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旅游进校园作为红色文化教育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对校园思想政治教育建设与红色旅游进校园教育评估体系的构建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2016-2020 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要突出红色旅游的理想信念教育功能,要高度重视红色旅游在校园教育体系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和重要意义。 中共教育部党组印发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提出要积极开展“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复兴重任”的主题教育活动。 2018 年习近平在福建革命老区考察时曾提出要多接受红色基因教育,并且红色教育要常学常新。 可见红色基因教育在推进党和国家的全局事业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和价值,红色旅游与校园教育的科学结合是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展的重要一环,目前有关红色旅游校园教育的研究在内容和方法等方面已取得一定成果, 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校园思政课程开展的宽度和深度还不够,对青年一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路径研究仍较为薄弱。 校园思政教育的缺失,培养目标不清晰等已经导致了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 因此,如何科学认知红色旅游对校园教育的作用方式,探究红色旅游校园教育效果的产生机理与过程,已成为现阶段红色旅游校园教育效果研究的重点内容。国内学者对红色旅游对校园教育进行了相关理论性研究,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向:一是红色旅游校园教育的价值研究,内容 集 中 表 现 在 德 育 价值、思 想 政 治 教育价值、 文化 教育 价值三个方面,主要通过梳理新时代红色文化教育相关文献,分析其价值、产生原因及不足之处,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一 方面 ,从 区 域 红 色 教育 资源的德育价值及其发展变化规律视角出发,结合研究的具体情况,提出适合德育教育发展变化路径的教学体系;另 一 方面,通过分析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意识和价值观,提出了整合红色文化资源、拓展红色教育形式的建议。二 是 红 色 旅 游校园教育的功能研究, 主要聚焦于政治功能和文化教育功能两个方面。 一方面,以各层级的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校园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路径, 探索出红色旅游对学生具有较强的政治引导功能和思想教育功能。 另 一 方面 ,从 红 色 文化校园教育的课程内容、文化教育活动、红色教育体系建设等方面出发总结出红色旅游的文化教育功能。三 是 红 色 旅 游校园教育路径的研究, 研究内容聚焦于红色旅游与校园教育融合的具体方法上。 主要思路以红色文化教育的内容和方式为研究对象,分析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知能力和实践效果,从红色文化的内在价值、 实践载体和转变方式等方面提出提高青年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针对性建议。也 有 专 家 从 教 学 实践、管理机制等角度出发,分析现有的校园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建设与红色文化运行机制,提出建立系统完备的教育教学体系建设、改进红色教育运行机制、加强校企合作等建议。 以 上 研究说明红色旅游作为校园教育效果的研究对象之一, 有较大的教育价值和应用空间。目前,有关红色旅游校园教育机理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基础性的理论研究仍显不足,难以适应对学生培养目标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需要。基于此, 以红色旅游校园教育效果的产生机理为研究方向、以信息传播理论为基础,探索红色旅游进校园教育效果的形成过程与发展模式, 以丰富红色旅游校园教育效果产生机理的研究, 同时充实和完善红色旅游校园教育的理论体系建设,促进红色旅游与校园教育的深度融合与发展。以期能丰富红色旅游校园教育研究成果并为我国红色旅游校园教育的发展提供理论和现实依据。
一、红色旅游进校园教育效果的产生机理
(一 )红 色 旅 游 与 校 园 教育 的作 用 关 系
红色旅游与红色校园教育具有同步性,存在紧密的联系,二者相辅相成,互为前提。 红 色 旅 游 发展为 校 园 教育 活动体系的完善注入新活力, 校园教育为红色旅游纵深发展增添新能量。 红色旅游与校园教育的有效互动形成了新时代的教育机制,充分发挥红色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效应, 有利于推进和增强红色旅游校园教育体系的进一步建设, 产生正面教育效果。 红色旅游方式的优化对推动校园教育模式的进步与革新具有重要作用。 近年来,研学旅行、重走长征路等形式的红色旅游活动不断兴起,使得红色旅游环境、红色旅游方式、红色旅游内容不断优化,促进红色旅游进校园教育的发展。 而校园教育模式的完善反之也会促进红色旅游内容和形式的不断优化。具体来看,社会文化方面,红色旅游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的传播途径之一,有利于促进红色文化持续传播与发展,是保护和促进校园教育与青少年身心健康和发展的重要渠道。 校园建设方面,在校园已有的课程体系中添加红色旅游是对红色旅游教育的推进,同时引进红色旅游教育也是完善校园教学效果和活化课堂体系的重要方式,两者的有效结合指导校园体系朝着更加完善的方向发展;思想政治建设方面,红色旅游是传播社会主义正能量,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旋律的重要途径。 红色旅游进校园教育是通过“理论+实践”双向互动的方式来达成教学目标,其教育效果的实现区别于单一的纯理论输入式教学,而是转化为“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实现理论与体验式教学的双向互动。 红色旅游与校园教育的相互作用促进了红色旅游校园教育效果的产生。
(二 )红 色 旅 游 进 校 园 教育 的 功 能
从红色旅游与校园教育的相互关系来看,科学合理利用其发展规律有利于发挥红色旅游校园教育的多维化功能,而功能的有效发挥可以促进红色旅游与校园教育更好地融合与发展,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反馈,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
1. 红 色 文化 的 政 治 教育 功 能
高校红色教育成分的引入是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式,其效果表现为极强的思想政治导向功能。红色旅游校园教育有其目的性, 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之一是提高青年一代的思想道德素质, 强化思想道德教育成分, 滋养学生的精神、 在传播红色文化理念的同时学生也在进行对向的红色文化传承与发扬,红色旅游蕴含着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信念,是中华民族不断向前发展的精神支柱,通过“红色旅游+校园教育”推动校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不断发展。红色旅游校园教育具有强大的政治教育价值,是对中华优秀文化的升华。 红色旅游与校园教育相结合其目的就是要强化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认同,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接班人。
2. 红 色 文化具有 独 特的 艺 术审 美 功 能
在 “一带一路” 建设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背景下, 文化全球化与文化多样性成为文化传播与发展的主流形式。红色旅游作为一种中国特色的本土文化,展现出独特的艺术性。 红色旅游与校园教育结合的形式多样,在实践教育中,通过触摸红色经典,增强学生对革命先烈的崇敬之情,使学生转变为红色文化的传播使者, 并通过深入参与红色文化讲解活动与欣赏红色文学作品, 感受红色文化独一无二的魅力和崇高的内在特征,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艺术修养,获得深刻的艺术审美体验。红色旅游的艺术表现形式丰富,学生可在感受优秀文化传播力和感染力的基础上,形成新的审美认知,从而增强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
3. 红 色 文化 的历史 传 承 功 能
红色旅游校园教育的实施过程是重现历史、 传承红色文化的有效渠道。在开展旅游或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各类型的纪念馆、 红色遗址和影视文学作品等以物质和意识的形态传递给学生革命时代的红色信号和历史信息。 学 生 在 亲 身 感 受和接受精神洗礼的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将红色革命信息消化吸收,产生新的认知和见解,其实质就是对红色文化的接纳与传承。
(三 )红 色 旅 游 进 校 园 教育 的产生 效 果
红色旅游校园教育是集红色文化、 旅游与校园教育为一体的有目的、有意识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红 色 旅 游 校 园教育的参与主体是我国各层级学校的在校学生与老师; 红色旅游校园教育活动的实施场所是红色旅游景区与各大中小学校园。红色旅游校园教育是理论与实践双向互动的结果,通过将红色文化纳入学校课程标准和开展研学旅游等方式加强学生对红色基因的理解与传承,产生一系列正面效果。红色旅游为校园教育提供有效载体, 校园教育活动的完成需要依托某种形式的载体,该载体以中介的形式连接信息传播的主客体,实现主客体之间的文化交流互动。 根据唐培、苏 合 英等学者对红色文化与教育效果的研究, 结合信息传播理论将红色旅游校园教育效果的传播途径及其产生分为 S1 (理论教育)和 S2(实践教育)两种形式,最终形成学生各项能力效果的提升(见图 1)。
一是 S1(理论教育):依据信息传播理论,红色旅游校园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说服性信息传播活动,当红色文化列入校园教学体系建设时, 即为红色旅游校园教育活动的起点。 教师成为施教者-红色信息传播载体,学生成为受教育者-红色信息接受主体, 届时各种类型的红色专题课程与红色旅游校园教育主题讲座成为信息传播的有效载体。 红色文化在施教者主体(教师)的精细加工下通过各类型载体传递给受教者主体(学生),受教者主体(学生)对接受的信息进行破解和重新编码,形成新的脉络体系,并由此输出新的认知、行为和观念。这些新的行为、认知和观念反过来又会重新指导学生对红色旅游校园教育做出新一轮的信息加工与处理, 如此循环反复,不断规范指引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二是 S2(实践教育):实践教育主要是指学生离开传统的受教课堂,以研学旅行和志愿者或者其他途径开展的红色教育活动。 无 论 何 种形 式 的 活动 ,其 开展 方 式 与 红 色 旅 游活动中游客对红色文化信息的接收与转化过程十分相似。 当学生离开学校进入红色景点时,是旅游活动的开始,红色文化校园教育活动也同时进行。 此时,学生扮演着双重角色,既是被动接受教育的游客又是主动吸收知识的学生。 游客或受教育者在红色旅游景点开展红色教育的过程中, 会吸收不同类型的红色旅游产品传递出的红色文化信息,此时将重复 S1 中对信息的再加工处理过程。 当学生离开红色景点前往另一个旅游目的地的时即为红色旅游活动和红色旅游教育过程的结束,同时学生的双重身份将恢复为单一的学生角色。必须说明的是无论是 S1 还是 S2,由于学生存在主体差异性,因此在信息解码上会产生异同,根据自身认知对输入大脑的信息加工再处理,输出更加完善的思维产物。 虽然 最 终的思维产物存在差异, 但学生的旅游体验和红色旅游校园教育效果是客观存在的。学生从接收红色文化信息、加工处理到主动输出新的认知并指导和规范其日常行为, 实现了由普通听众到传播主体的转变。 红色信息由一般输入转变为行为与认知上的高质量输出,同时也提升了红色旅游自身的功能。形成了红色基因与教育融合形式上的闭环发展, 这一系列的行为活动即为红色文化校园教育效果的形成。
二、红色旅游进校园教育效果的影响因素
红色旅游校园教育的影响因素具有多样性, 其中外在社会环境、红色旅游资源的组合状况、校园课程体系建设以及个体因素对红色旅游校园教育的实施具有关键影响。
(一 )社会 环境 因 素
红色旅游进校园教育的实施与国家相关政策法规, 社会治理体系,教育制度等要素息息相关,这 些 外 在 的 环境 因 素为红色旅游进校园教育的先行条件。 国家相关政策法规是红色旅游进校园教育的强有力支撑, 政府拥有教育决策的支配权,加强政府对红色校园教育的宏观调控,有利于推进教育制度化、规范化建设,为红色旅游进校园教育提供可行性。同时,强有力的国家政策支持有利于优化校园课程体系建设, 增强红色旅游进校园教育效果的形成。 完善的法规体系和社会治理体系建设有利于更加严格的促进红色旅游与校园教育相结合,科学有序地开展红色旅游,促进红色旅游与校园教育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红色旅游校园教育具有较强的政治性和社
会教育性,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优化和发展。
(二 )红 色 旅 游 资 源 禀赋 因 素
红色旅游资源是开展校园红色教育的基础, 在实现红色旅游校园教育目标的过程中, 红色旅游资源所具备的能力要素越多,品质越高,其红色旅游校园教育效果越好,社会教育能力越强。红色旅游包含物质文化资源和精神文化资源,集中表现为红色革命遗址纪念馆、红色物质文化博物馆、红色名人故居等,是生动鲜活的教育内容,对创新教育教学方式具有重要影响。 其 中 所 包含 的 独 特 人文价值 ,深 厚 的历史 文化 内涵充分展现出红色旅游的优质教育资源特点。红色文化所蕴含的理想信念和优秀的爱国主义精神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对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发挥着积极推动作用。
(三 )校 园 课 程 体 系 建设 因 素
校园课程体系建设包括教学建设和教师建设两方面,是红色旅游校园教育效果的有力保障, 课程体系建设完善度越高,教育效果越显著。红色旅游资源融入到校园课程体系建设中,有助于充分发挥红色旅游中所包含的独特教育价值。目前, 校园红色文化建设的载体和课程体系建设正不断丰富和完善, 许多地区已建立起不同规模和档次的红色文化研究中心,红色文化校园建设环境得到优化和发展,为红色文化校园教育教育效果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例如,许多高校开设红色文化主题专栏, 开设与红色旅游主题相关的红色文化精品课程,搭乘网络的快车建立起红色文化资源库,传播红色基因,有效地推动了红色旅游校园教育的发展。
(四 )个 体 驱 动 因 素
个体因素是红色文化进校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学生个体发展的一般规律出发,其个体驱动包括个体素质、个体意愿和个体需求度三个方面。 其中,学生个体的素质越高,对红色文化的接纳性越强,红色旅游进校园的教育效果越显著;其次, 个体对红色旅游当中所包含的红色基因学习意愿越强烈, 红色旅游校园教育中所包含的理论和实践内容吸收效果越好,红色旅游进校园的教育效果越明显。 最后,从个体对红色文化的需求度来看,个体对红色文化的需求度越高,红色文化在校园课程建设中出现的频次越高,担任的角色越重要,其教育效果也越显著。青年一代正处于三观树立的关键期,其情感认知和价值观的塑造对红色文化的依赖性较强, 而理想信念的树立、道德情操的培养、文化自信的树立需要通过红色课程来规范和引导。总体来看,个体发展的需要促使红色旅游校园教育成为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途径, 从而提升红色旅游校园教育的效果。根据红色旅游与校园教育的相互关系, 红色旅游校园教育的功能及产生效果可知红色旅游校园教育效果的产生是多方面因素共同推动的结果。 在相关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红色旅游进校园教育效果的模型图, 以更加直观的阐述红色旅游进校园教育效果的产生机理及影响因素。
三、结语
从红色旅游进校园教育效果的产生机理及影响因素出发,阐述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主要功能、产生效果及影响因素。可知,红色旅游进校园教育效果的产生是多方因素共同作用的必然结果。因此,红色旅游进校园教育在今后的发展建设过程中, 应紧紧结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发展主题,结合红色旅游进校园思政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对当下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进行革新, 为校园教育体系改革和建设提供深厚的力量和坚实的基础。如从加强政府领导、优化红色文化资源配置、 完善红色旅游校园教育效果的教学评估体系、改进教育模式等方面来完善红色旅游校园教育。红色旅游校园教育通过加强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知从而对其实践行为产生间接影响,科学确立红色旅游校园教育的价值与定位,对加强传统革命教育,增强青年一代的爱国情感,传承爱国主义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
参考文献:
[1] 李 军.区 域 红 色 教育 资 源 进 课堂 的 德 育 价值 与实 践 逻辑[J].中国 教育学刊,2019,(12):72-75.
[2] 范 方 红.红 色 文化 融 入 高 校 思 想 政 治 教育 的 价值 与 路 径[J].学 校 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6):73-75.
[3] 王 辉 ,唐 顺 利.论 红 色 资 源 与 大 学 生 责 任 感 教育 的 融 合[J]. 思 想 教育研究,2016,(8):98-101.
[4] 李 洁.双 向 红 色 教育 的思 想 政 治 教育 价值 及 其 实现[J].中 学 政 治 教学参考,2019,(36):77-79.
网为您提供的关于《红色旅游对校园教育的影响机理及其影响因素》的内容,如需查看更多硕士毕业论文范文,查找硕士论文、博士论文、研究生论文参考资料,欢迎访问硕士论文网教育教学论文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