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论文网第2020-10-30期,本期硕士论文写作指导老师为大家分享一篇
药学论文文章《临床药学专业研究生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供大家在写论文时进行参考。
本篇论文是一篇药学硕士论文范文,目前,我国许多高校对临床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已经具有一定规模,但是对该专业研究生核心能力的研究寥寥无几,缺乏对研究生培养质量、核心能力评价有效的手段。所以,以核心能力为出发点,构建临床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也可为临床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提供考核的标准和依据,为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提供创新点。
第一章 引言
1 研究背景
教育部依据 1981 年 5 月 20 日国务院批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条例制定了关于研究生培养和学位授予等系列规章制度。在此之后,教育部逐渐加大对研究生的培养,使得我国研究生教育取得辉煌的成就,研究生教育位于我国国民教育体系的最高层,是国家人才竞争和科技竞争的重要支柱,是培养高层次人才和释放人才红利的主要途径。2019 年 2 月 23日,国务院印发了《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 年)》,提出要继续提升研究生教育水平,继续完善专业学位和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产教融合培养模式,以社会需求为出发点,培养所需高端对口人才,进一步完善高校的培养和考核机制。药学是一门综合类的应用型学科,领域非常广泛,包含药品生产、检验、流通、使用、和研究与开发等,每一环节都需要优秀的药学高素质人才,因此,对药学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临床药学是指药学与临床相结合,强调“以患者为中心”,研究并实践临床药物的治疗,提高药物治疗水平的综合性应用学科,我国临床药学工作从 20 世纪 80 年代逐渐兴起,临床药学的教育亦逐渐受到重视,教育部从 2002 年开始批准在部分高校设立临床药学硕士点和博士点,促进了临床药学的极大发展。在临床药学领域对研究生的培养就是最高层次的教育,明确培养目标,探明培养方法,规范培养方式,确立评价指标,在学制内完成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的科研素质、独立自主的创新能力、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的药学高层次管理者与领导者。卫生部 2011 年颁布的《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明确要求,各医疗机构应当建立由医生、护士和临床药师组成的医疗团队,规定中明确要求三级医院医疗团队中临床药师不应少于 5 名,二级医院临床药师不应少于 3 名,然而我国目前医疗机构的临床药师配置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均不能满足此规定的要求,因此培养临床药学高层次人才迫在眉睫。我国目前高校临床药学研究生招生有全国统一招生和推荐免试招生两种形式,全国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及各培养单位组织的面试复试,是我国目前大部分高校研究生入学选拔的主要方式;推荐免试招生制度是各培养单位针对本科生进行的创新优秀人才的选拔。我国临床药学硕士学位分为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学术学位是在人文学科与自然科学领域里所授学位的统称,培养教学科研型人才为主要目标,专业学位是在专业领域所授学位的统称,旨在培养面向药物技术转化、生产、流通、使用、监管等职业领域,具有良好思想道德素质和较强专业技术的复合型高层次药学人才。临床药学研究生导师制度则以传统单导师制和双导师制为主要方式,单导师制是现行大多数高校所采用的导师制度,采用“一对一”培养制度,主要用于培养科研型的药学硕士研究生,“双导师制”的培养模式是指培养单位为每一位研究生选定两名导师,一名导师是高校教师或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员,主要负责研究生专业理论知识培养,另一名导师则通常是该专业实践领域的行业带头人,主要负责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双导师制”的培养模式有效弥补了以往单纯以学术型人才为唯一衡量标准的单一模式的缺陷,也能够适应社会各领域对于应用型研究生多元化、高层次的需求,满足了研究生培养由学术型人才向应用型人才转变的形势。
2 研究目的及意义
本研究在充分阅读国内外有关临床药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等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以核心能力理论为出发点、能力本位教育理论为理论依据,综合运用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如德尔菲法,探讨并确立临床药学研究生应该具备的核心能力,构建核心能力指标体系,为临床药学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的选择、考核等提供参考依据。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研究
1 能力本位
能力本位的教育与培训在当今世界职业教育模式领域是备受瞩目的教育模式之一,可为相关组织提供所需的人力资源储备。最早是由 20 世纪 70 年代美国休斯敦大学在布鲁姆“掌握性学习模式和反馈教学”原则的基础上开发出的一种突出能力素质培养的教育体系,能力本位教育与传统的学科本位或知识本位教育有较大区别,它是一种现代教育理念,强调的是学生实践能力或职业发展能力的培养,主要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核心能力的三个基本要素包括知识、技能和态度,能力本位教育的构成可以从这三个方面展开。1989 年,布朗医学院最早将能力本位教育在医疗教育领域内应用,2000 年教育体系基本完善。该教育体系要求毕业生以下 9 项核心能力均要达到初中级水平以上:基本临床技能;诊断、管理和预防的能力;在诊疗中遵循科学;提供健康服务;临床伦理问题解决;终身学习的能力;自我意识;自我照顾和个人发展,李火把等建立了护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核心能力框架,其中核心能力要求方面共有 8 条,包括:人际沟通能力、理论知识与专科护理技能、科研能力、批判性思维、专业发展力、教育能力、英语能力、伦理护理能力。亦有学者在传统康复技术教育中用到了能力本位这一教育理论,研究结果认为在与传统教学组相比之下,学生在学习、沟通、解决问题等方面均获得了极大提高。
2 核心能力
核心能力(Core Competence)最早由美国密西根大学商学院教授 Prahalad 和伦敦商学院教 Gary 于 1990 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中首次提出,定义为“组织中的累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派的学识”。核心能力这一概念自 20世纪 90 年代引入中国,最早应用于医疗管理中是在 21 世纪初期,Calzone等应用德尔菲法制定了肿瘤科护士在癌症遗传学方面工作的核心能力要求。Zhang等研究了 50 名经验丰富护士的核心能力,制定出人际关系相互理解、信息获取、承担责任或义务等 10 项核心能力,刘明等以国际护士核心能力概念理论和框架为基础进行了研究,提出了适用于我国护士的核心能力指标框架,指出护士核心能力内容体现在以下八方面,即临床护理、专业发展和科研能力、评判性思维、领导、人际关系、评判性思维、伦理与法律,在我国目前医疗系统中,核心能力在护士护生培养研究方面较为成熟,已形成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框架概念。
第三章 临床药学研究生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1 临床药学研究生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框架的初步构建
2 德尔菲(Delphi)法专家函询的研究过程
3 德尔菲(Delphi)法专家函询的结果
第四章 讨论
1 临床药学研究生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可靠性分析
2 临床药学研究生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可行性分析
3 构建药学研究生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第五章 结论
(1)本研究构建的临床药学研究生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一共包括 6 项一级指标、14 项二级指标、33 项三级指标,其中一级指标权重从高到低依次为:专业知识,临床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基本素养,沟通能力,专业发展能力。
(2)本研究构建的临床药学研究生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从研究生核心能力为出发点,具体从基本素养、沟通能力、专业知识、科研能力、临床能力和专业发展能力 6 个方面较为全面地涵盖了对临床药学硕士研究生能力要求的各个方面,可对未来临床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设置、教学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该论文为收费论文,请扫描二维码添加客服人员购买全文。
以上论文内容是由
硕士论文网为您提供的关于《临床药学专业研究生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的内容,如需查看更多硕士毕业论文范文,查找硕士论文、博士论文、研究生论文参考资料,欢迎访问硕士论文网药学论文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