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论文网第2020-09-06期,本期硕士论文写作指导老师为大家分享一篇
硕士论文文章《地铁公共艺术中蒙古文化元素的当代表达》,供大家在写论文时进行参考。
地铁公共艺术作为地铁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最初用来装饰空间逐渐转向具有传承文化、展现社会发展的综合艺术载体。地铁公共艺术在世界范围内呈现出多样化、多元性的特点,无论是艺术形式还是文化内涵都具有自身的特色。“以实物创造为起点,以容纳大众参与、心灵互动、场所认同和人群特色为内容。” 形成了一种人与作品的全新关系。
绪论
一、研究背景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当今时代,物质生活得到极大发展的同时,人们的精神生活也需加强建构,地铁公共艺术作为一种面对大众开放的艺术形式,可以在人们出行时起到舒缓紧张情绪的作用,进一步丰富人民的精神生活。 文化具有民族性、地域性的特征。在当代发展中,城市都有各自独特的文化特征,城市之间也有着各不相同的地理环境特征,其历史的发展与演变改变着当地人们的风俗习惯与思想理念。蒙古族作为多民族中的重要一员,其文化元素具有独特的民族特点与文化底蕴,将其应用于地铁公共艺术的设计中,符合大众对于文化的追求,对传承蒙古族文化具有时代的意义。 通过对民族题材地铁公共艺术的实地调查与文献研究发现,传统题材中常用“叙事”和“再现”形式,缺少对于当下大众审美的思考,很难与大众产生共鸣。当代地铁公共艺术其存在形式已经逐步从传统的静态、平面、二维向动态、立体、交互过渡,民族地铁公共艺术也应该跟随时代。当代表达的地铁公共艺术运用多元的艺术形式进行演绎与发展,让传统文化在当代得以更好的传承。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蒙古族文化元素富有历史性与地域特征,是蒙古族的宝贵的财富。本文结合民族学、设计学、空间心理学、新媒体艺术等多学科,形成对本课题的梳理,为蒙古族当代地铁公共艺术设计提供一些理论指导并进行设计实践。通过当代的表达形式增强蒙古族题材地铁公共艺术的感染力,达到以地铁公共艺术传播蒙古族文化的目的,为民族文化题材的地铁公共艺术拓宽思路,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将蒙古族元素应用在当代地铁公共艺术设计中,让公共艺术同时兼具民族性与艺术性,更加符合当下大众审美与对文化精神的需求,促进蒙古族文化的发扬与传播。 本课题运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实地调查法等方法,对蒙古族文化元素应用于地铁公共艺术的当代表达方法进行具体阐述。 文献分析法:通过对图书馆书籍、文献期刊等资料以及网络搜索整理蒙古族文化元素相关文献,通过对资料的总结与分析,归纳出蒙古族元素的分类与形成的原因。同时收集与公共艺术、地铁公共艺术相关的书籍、文献,研究当代地铁公共艺术的发展现状,为论文写作提供了理论基础与依据。案例分析法:在研究的过程中,选取国内外民族题材的地铁公共艺术案例进行分析,挖掘其表达的方式与方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实地调查法:通过实地调查已初步建成的呼和浩特地铁空间,加深对空间的体验感,来提高选题研究的真实性及实用性。 研究内容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概述分析蒙古族文化元素的形成,以及其表达形式,从造型、图案、色彩、场景等方面提炼。第二部分主要从地铁空间的特殊性出发,归纳地铁公共艺术的特点、价值与表现形式,提出民族元素应用于地铁公共艺术的表达更符合当代大众审美与需求。第三部分主要针对当地地铁公共艺术表达的特点,探讨蒙古族元素与当代地铁结合的理论方法,并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应用在设计实践中。
第一章 蒙古族文化元素概述
“文化”范围十分广泛且具有丰富的内涵。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于《原始文化》提出“文化是包括社会意识形态和社会成员所具有的能力习惯的复合整体。”文化体现了一个国家与民族存在的历史、地理、习俗、生活生产方式、行为习惯、思维方式、价值观念,都是被大众共同认知的思维表现方式。蒙古族文化在历史的演变中受到狩猎文化与农耕文化的影响,到了近现代与工业文化、城市文化共同发展,在传承本民族的文化的同时也吸收外来文化,逐渐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综合文化形态。
一、蒙古族文化的形成
蒙古族生活在海拔在 1000——1500 米之间的蒙古高原,面积有 1000 多万平方公里。由草原、戈壁、沙漠组成,降雨稀少,属于温带草原性气候。适宜牧草及高寒地区的农作物生长,具有土质贫瘠、春夏季短、水蒸发量大等的地理环境特征,劣的地域条件中产生了保护生态环境的伦理意识,其生活的地理环境对民族文化与精神的形成产生直接的影响。蒙古族具有探索自然、顺应自然、保护环境的、依赖自然的生存发展理念,他们对水丰草绿的向往和生命平等的追求,与地域环境条件的因素是分不开的。 “在蒙古族民间生活中,一般看不到人与自然的对立情绪,多体现的是:牧人们对自然的祈盼和敬善之意。毫无疑问,这种生活心态是蒙古族自古以来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存方式的自然生态观赖以产生的基础。”蒙古族为了适应环境,早期依据季节需求游牧的生活方式,决定了他们在生产生活中对草、水、牲畜的依赖。面对白灾、黄沙、暴雨的自然环境,开拓进取、坚韧不拔、吃苦耐劳、百折不挠的精神是蒙古族所必备的,更是蒙古族可贵的品质。 宗教是人类社会精神文化的组成部分,影响着大众的思想观念,其本质是一种精神寄托与关怀。蒙古族人民因对自然、季节的变化不能有一个合理的解释,这使蒙古族产生了敬畏、保护自然的观念。 蒙古族祖先早期信奉萨满教,萨满教在祭礼活动中祈求神灵消除灾祸、保佑平安、祭神驱鬼、年年丰收。萨满教起源是以“万物有灵论”的思想为基础,表现崇拜自然万物、祖先与神灵,载体形式表现为“图腾”信仰。在萨满教的观念中,天地之间形成的自然物,都是神灵的化身,“长生天”、天神(腾格里)、火神、白老翁(丰收之神)成为了主要对象,这也使蒙古族有了保护资源,爱护生命的规范和约束。无论是“腾格里”天神抽象的自然神力,还是太阳、星辰、江河中未知的自然物象,它们都具有保护那些向它们祈祷的人的作用。对于自然形成的生命体社会来说,宗教将人看作是这个社会里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并没有任何的独特性。生命的存在不分高低都具有宗教尊严,人与植物、动物完全站在一个层次上。蒙古族从宗教信仰中认为生命是平等的,而自然却是神秘的,深不可测的,因而也形成了尊重生命的观念。 13 世纪初,藏传佛教开始被蒙古族的上层所接纳。忽必烈将其确立为国教,并请西藏佛教大法师八思巴创造出蒙古文——“八思巴文”,成为官方用文。蒙古族之后也培养出精通蒙藏语的人才,因为文字的流通,进一步扩大了藏传佛教对蒙古族地区的影响。清朝时期,藏传佛教吸取了萨满教中的习俗,在统治者的扶持下,藏传佛教在蒙古地区发展繁荣。
二、具有代表性的蒙古族文化元素表现形态
蒙古族在历史的演进与生活生产中不断积累着物质与精神的宝贵财富。蒙古族文化元素,集中体现了蒙古族的审美意识,反映出绚烂多姿的物化世界,也展示出特有的精神价值。其中所蕴含的实用性、艺术性、历史性价值都值得传承与发扬。 蒙古族游牧狩猎的非定居特征与精神信仰,决定了相关文化属性的形成。文化元素中的造型是通过物质形态传达方式,在三维空间用某种物质材料或自然物形态表现出来。其中建筑、器具还具有实用性的特点,它是实用和审美相结合的产物。蒙古族游牧的生活方式产生了诸多顺应自然的物化造型。“建筑艺术是抽象艺术,它的形态比模仿再现性艺术抽象、概念,更讲究形式韵律。它的精神情感作用一般不是通过模仿再现外界事物表现出来,而是通过象征的或寓意的暗示方法表现出来。”居住形式与民族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表现为文化的观念载体,呈现出观念的造型模式。“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方式,让迁徙移动成为了自然而然的事情。最初,蒙古族认为天地之间,山水皆神,不可以随意覆盖,修建永久的建筑更是不可能的事情。就产生了顺应自然的可移动的居所——蒙古包(如图 1-1)。蒙古包具有制作简单、搭建方便、牢固稳定等优点。蒙古包为圆形尖顶的形状,其基本结构分为了木质部分、毡制部分与绳索。木制部分有调节大小、支撑结构的作用,毡制部分有保暖的作用,绳索起到最后缝合的效果。在架木结构中有套脑(天窗)、乌尼(椽子)、哈那(木栅)、门与柱子。陶脑位于蒙古包的顶部,最初套脑与乌尼在结构上是一体的,制作时将乌尼上端弯曲,从而构成套脑,并称为颈式套脑。连接蒙古包套脑与哈呐的木棍称为乌尼,它每一根的长度与粗细基本相同,呈菱网状分布。毡制部分是由动物毛毡制作而成,利于空气的流通。蒙古包无棱无角的造型,呈流线型态,对风的阻力可以达到最小,能经得起草原上猛烈的大风。木架与毛毡构成的圆形蒙古包更能适合草原的自然生存条件。 蒙古族的主要交通工具是牲畜与车,用来装载货物的车在游牧的生活方式中显得尤为重要。而造型独特的勒勒车更符合在草原环境中运输(如图 1-2),游牧迁徙不定的生活特点,不断地入草原、过泥沼、走雪地,环境决定了勒勒车双轮高大、车身轻简、材料易得,受潮不易变形的优点,被称之为“草原之舟”。2006 年勒勒车的制作技法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勒勒车用途广泛,分为无篷勒勒车、有篷勒勒车与箱式勒勒车。主要使用柞木、桦木等木材制作而成,车身分为车上脚与车下脚。八到十条的车撑与两根车辕组成了上脚。车轮、车辐、车轴构成了下脚,车轮直径约为一米五左右,车辐在十五根到二十根之间。每个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特征,这种特征通过民族文化元素表现出来。本章基于蒙古族历史、生产生活方式、宗教信仰分析文化元素产生的原因,从造型表现、图案表达、色彩表现、场景再现四个方面对具有代表性的蒙古族元素进行梳理,为论文的下一步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第二章 地铁公共艺术的特征
一、地铁“场域”与受众“行为”分析
二、地铁公共艺术概述
第三章 当代视角下蒙古族文化元素在地铁公共艺术中的表达
一、当代地铁公共艺术表达中的特点
二、蒙古族文化元素在地铁公共艺术中的表达方法
三、蒙古族文化元素应用于当代地铁公共艺术中的价值
第四章 “蒙潮青城”——地铁公共艺术调查与设计实践
一、调研现状以及面临的问题
二、“蒙潮青城”地铁公共艺术设计应用
结论与展望
本次实践应用通过理论可行性分析和设计应用可行性分析两个方面对蒙古族文化元素在地铁公共艺术的当代表达究这一选题进行挖掘研究。 在理论研究方面,通过文献、研究报告、图像和实物资料的收集,对蒙古族历史文化、生活方式、宗教信仰影响下产生的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元素进行整理,通过对当代地铁公共艺术表达的独特性,总结出以新媒体的核心表达、趣味性的表达、增强互动性的表达形式、融入环保意识、符合视觉感受的表达方法,从理论方面为民族文化与地铁公共艺术当代表达提供可行性指导。在设计前期阶段,结合对呼和浩特地铁 1 号线调研,找到现存地铁公共艺术设计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进行自己的设计。提炼蒙古族文化元素中可视元素,进行“蒙潮青城”主题地铁公共艺术设计,体现设计以当代大众为本,设计服务于大众的目的。目前课题研究还存不足,首先,针对蒙古族文化元素所包含的民族历史,其研究的广度和深度还有待提高,对文献阅读方面还需要不断收集积累。其次,对待当代地铁公共艺术相关的外文文献的阅读较少,应该获得一些翻译的一手资料可更加深化课题的研究。当代表达是不断更新的,需要随着社会发展与大众审美的变化不断调整地铁公共艺术设计的理念与手法,在后续的研究中要不断的扩充文献阅读与交叉学科之间的理论学习,通过对案例研究与生活美学、数码科技、材料学等多学科交叉结合,科学、理性的总结出民族元素在当代表达的地铁公共艺术的方法。 蒙古族文化元素是蒙古族文化、习俗、精神的集中体现,其中蕴藏着无数可供地铁公共艺术设计应用的元素。通过将蒙古族元素以当代的地铁公共艺术设计表达,以一种当代大众更为喜欢的方式表达民族的传统文化,希望让更多的人可以感受蒙古族文化的独特魅力,为地铁公共艺术设计提供新的思路。
该论文为收费论文,请扫描二维码添加客服人员购买全文。
以上论文内容是由
硕士论文网为您提供的关于《地铁公共艺术中蒙古文化元素的当代表达》的内容,如需查看更多硕士毕业论文范文,查找硕士论文、博士论文、研究生论文参考资料,欢迎访问硕士论文网硕士论文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