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论文网第2021-04-18期,本期硕士论文写作指导老师为大家分享一篇
学前教育实习论文文章《普通高校学前教育实习的有效性概念》,供大家在写论文时进行参考。
[摘要] 培养高素质的幼儿园教师的重要途径是实践教学,而实践教学最重要的环节是专业实习,但目前教育实习效果不理想。本文在分析高师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习现状与专业特点的基础上,从实施“全程式”实习,大学与幼儿园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等六个方面提出了提高高师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习的有效性构想。
[关键词] 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习;合作伙伴关系
大量资料显示,今天人们对教师的要求不再仅仅是教师拥有知识量的多少,而是更关注教师获取知识的能力、更新知识的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建构知识的能力。这些能力养成的重要途径是实践教学,而教育实习又是实践教学最重要的环节。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大力加强实践教学,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高等学校要强化实践育人意识,区别不同学科对实践教学的要求,合理制定实践教学方案,完善实践教学体系。”由此可见,国家对高校的实践教学已非常重视。
一、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习的意义
教育实习是高师院校培养合格师资不可缺少的职业训练环节,在整个高等师范教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于学前教育专业来说更是如此。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学前教育领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各级各类幼儿园对幼儿教师的要求大大提高,不仅要求幼儿教师具有良好的专业素养、合理的知识结构,而且还要具有较强的能力素养。这就对我们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较为严峻的挑战,因为高校往往比较注重系统化、理论化知识的学习。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人才培养模式必然要随着社会需求而改变。培养高素质教师的重要途径是实践教学,而实践教学最重要环节是专业实习。学生只有亲自经历保教的全过程,才能了解所从事的幼儿园保教工作的具体内容,了解幼儿园对幼儿教师的能力要求;才能理解专业知识、对幼儿、对幼儿教育事业的热爱,形成专业思想。由此看来,教育实习是教师专业成长的起点,对未来教师的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教育实习必须受到高度重视。
二、学前教育专业培养对象的特殊性
学前教育是一个综合性、实用性很强的特殊性教育事业,以其极具活动性、实践性、趣味性而区别于其他阶段教育。首先,由于幼儿教育的对象一般为 0—6 岁的幼儿,他们身心发展尚未成熟,幼儿教师必须承担保教合一的责任,他们既是幼儿生活的照顾者又是幼儿成长的引导者,在每天的活动中他们不仅要面向幼儿全体,还要注意个体差异。因此,对于幼儿教师来说,“如何教”比“教什么”更重要。其次,学前教育对教师的职业技能:弹、说、舞、唱、画等艺术教学技能有较高的要求。第三,学前教育要求教师要具备广泛的学科知识,能胜任多学科的教育活动。第四,教育方法具有独特性。由于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和幼稚性,需要教师采取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特点的独特方法,将广博的知识创造性地融合到孩子所喜欢的活动中去,在活动中引导他们去观察、感受、操作、体验,进而形成一定的概念和经验。第五,学前教育还要求教育者要善于激发、培养和保护学前儿童正萌发的对自然、对社会、对科学、对艺术的兴趣和爱好,并注重儿童不同个性的培养。第六,学前教育对教师的体态语表达、口头语表达与幼儿互动等方面的要求也有别于其他年级段教师。可见,高师学前教育专业与其他师范类专业相比有自身的特殊性,因此,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在目标、方法、内容等方面都应有别于其他专业的学生。
三、学前教育专业实习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多年带实习的经验告诉我,抓好教育实习这一环节是提高学生适应幼儿教育各方面能力的重要保证。然而,虽然我们在不断总结实习经验,完善实习制度,但仍然存在以下一些问题。首先,实习时间短而集中。随着幼儿教师培养从中等师范学校———高 师 专科———高师本科的升级,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的培养目标偏重于研究型、管理者的目标,理论知识的学习时间所占比例远远大于教育实践的时间,因此,一般采取大四八周集中实习。其次,实习的内容和形式单一,不利于形成牢固的专业思想。再次,大学与幼儿园合作缺乏有效性。学生实习主要是把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然而大学教师与幼儿园指导教师没有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应当学习哪些知识”和“如何指导实习生”进行很好的沟通,因此,在实习过程中往往将幼儿园实习看成是锻炼高师学前教育本科生在幼儿园备课、上课的技能,而不重视他们参与幼儿园全面教育活动的锻炼,从而使高师学前教育实习流于形式,不能实现预期的实习效果。
四、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教育实习有效性构想
幼儿学习的显著特点是通过在环境中与他人共同生活来获得经验,他们在生活和活动中发展,而不像小学生那样主要是通过学科学习来获得间接知识。因此,在教育活动中,关键是如何创设蕴含丰富教育信息的环境,如何尊重幼儿的主体性、与不同个性的幼儿交往,如何敏锐捕捉幼儿学习的兴趣点或闪光点,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专业知识技能。而这种专业知识技能必须在具体的幼儿园教育实践中才能形成、发展和完善。所以,要培养出适应现代化社会需求的学前师资,我们必须树立现代教育的观念,重新审视我们长期以来的培养模式。本文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自己的思考。1.重视专业意识构建,促成学生专业思想的形成。有调查表明,90%的家长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大学毕业后在幼儿园工作。学前教育专业由于受到传统思想和社会偏见的干扰,学生常为此感到苦恼、自卑,不能正确对待自己所学的专业,这种情况使学前教育专业的思想教育任务更为艰巨,必须深入细致地、长期地在教学过程中贯穿始终。学生专业思想建立和巩固需要经历“认识———产生情感———采取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如何遵循这一心理活动规律,将思想教育渗透到教学领域,使之与平时的专业理论学习、教育实践活动紧密结合,一个重要的途径是学生亲身参与到幼儿园教学实践中去。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时代的发展,什么是孩子?什么是幼儿园?又成了一个新的问题。因此,他们必须亲自参与到幼儿活动中去,才能重新认识幼儿,了解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身心发展的特点,了解幼儿园教育工作的特点以及现代幼儿园教师必须具备的素质,形成一个自己是否适合这个工作的初步概念,同时也获得了让多年从事幼儿教育的老师和园长界定自己是否适合这个工作的机会,以此促成自己专业思想的形成,从而产生对幼儿和幼儿教育事业的热爱之情。 2.实施“全程式”实习,让每步实习活动取得较佳的成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由于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应实施“全程式”实习。笔者认为,实习可分为四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强调观察、记录,不同的实习生结合不同的学科和不同的年龄段学生有不同的观察、记录任务,记录的结果可作为第一手文献资料。这一阶段的时间可以安排在入学的第一学期,共三周时间。第二阶段进行比较独立的工作,要求对自己的教学行为给出理由、给出解释,其中可以是理论性的、来源于实践的或个人的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理由。实习时间可安排在第二学年,每周一天,共三周。第三阶段是大三上学期,要求去小学低年级集中实习两周,了解幼儿园与小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区别与联系,有助于让孩子进入小学时能很快适应小学生活。第四阶段是大四的集中学习,时间为八周,该阶段更多地训练学生成为幼儿群体的组织者,为将来能适应学前幼儿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3.丰富实习形式,增强实习的有效性。幼儿园实习不只是训练学生组织教育活动的技能,更重要的是参与幼儿园全面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实习期间,可将模拟实习(试讲等)、幼儿园教育活动实习、幼儿班级管理实习、卫生保健工作实习等不同实习重点结合起来,使各种实习内容相互补充,同时可将集中实习、分散实习、穿插实习、顶岗实习等多种形式结合起来,以此取得较好的实习效果。4.大学与幼儿园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实现教学变革。“合作伙伴关系”这个词目前在美国家庭中经常用于讨论教师教育领域中的大学与中小学合作伙伴关系,其核心要素有:大学和中小学双方应该有共同目标———提高学校教育质量;有共同的兴趣 和 利益———教育和教师教育;有平等的权利和义务———共同决策和一致行动。这种合作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在教师教育上实行资源和信息共享。还要带来变革,它要求同时关注其过程和结果。笔者认为,大学和幼儿园更应该建立这种真正意义上的“合作伙伴关系”。大学和幼儿园在共同目标的基础上各有所需,大学的学生需要在幼儿园的真实情境中得到锻炼,而幼儿园的教师虽有丰富的经验,但他们缺少教育的理念作指导,如果能够合作,就能彼此满足需要,互惠互利。因此,大学和幼儿园应保持很好的合作伙伴关系,大学可以把有经验的幼儿教师请到大学课堂上传授经验,或定时组织幼儿园教师与大学教师坐在一起,讨论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的学习内容和实习指导方法,既让大学教师了解到了如何培养幼儿教师以及现代幼儿教育对幼儿教师的能力要求,又让幼儿园教师教学经验得到了升华,实现了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提高了教育实习的质量。5.强化实习反思,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和反思习惯。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曾提出教师的成长公式是“经验 +反思 = 成长”,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也提出“优秀教师=教学过程 + 反思”的成长公式。经验的获得是教师成长的重要前提,它可以在教学实践中获得。大量指导实习的经验告诉我们,指导学生实习有三个重要环节:一是指导实习生反思采取这一教学行为背后的理念;二是指导实习生反思自己与学生和学生家长之间的关系;三是指导实习生反思与儿童在一起的意义。由于学前专业学生实习对象的特殊性,往往在活动中会遇到很多自己这个年龄不能理解的现象,这时实习生就得花时间思考出现这一问题的背景到底是什么,然后得出一个结论,并说明自己如何解决,如何与幼儿互动,采取这一行动的理论依据是什么。导师还要提醒实习生是否可换一个视角思考,找到解决这一问题的别的方案,这样举一反三地引导学生反思,很可能导出几种解决方案,加快实习生成长的步伐。6.打破传统实习空间界限,适当组织学生到小学实习。幼儿园的孩子都将送进小学,而幼儿园和小学之间在办学理念、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为了缩短孩子适应小学生活和学习的时间,实习生有必要到小学低年级实习两周,了解幼儿园与小学在办学理念、目标、内容、活动方式等方面存在哪些差异,同时了解幼儿和小学生由于年龄的差异而表现出哪些不同特点,从而思考在什么时候,以什么样的方式来缩短这些差异,这样为孩子更快适应小学生活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虞永平.以教师知识透视幼儿园课程文化[J].教育导刊,2008,(10).
[2]余小红.我国教育实习的发展历程与研究现状[J].现代教育科学,2008,(1).
[3]李慧,蔡君.教师教育改革视野下的学前师资培养[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8,(11).
[4]郑东辉.国外教育实习发展概论及启示[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3,(3)
该论文为收费论文,请扫描二维码添加客服人员购买全文。
以上论文内容是由
硕士论文网为您提供的关于《普通高校学前教育实习的有效性概念》的内容,如需查看更多硕士毕业论文范文,查找硕士论文、博士论文、研究生论文参考资料,欢迎访问硕士论文网学前教育实习论文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