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论文网第2020-08-26期,本期硕士论文写作指导老师为大家分享一篇
新闻论文文章《澎湃新闻新媒体语境下垃圾分类新闻报道的框架分析》,供大家在写论文时进行参考。
首先对澎湃新闻客户端进行分析,通过以“垃圾分类”为关键词进行检索,确定研究样本,接着进一步根据相关理论建构研究类目,并对每一个类目下垃圾分类新闻报道呈现的特征进行分析总结,最后综合性的对澎湃新闻客户端中垃圾分类议题的新闻报道所呈现的新闻框架进行分析讨论。 通过对报道数量、报道主题、报道体裁和报道呈现形式等方面的分析,研究澎湃新闻在垃圾分类议题报道中的议程设置情况。媒体报道的选择性决定着用户的可知性,媒体报道什么样的主题,用多大的篇幅,采用何种体裁和呈现方式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受众对垃圾分类议题的态度和感知。而报道立场、消息来源影响着用户对报道的态度和新闻的可信度,媒体的用词倾向和获得消息的来源是用户鉴别该新闻报道属性的主要依据。总而言之,新闻报道的主题、体裁、数量等方面的呈现可以看作媒体为实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而进行的二次议程设置。
一、绪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突飞猛进,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也使“垃圾围城”成为很多城市的“阿喀琉斯之踵”,施行垃圾分类势在必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在 2020 年新年贺词中,专门提到“垃圾分类引领着低碳生活新时尚”。但在我国绝大多数城市,垃圾分类开始时间尚短,政策制度不规范、垃圾分类效率低、大众行动力弱、传播范围窄等,存在诸多问题。而随着信息与通信技术的发展,新闻传播学领域面临着传统大众媒介秩序瓦解、新媒体传播秩序尚未建立的转型,新媒体时代,居民的媒介使用正在影响着政府决策的实施方向。垃圾分类是政府为环境保护提供的一项公共服务,与每一位公民息息相关,这项政策的执行成效如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公民的参与度。 在上海市垃圾分类工作推行的近 20 年期间,并未形成有效的垃圾分类实施机制,直到 2019 年才被公众广泛推广,这与媒体的努力是分不开的。然而面对新媒体时代尤其是 5G 的来临,网络媒体必将更广泛的被大众使用,那么网络媒体对新闻框架的建构所发挥的作用更加不能被忽视,大众民意与网络媒体的双向互动形成的舆论场也在不断影响着公民生态环境与行为。一方面,公众被媒体所建构的议题框架所影响,大众的媒介使用使民众的行为习惯被媒介所动员,公民行为受媒体报道所影响,反之,大众媒介报道也受到民意的反作用。如果政府可以看到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在垃圾分类议题框架建构过程中所发挥的互补作用,就可以更好地利用媒介融合顺利的推进政策的实施,减少垃圾分类实行难度;新媒体则能够在接下来的报道中找准自己的定位,发挥自己的动员作用,为传递大众声音和政府意见提供独特的对话、交流、意识碰撞空间。数字技术领域的飞速变革和大众传播媒介角色与功能的转换,为新媒体的脱颖而出创造了完美的条件。新媒体语境下,媒介的框架建构随着受众的媒介使用习惯的转变而转变,在对垃圾分类议题报道中,媒体一方面是信息提供者,另一方面也需要通过报道框架的建构来承担起媒介责任,通过媒介产品——文本和话语来影响人们的认知,规范人们的行为。
(一)研究背景
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高度上,环保问题再一次被重申。2019 年 1 月 31 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确 立,并将于 7 月 1 日正式实施,“垃圾分类”被纳入法制框架。至此,2019 年上半年,“垃圾分类”成为舆论热词,“你是什么垃圾”更成为直击灵魂深处的拷问,各种有关垃圾分类的段子组成了以“垃圾”为名的网络狂欢,垃圾分类的小游戏、小程序在人们指尖传播,一篇篇新闻报道与网络推文将垃圾分类推向大众视野,媒体与大众共同探讨垃圾分类的意义。 人们的生产、生活过程无时无刻不在制造着垃圾。现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各项消费的增加,人类所制造的垃圾也越来越多,人们正无休止的消耗资源并制造毁灭生态的垃圾,如果不加以治理,资源会面临枯竭,生态会满目疮痍,后果不堪设想。我国人口众多,尚处于发展的上升期,是垃圾生产大国。人们在生产、生活和消费过程中对资源的浪费和对环境的污染,越来越不容小觑。“垃圾分类”被纳入法治框架就是为了将人们制造的废弃物进行分流处理,利用现有技术手段进行回收再利用和合理的填埋处置。在上海市正式强制实施垃圾分类的过程中,媒体铺天盖地的新闻报道对垃圾分类的实施发挥了很大作用。无论是央视段子手朱广权“你是什么垃圾”的灵魂拷问,还是各地方媒体进行的政策、技术等方面的宣传,新闻报道将“垃圾分类”推上了网民狂欢的舆论场。此类新闻报道存在历时性与倾向性,从建造垃圾焚烧厂到施行垃圾分类,大众传媒基于怎样的立场和态度看待,尤其是如今的转型时期,是否有一个从强制输出到政策动员(政策营销)的变化。政府干预是积极探索垃圾分类的“中国模式”的一种行为,从大的层面讲,以政府话语为导向的媒介报道框架,是治理模式、基层经验与中国智慧的体现。
(二)研究意义
媒体对公众反对建设垃圾焚烧厂的报道促进政府公开征求民众意见提供路径,无论是在信息传递、塑造舆论辩论场,还是宣传政府新政,媒体的位置不可替代。盈余传播时代,用户的乐趣需求与传播端游戏化的传播范式达成耦合是互联网下半场进行意义挖掘过程中的理想化进阶之道。经由媒介传播所衍生的公开形象称为媒介形象,新闻框架能够突出强调或忽略弱化某些事实内容,提供了诠释环保议题的意义与方向,进而可持续地改变个人对环保议题的看法、态度。从政府政策议程提出到最后评估的整个环节中,梳理大众传播媒介如何扮演角色以及如何发挥作用,媒介在对议题报道的过程中新闻框架如何建构,报道框架有怎样的特征尤为重要。 媒体对于信息有选择地采集和录用是其主观性返体的过程,工作者专业素质、新闻工作惯例、新闻机构、社会制度等作为影响传播内容的因素,均对垃圾分类报道的素材、主题、框架、评论、态度产生一定程度的干预。这是意义博弈场,亦是相关行为主体共同维护的圈际关系。梳理此次上海强制实施垃圾分类过程中澎湃新闻对该议题的报道框架,有助于国内其它城市媒体整理思路,明确报道方向,取长补短,从而更好地为国内垃圾分类决策的实施服务。媒体的这类新闻报道(环境传播),探讨其新闻框架的特点及背后的影响因素,对找寻城市形象建构的差异,呼应国家政策,促成美丽中国建设等大有裨益。 垃圾分类议题的新闻报道隶属于环境传播范畴,目前,国内对该议题的研究尚未深入,尤其是此次上海市强制实施垃圾分类的政策方向与力度的改变,使得舆论大环境发生了转变。垃圾分类新闻报道与一般的新闻报道具有相同点,但由于政策、舆论导向等方面的差异使其具有相对独立的特征。对垃圾分类新闻报道的研究必须立足于政策、舆论以及平台大环境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拓展国内新闻研究视野,引起国内学术界对“垃圾分类新闻”的关注。
二、文献综述
本文主要运用费尔克拉夫的话语分析三维框架以及新闻框架理论,对所搜集到的样本内容进行框架分析。本章节通过回顾批评性话语分析、新闻框架等理论并简要介绍了当前的研究现状,总结我国垃圾分类相关政策,对当前学术界有关垃圾分类报道的研究进行分析,为接下来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一)批评性话语分析
批评性话语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是现代语言学研究的一个新的分支,旨在通过分析表面的语言形式来揭示意识形态对话语的影响及话语对意识形态的反作用。将话语的文本分析和话语的社会政治理论相结合,成为一种既可以研究话语运用与话语实践变化,又可以研究社会、文化和政治变化的综合宏观分析与微观透视的多向度话语分析理论与方法。批评性话语分析的核心是话语和意识形态,对于具体的新闻报道而言,批评性话语分析在基于文本内容的解析之上,更加注重对文本内容生产的深层动因的探析;批评性话语分析强调的不仅是新闻报道中观点和态度的表达,意识形态的浸润与权力关系的流动亦是隐于其后的关键所在。批评性话语分析旨在通过新闻报道的话语表征,从语言学、符号学、社会学、政治学、传播学、文化研究等视域综合读解新闻报道文本内容与意识形态的关系。 话语分析三维框架由费尔克拉夫提出,认为所有话语事件都可以被视作一个包含文本、话语实践和社会文化实践在内的三维组合架构,话语分析其实内涵文本生产与发布、消费者分析、话语事件的社会文化分析三个层面。费尔克拉夫的话语分析方法其实是遵循由描述新闻文本的话语表达到阐述和解释新闻文本的生产过程,进一步解释并揭示新闻报道文本与社会文化实践之间的辩证关系,即描述(description)——阐释(interpretation)——解释(explanation)。运用话语分析三维框架理论来进行新闻报道研究的主要框架大致包含三个部分:在新闻文本方面,针对词汇的语义、语法和结构三方面进行解析;在话语实践上,运用互文性分析展开;在社会文化实践上,主要是深入剖析文本背后隐藏的意识形态、社会权利或社会资本等来做进一步阐释。
(二)框架理论与新闻框架
贝特森(Bateson,1955)首先阐述了框架的概念,而后由戈夫曼(Goffman ,1974)将这个概念引进了文化社会学,在 1974 年撰写的著作《框架分析》中首次将框架的概念应用于传播学中,被后来学者广泛应用到大众传播研究中,成为了定性研究中举足轻重的观点。戈夫曼认为,对一个人来说,所有真实存在的东西其实是这个人对所处情景的一种定义,而这种定义是由两种内涵所支撑,一种是“条”,即活动的顺序,事件发展的顺序是一种情景定义;另一种是框架,来界定“条”的组织类型,活动的顺序是如何进行的由其框架决定。戈夫曼认为框架是将人所处的社会真实进行转换为人的主观思想的一种重要凭据,也就是人们或者社会组织对某一事件的主观解释和思维构成。应用到传播学角度,对某一事件的新闻传播行为,从事件由头开始到发酵,再到舆论弱化的整个过程,对事件整体过程使用框架分析的方式进行研究分析的理论,称为新闻框架理论。“新闻框架”从事件本身、新闻内容以及受众三个角度进行解读,认为新闻传播行为的每一个角度都有着特定的方式影响新闻接收者对社会真实的认知。新闻事件以得发展有着特定的新闻框架,这种框架受到新闻事件的特质、当前的舆论环境、政府的意识形态以及受众的影响。新闻框架理论,是指使用框架分析的方式对新闻传播行为的整体过程进行研究的理论,从事件、内容到受众,涉及新闻传播行为的各个层面,以特定的框架影响人们对真相的认知。戈夫曼指出,人们并不能直接地去观察每个人自身所属的客观事实,只能通过构建“框架”,构建一个衡量世界观的基础模型以此来结构外部世界。罗伯特·恩特曼认为,框架分析是一个“破碎的范式”,将其放至传播学视野而形成的框架理论只是一个“分散的概念”,麦克斯维尔·麦库姆斯则认为框架理论其实应该是议程设置理论(the second level of agenda setting)的第二个层次,将框架理论放在议程设置理论中进行解读。整体来说,传播学界对于新闻框架理论的定义暧昧不明,尚未有学者提出明确的概念。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
(二)样本选择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类目设计与构建
四、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垃圾分类新闻报道的主题框架
(二)垃圾分类新闻报道的结构框架
(三)垃圾分类新闻报道的话语框架
(四)《澎湃新闻》垃圾分类议题报道框架的基本特征
五、澎湃新闻垃圾分类议题报道的结论与讨论
(一)多元融合构建合理框架
(二)客观平衡报道发挥共意动员
(三)新闻再生产需要注重二次把关
(四)用数据讲“好故事”
六、结语
在经济突飞猛进的背后隐藏着巨大的环境危机,我国的环境空间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垃圾分类报道作为环境新闻的一种,其报道框架具有以往环境新闻的共性,也因澎湃新闻自身的媒介特性和此次垃圾分类强制实施事件的特殊性被赋予了环境新闻缺失的时效性和新鲜感。垃圾分类与每个人息息相关,人们对垃圾分类的认识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媒介现实。受新闻价值、新闻把关、媒介特性以及客观平衡原则等因素的影响,澎湃新闻对垃圾分类的报道框架具有其独特的特征。媒介是信息的提供者,媒介报道影响着公众的认知、行为、态度等。在新媒体语境下,澎湃新闻的报道框架、报道逻辑和新闻话语都适时的做出了改变,在呈现客观事实时,以其新闻框架影响受众的认知思维,转变公众对垃圾分类的固有态度,从而使大众在垃圾分类实施方面达成共意,配合政府政策做出积极行为。澎湃新闻在对垃圾分类议题进行报道时,保留了原本的时政新闻框架,又多维度的对主要事件、科学知识、成效、经验等主体进行报道,既鼓励原创,又整合新旧媒体资源,营造出主题、体裁、形式、来源等框架的多元,根据价值位阶进行文本内容的构建,遵循垃圾分类新闻的生成逻辑和治理逻辑进行客观报道。在对垃圾分类报道的过程中,澎湃新闻多维度的进行议题分析,并根据实施情况和网络舆情的变化进行框架调整,不同时段不同事件的引导公众注意力。此外,澎湃新闻充分发挥其新媒体特性,积极营造网民互动机制,通过对政策的解读消除政府与公众可能存在的冲突对抗,构建良好的网络舆论环境。
该论文为收费论文,请扫描二维码添加客服人员购买全文。
以上论文内容是由
硕士论文网为您提供的关于《澎湃新闻新媒体语境下垃圾分类新闻报道的框架分析》的内容,如需查看更多硕士毕业论文范文,查找硕士论文、博士论文、研究生论文参考资料,欢迎访问硕士论文网新闻论文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