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论文网第2021-04-08期,本期硕士论文写作指导老师为大家分享一篇
社会实践论文文章《新时代高校社会实践协同育人机制研究》,供大家在写论文时进行参考。
摘 要:如何提高社会实践育人能力是新时代高校应当着力思考的重点。协同教育机制的引入,有助于整合校内外实践育人资源、实现政企校多方合作共赢和优化现行高校社会实践模式。针对当前高校社会实践协同育人存在的协同育人理念薄弱、协同保障机制欠缺和协同合作模式陈旧等问题,提出要通过建构价值认同机制、协同信任机制、契约保障机制、资源整合机制和条件保障机制,打造社会实践协同育人共同体,进而为高校深入开展社会实践育人提供借鉴和思考。
关键词:新时代;社会实践育人;协同机制
党和国家一直以来高度重视高校社会实践育人工作。习近平总书记通过座谈、回信等形式多次强调社会实践在大学生成长成才中的重要作用,勉励大学生“既要向书本学习,也要向实践学习”、“坚持学以致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社会实践育人是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重要载体,也是高校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大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必然要求。实践是手段,育人是目标,社会实践同劳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教育形式相结合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为做好实践育人工作,教育部等七个部门早在 2012 年就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并提出要积极促进形成实践育人合作机制,打造社会实践协同育人工作合力。随着政治、经济、社会的不断变迁发展,尤其是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高校社会实践育人同样面临着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开展高校社会实践育人,需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地去做好协同工作,坚持因新时代而“变”的实践育人运行机制创新,赋予社会实践新的内涵和形式,推动社会实践育人形成强大合力,从而达到社会实践育人成效最大化。
一、高校社会实践协同育人机制构建的现实意义
1. 构建高校社会实践协同育人机制,有利于整合校内校外实践育人资源。高校社会实践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也不是闭门造车,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等提供一定的资源、平台和环境。而且,高校社会实践是一项系统育人工程,需要这一系统各要素之间的协同合作与均衡发展。就高校社会实践育人系统而言,有国家的宏观政策、高校的育人目标、企业参与度、社会的育人氛围等要素,这些要素在不同学校表现出来的差异性,呈现的教育结果也不一样。通过政府、企业、社会的及时介入,有助于将社会资源引入,为大学生社会实践创造更为广阔的空间、平台。通过协同机制的构建,可以优化配置实践育人资源,并将个体优势整合转化为系统整体的竞争优势。因此,更好地推动新时代社会实践育人工作,就要根据新时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从整体性、系统性视野构建多元主体协同参与的工作体制机制,推动实现全员育人。
2. 构建高校社会实践协同育人机制,有利于实现政企校等多方合作共赢。主体对外部资源的需求是政府、企业、社会和高校构建一体化协同实践育人平台的强大动力。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我国人才供求关系发生变化,对创新应用型、技术技能型、高端服务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以适应经济新常态、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其中,高校与企业进行协同合作时,可以根据市场、企业实际需求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让培养出来的人才更加适应时代需求、市场需要。同时,开展协同育人,对企业的技术研发、人力资源补充和科技创新产生积极作用,培养出来的毕业生能够快速融入企业生产、研发和管理中。与此同时,通过协同实践培养出来的高素质人才,是德智体美劳都得到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政府通过政策支持和鼓励、引导,推动高校和企业间的联动协作,实现多方合作和良性循环。
3. 构建高校社会实践协同育人机制,有利于优化现行高校社会实践模式。自我国高校开展社会实践 30 多年来,社会实践在育人上确实取得了显著成绩,成千上万的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成长为祖国的栋梁之才。[1] 然而,传统的高校社会实践育人模式采用的是“自上而下—各自为战”的形式,即高校团委、学工、教务等部门根据上级精神和人才培养目标分别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各部门未能形成整体合力,在组织实践过程中各自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精力,无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个性化指导,学生也无法甚至没有足够的空间选择实践项目,因而导致社会实践成效大打折扣。通过构建有效的协同机制,高校在整合资源、明确责任的前提下,聚焦大学生成长成才这个目标,将精力集中到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实践指导、培训和监督上,从而提高高校实践育人成效。
二、高校社会实践协同育人机制构建的现实困境
高校社会实践育人作为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手段,其发展迎来了新的契机,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目前,不少高校不管是社会实践育人成效,还是社会实践育人模式仍存在一些问题,从而导致社会实践协同育人工作出现形式化、流程化、浅层化、断层化等不良趋向。
1. 协同育人的理念认识还薄弱。尽管政府、企业、社会和高校各方主体都充分认识到协同育人的重要性,也都认真将协同社会实践作为教育教学活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多年来育人是高校单方面责任的这种传统观念仍占有一定的市场。至今为止,党委统筹部署、政府扎实推动、社会广泛参与、高校着力实施的实践育人协同组织架构仍未能进一步形成实体机构。从国家层面看,党和政府对社会实践协同育人工作有清晰的顶层设计,但在推进贯彻落实,以及工作监督、评价、激励等体制机制还不够健全完善。部分企业接收高校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主动性不够、积极性不高,一些企业虽然接收高校学生参与工厂实践实习,却不能保障大学生实践的合法权利,甚至个别还存在利用廉价劳动力的嫌疑。
2. 协同育人的保障机制尚欠缺。在当前社会实践协同育人的合作联动中,协同社会实践的形式在逐渐多样化,途径日趋增多,但我们也发现,社会实践协同育人的管理体系、评价标准、实践内容、活动基地和平台,保障体系等都没有完善的配套措施,更多的是临时性、形式性合作协议。从高校层面看,一些高校在采取行之有效的方式践行社会实践育人理念、推动与行业企业合作协同育人机制着力不够。一些高校推行“精英实践”模式,将有限的优质资源投放给少数优秀的学生,只组织少数优秀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未能形成体系化的社会实践工作格局。一些高校针对多数学生实行“放羊”实践模式,让其自力更生、自谋出路,属于一种无组织的自主社会实践活动。
3. 协同育人的合作模式仍陈旧。从当前高校社会实践的类型来看,主要有主题型实践、职业型实践、服务型实践和科创型实践等类型,具体表现为一是基于政治能力品质培养的文化型实践,如主题教育活动、校园文化节、体育节等;二是教学安排的教育型实践,如工厂实习、卓越工程师计划等,通过课堂教学与课外工程实践实习相结合,提升学生工程实践应用能力;三是基于创新创业就业的技能型实践,如挑战杯、创新创业大赛等;四是基于学科的研究型实践,探索通过学科知识解决社会实际问题的应用型实践育人路径。从与企业、社会等协同合作较多的实践项目看,不少实践项目多停留在参观考察、调查访谈等浅层次,离实践的全程化、社会化要求差距甚远。此外,社会实践更多是高校组织牵头,而企业等社会主体的价值尚未得到充分彰显,缺乏吸引力。
三、高校社会实践协同育人机制构建的路径探析
1. 建立价值认同机制,达成实践育人协同共识。价值认同是实践协同育人的前提。所谓价值认同,是指价值理想、价值取向和价值标准等方面的一致性,表现为寻求基本理想、信念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价值认同的基础是满足不同主体在符合社会发展规律下的正当利益,是尊重、关心各主体的利益需求,从根本上帮助其满足合理利益,把人才培养转化为各主体的现实生产要素、现实生产力、创新力和竞争力,实现利益共同、价值共享,达到各主体收益的最优化。从利益认同到价值认同是一个循序渐进过程,符合马克思主义社会价值理论的逻辑必然。价值认同减少了不同主体间的磨合时间和契约成本,是推进社会实践协同育人的现实需求。宏观上,人才培养具有公共产品的属性,政府要营造全社会共同育人的社会环境,通过政策制定明晰各主体的职责,通过结果评估,激励保障等方式,引导全社会树立共同参与的育人理念,形成协同推进实践育人的共识。
2. 建立协同信任机制,营造良好协同实践氛围。信任是协同实践育人的一个必备条件,有利于减少主体间的磨合时间,推动知识和信息共享,保持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建立信任需要搭建主体之间展示、沟通平台,建立日常交流机制,了解主体间的能力与品行,增强合作的包容性和信任度。有效的交流互动是一种超越平台本身,以抽象的形式进行交互共享,是促进不同主体协同实践育人的桥梁。随着各主体资源不断丰富,要构建多元化的实体平台,各种平台包括人才培养基地、产学研平台、教学实践基地等。表面上,平台是独立存在的,但本质上因共同目标而相互联系,基于平台有效沟通而建立完善的常态联络机制,有利于构建同心圆式协同实践育人格局。
3. 建立契约保障机制,共建实践育人协同模式。高校社会实践育人实际上就是不同性质的主体通过优势互补进行资源共享和合作交流,这就决定了工作的开展离不开契约机制,通过契约方式促进主体间深度融合。一方面,通过契约方式界定主体间的话语权和决策权,对不同主体的自我管理进行约束,调节主体间的相互适应性,促进主体在融合中稳定运行。另一方面,通过契约的方式保障主体间利益均衡、透明,运用定性或定量的评价增进主体间的信任感,发挥“学生体验性评价、学校综合性评价、教师指导性评价”[2] 的沟通渠道和反馈机制,形成有效的双向反馈机制。通过契约的形式推动政府、企业、社会和高校共同参与,发挥自身优势,形成纵向互通、横向联动,合力共建的新时代协同实践育人模式。
4. 建立资源整合机制,打造实践育人共同体。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高素质人才,发展具有竞争力的企业需要高素质综合性人才,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需要培养出一流人才,人才培养成为各主体间的结合点,推动主体间形成紧密的关系,成为社会实践育人的共同体。共同体要实现有效融合,就必须要相互影响、协同发展,推动实践育人系统性和持续性,建立协同育人运行机制,促进共同治理。政府要发挥在顶层设计、政策制度、制度保障、资源投入等方面的导向作用;高校有着先进的教育理念、系统的人才培养体系、前沿的科技研究成果、优质的智力资源以及广阔的社会合作关系,承载着为社会输送大量人才的职能;企业具有强大的资本集合转化能力,优胜劣汰的社会化竞争能力,实践性强的科技应用能力,要为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式提供参谋服务,提高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匹配度。不同主体虽具备不同的资源优势,但具有共同的需求,异质主体的相同目标增加了相互间协同合作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政府、企业、社会和高校相互依赖、相互依存成为社会实践育人协同的基础,而互补性的合作效应也越来越明显。
5. 建立条件支撑机制,加强实践物质资金投入。社会实践育人要求各主体在合作中相互影响、相互支持、相互渗透,形成一环扣一环的“行业链—知识链—学习链”的整体链条,这就需要充分的条件保障。首先,要加大资金投入,政府除了列入财政预算的专项资金支持外,还应针对协同育人参与企业,通过税收减免、金融优惠等政策给予支持,引导社会资本力量积极参与。高校要调整预算,将实践育人经费单项列支,优先保障实践育人经费。其次,要加强实践育人载体建设,在整合校内实践育人载体建设的同时,要支持建设一批稳定的有承载育人功能的校外育人平台,推动协同育人不断持续深入。最后,要建设一支专业师资队伍,包括校内教师、政府专业型人才、行业企业技能型人才,使其不仅具备主动参与实践育人工作的意志品质和专业化的知识,更具有丰富的实践育人能力。推进新时代高校社会实践育人协同发展,必须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对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全力做好新时代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打好高校阵地建设主动仗,唱响高校意识形态主旋律,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活动中体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价值,实现现代教育理念、教育模式和教育实践的统一,培养全面发展、身心健康的大学生,将高校社会实践育人协同机制构建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 刘 艳.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创新[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16,(3).
[2] 刘川生.高校实践育人工作有效机制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12)
该论文为收费论文,请扫描二维码添加客服人员购买全文。
以上论文内容是由
硕士论文网为您提供的关于《新时代高校社会实践协同育人机制研究》的内容,如需查看更多硕士毕业论文范文,查找硕士论文、博士论文、研究生论文参考资料,欢迎访问硕士论文网社会实践论文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