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论文网第2020-09-01期,本期硕士论文写作指导老师为大家分享一篇
建筑论文文章《北京市大栅栏梅东街的建筑物保护与更新研究》,供大家在写论文时进行参考。
大栅栏煤东街区的各类建筑成于金元,繁于明清,逊于民国,并在新中国成立后得以改造修缮。在西方建筑文化思潮涌入中国之前,该地区的建筑保持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合院布局,灰砖灰瓦,秩序井然。在北京“西洋楼式”建筑时期31和“洋风”建筑时期32的近代化背景下,西方建筑思潮涌入中国,本土建筑师开始对西洋式的模仿,具有西式风格的各类建筑如雨后春笋般地在北京涌现,旅馆、银行、商场、电影院等新式功能的建筑争相出现在了大栅栏。近些年,通过实施对大栅栏地区的旧城改造和历史街区更新的相关政策,采用现代建筑设计手法的建筑融入这片历史街区,丰富了街区的建筑类型。
第1章 绪 论
1.1 课题的依据
大栅栏地区地处明北京外城,现天安门广场以南,前门大街西侧。作为明清以来老北京商业文化荟萃的门户地带,大栅栏在六百年风雨中集散着南来北往的各方来客,汇集了传统与近现代、中式与西式的建筑,记载着当地的历史故事和市井生活,过去人们以“京师之精华尽在于此,热闹繁华,亦莫过于此”的美誉来称赞大栅栏。 在老城胡同肌理逐年消退的局面下,大栅栏地区已是现今北京历史延续最长、保留规模最大、肌理最完整的一片胡同街区。煤东街区又是大栅栏地区中离北京中轴线最近,且街巷格局和四合院保留较全的一片街区。1999 年,《北京旧城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和控制规划》以法定文件的形式把大栅栏地区划入为北京旧城的 25 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之一。2011 年北京市西城区政府启动大栅栏更新计划,该计划通过把规划师、建筑师、艺术家等设计人员与商家联系在一起,按照住户需要和社会需要合作探索并实践大栅栏历史文化街区城市有机更新的新模式。2012 年,《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中“北京中轴线”被列入其中,大栅栏地区是南中轴的重要组成部分,意义愈加凸显。2015 年,第一批中国历史文化街区2名单被公布,北京市大栅栏历史文化街区作为 30 个入选街区之一。2017 年 9 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 年-2035 年)》公开发布,“琉璃厂——大栅栏——前门东文化精华区”被列为“13 片文化精华区”之一。 就目前对大栅栏地区的研究情况来看,现有学术专著、期刊杂志和学位论文等多从某种文化遗产、某一街道或某种建筑形式入手进行研究,如对历史街区更新视角下大栅栏地区历史文化价值载体的研究,对大栅栏地区小规模整治与改造的初探,对大栅栏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发展的研究,对大栅栏地区院落空间现状的特征及构成要素分析,对大栅栏近代中庭建筑的研究,对大栅栏地区传统店铺类建筑遗产特征与价值传承的研究等,但都不是对大栅栏地区全部建筑的调查与研究,且有关建筑研究的类型单一。 因此,从新时代国家政策和建筑学的研究角度来看,大栅栏具有一定的地方特殊性和较高的研究价值,大栅栏煤东街区除南部几条胡同外,80%的地区位于大栅栏历史文化街区。所以,通过对大栅栏煤东街区建筑进行整体性研究,对历史文化街区更新和中轴线申遗工作具有积极推动作用。为贯彻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中关于首都功能核心区、老城整体保护和文化精华区的相关要求,结合疏整促工作、深化精细管理、推进科学治理,该课题在对大栅栏煤东街区的建筑进行整体研究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梳理该街区的历史,研究该街区建筑特征,为大栅栏历史街区的更新工作提供史料,探索在城市更新大背景下,建筑保护与更新的有效途径。
1.2 研究的内容、范围及方法
本课题以《北京旧城 25 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和《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为依据,以大栅栏煤东街区街巷胡同、传统四合院建筑以及近现代建筑为研究对象,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相关背景,主要从时代发展背景、自然环境因素及人文环境因素等方面梳理大栅栏街区建筑的起源、发展变迁。 (2) 空间特征, 分别从城市层面、街巷层面、合院层面研究大栅栏煤东街区建筑的空间特征。 (3) 建筑特征, 分类整理大栅栏街区建筑类型,总结其建筑特征,调查典型建筑的现状保存情况。 (4) 建筑保护与更新的探索 ,在对大栅栏街区建筑进行现状分析的基础上,从建筑本身出发,并结合政府、社会、居民等方面的具体情况,提出在空间层面和建筑层面的保护与更新的建议。 本文主要研究对象以大栅栏煤东街区的文物保护单位4为主,辅以部分《宣南鸿雪图志》所记载的代表性建筑,最后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历史典籍进行适当的补充研究。研究的范围北起正阳门,南至珠市口,东起前门大街,西至煤市街,兼顾北京中轴线地区正阳门至珠市口段其他范围。 首先,笔者采用文献研究法,查阅与论文研究内容相关的各种资料和文献,主要有以下三部分:其一是有关北京和大栅栏煤东街区的文献资料,对该街区建筑形成的相关背景进行研究,包括古文献、方志、期刊论文、与该地区相关的规划,宪章等,了解其发展变化过程;其二是有关街巷胡同和建筑方面的相关文献、书籍、论文等,研究大栅栏煤东街区建筑的外部空间特征和该地区的典型建筑特征;其三是和建筑保护与更新相关的国内外书籍和论文,查询国内外与城市更新相关的文献。 其次,采用实地调查法,对大栅栏煤东街区现有的胡同与建筑进行实地调研,掌握该街区的现状,并运用类型学的方法将调研资料分类、整理、评价。同时,也运用跨学科研究法,以建筑学为基础,利用社会学、自然科学、比较学等方法对大栅栏煤东街区建筑进行研究。最后,运用归纳分析法,对建筑现状进行分类总结并对得到的问题分类思考,形成相关学术成果。
第2章 大栅栏煤东街区的相关背景
2.1 历史沿革背景
大栅栏煤东街区隶属大栅栏地区,是大栅栏地区建筑的精华所在,与大栅栏地区的时代发展背景密切相关。 大栅栏地区的起源可上溯至金元时期。金天德三年(1151 年),朝廷颁布诏令,要求仿北宋东京汴梁规制扩建辽南京,后于贞元元年(1153 年)迁都,称金中都,大致位于今西城区广安门以南,这是北京建都的起始点。元至元三年(1266 年),元世祖忽必烈决定放弃金中都,在金中都东北部大宁宫(今北海)一带建新城,并委托重臣刘秉忠选址、规划,布局仿《周礼·考工记》营国之制,至元九年(1272 年)初成,号大都,意为“大汗之居处”。元大都是在保留金中都旧城的基础上另建的新城,城市采用“择中式”套城格局,由内城、皇城、宫城组成,棋盘式街道,里坊式布局,中轴线统领,“左祖右社,面朝后市”,时为世界上最为繁华的大都市。 大栅栏地区是在元大都建成后逐渐形成的,大栅栏煤东街区在此基础之上已初具雏形。原有的金中都被称为南城,元大都建成后,居民由南城迁往新城,为减少往来于新旧两座城市之间的路程,两城之间被居民逐渐走出若干条斜街和道路,这些斜街和道路即是当时的大栅栏地区。居民沿此街道建造宅舍店铺,开始形成该地区独有的街巷格局,日渐繁华。又因元大都时期开凿通惠河,使部分商人在丽正门(今天安门广场附近)外卸货,搭建棚房,促进了前门大栅栏一带的贸易活动,据元熊梦祥《析津志》记载,元代的丽正门外有菜市和穷汉市,已相当热闹。 大栅栏地区的发展在明清时期达到顶峰,这与明北京城的改扩建息息相关。明洪武年间(1368 年-1398 年),朝廷为抵御蒙军袭挠,放弃了元大都北五里的荒凉地带。永乐年间(1403 年-1424 年),又将都城向南扩展二里,并建“九门”之首正阳门,在正阳门外始建“廊房”,大栅栏煤东街区的廊房头条至四条即为当时所建,其中廊房四条是今大栅栏街的位置。据《人海记》载,“永乐初,北京四门、钟鼓楼等处,各盖铺房店房,召民居住,召商居货,总谓之廊房……今正阳门外廊房胡同,犹仍此名。”这些廊房内的商铺是当时的官建铺房,呈棚式样式。随着南方工商业者进京寻求发展以及大量举人来京应考,各种会馆建筑和旅馆客栈应运而生,于嘉靖年间形成规模。“庚戌之变”后,朝廷为了加强防御,于嘉靖三十二年(1553 年)又加筑了外城,外城设“八坊”,大栅栏地区被纳入其内,属正西坊,成为北京城著名的阛阓之所。
2.2 自然环境因素
北京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征影响着北京城内建筑的形成和发展,大栅栏煤东街区内的建筑形式不仅受二者的影响,也与该地区本身小范围的环境息息相关。 北京位于华北平原,西部和北部分别是太行山脉和燕山山脉,东南部是洪积扇形成的一片平川,依山面海,形势优越,北京左环沧海,右拥太行,北枕居庸,南襟河济,物产丰富,形胜优越,地理学称之为“北京湾”。据《天府广记》载:“冀都是天地间好个大风水。山脉从云中发来,前面黄河环绕,泰山耸左为龙,华山耸右为虎,嵩山为前案,淮南诸山为第二重案,江南五岭为第三重案,故古今建都之地,皆莫过于冀都。”自辽金以降,北京作为历代帝王的建都首选之地。北京城地处山、水之间,自然资源类型多样而丰富,用于建筑材料的相关植物和矿物资源中的木、土、石、砂等资源丰富。北京属于多地震带区,北京建筑的地震设防烈度级别为 8 度,在传统民居中采用框架式木结构体系,具有墙倒屋不塌的抗震特点。 北京的气候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型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北京气候对建筑的影响因素有三方面,一是日照的长短,冬季日照时数最短,天气严寒,因此建筑外墙和屋面较为厚实,增强御寒保温能力;夏季日照时数长,天气炎热,传统合院多在单体建筑前后出廊,前出廊以遮挡部分日照,降低室内温度,减弱日照对室内的不利影响,后出廊用以加大房屋进深,加强通风。二是风的方向,冬天西北风为主,夏天东南风为主,由于四合院的房屋多为南北向,所以北部不开窗,以防风沙和西北风,院门置于房屋东南隅的“巽”位,以接纳东南风,院落北房地坪抬高建房,保证良好的通风和日照。三是降水量的多少,北京的降水多集中在夏季,房屋采用硬山坡顶,以利于防水和排水,地面建于台基之上,以抵抗潮气、水患的侵蚀。 元代开通大运河,使得江南货物北达京城,促进了商业繁荣。但是南方漕粮沿大运河运达通州之后,只能陆运进京,耗资甚大,故开凿大都至通州的运粮河,即通惠河,为南北经济交流形成新的交通通道。通惠河河道自昌平入大都城,沿皇城东墙向南,出大都城后直抵通州,具体流出位置约为今正阳门之东,崇文门附近,南方商旅便可乘机携带货物搭漕船沿河北上,贩货至大都。这些商人到达大都后,多在此卸货、搭建廊房,促进了大栅栏一带的发展,人流的往来为此处街区空间格局和建筑类型的形成创造了条件。元李洧孙曾在《大都赋》中云:“凿会通之河,而川陕豪商,吴楚大贾,飞帆一苇,径抵輦下。”正是描述了商人往来大都经商的繁荣景象。
第 3 章 大栅栏煤东街区建筑的空间特征
3.1 城市层面
3.2 街区层面
3.3 合院层面
3.4 本章小结
第 4 章 大栅栏煤东街区典型建筑特征
4.1 居住建筑
4.2 商业建筑
4.3 金融建筑
4.4 其他建筑
4.5 本章小结
第5 章 大栅栏煤东街区建筑保护与更新的探讨
5.1 建筑保护与更新的依据
5.2 建筑保护与更新的指导思想
5.3 建筑保护状态与修缮情况
5.4 大栅栏煤东街区建筑保护与更新的建议
5.5 小结
结论
大栅栏煤东街区位于大栅栏历史文化街区,是中轴线南段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元代雏形发展至今已有 700 多年的历史,成为北京著名的商业中心,它的辉煌与繁荣在北京首屈一指。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明清以来的各项政策,促使该地区“廊房”兴起,形成街巷,修建房屋,人流往来,促使丰富的建筑类型产生。本文通过文献研究和实地调研,梳理了大栅栏煤东街区建筑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了该街区建筑的空间特征,考证了该街区典型建筑的历史、现状及特征,最后对建筑的保护现状和修缮情况进行分类,对其保护与更新策略进行探讨。得出的结论如下:在大栅栏煤东街区建筑形成的相关背景方面,主要受时代发展背景、自然环境因素和人文环境因素的影响。在大的时代背景下,建筑的形成源于金元时期的萌发,盛于明清时期的繁华,落于新中国成立后的转型发展;形成的自然因素受北京的地理环境、气候特征以及大栅栏地区的运河水系的影响,其中运河水系对该地区的发展起到大大的推动作用;人文环境因素主要指该地区所承载的宣南文化,包括了休戚相关的皇家文化、老号麇集的商业文化、早期经济发展的金融文化、会馆浸濡的士绅文化、和九流汇集的民俗文化。在大栅栏煤东街区建筑的空间特征方面,主要从城市层面、街巷层面和合院层面三方面入手。在城市层面中,大栅栏煤东街区是北京城的重要门户,打破了“前朝后市”的古代城市规划布局形式,违背了商业发于内城的发展规律,紧邻北京古都中轴线上的“黄金分割点”正阳门,与鲜鱼口地区共同组成会馆云集的士人文化,与琉璃厂共同组成大栅栏地区的斜街群,与天桥地区构成一幅民俗画卷,与天安门广场毗邻,形成等级森严与自由市井并存的现状;在街巷层面中,大栅栏煤东街区以“三纵九横”形成基本的街巷架构,胡同具有安全保护、居住、商业、金融交易和人文等功能,类型有格栅形、鱼骨形、半截子等,大栅栏街和前门大街汇聚众多老字号,是该街区典型的胡同代表。在合院方面,合院与胡同之间以背靠背的形式对接,合院之间以对接式和并列式组合,合院类型大致有传统四合院和带楼房的四合院两大类。在大栅栏煤东街区建筑特征方面,按照现代建筑使用功能的分类标准,把该街区内的典型建筑分为居住建筑、商业建筑、金融建筑、会馆建筑、宗教建筑、观演建筑等类型,并以建筑布局的平面形式和空间特征为依据,对每种类型的建筑进行分类研究。本文对该街区内全部文物建筑进行实地调研,并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实例重点考证,总结出该街区建筑特征如下:第一,从建筑平面布局和空间特征来看,该街区建筑的平面形式分合院式、中庭式、独立式三种。从时间发展顺序来说,每种建筑类型大致经历由合院式到中庭式,再到独立式的发展。第二,从建筑立面来看,大栅栏煤东街区的立面特征可以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中国传统风格样式,屋分三分,上分为坡屋顶,中分为墙身,下分为台基,并配有苏式彩画和雕饰艺术。第二类是西洋风格样式:主要以临摹各式的西洋风格建筑为主,部分融合传统元素,形成中西合璧式的建筑。第三类是当代建筑风格样式,运用现代设计手法,强调体块穿插,采用大片玻璃幕墙和建筑表皮,立面形式相对较简单。第三,从建筑结构方面来看,承重结构主要有木结构、砖木混合结构、砖结构三种形式,并且是由传统的抬梁木结构式逐渐转变为砖木共同承重和砖承重形式。屋顶承重结构也大致有两种形式,一类是中国传统抬梁式结构,通过梁上放短柱,短柱上放短梁,层层叠落至屋脊组合成屋顶承重结构,另一类是采用西式三角形木桁架结构,通过木材在负荷较大的屋顶结构连接节点,承担屋顶重量。最后,在建筑保护与更新方面,根据建筑保护与更新的依据,提出指导思想,通过对建筑的保护现状和修缮情况进行分析,针对该街区现存的问题,分别在空间层面、建筑层面和社会层面提出保护与更新的建议。在空间层面上,建议在大栅栏煤东街区构建“两轴五片四路径多节点”的规划结构,并且要重塑胡同界面,增强街巷节点功能,扩大街巷中的公共空间;在建筑层面上,主要体现在保护修缮文物建筑、更新不协调建筑、控制新建建筑三方面;在社会层面上,建议激发公众参与意识,传承街区的商业文化,发展创新型文化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研究历史也是为了服务现实,希望本文对大栅栏煤东街区建筑的研究和针对该街区所进行的建筑保护与更新的探讨,可以为大栅栏历史文化街区的后续相关保护与发展工作提供些许依据和参考。
该论文为收费论文,请扫描二维码添加客服人员购买全文。
以上论文内容是由
硕士论文网为您提供的关于《北京市大栅栏梅东街的建筑物保护与更新研究》的内容,如需查看更多硕士毕业论文范文,查找硕士论文、博士论文、研究生论文参考资料,欢迎访问硕士论文网建筑论文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