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论文网第2021-02-21期,本期硕士论文写作指导老师为大家分享一篇
建筑论文文章《天津市中心城区城市风貌引导体系初探》,供大家在写论文时进行参考。
本文是一篇建筑硕士论文,本文以超大城市的城市风貌为研究对象,总结国内外城市风貌引导理论与超大城市先进的城市风貌引导实践经验,针对我国超大城市风貌与引导的现状问题,引入“城市风貌基因”概念,对城市风貌引导的体系化策略进行初步探索。
第1章 绪 论
1.1 研究背景
世界第二次大战后,西方文明席卷全世界,不同国家地区的文明都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腐蚀。特别是超大城市受到冲击更为明显,地域文化特色逐渐消失,承载地域文化的物质要素如地方建筑被毫不留情的拆毁、破坏,取而代之的是毫无特色的现代建筑。理论上现代主义建筑与“大拆大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为了给建筑创新提供空间,拆迁城市的激进主张被提出来。事实上二战以后拆除现存的或老旧建筑被视为理所当然,并且逐渐转化为城市的执行政策。不可低估这些政策带来的好处,良好的采光、空气和日照,一系列改善卫生条件与居民福利的政策,很难通过其他的方式来实现。如果要实现这些目标,改变工业化进程形成的恶劣的城市生活条件,首先要彻底改变人口稠密和落后的建成区1。 现代主义的建筑思潮广为人们所赞赏,风靡世界一个多世纪。现实证明现代主义建筑思潮促进了超大城市的居住条件优化、城市发展,但是全世界的地域文化也被严重的侵蚀。这种同一化的逻辑包围超大城市的大部分的区域,城市逐渐成为方块盒子堆积而成的同一体(图 1-1),城市原有风貌遭到极大破坏2。城市整体的可识别性在超大城市发展政策中很重要,这是城市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因为正是可识别的特色将城市空间变成了一个可区分的地方。城市认同在很大程度上可能成为城市发展战略的结果。但是现代同质化的建筑导致城市风貌同一化,使得世界范围内城市身份认同出现危机。
1.2 研究对象与内容
本文以超大城市的城市风貌为研究对象,总结国内外城市风貌引导理论与超大城市先进的城市风貌引导实践经验,针对我国超大城市风貌与引导的现状问题,引入“城市风貌基因”概念,对城市风貌引导的体系化策略进行初步探索。从城市风貌结构到城市风貌特色分区再到城市单元风貌引导,层层深入,最终期望于超大城市形成角力平衡,和谐统一的城市风貌。然后针对天津市中心城区城市风貌与引导问题,将城市风貌引导体系运用于天津市中心城区城市风貌引导,提出适用于天津市中心城区的城市风貌引导策略,寻求城市风格的延续、特征的突出。最终塑造具有可识别性的城市风貌,扩大超大城市知名度,增强其人才吸引力,居民满意度。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理论基础
2.1 国内外城市风貌理论研究
对国内外城市风貌相关理论研究的梳理是理解城市风貌引导的必要条件,是构建和谐统一的城市风貌的基石。“城市风貌”、“城市特色”等概念虽各有偏重,最终的研究对象都是城市风貌问题,都能在其中发现对于城市风貌控制引导的裨益之处,需要对相关理论进行统一整理。国外与国内关于城市风貌相关的理论研究有很多,总体而言,国外的研究从 19 世纪末至今,理论研究相对成熟有体系,实践丰富1。国内相关理论研究产生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受西方城市风貌引导思想的影响较大,到近二十年风貌引导愈加受到重视,研究逐渐盛行,实践也越来越多。在城市风貌引导上经历着建筑——街道——城市三个阶段。关注点也开始从历史地段的风貌引导转向整体城市风貌的引导。 城市风貌相关的研究,主要开始于西方世界第一次工业革命遇到的城市风貌危机问题。欧美规划建筑界对于城市物质空间美学的追求由来已久,甚至在城市同质化扩展引发的城市风貌特色危机爆发之前。在对城市风貌理论的认识上,国外城市风貌理论研究分为三个阶段(图 2-1):19 世纪 80 年代—20 世纪 60 年代是西方城市风貌理论的孕育期;20 世纪 60 年代—70 年代,从孕育期向发展期迈进,理论方向从视觉审美转到心理认知。20 世纪 70 年代后,关于城市风貌的研究逐渐由心理认知领域转入物质与文化特色并重的和谐统一论(风貌平衡论)。
2.2 国内外城市基因相关理论研究
城市基因理论起源于国外将城市类比于生命体的概念。将人类躯体体的形态类比城市形态的思想由来已久,在文艺复兴时期比如阿尔伯蒂等建筑师们都认同这种城市与人体的类比,认为城市应当具有人体的尺度和形态。进入到 17 世纪中期,随着现代生物学的发展,开始有人将人体的器官与城市的功能分区进行对比,从而强调出城市具有生命性。但是过分执着于城市功能分区对人体器官的模拟,导致城市的功能分区过于单一,各功能区过于封闭,运行也较为独立。虽然某些生物特征与城市形态有些类似,但是其内部运作的机制不尽相同。居民需要混杂复合的城市功能,单一的城市功能分区与城市内部运作机制不能适应,正因为这一点,那些被认为会高效率运行的城市功能分区常常很难自我维系,这种思想最终走向衰败。虽然以不同器官类比城市功能分区的实践并不是特别成功,但是城市风貌应当与生物特征之间应当具有某些深层次的关联。 城市风貌在一定时间内是变化无常的,但在一些内在控制因子的影响下,城市最终会将无数毫不相联系的城市行为整合形成动态平衡和谐统一的城市风貌。如果能够深入理解控制因子,就能够精确对城市风貌进行量化,然后可以进一步引导城市风貌,在有限时间内实现城市风貌的和谐统一。这对于城市风貌研究和城市设计具有比较重大的作用。城市风貌的控制因子与生物基因对生物体的控制引导作用比较类似,随着生物学基因科学快速发展,理论界再一次转向了生物学的最新理论。通过借鉴基因学的相关理论及最新相关成果,将有利于对城市风貌内在控制因子即城市风貌基因的研究。
第 3 章 超大城市的城市风貌问题与引导体系构架
3.1 我国超大城市的城市风貌形成及问题
3.2 我国超大城市风貌引导问题
3.3 我国超大城市的城市风貌引导的组织方法
3.4 超大城市的城市风貌引导技术路线
3.5 本章小结
第 4 章 天津市中心城区城市风貌形成与问题
4.1 天津市中心城区城市风貌的历史形成
4.2 天津市中心城区城市风貌现状调研
4.3 天津市中心城区城市风貌问题
4.4 天津中心城区现有城市风貌引导及问题
4.5 天津市中心城区城市风貌引导未来的策略
4.6 本章小结
第 5 章 天津市中心城区风貌引导
5.1 “一心多核,环射结合”的城市风貌结构
5.2 “特色主导,尺度宜人”的城市风貌分区
5.3 “重点突出,和谐统一”的单元风貌
5.4 本章小结
结 论
随着我国城市快速发展,原本具有识别性的超大城市的城市风貌被建设性破坏,各大城市或多或少都出现了风貌危机,城市风貌亟待修复。虽然我国各超大城市都在进行风貌引导的尝试,但是由于没有体系化的城市风貌引导方法,导致城市风貌引导的效果其实不是特别明显。本文基于我国超大城市现有城市风貌的问题:风貌结构被破坏忽视,区域特色不明显、特色要素破坏严重,以及城市风貌引导有效性差的问题,引入生物学“基因”理论来进行城市风貌引导方法体系的构建,希望超大城市的城市风貌结构能够核心突出、因地制宜;城市风貌单元划分特色鲜明、尺度宜人;单元风貌引导提纲挈领、角力平衡。以天津市中心城区的城市风貌为研究对象,在总结天津市中心城区现有城市风貌与引导问题的基础上,运用全新的风貌引导方法体系,从结构—分区—单元引导全方位提升天津市中心城区城市风貌特色。本研究的成果包括:
(1)对城市风貌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在研究国内外城市风貌理论体系与总结城市风貌引导先进经验的基础上,认为对于风貌和谐统一与建立体系化引导方法是国内外超大城市有效进行城市风貌引导的核心所在。
(2)简要介绍生物学领域“城市基因”与其在城市规划相关研究的运用。
(3)深入总结我国超大城市风貌与引导的问题,从问题出发,在“城市风貌基因”指导下总结一套科学有效的城市风貌引导体系,以期形成结构清晰,特色鲜明,居民易于感知的城市风貌。
(4)对天津市中心城区城市风貌的历史形成与问题、天津现状城市风貌的引导体系与问题进行系统研究,提出未来天津市中心城区城市风貌引导的策略。
(5)针对天津市中心城区问题,将“城市风貌基因”下的城市风貌引导体系运用于天津市中心城区风貌引导,在城市风貌结构、特色风貌分区、单元风貌引导做出具体示例。
该论文为收费论文,请扫描二维码添加客服人员购买全文。
以上论文内容是由
硕士论文网为您提供的关于《天津市中心城区城市风貌引导体系初探》的内容,如需查看更多硕士毕业论文范文,查找硕士论文、博士论文、研究生论文参考资料,欢迎访问硕士论文网建筑论文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