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网络新闻舆论;公共管理;困境
伴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即时通讯、微博、微信、社交网站、视频网站等为代表的新兴网络新闻舆平台在虚拟空间中得以不断延伸,呈现出日新月异的趋势。互联网逐渐成为广大民众表达自身的诉求、倾诉内心想法、进行思想碰撞的重要途径, 同时也成为行政管理者们了解民情民意、集思广益制定政策的重要手段。可以说, 互联网上的网络新闻舆论已经变成各种各样的社会观念以及思想意识的显示器和晴雨表。 网络新闻舆论对一国社会方方面面的影响越来越突出。在这样一个信息瞬息万变、呈几何式不断裂变的时代,任何区域、任何时间的任何事件都会经过蠕虫一般数以兆计的比特单位, 迅速扩散到无限的空间和场所,冲击、迷惑着人们的心理认知和情绪判断, 如果缺乏事前与事中必要的信息安全策略和应对措施,就会对社会酿成严重的不良反应,也必然导致事后更大的处理成本。 所以,在目前网络舆论盛行的时代, 如何有效实施对网络新闻舆论的公共管理, 保证网络新闻舆论朝着合法合情合理的方向发展, 是当前值得我们重视和思考的问题。
一、当前网络新闻舆论的传播特征与信息监管局限
伴随着网络新闻舆论的不断发展, 其产生的社会作用也越来越大,特别是在近些年来,由于网络新闻舆论参与的人数越来越多, 参与者身份地位的复杂性以及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 网络新闻舆论已经成为影响当前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日常化的重要因素。 在这种情形下,我们深刻了解到网络新闻舆论的重要意义, 但是同样也不能忽略的是,网络新闻舆论并非一个神圣的净土,由于各个方面的原因, 网络新闻舆论发展的困境也越来越明显。 如何正确认识网络新闻舆论公共管理的困境,是我们有效完善网络新闻舆论的重要参考。
(一)多样性表象下的单一
互联网的受众性是非常广泛的,不同年龄、职业、身份、地位的人都可以尽情参与到网络新闻舆论中来,通过网络平台发表自己的看法,发泄自己的情绪。因此,网络新闻舆论的参与主体是具有多样性的。 特别是在当下网络新闻舆论极度膨胀的时代, 越来越多的人自觉或者不自觉地被纳入到网络新闻舆论当中, 从而凸显出网络新闻参与主体的多样性与多维性。但是,不容忽视的问题也随之而来, 在这样一种多样性的网络新闻舆论主体下存在着一定的隐忧和风险, 这就是这种多样性可能只是以参与主体多样性表象的一种话语权的统一归属。网络新闻舆论虽然给广大民众提供了更为便利和多样性的渠道, 也因此导致了话语权格局的重新整合, 但是这种整合并非完全平等地将话语权分享给了每一位参与主体。一方面,网络新闻舆论的发言权与话语权并不是等同的。 发言权主要是网络新闻舆论的参与主体能够自由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发泄自己的情感,这种权利基本上是处于平衡的。但是话语权则不一样,它不仅代表着发言权, 还代表着对于该种舆论新闻的影响力和控制力,决定了网络新闻舆论的走向[1]218。 在各种网络媒体当中, 媒体空间的不断膨胀造成了话语权的一种虚假转移, 许多参与民众在媒体当中往往只具有发言权而不具备真正的话语权。 另一方面, 现实空间与网络媒体空间之间具有一定的一致性。参与主体虽然具有一定的差别,一方为现实中的民众,一方是网络媒体舆论中的抽象符号,而两者背后都有统一的现实中的人在主导, 后者成为了前者的一种映射,因此,现实中资源的多少会影响到个人参与者在网络媒体中的发声大小。网络新闻中的真正话语权其实是被所谓大 V等领袖意见所左右的,网络媒体的参与者们虽然能够借助各种媒体平台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发泄自己的情绪,但是,这些各种各样的意见和建议最终都会统一为领袖意见。 这些领袖们由于身份、地位的特殊,掌握着实际的话语权,引导着整个网络媒体的舆论走向。 因此,在网络新闻媒体舆论的多样性的表象之下依然是单一性的发声存在。
(二)网络舆论引导运作模式不协调
当前的网络运营模式逐渐偏向商业化。 而这种商业化的运作模式与网络新闻舆论引导和管理的责任感之间形成了一种冲突和不协调, 继而导致了网络新闻舆论公共管理不能顺利和正常进行。当前的大多媒体都是采取商业的运作模式,商业运作模式对于经济利益的诉求超越了对于社会效益的诉求, 这无疑给网络新闻舆论的公共管理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特别是在当下的网络新闻舆论的情形下,由于网络舆论本身所具有的开放性,网络媒体的运作势必会受到商业化的市场运作模式影响。近十余年随着互联网的兴起,新浪网的诞生是我国网络新闻媒体发展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新浪是我国第一家主要以网络媒体起家、逐步成长为综合性、多元化的商业性信息平台,从其最初将自身打造成“ 世界各地中国人的全功能网上生活社区”的娱乐性定位,到目前已然发展成为覆盖中文世界乃至每一领域、每一细胞的网络帝国,其影响力早已成为中文信息世界的风向标, 新浪网无疑在网络新闻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 这直接或间接导致了其他众多商业网站投入巨大的精力和财力到网络新闻之上。 商业网站一般都能够通过巨大的资金投入和人力投入使得新闻传播迅速在网络和现实中得以展开, 为社会公众知晓。 然后, 在这种迅速传播的背后主要还是以实现自身的经济效益为主要目的, 对于社会效益的关注度不高,有的甚至往往成为负面的导向,产生了诸多不利的影响[2]。 由此可见,在对网络新闻舆论的公共管理过程当中, 要充分注意经济利益对其产生的不利影响。
(三)网络新闻舆论把关功能薄弱
网络新闻舆论需要具有决策力和辨明力强的个人或者集体进行把关, 这对于网络舆论的良好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把关人就是对传播过程中的各类信息进行准确判断、合理筛选、正当决策的人以及集体, 其主要工作是在海量的信息交互与发布的过程中,进行专业的信息甄别、筛选、剔除或加工,本着国家利益和社会责任至上的基础上,尽可能地使信息契合群体的规范或价值观, 避免对个人或社会产生负面的影响。某种程度上,把关人或集体无形中充当着意识形态维护者和管理者的角色,他们需要规范、纠偏那些似是而非的信息造成的紊乱和伤害,必须充满大局意识,尽可能地通过对受众输入某种价值观或者意识形态使他们的思想得以同化[3]。当然这种思想应该是符合大部分群众的价值规范的,是具有正能量作用的。在当今互联网不断发展, 信息泛滥的大数据的社会形势下,把关者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因而,他们在信息化条件下能够影响网络新闻信息的导向、 价值和效应,能够极大影响社会发展趋势。然而,当前的实际情况却是,在网络新闻舆论的传播过程中把关者的作用已经极大地被削弱了,这主要是由网络舆论传播的特征引起的[4]。 与传统媒体相比, 网络舆论媒体的言论自由与开放性被大大提高, 每一位网民都可以随时随地根据自己的需要发布信息, 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对信息筛选和过滤的限度。而且,网络舆论的把关者多数是以诸如网站管理员的删贴与网络系统的有害信息过滤等隐性的形式存在, 这样导致把关者对网络新闻舆论的控制力和引导力被极大削弱。 加上一些网民可以利用黑客等其他网络技术解除这种限制,能够很轻易地避开这种限制,通过其他的变相方式去发布信息。 这无疑给网络新闻舆论空间的净化和有效管理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二、网络新闻舆论的公共管理对策
前述网络新闻舆论供给管理中的一些主要困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网络新闻舆论的良好发展, 而鉴于网络新闻舆论对社会影响之深刻与广泛, 就有必要寻找切实有效的措施来解决好这些困境, 以便积极应对网络新闻舆论发展中可能存在的一些矛盾与冲突, 以推进网络新闻舆论更好的发展,为社会带来积极的效应[5]。
(一)调整网络舆情的治理目标
网络新闻舆论的治理目标对政府与网络舆情的关系模式以及政府与社会关系的定位有着重大的影响。 网络新闻舆论究竟是应该成为当前政府管理的对象还是应该成为政府合法性的来源,对于这一问题, 不同的态度与看法就会形成不同的治理目标。就目前的情况来说,积极有效地维护网络空间的安全与稳定, 并积极利用网络新闻媒体去宏扬社会主义价值观, 传播正能量是政府调整和治理网络新闻媒体舆论的重要目标。我们知道,网络新闻媒体多是以匿名和无限的方式进行信息的传播, 这就在无形之间加大了政府在治理网络新闻媒体舆论方面的压力。 网络新闻媒体的相关舆论与众多参与者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一定程度上对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 网络新闻媒体的作用是要能够发挥切实的监督作用, 一定意义上成为了公共权力的对立面, 而这种对立面绝不是单纯的对抗。其实,网络新闻媒体也以能够为公共权力和社会矛盾与冲突提供相对的缓冲地带而成为公共权力的合法性来源之一。与此同时,公共权力在为社会提供相应的运行程序和运行规则之时也同样为网络新闻媒体舆论的运作提供了相对良好的保障机制。 网络新闻舆论应该得到政府有效的保护和改善, 发挥它们对社会监督的积极作用。 因此,政府应加大力度去适应、改善网络新闻舆论的环境, 对网络媒体新闻舆论的运行与操作机制加以有效的规范和治理, 积极重视民众利用网络媒体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的这样一些诉求来实现政府与网络新闻舆论之间的良性互动。要实现这样一种目标, 就必须加大力度调整网络舆情的治理目标, 正确对待和认识网络新闻舆论的积极作用, 努力参与到网络新闻舆论的公共管理进程中来。 政府要利用公共权力的手段来建立健全网络新闻舆论的发展规则和运行机制,为网络新闻舆论的发展营造出良好的氛围, 并建立相应的监督管理机制, 保障网络新闻舆论的正常有序开展。
(二)建立健全有效的防范体系
网络新闻舆论是自由度高、 以匿名形式开展的一种网络活动, 由于网络新闻舆论自身的特殊性, 有必要建立健全有效的防范体系确保网络新闻舆论的健康发展。首先, 构建一支专业性强的网络新闻舆论管理团队,做好社会主义价值观念的引领工作。网络新闻舆论的信息量是非常繁多的, 其覆盖面和影响力也是极为广泛的, 仅仅依靠政府部门的力量难以实现全面有效的管理。因此,政府部门要有意识地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建设角度出发,将引导网络新闻舆论的工作放在重要战略位置[6]。长沙市委市政府在网络舆论引导工作方面就做得非常出色。政府通过组织召开专题会议,专门讨论网络新闻舆论的治理工作, 建立了专门的网络舆论管理办公室, 组建起专业化的网络新闻舆论管理团队。 并且从市政各单位通过考评精心挑选了十多位政治素养高、 专业技能强的工作人员组建起专业的网络评论队伍, 以实现对网络舆论的正确引导。 与此同时,长沙市市委市政府还下发了《 关于组建长沙市网评员队伍的实施方案》 对网络新闻舆论专员的工作职责、对象、程序、考核等都做了严格和正规化的有序管理。 网络评论员不定期的登陆相关新闻舆论网站,本着“ 以事求实、对事不对人”的工作原则,以普通网民的身份参与网络新闻的讨论, 积极引导网络新闻舆论的正确发展方向。其次,搭建网络新闻舆论监控平台,准确把握和控制网络新闻舆论导向。可以组建起搜索频繁、监控面广泛的监控平台, 适时关注一些发布网络新闻舆论的重要网站,如人民网、新浪网、中国网、天涯社区等,严密关注相关舆论的导向,对于网络新闻舆论中出现的特殊和意外情况予以及时和有效的解决,确保网络新闻舆论的正规性和合法性。当然, 也应该适当赋予这些网络新闻平台一些特殊权利。 为传播正能量和正确的价值观提供一定的途径, 由此在网络新闻舆论界形成良好的示范和导向作用。最后,要有效地疏通网络新闻舆论的渠道,对于不合适的网络新闻舆论及时地加以疏导。 利用正面的宣传来以正视听, 积极引导网络新闻舆论的发展态势, 及时有效地应对网络新闻舆论突发事件、 对于一些敏感信息要通过权威的客观事实来杜绝那些虚假造谣的信息, 一方面要及时化解网络新闻舆论出现的矛盾, 另一方面则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问题,双管齐下,有效净化网络舆论的氛围,创建和谐良好的网络舆论环境。
(三)积极加强网络舆论媒体内部的自律
治标先治体,治体要先治心,网络媒体不仅是信息化的载体,也是各类信息发布的中心,从国家利益、法律法规、从业道德、人文素养、职业培训、社会责任意识等各方面提升网络舆论媒体的内部自律, 是促进网络新闻舆论公共管理效益的有效手段。 西方许多国家在网络新闻舆论方面就采用的是这种方式, 它们很少利用公共权力强制控制网络舆论的导向,而是通过一些比较柔和的方式,例如“ 网络内容分级制度”、“ 业者自律规范”等方式,这些方式不仅尊重了网络舆论使用者的权利,而且也是行之有效的解决方式, 比起通过公共权力强制控制要缓和、有效。例如美国对于互联网的管制就是通过协调和权衡各方面的实际利益而实现的。 美国在制定网络舆论管理管制的条例或法规的时候,“ 考虑到了互联网的行业利益、 公众利益、以及一些特殊条件下的国家利益,很好地将这些利益融入到了立法和条例当中, 通过利益协调机制在不影响网络发展的前提下完成对网络舆论的引导”[7]。因此,美国的网络舆论管理在实践中表现出的多层级性、 策略灵活性等本质上是植根于民众、 网民尤其是网络媒体和从业者的网络素养和网络自律性的不断提升。提升行业自律和加强网络素养, 需要不断加强网络生态文明和网络和谐环境的建设。 这主要可以从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首先,扶持、培育具有公众效益的网络新闻舆论网站。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网路当中, 那些保存下来的网站都是具有真正实力的, 而且也是很好地协调和融合了各方面利益的。 我们熟知的例如新浪、搜狐、网易等主流门户网站在商业化运作模式下主要以盈利为目的,其拥有的网民占到了绝大部分。但是因为商业化运作的原因,许多网站本应承担的社会责任、社会效应以及公益性行为还非常不足。 而以社会效应为主的政府性官方网站在发布内容和表现形式上还缺乏相对的吸引力和灵活性, 一些重要的主流网站迫于生存的压力也在逐步尝试向商业化运作模式迈进, 盈利则成为这些网站的主要衡量标准。鉴于此,有必要加强网络新闻舆论的公益性建设,借此引导网络新闻舆论的方向。 其次,要加强对网络新闻舆论的内容建设。 要能够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有效搜集和整合相关新闻信息,利用网络开放性的特征,打造丰富多彩的网络新闻形式,以吸引网民的参与, 提升网络新闻舆论的参与度和影响力。 此外, 要注重网络新闻舆论的全面化建设, 尽量给网民们提供丰富多彩的言论与观点,并积极做好对网民的引导工作,促使他们做出正确的选择。 最后,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要结合国内外经济社会的发展形势、根据当前社会关注的焦点以及民众的心理需求,有计划、有步骤地向受众普及正确的思想观念和政治意识,有效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权。 在日常的思想教育和意识培育活动的过程中,要把握好原则性、灵活性和有效性相结合的原则, 积极融合民族性与世界性, 将思想政治教育纳入到网络舆论的引导之中, 在网络信息社会进步中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入开展。
三、结语
在信息化的今天,网络无处不在、无时无刻地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网络空间更加给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诸多方面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和冲击。网络新闻舆论作为网络时代的产物,正在不知不觉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以及意识形态, 对社会发展的导向和稳定发展的作用是不可言喻的。 在复杂的网络新闻舆论空间当中,应该密切注意网络新闻舆论的动向,有效加强对网络新闻舆论的引导, 积极做好对网络新闻舆论的公共管理工作, 使其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面对信息化条件下错综复杂的局面, 网络新闻舆论的公共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系统工程, 需要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协调和努力,需要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之上加强对实践经验的不断总结,在理论研究与实践总结的基础上做好引导工作。
参考文献:
[1] 陈力丹.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
[2] 张音,张新苗.破解塔西佗陷阱的舆论怪圈[N].人民日报,2008-06-14.
[3] 李金霞.网络传播对把关人理论的挑战与对策[J].今日南国,2009( 4).
[4] 刘正荣.网上舆 论 引 导 中 的“ 议 程 设 置 ”[J].新 闻 战 线 ,2007(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