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论文网第2021-03-16期,本期硕士论文写作指导老师为大家分享一篇
工商企业管理论文文章《基于创业教育的企业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供大家在写论文时进行参考。
摘要:长期以来,我国在工商管理人才培养上都是采取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常将课本知识作为主要传授内容,完全照本宣科,这就导致工商管理专业教育缺乏应有的特色,也没有将理论知识内容和生活实践有效融合起来,最终致使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的学生在市场竞争中缺乏优势,创新意识也十分薄弱。鉴于此,学校必须加强对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加快构建以创业教育为依托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本文笔者就对基于创业教育的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创业教育;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近些年,随着社会经济逐渐向纵深发展,企业的发展遇到了一些新的挑战,很多企业在人才的需求上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这就导致高校毕业生所面临的就业形势出现了一些新情况,部分大学生无法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该问题若不及时进行有效处理,必定会引发诸多的社会问题。鉴于此,我国逐渐提出了“大众创业”这一全新的理念,意在营造一个关注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培养环境。“大众创业”理念的提出为我国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很多高校都开始构建以创业教育为基础的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但从当前的现状来看,实践成效并不显著,还存在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吸取经验、总结教育,这样才能实现对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进一步完善。
一、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
创新创业教育即我们平常所说的“双创教育”,这是现阶段我国教育部和社会大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在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引入双创教育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现实意义,本质上讲,创新创业教育实际上就是一种现代化教育理念,它是在当今社会经济以及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诞生的,其所具备的价值已经得到了我国诸多高校的普遍认同,结合现如今的政策与发展形势,将双创教育融入高层次人才培养过程中是非常有必要的,尤其要注重对创业人才的培养。“双创教育”强调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以及创业能力,其落脚点是放在学生的综合素质上,以增强学生的综合竞争实力为目的。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驱动力是创新,通过创新可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与品质,同时也能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发现现实世界中各种新生事物,使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自我、认识他人,进而对自己进行更加精准的定位,不仅如此,还能有效激发学生产生持续学习的内驱力,做到主动探索,进而为将来的找工作或者自主创业奠定坚实的基础。结合现阶段我国的教育改革现状,创新创业教育必须做到有效贯穿于高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让大学生从求职者成为创业者,进而实现以创业拉动就业的目的,这主要是因为我国高校毕业生在劳动市场上每一年有部分毕业之后无法找到理想的工作,再加上劳动力市场上本身就存在人力资源供给结构不平衡的问题,致使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但设的接班人,创新创业教育主要就是为了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深入挖掘其内在潜力,增强其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当然,创业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其不仅需要个体具备足够的勇气、决心和毅力,同时还需要其具备足够的实践经验、社会人脉、资金实力等,这些都是影响创业成败的重要因素。
二、基于创业教育的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大都采用的是双轨制
现阶段,我国很多院校都开设了专门的创业教育学院,其主要作用是负责编制创业教学方案,并完成和创业相关的课程教学工作,引导学生更好地进行相关创业活动。然而,最终的创业教学方案仍然需要在各专业的教学计划中落实,这就导致计划的编制和落实、管理存在相互脱节现象,在沟通与衔接上也存在一定的障碍,会发生各行其是本位主义现象,这对创业人才的培养来说是不利的。
(二)课程设置特色不够明显
虽然目前我国很多高校都设置了专门的创业课程,但并未建立起和创业相关的完整的课程体系,例如,部分院校只是开设了“创业管理”这门课程,但并不具备其他相关基础性课程作为支撑和保障,在创业课程体系的调整上也不具备明确的方向,很多工作仅限于口头上说说,而没有真正落实到实践中,这就导致创业教育过于形式化、表面化。另外,很多高校在创业课程的设置上往往单方面强调“文字艺术”,而没有考虑到课程是否具备针对性与实用性,这样一来必定会导致学生认为创业课程的学习并没有多重要。与此同时,由于不具备科学完善的创业教育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以及明确的培养目标,致使最终的培养效果也并不显著。
(三)不具备相应的创业人才培养评价机制
要实现对创业人才的有效培养,首先必须具备明确的创业人才标准。然而,现阶段我国在创业人才的培养上并未出台明确的标准,部分高校也还没有针对自身的实际情况构建相应的创业人才培养评价机制,所以,在课程设置以及实际教学过程中很难真正抓住创业人才的本质,也不清楚其应当具备的基本技能,最终的后果就是导致所有高校在创业人才的培养上都表现出趋同化现象,人才培养目标基本一致,体现不出本校创业人才培养的特色和优势所在。
(四)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存在脱节问题
创业人才不同于理论型、研究型人才,对于创业人才的培养来说,理论知识虽然也很重要,但相对而言其更加强调对学生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也就是说,实践教学才是创业人才培养的关键与核心所在。因此,在实际开展创业人才培养工作的时候,不能仅仅局限在课堂这一狭小的环境中,而应当积极走出教室、跨出校门,让学生全面接触社会,参与到社会实践之中,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出高素质的优秀创业人才。
(五)创业型教师不足
师资是教育教学活动开展的前提,对于创业人才的培养来说也不例外,只有具备数量足够的高质量创业型教师,才能确保创业人才培养活动的顺利开展。但是,就现状而言,我国高校的创业型教师储备量相对较为匮乏,为了填补创业型教师的缺口,一些高校直接将传统教师作为创业型教师来使用,这就导致教师在实际进行创业教育的时候无法真正理解创业人才的内涵,也不清楚创业人才应当具备的相关知识与技能,最终培养出的人才也与创业人才的标准相去甚远。
三、基于创业教育的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进与完善对策
(一)建立健全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创业教育体制
高校应协调好工商管理学院与学生社团之间的关系,为创业人才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学校还应当设立专门的部门为创业教育服务,并安排相应的领导作为领头者,鼓励全校教师与学生积极参与到创业项目之中。另外,还要完善管理规范以及相关制度条例,找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并以此作为基础,构建专业基础培训课程体系,不断创新创业教育服务载体。
(二)确定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
高校在确定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时候不仅要考虑到当前我国的战略发展方针,同时还要关注社会相关行业对管理人才的需求,在“大众创业”这一新理念提出以后,整个社会对管理人才的素质要求也出现了极大的变化,开始从以往关注理论知识水平转变为关注创新创业能力,鉴于此,高校工商管理人才培养目标应设定为塑造具备深厚理论知识、能熟练运用相关管理技能,且创业能力与实践操作能力较强的高素质、应用型管理人才。
(三)突出工商管理专业课程特色
高校应在工商管理专业创业课程的设置上凸显出自身的特色,转变以往偏重于理论教学的错误观念,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同时,还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寻问题、分析问题,并针对问题的具体情况提出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案。另外,高校还应当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将已有的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与创业课程相结合,打造一个全新的课程体系,让学生既能掌握工商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同时也能实现创业能力的有效提升。
(四)完善创业人才培养评价机制
高校应加快构建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创业能力的评价机制,将传统偏重于结果的评价模式转变为注重过程和学生能力发展的评价模式。教师除了对学生的课堂表现情况、作业情况等进行评价以外,还可将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创业活动的情况作为考核其综合能力的重要指标,进而提高学生对自主创新和创业能力的重视度。
(五)加大对创业型师资队伍的建设力度
首先,应注重对教师的培训,可定期安排教师到企业进行交流学习,并参与相关管理实践活动。其次,应鼓励教师积极深入到企业管理实践之中,使其在验证相关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以便更好地开展创业教学活动。最后,还要定期邀请一些专家学者或者资历丰富的管理人员来校对学生进行亲自指导,让学生了解更多工商管理的实践经验以及创业思维。
四、结语
综上所述,工商管理人才在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要提高高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就必须积极构建基于创业教育的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目前,我国不少高校在工商管理创业人才培养上都还存在课程缺乏特色、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必须在今后的实践中针对上述问题采取切实有效的解决措施,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工商管理创业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 张丽.基于创新创业教育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房地产业,2018(24):253.
[2] 刘永,王达政,赵洪明.基于创新创业教育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17,30(24):25-27.
[3] 秦博.基于创业教育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考[J].人力资源管理,2017(8):305-306.
该论文为收费论文,请扫描二维码添加客服人员购买全文。
以上论文内容是由
硕士论文网为您提供的关于《基于创业教育的企业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内容,如需查看更多硕士毕业论文范文,查找硕士论文、博士论文、研究生论文参考资料,欢迎访问硕士论文网工商企业管理论文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