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论文网第2022-05-31期,本期硕士论文写作指导老师为大家分享一篇
核医学论文文章《人工智能化护理干预在分化型甲状腺癌131I治疗病房的运用分析》,供大家在写论文时进行参考。
研究表明甲状腺癌 131I 治疗患者的负性情绪与其性别和文化程度存在相关性,针对女性患者焦虑、抑郁的发生率更高和高中及以上文化水平的患者焦虑、抑郁程度更严重的现象、自我管理决策效能与文化程度之间存在相关性的特点,护理人员可对接受 131I治疗的相关患者进行重点关注,预防和减轻患者的负性情绪,增强患者自我管理的信心,提升其依从性以应对疾病,从而达到患者更好地配合治疗、实现预期目标的效果。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甲状腺癌(Thyroid Caneer,TC)是内分泌系统和头颈部肿瘤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1],也是近年来发病率增长最快的恶性肿瘤[2]。根据 2018 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IARC)的数据统计:全球甲状腺癌发病率约为 6.7/10 万,我国每年新增病例达 19 万(
194 232 例)。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DTC)起源于甲状腺滤泡细胞,主要包括乳头状癌和滤泡状癌,占甲状腺癌 95%以上,是甲状腺癌中最常见的类型。目前国内外针对 DTC规范化治疗普遍推荐的方案是手术治疗+131 碘(131I)治疗+SH 抑制治疗[3]。放射性 131I
可以被术后残余的甲状腺癌细胞特异性吸收,释放β射线对甲状腺进行照射,是清除手术残留的甲状腺组织以及手术中无法切除的局部和远处的转移病灶重要的治疗手段[4]。131I 的放射特性决定其具有较高的临床治疗价值,但同时也会产生一定程度的辐射危害[5]。由于大量的放射性核素随排泄物排出体外,患者服 131I 后成为一个移动的放射源,对周围人群形成照射,故患者治疗过程中必须住进辐射防护病房进行隔离,治疗期间医护人员除特殊情况外不进入病房,因此 131I 治疗病房的护理干预与普通病房不同[6]。具体表现为:全身碘扫描发现 131I 除了进入残留甲状腺组织和 DTC 病灶外,口咽、鼻区、唾液腺、肝脏、胃、肠及泌尿系统等部位也可见到不同程度的生理性聚集,肠道聚集主要是唾液腺和胃摄取、分泌的 131I 转运到肠道的结果,131I 通过肾脏排泄导致泌尿系统显影。正常乳房等组织有时也可摄取 131I[7]。大剂量的放射性药物在治疗过程中不仅杀死肿瘤细胞,同时还会损伤身体其他正常组织细胞,治疗后 1-3 天内部分 DTC 患者可出现唾液腺损伤、颈部肿胀、疼痛、恶心呕吐、骨髓抑制等局部及全身明显的辐射损伤反应[8],如果监测不及时,将增加潜在医疗安全风险[9],治疗后而病房无床边护理、无家属陪护支持,增加了患者跌倒、坠床、烫伤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安全风险系数陡然升高;癌症的诊断、手术、131I 治疗的强烈负性刺激,加上对治疗方式的恐惧、对疾病预后的担忧、激素水平异常、单独隔离环境不适等多种因素,患者很容易出现孤独感、焦虑和抑郁等消极情绪,损害患者的身心健康[10],不利于治疗效果最大化;此外,部分 DTC 患者
合并其他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类风湿关节炎等,由于慢性性疾病的管理控制对治疗目标疾病的影响微乎其微,在甲状腺癌 131I 治疗期间往往更重视目标疾病治疗的过程,患者在隔离期对自身所合并慢性病管理的依从性较差。综上所述:131I 核素治疗期间的护理措施、程序具有较强的专业性,针对专科疾病的有效护理干预对保证患者安全、保障和提升治疗效果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也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1]。
1.2 131I 的治疗原理
131I 溶液或胶囊以口服的方式通过消化系统进入血液循环后,靶向定位并吸收进入甲状腺细胞及残余的甲状腺肿瘤细胞中,通过衰变发射β射线引起靶细胞水肿、变性、坏死,从而将残余甲状腺及癌转移灶消灭,达到降低肿瘤复发及转移的目的[1]。131I 发射β射线(99%)和γ射线(1%),其中β射线在组织内平均射程不足 1mm,所以能量几乎全部释放在残留的甲状腺组织或病灶内。γ射线射程较长,穿透能力也较强,可穿透人体对外界环境和人群造成一定程度的放射性暴露,是 131I 治疗中形成外照射的主要因素,可用来显示 131I 在体内的分布并探查可疑病灶[26]。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类型类实验性研究
2.2 研究对象
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选取 2020 年 3 月至 2021 年 1 月期间在内蒙古自治区某三甲医院核医学科接受 131I 治疗的甲状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住院实施预约制度,患者均于住院治疗前两周进行预约,统一于星期一住院,治疗周期约为 7 天,统一安排出院。
2.2.1 纳入标准
①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拟行 131Ⅰ治疗
②意识清楚、智力正常,能够配合完成调查
③无语言沟通障碍,能够理解量表内容并能自己填写问卷者
3.结果
本研究自 2020 年 3 月起至 2021 年 1 月止,共计收集甲状腺癌 131I 治疗患者 96 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 48 例,对照组 48 例。所有统计检验均采用双侧检验,显著性水平采用 a=0.05。
3.1 一般人口学资料
最终 96 例甲状腺癌患者参与了研究,其中男性 26 例,占 27.1%,女性 70 例,占72.9%,年龄的中位数为 45(14.75)岁。将两组病人的一般资料进行比较,性别、职业、民族、宗教、文化程度、婚烟状况、睡眠情况使用卡方检验,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见表 2)对照组和干预组患者年龄采用两独立样本秩和检验,P=0.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 3)两组资料均衡具有可比性。
4.讨论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甲状腺癌是实体恶性肿瘤近年来增长最快的癌性病变[45]。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采用 131I 治疗可显著降低复发和转移的风险,临床应用普遍[46]。但治疗中很多患者由于对治疗方式的恐惧,对疾病预后的担忧、激素水平的异常,单独隔离环境不适等多种因素,常处于多种因素影响的心理应激状态,情绪和心境不稳定,容易产生抑郁、焦虑和孤独感等不良情绪[47-48]。
5.结论
(1)甲状腺癌拟行 131I 治疗的患者治疗前由于已经经历了手术,造成机体和心理一定程度的创伤,存在焦虑、抑郁情绪,行治疗期间常规护理措施,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无明显改善甚至将进一步加重。
(2)人工智能正在影响着各领域,在医疗护理行业也有较为广泛的应用。人工智能化措施应用于 131I 治疗病房护理中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无聊的不良情绪,并有助于提高患者自我管理疾病的信心水平,临床应用前景广阔,值得进一步研究完善并推广。
(3)研究表明甲状腺癌 131I 治疗患者的负性情绪与其性别和文化程度存在相关性,针对女性患者焦虑、抑郁的发生率更高和高中及以上文化水平的患者焦虑、抑郁程度更严重的现象、自我管理决策效能与文化程度之间存在相关性的特点,护理人员可对接受 131I治疗的相关患者进行重点关注,预防和减轻患者的负性情绪,增强患者自我管理的信心,提升其依从性以应对疾病,从而达到患者更好地配合治疗、实现预期目标的效果。
(4)通过研究获得的 131I 治疗期间患者的无聊倾向性与负性情绪间存在正向相关性关系,有利于治疗护理工作靶向目标的开展,通过改善 131I 治疗期间患者无聊状态的举措实施以达到减轻其焦虑、抑郁情绪的目的。
该论文为收费论文,请扫描二维码添加客服人员购买全文。
以上论文内容是由
硕士论文网为您提供的关于《人工智能化护理干预在分化型甲状腺癌131I治疗病房的运用分析》的内容,如需查看更多硕士毕业论文范文,查找硕士论文、博士论文、研究生论文参考资料,欢迎访问硕士论文网核医学论文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