与后向关联的物质联系。生产性服务业作为中间产品部门集聚在制造业周围为其提供中间服务,并且获得市场优势;制造业作为最终产品部门对生产性服务业产生各种产品和服务需求,二者之间形成上下游产业垂直关联。地理邻近的产业垂直关联更利于产业空间集聚。由于空间地理上的邻近,制造业及其内部之间可以共享生产性服务业提供的中间投入品,进而产生自我强化效应、形成集聚经济。 产业联动是构成集聚分工与产业协同集聚的基础。由于专业化分工的深化,内生于制造业内部的生产性服务业从制造业中分离并发展,形成与制造业相匹配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这个过程体现了产业垂直一体化向垂直专业化的转型,也可解释为产业集聚间的分工,生产性服务业通过实现制造业生产环节的专业化,减少企业的交易成本,制造业在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基础上通过规模经济效应促进制造业向垂直专业化转型升级。产业产生联动是借助产业关联的载体而形成,人力资本、资金、技术、信息等是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关联的重要载体,也是形成二者协同集聚的重要载体。并且,随着产业环境的变化,必将衍生出新的关联载体。
主要年份长三角城市群地区收入空间分布

第三章  长三角城市群产业协同集聚水平测度

3.1 长三角城市群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发展的特征性事实
3.2 长三角城市群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测度
3.3 长三角城市群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的空间格局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产业协同集聚的经济增长效应 

4.1 产业协同集聚影响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
4.2 产业协同集聚影响经济增长的空间效应 
4.3 产业协同集聚影响经济增长的门槛效应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产业协同集聚的产业结构升级效应

5.1 产业协同集聚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机理 
5.2 产业协同集聚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空间溢出效应
5.3 产业协同集聚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门槛效应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产业协同集聚与地区收入差距 

6.1 产业协同集聚影响地区收入差距的机理 
6.2 产业协同集聚影响地区收入差距的空间溢出效应
6.3 产业协同集聚影响地区收入差距的门槛效应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7.1 主要结论 
  第一,从产业规模来看,长三角城市群制造业规模庞大,多数城市有处于比较优势地位的制造业,这些城市之间的组合构成了规模较大的制造业集群。同时,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迅猛,产业布局层次分明。从服务业内部结构来看,在金融业、房地产、交运仓储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方面具有突出优势。但是,从产业结构布局来看,安徽产业结构仍然呈现“二、三、一”的产业布局特征,明显落后于长三角其他两省一市以及全国平均水平。江苏、浙江、上海第三产业比重超过 50%,其中上海第三产业比重达到 70.5%,成为重要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中心, 构成了辐射长三角城市群的基础。 第二,长三角城市群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整体协同集聚指数呈现出波动式下降趋势。从细分行业来看,制造业与租赁和商业服务业协同集聚指数相对最高,制造业与金融业协同集聚指数相对最小;制造业与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的协同集聚指数与整体协同集聚指数比较接近;其余三个产业协同集聚指数差异较小。从各城市产业协同集聚相对指数来看,长三角城市群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程度由相对较高水平开始回落,产业协同集聚程度的地区差距呈现扩大趋势。从城市分布来看,长三角城市群中心城市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周边城市制造业集聚的“中心—外围”功能空间分工的趋势日趋明显。从城市等级来看,第一等级和第二等级城市产业协同集聚指数呈现回落趋势,城市之间差距逐渐缩小;第三等级城市产业协同集聚程度持续上升,城市之间的差距存在扩大趋势。 第三,从产业协同集聚的空间分布来看,长三角城市群产业协同集聚高点逐渐由东部向西部转移。从产业协同集聚的空间效应来看,长三角城市群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存在明显的空间正相关性,即高值集聚和低值集聚的特征。从时空变化趋势来看,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的空间相关性呈现出不断增强的趋势。具体到城市来看,形成了以南京、杭州、舟山、滁州等为中心的高值集聚区,长三角地区西部城市的产业协同集聚水平发展较快。
7.2 政策建议 
  根据长三角城市群产业协同集聚指数的变化趋势来看,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指数由相对较高水平开始回落,各城市之间产业协同集聚指数存在较大差距。上海、南京、杭州作为长三角地区的中心城市,产业协同集聚指数呈现下降趋势,但这些城市更加注重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不断提升产业专业化水平。合肥、安庆、滁州、宣城、马鞍山等西部城市的产业协同集聚指数不断上升且协同集聚指数相对较大,这些城市的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水平相对比较接近,产业之间处于均衡发展的状态。而苏州、嘉兴、无锡、宁波等东部城市,以制造业为主导产业的非均衡产业发展模式导致了协同集聚水平相对较低。因此,长三角城市群各级政府在推动“双轮驱动”发展模式的过程中,应该积极引导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合理布局。当地政府应该对所在城市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专业化集聚水平进行评估测算,在此基础上掌握产业协同集聚水平及其空间形态,科学预测产业协同集聚未来发展趋势。以此为基础,应该根据各产业细分行业以及城市要素禀赋、经济状况的差异性,采取差异化的产业集聚发展政策,在产业布局上应该避免陷入盲目追求集聚度的误区。政府的产业布局战略不应纠结于均衡抑或非均衡思维,以营造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发展的共生关系作为发展重点[351],推进产业空间协同集聚,充分发挥产业链、市场链和空间链的链式协同效应和涓滴效应[352]。 长三角城市群应坚持产业错位发展的空间模式,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协调带动作用。上海、杭州等作为长三角地区的中心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达到了较高层次, 应该积极实现从要素集聚功能向产业协调功能的转变,充分发挥技术溢出效应、产业关联效应和经济带动效应, 与外围城市形成“中心—外围”产业梯度发展格局。应积极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在中心城市集聚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作为价值链中高附加值的行业,其自身所具有的知识密集型特征有利于推动中心城市的产业升级,推动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由中心城市向外围城市扩散。如,上海应该通过承接国际生产性服务外包和生产性服务 FDI,吸引研发中心、管理中心、投资中心等,积极发展高端生产性服务业,不仅满足上海本地经济发展的需要,还应该进一步辐射江苏、浙江、安徽。南京、杭州、苏州等中心城市应该利用在科技、信息服务业等方面所具有的比较优势,寻找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空间,与上海实行错位发展,并且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协同发展,建成具有特色的产业集群。其他外围城市则应发挥本地的比较优势,将不符合发展规划的制造业向外转移,通过引导资金、高技术人才等优质要素向先进制造业企业集聚,打造世界级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产业协同集聚发展本身就包含着集聚效应和辐射效应,而中心城市和外围城市的关系就是由集聚效应为主转变为扩散效应为主,从而形成不同规模城市之间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的良性空间布局。长三角城市群应该进一步消除城际经济活动存在的人为障碍,利用便利的基础交通设施增强城市之间的联动发展,扩大城市之间的经济辐射范围。 我国产业结构将由制造业单一驱动向制造业与服务业双向驱动转换的背景下,本文以长三角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对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的经济增长效应、产业结构升级效应、缩小地区收入差距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验证了产业协同集聚具有推动产业升级以及改善民生的重要潜质,但也得出产业协同集聚在拥挤效应的作用下抑制长三角城市群经济增长的结论。通过上述研究分析,认为必须合理推进双轮驱动战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缓解产业协同集聚的拥挤效应,转化产业协同集聚对经济增长的消极效应。同时,积极推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消除阻碍要素自由流动的各种人为障碍,疏导产业协同集聚的溢出传导路径,加快产业升级、缩小地区收入差距,充分发挥产业协同集聚的积极效应。 

该论文为收费论文,请扫描二维码添加客服人员购买全文。
二维码

以上论文内容是由硕士论文网为您提供的关于《经济学视角下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的经济效应研究》的内容,如需查看更多硕士毕业论文范文,查找硕士论文、博士论文、研究生论文参考资料,欢迎访问硕士论文网经济学论文栏目。
Copyright © 2020 硕士论文网 版权所有 电话:18974909803 QQ:190433398
硕士论文网主要为广大毕业生提供硕士毕业论文、博士毕业论文、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分享硕士论文写作方法,如需硕士毕业论文指导,欢迎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