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论文网第2021-04-09期,本期硕士论文写作指导老师为大家分享一篇
旅游管理就业论文文章《校企合作背景下思想政治观念在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供大家在写论文时进行参考。
摘要:文章首先叙述了校企合作背景下旅游管理专业开展课程思政的必要性,然后探究了校企合作背景下旅游管理专业如何建设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具体包括明确课程思政教学目标、细化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课程思政单元构件。
关键词:课程思政;旅游管理;校企合作
2016 年 12 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其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局和战略高度,科学回答了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及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课程思政作为践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会议精神,由上海市教育主管部门在开展德育综合改革发展过程中首次提出,是依托建立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推进多种不同教育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的同向同行,构筑协同效应,致力于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1]。随着旅游大环境的发展和变化,面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稀缺的窘境,校企合作成为旅游管理专业的主要办学模式,订单培养模式“3+1”工学结合培养模式也被各大高校接纳和深化,人才的专业性和技能性不断提高,但是员工的忠诚度和行业认知还有待提高。强化校企合作背景下的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探索,有助于培养旅游管理专业的专有人才,提升员工忠诚度,对旅游行业的发展有着促进作用。
一、校企合作背景下旅游管理专业开展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一)课程思政是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正确价值取向的必然要求
随着校企合作模式的日益深化,课程思政作为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体现,在旅游管理专业中开展课程思政建设要求我们首先在人才培养目标上明确“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为谁培养?”这一核心问题。旅游管理专业需要培养“有理想有担当、无歧视无贵贱”的具有行业认同感和责任感、具有高尚道德情操和奉献精神、满足企业需求的旅游行业专业技能型人才。
(二)课程思政是校企合作背景下培养旅游企业所需人才的必然途径
在校企合作办学过程中,旅游管理专业从人才培养目标到课程体系都得到了较大的改变,培养了一大批具有专业技能的实践型、实操型的人才。但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问题。除行业的求职门槛较低外,受传统职业价值观念的影响,大部分人将旅游管理就业等同于导游、服务员等,对于服务行业存在的就业歧视现象,这也使得一部分专业技能型人才在学校培养阶段结束之后,转行进入其他领域,校企合作花费大量时间和成本培养出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大量流失。因而将职业认同感、职业道德、企业责任等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诚实、守信、爱岗、敬业的课程思政元素纳入学生的人才培养过程,能够培养学生较高的职业忠诚度和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从而满足旅游企业的人才需求,培养具有专业素养的企业精英。
(三)课程思政是校企合作背景下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体系修订的必要条件
自开展校企合作办学以来,大多数院校中的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开展“3+1”工学结合的校企合作模式,其将专业学习与工作相结合,要求学生在校学习三年并开展单项实训科目训练,而最后一年以到企业顶岗实习为主,进行综合毕业实习[3]。校企合作办学更加深入地明确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培养模式和途径,使教育教学体系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课程思政是在人才培养教育教学体系中顺应新形式、体现新要求、明确新目标的必要条件,是践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或缺。
二、校企合作背景下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建设
(一)校企合作背景下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目标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最大的区别在于课程思政不是一门单独的课程,而是在所有的课程中增加德育元素和德育目标,实现全员德育、全程德育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因而,这就要求在所有课程增加德育内容。课程思政单一的加入单独的课程中并不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学校应该从课程体系着手全面研讨,使得不同性质的课程在德育方面承担不同的责任和义务,从而实现全方位、全面的思政教育目标。德育元素具有多元化、多层次的特点,目前尚没有明确的划分和说明,爱国爱家是德育目标,仁义忠孝也是德育目标,因而在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将德育目标分类别、分层次引入课堂在实施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难度,德育目标的划分在实施的过程中虽然偶有交叉,但是尽量做到各有侧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三个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的社会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个人层面。从不同层面、不同阶段及不同性质的课程体系中重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对专业的正确认识,提高对职业的忠诚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二)校企合作背景下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内容
由上而下的课程思政体系建设,由内而外的思政教育精神引领,由前而后的专任教师实践是课程思政德育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流程。因而,在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任课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职责分工显得尤为重要,需要各有侧重,各有衔接,各有递进,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在德育目标实现的全过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层面纳入课程思政教育内容,三个课程体系、三个贯穿目标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具体内容如表 1 所示。1.公共必修课贯穿国家层面价值取向。公共必修课涵盖毛泽东思想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代史纲要等核心课程,是公民素质的必修课,其引导学生全面学习和掌握中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德育主线贯穿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2.专业必修课贯穿社会层面价值取向。旅游管理专业必修课由管理学、现代服务业管理、经济学、旅游政策与法规、旅游学概论等理论性较强的课程组成,其培养学生扎实的管理学和经济学理论基础,了解旅游行业的发展现状和主要趋势,德育主线贯穿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的社会层面价值取向,培养学生客观、公正、理性的分析行业的发展及其社会影响,培养理论素质过硬的行业人才。3.专业选修课和实践课贯穿个人层面价值取向。旅游管理专业选修课涉及行业范畴内各职业各岗位的具体工作职责和工作内容,与实践教学、企业实习等内容相结合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操能力,培养学生诚信友善、爱岗敬业的个人层面价值取向,将其深化到学生从行业认同感到职业精神、职业道德的内涵教育。
(三)校企合作背景下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思政单元设计
将思政教学纳入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的愿景是美好的,但是课程思政的实施需要深入每门课程的单元设计,在目前部分院校中,已经在一部分课程教学中对课程思政理念进行了落实,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借鉴成功的经验,一门课程的德育应该遵循“设计—引导—学生参与和体验—评估—融合”五个环节,其中设计是基础、引导是关键、重点是参与和体验、难点是评估、核心是融合[5]。但是不是每门课程都适合开展思政教育,也不是每节课都适合课程思政的设想和改革。校企合作的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教学中,课程思政设计、课程思政实践与体验、课程思政评估是其三个灵魂的构件。1.旅游业大环境是课程思政设计的切入点。旅游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在欺骗消费、强制购物的恶劣环境影响下,旅游扶贫、乡村振兴等国家政策扶持的旅游业正在健康发展。旅游业发展宏观环境铿锵有力,形势大好,虽然旅游企业经营过程中恶性竞争和不良规范,影响着旅游者的消费体验,侵害旅游者的合法权益,但这终将是旅游业发展过程中不可跨越的历程,国家富强、社会法制、企业责任等都将引导旅游业走向健康有序的发展道路。2.企业锻炼、社会实践是课程思政实现的重要途径。深入企业实习、走向社会实践是进一步了解行业动态的最佳途径。通过在对企业的观摩、专业岗位实践及参与模拟运营和管理,都可以加深学生对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的理解和认识;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向学生传递敬业精神和友善待人之道。 3.动态、科学的课程思政评估是课程思政的衡量标准。课程思政没有唯一的评价指标和评估体系,课程思政不能单一地用对与错进行判断,也没有固定的模板可以推广。而没有评估的课程思政不能有效衡量其德育理念推广和德育目标的实现。因而建立一套切实可行、针对性强、具有动态发展性和科学性的评估体系是旅游管理专业开展课程思政的重要工作。对于校企合作办学的旅游管理专业,在课程思政评估过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其评估的基本依据和准则,与此同时,将职业道德、爱岗敬业、社会责任等相关精髓纳入课程思政的评价过程,是衡量课程思政为社会培养有用人才的另一个重要标准。
三、结语
随着课程思政理念的不断落实,立德树人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贯穿教育的整个过程,旅游管理专业经历由学校办学向校企合作办学的转变,面临旅游业发展的大环境,除专业教育外,爱国、爱岗、敬业、公正、法制、责任等价值取向的培养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和新难点,抓好课程思政建设的良好机遇,构建旅游管理专业的教育教学体系,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精神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是我们应尽的责任与义务。
参考文献:
[1] 李艳玲,史文芬.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黑河学刊,2018(5):144-145.
[2] 杨絮飞.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模式的创新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6(29):178.
[3] 张琪,张亚南,殷海萍,等.基于 EHIP-OBE 理念的旅游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研究[J].山西农经,2018(11):125-126
该论文为收费论文,请扫描二维码添加客服人员购买全文。
以上论文内容是由
硕士论文网为您提供的关于《校企合作背景下思想政治观念在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的内容,如需查看更多硕士毕业论文范文,查找硕士论文、博士论文、研究生论文参考资料,欢迎访问硕士论文网旅游管理就业论文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