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论文网第2020-08-30期,本期硕士论文写作指导老师为大家分享一篇
工商管理文章《MBA学生创业学习对创业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供大家在写论文时进行参考。
当前学术界对创业学习、创业意愿和创业行为三个变量的研究方式主要是集中在单独研究这三个变量的影响因素,但是探究这三个变量之间到底存在什么样关系的文献很少。通过对前人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与分析,本研究建构了创业学习、创业意愿和创业行为的概念模型,同时提出本文的相关理论研究假设,探讨MBA 学员创业学习对创业行为的影响作用,以及创业意愿在它们之间所起的中介作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创业学习是管理学界当前的一个研究热点,通过文献梳理发现,学术界研究创业意愿的较多,而涉及创业行为形成机理的研究不多,将 MBA 作为研究对象,从创业学习来源角度来探究创业学习对创业意愿、创业行为的作用机理的研究偏少。目前学术界很多学者将创业意愿作为结果变量来研究创业意愿的影响因素,将创业意愿作为前置变量来研究创业意愿对创业行为影响的文献较少,而将创业意愿作为创业学习与创业行为之间的中介变量来研究创业学习对创业行为影响的研究更少。目前学术界对创业学习的研究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是文献综述归纳法和访谈法,国内的创业学习研究也以理论研究为主,对创业学习进行实证研究的文章比较少。本文在对创业学习文献梳理时发现,学术界对创业学习偏重于创业教育,创业教育偏重于学校创业教育,而对源于家庭的创业教育、源于社会的创业教育和源于个人的创业学习研究不多,将学校创业教育、家庭创业教育和个人创业教育结合起来做实证研究的文献更少。创业教育更多地是教育者对学习者进行知识传输和创业素养的培养,目前学术界对创业学习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学校创业学习,而作为有工作经验的 MBA,其创业学习的来源更为广泛,其他创业知识来源途径的研究学术界比较缺乏。研究创业学习的视角也主要集中于创业认知视角、网络视角、实践视角,而对创业学习来源视角的研究较少。本文界定的创业学习是从学习者的角度来看待创业教育,根据创业学习知识技能的来源不同,本文将创业学习分为学校创业学习、家庭创业学习、个人创业学习三个结构维度来研究不同创业学习对创业行为的影响程度,有助于更好的理解创业学习如何影响创业意愿,从而影响创业者的创业行为发生。2018 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首次突破了 820 万,比 2017 年增长了 3.14%,进入 21 世纪之后,中国应届大生毕业人数已经保持 17 年的不断增长,相比 2001年,2018 年增长了 7.2 倍。根据教育部相关消息透露,2019 年这个数量将达到830 多万。这样复杂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我国的就业创业工作面临着巨大的压力。面对每年高校毕业生人数的不断增长,如何解决其就业问题成为了社会的焦点。创业活动不仅能够有效带动经济增长,还可以促进社会就业,带动市场革新,对推动社会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以创业代替就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解决就业的新趋势。
1.2 研究意义
本文界定的创业学习是从学习者的角度来看待创业教育,并将创业学习按来源不同划分为家庭创业学习、个人创业学习和学校创业学习,创新了创业学习的划分类别,丰富了创业学习的理论内涵。将创业意愿作为创业学习对创业行为影响机制中的中介变量,在某种角度上弥补了基于创业教育视角的创业学习研究,为后期学者们开展创业学习对创业行为的研究提供更多的理论基础,对后续理论研究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具体包括:(1)从创业学习来源的角度细化了创业学习的分类,将创业学习分为家庭创业学习、个人创业学习、学校创业学习,在某种角度上弥补了基于创业教育视角的创业学习的单一研究角度。(2)研究家庭创业学习、个人创业学习、学校创业学习的结构维度。(3)分析家庭创业学习、个人创业学习、学校创业学习对创业意愿和创业行为的影响。(4)将创业意愿作为创业学习与创业行为影响的中介变量,创新了研究角度,并验证了创业意愿在二者之间所起的部分中介作用。以学术性和职业性相结合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是推动国家科技创业的主力军,探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创业教育与学习对国家培养更多的高层次创业人才有重要意义。创业教育是目前很多 MBA 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热点,研究 MBA 创业学习对创业行为的影响机制,有助于为高校开展 MBA 创业教育提供实证数据,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从而更有针对性的指导 MBA 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通过研究创业学习是如何提高创业意愿,继而使人们产生了创业行为。分析现有创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影响因素,不仅可以为国家如何制定行之有效的创业政策和措施、为高校创业课程学习提供内容和体系上的指导、还可以为创业学习的改革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这对处于创业学习发展初期的中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本文通过对 MBA 创业学习对创业行为的作用机制研究,考察创业学习对创业行为的影响,探究创业学习具体包括哪些方式,是哪些实际的创业学习对创业行为发生了作用,而创业意愿在其中又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对现实中帮助指导创业学习活动的开展有重要意义。(2)为高校出台大学生创业学习相关政策、创业学习相关课程提供指导。创业教育是目前很多 MBA 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热点,研究 MBA 创业学习对创业行为的影响机制,有助于为高校开展 MBA 创业教育提供实证数据,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从而更有针对性的指导 MBA 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创业学习文献综述
Lundström,Stevenson指出,创业教育学习在以知识为主的社会环境中,对提高国家的创业创新水平,提高就业率,促进经济发展和国家创业文化的形成,在构建创新型国家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林强通过文献梳理整理出了根据创业的定义,根据观点不同将创业理论研究划分成风险、认知、领导等八大学派,其中战略学派主张从战略管理的角度来研究企业成长过程中的各种创业活动,机会学派强调从创业机会的识别和利用相结合的角度去研究创业,认为创业是创业者发现和利用“有利可图的机会”的过程。对于创业的定义目前学术界并没有达成统一,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梳理,比较有代表性的如表 2-1 所示。综合前人对创业相关概念内涵的定义,本研究在考虑研究方向和角度的同时也参照前人的研究来定义创业的概念:创业即个人利用资源通过主导、合伙参与等方式来创建新的企业或者开办新的业务,通过提供相关产品或者服务等来创造商业价值的活动的过程。创业学习是以学习者的角度来观测创业个体通过进行创业学习来获取创业知识的过程,创业教育更多地是教育者对学习者进行知识传输和创业素养的培养,在以往的研究由于研究对象主要集中于在校大学生,所以创业教育和创业学习从学校这个角度来看是拥有一定相似性。Myles Mace 教授的创业教育学习相关第一堂课程在哈佛商学院正式开课,标志着学校创业教育的正式产生。苏塔瑞斯(Souitaris)等首次提出大学生创业教育从知识、鼓励和资源三方面给学生带来收获,并通过量表加以验证。创业学习在中国的起步较晚,而国外创业学习起步较早且具有代表性的定义多数起源于美国。创业学习的概念和创业以及创业教育的情况相似,当前国内外学术界对于创业学习的相关定义较多,Deakins 和 Freel 提出创业学习是创业者经过连续的将新知识与已有的知识相整合,并以此来刺激创业行为的整个影响过程。刘井建指出创业学习的含以是创业者要在适应环境变化中进行学习,也要对相关创业知识的提取以及自身的创业能力的开发之中得到学习的过程。周必彧,池仁勇认为创业学习是创业者除开个人先天因素以外,大部分依靠的是通过后天掌握的创业知识和经验的不断学习探索的过程。但是目前学术界尚且没有一个标准的定义。
2.2 创业行为的研究综述
Mc Mullen,Shepherd(2006)指出,创业行为一般是指创业者为达到创业目标,依靠已经产生的创业意愿和已感知的创业机会而实施的一系列行为。Krueger认为创业行为是突破当前的资源限制来追求创业机会的过程。张玉利(2008)认为创业行为的本质就是创业者通过积累、重组、利用等方式获取创业资源并将其进行整合的过程。基于对前人研究成果的整理和分析,本研究参照 Mc Mullen,Shepherd 和Sternberg,wennekers来定义本研究的创业行为:依靠已经掌握创业机会和已有的创业意愿,为达成相关创业目的而实施的一系列行为,它不单指成为一家新创企业的所有者,只要参与过创建企业的相关活动都可以被视为创业行为的开展。关于创业行为的维度与测量,学术界也有很多的不同划分方式。GEM 报告将创业行为分为机会型和生存型两个维度。刘迈克参考 Farmer 的创业行为量表,并结合该量表做了修改,从创业机会发现和创业机会开发两个维度来测量创业行为。Timmons(2010)将创业行为分为机会感知与识别、创业团队组建和资源获取三个维度。张玉利( 2003)提出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来将创业行为分别分为三个维度。刘宇娜,张秀娥参考 Reynolds和 Carter的创业行为量表来测量创业个体创办企业的初始行为。Vesper(1997)认为创业行为可以由人、机会、环境、风险与报酬四个维度来解释。而姚晓莲将创业行为分为五个维度来测量。通过梳理创业行为文献发现,对创业行为维度的划分,学术界并未达成统一,且相关文献较少。本研究认为创业行为应该包括很多方面,包括搜集创业信息、探讨商业想法等准备活动以及筹措资金、注册公司等实施活动,因此参照相关学者对创业行为的维度划分方式并借鉴刘迈克测量创业行为的相关题项,从创业准备和创业实施两个方面来测量创业行为。本章对创业研究领域中的创业学习、创业行为和创业意愿等概念做了相关概念、测量维度、研究现状等相关文献的梳理,并做了相关变量的研究述评,为本文的接下来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也借鉴前人的理论研究成果对本文所关注的几个变量做了本研究对其概念的定义和维度的划分。
第三章 理论模型与研究假设
3.1 理论模型的构建
3.2 研究假设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研究设计与研究方法
4.1 调查问卷设计
4.2 数据收集
4.3 变量的测量
4.4 数据分析方法
4.5 样本的基本信息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
5.1 信度与效度分析
5.2 同源方差检验
5.3 探索性因子分析
5.4 验证性因子分析
5.5 描述性与相关性分析
5.6 差异性分析
5.7 回归分析
5.8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研究总结与不足
6.1 研究结论
本文利用 382份调查数据,结合线性层次回归分析方法,以专业学位研究生MBA 为研究主体,探究了创业学习、创业意愿对创业行为的影响。得出如下研究结论:第一,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发现,创业学习分为家庭创业学习、个人创业学习以及学校创业学习三个因子,创业行为分为创业实施行为和创业准备行为两个因子,创业意愿分为一个因子。第二,创业学习中家庭创业学习、个人创业学习以及学校创业学习三个因子共同作用于创业意愿与创业行为时,家庭创业学习和个人创业学习与创业意愿、创业行为正向影响显著,学校创业学习对创业意愿、创业行为的都无显著影响。第三,创业学习中家庭创业学习、个人创业学习以及学校创业学习三个因子单独作用于创业意愿与创业行为时,创业学习与创业意愿、创业行为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第四,创业意愿和创业行为呈正相关,创业意愿对创业准备行为和创业实施行为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第五,通过差异性分析发现传记特征的影响中只有出生地无明显影响。其他因素中,性别、参加工作年限对家庭创业学习、创业意愿以及创业行为都有显著影响;年龄、有无创业经验对创业意愿、创业行为有显著影响;父母是否创业对家庭创业学习影响显著;亲友是否创业对家庭创业学习,创业意愿和创业行为中的准备行为影响显著;说明传记特征的影响在 MBA 创业学习对创业行为作用机制中不可忽视。第六,创业意愿在创业学习对创业行为影响机制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有创业意愿的个人开展创业行为的过程受到创业学习的影响,创业学习不仅可以直接正向作用创业行为,也能够经由创业意愿的中介作用间接正向作用创业行为。以上研究结论与以往研究不同的是,本研究发现如果将家庭创业学习、个人创业学习、学校创业学习三个因子看作一个整体,来自学校的创业学习对创业意愿、创业行为的影响不显著,这可能与本研究的调查对象都是参加工作后的有工作经验或者有创业经验的 MBA 学员,在他们工作或者创业以前,他们大多数没有接受过学校的创业学习,而是受家庭因素的影响,或者个人对创业学习的一种渴望而产生的创业意愿。而学校创业学习,是由于他们产生创业意愿或者创业行为以后,觉得自己已有的创业相关知识不能满足其自身发展需要,而选择再次到学校或者创业相关培训机构进行继续学习。另一个原因是目前很多有关创业的研究对象都是针对大学生,而创业学习也大多数是研究学校的创业教育学习,如果单独研究学校的创业学习,它对创业意愿和创业行为的都有显著正向影响。而将个人创业学习、家庭创业学习、学校创业学习三者看做创业学习的一个整体来研究,学校创业学习对 MBA 专业学位研究生创业意愿和创业行为的影响不显著,说明与个人创业学习、家庭创业学习相比较而言学校创业学习对创业意愿和创业行为的影响更弱,因此在进行创业教育的时候,更要结合家庭,学校的创业教育支持,帮助学生提高创业意愿,刺激创业行为的产生。
6.2 研究启示
本文的研究结论对探究如何激励具有工作经验的MBA 创业行为以及如何提高 MBA 创业意愿具有重要启示。实证结果表明,如果仅仅是靠学校的创业学习来提高 MBA 的创业意愿和创业行为是远远不够的,必须结合家庭创业学习,以及个人的自主创业学习,才能将创业教育的效用发挥到最大。MBA 的创业教育应该结合家庭创业教育,建立完善的创业教育机制,思考如何将家庭创业学习、学校创业学习、个人创业学习进行融合。家庭的创业教育中应注意与学校的创业教育课程,或学校提供的相关创业资源相结合,学校的 MBA 创业课程相关的教育应该与个人创业学习和创业实践相结合。一方面合理设置学校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优化学校创业教育的课程教学,了解学生个体对创业学习的具体需求,增强其自发寻求创业学习的动力,提升学生对创业相关的理论知识储备。另一方面家庭创业教育也可以结合学校创业教育给与一定的支持,实证证结果表明家人及亲友等榜样力量对创业意愿及创业行为的产生起着比较强的作用。MBA 都是至少有三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群,很多人也是有了自己的家庭,如果一个家庭中子女或者家人有自主创业的想法,家长或伴侣应该鼓励,帮助他们拓展人脉、收集信息、发现更多的创业机会,必要时也可以给予一定建议和资金支持,帮助他们更好的激发个人创业学习的意愿,提高他们创业的可能性。学校创业教育思考如何通过学校创业教育更好的激发个人自主创业学习。加强创业理论与创业实践课程相结合,根据社会市场需求调整学校课程的内容增加创业教育的实用性,从而使创业学习的整体效率得到提高。通过链接高校、社会、家庭的创业资源,使之形成合力,才能增强专业学位研究生对创业价值的感知,解除 MBA 研究生创业的后顾之忧。MBA 学生都是有工作经验的,学校在对 MBA 进行创业教育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MBA 学生的创业意愿,如果创业教育的课程只是一味的被动灌输给学生,不能引起学生自发主动的学习创业相关知识,那么学校的相关创业教育能达到的效果甚微,甚至有可能起到反作用,因为这样不但加强了学生的学业负担,出现厌学、逃课缺席等现象,最终学无所获,也浪费了教学资源。所以对于 MBA 的创业教育应该有针对性,对于一些有创业意愿的学生,不仅只在于创业教育理论课程的教学,还应该结合实践相关的创业能力的提高,不然空有一番理论还不能将创业付诸实践也是没有价值的。因此在对 MBA 进行创业教育的时候既要面临全体学生,也要兼顾不同学生的实际需要,学校可以实行创业课程必修和选修相结合的政策,对需要全体授课的课程进行必修,对个人需要不同的课程进行分类实行选修,学生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创业课程的学习,这样的创业课程选择方式可以使学校的创业学习效率比学生被动的接受学校安排好的创业学习课程效率更高。创业学习来源方式的不同,对创业者创业意愿和创业行为产生的强弱程度有重要影响,很多高校将 MBA 的教育重点放在专业学位教育和职业教育上面,对 MBA的创业教育重视性不够,没有将创业学习相关课程纳入到 MBA 培养体系中。现有很多高校在对 MBA 学生进行创业实践培养工作上比较欠缺,学生能得到的创业实战机会很少,学习过程中很少取得创业成果。学校创业教育应增加更多的创业实践教育,帮助学生将所学的创业相关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根据社会市场需求调整学校课程的内容增加创业教育的实用性,从而使创业学习的整体效率得到提高。比如孵化园、校外创业实践机会、引入校外创业导师等,建立一套完善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将 MBA 创业教育的理念、课程内容和课程学分设置融入到 MBA的人才培养方案中。从这些方面来提高 MBA 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帮助创业者通过创业学习来识别有价值的创业资源,增强其创业的意愿和创业行为。MBA 的课程多集中于企业管理相关课程,而对其他学科的跨专业学习的内容基本没有,而创业很多时候是不同学科之间的知识碰撞和融合而产生的创新,不同学科具有不同的思维,不同的观念,跨学科的学习可以帮助 MBA 学生融合不同技术和方法,促进学科的交叉发展。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不仅能够提高 MBA 学生的综合技能素质,也能提高其他非 MBA 专业学科学生的管理学知识,让其他专业学科的学生的学习不仅仅限于本专业的相关技能和知识,提高各类不同专业的研究生人群的创业意愿和创业行为。
6.3 研究局限性
本文通过实证分析探究了MBA 学员创业学习对创业行为的影响,研究所得的结论对现实和理论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在整个研究中仍然存在一些需要改进之处,有待后续进一步深入研究改善。不足和局限之处具体包括:首先,在样本选择方面本研究将调查对象定位于有工作经验的 MBA,没有考虑高校在校学生、中小学生、农民工等社会其他群体,而且研究对象的地域分布主要在四川。不同的群体和地域分布的人群在创业学习上可能有差异,在创业学习对创业行为的影响研究上可能会得到不同的研究结果。后期研究可以扩大研究对象群体,对不同的群体进行划分,将不同的研究群体作为新的研究对象进行研究。其次,本研究主要是对研究对象在当前某一个阶段的静态数据,没有对调查对象进行一个动态的追踪研究。而创业学习和创业活动是比较复杂的动态过程,单单依靠某个时间的静态数据可能会影响调查数据的准确性,不能完整的反应创业学习对创业行为的作用机制。第三,本研究构建了创业学习对创业行为的中介效应模型,对创业学习做了具体分类,创业意愿与创业行为之间的影响因素也没有做进一步探讨和研究,但是在创业学习对创业行为这一影响机制中,可能还存在其他的影响因素,是否存在其他中介变量和调节变量,本研究没有做进一步探索。
6.4 研究展望
针对本文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本文探讨了在后续的相关研究中要注意探索更完善的方法来弥补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为创业学习和创业行为的研究提供更多的理论基础,具体展望如下:第一,后续研究要扩大样本选取量,扩大研究群体范围和区域范围以完善样本的选取,对不同的群体和不同区域范围的研究对象进行区分,了解不同群体和不同区域范围研究对象中潜在创业者的不同特征,并注意比对这些不同群体和不同区域范围人群的创业活动情况存在的不同特征以及相同特征,有利于研究区域差异、群体差异对创业行为的影响,从而更好的指导相关国家政策的落实以及后续研究的进行。第二,后续研究将进一步实施动态追踪调查或者采取一个相对固定的研究群体对其进行跟踪研究,理清创业学习对创业行为的各种可能的影响机理关系,对创业意愿比较突出的调查对象进行追踪,实施动态样本的调查选取,以得出更加科学的研究结论。第三,未来研究中可以继续探究创业学习和创业行为之间除了创业意愿,是否存在其他中介变量,比如创业能力、创业环境等。探究创业学习和创业意愿之间是否存在中介变量,比如创业机会识别、自我效能等;是否存在调节变量,比如社会网络、创业环境等。探究创业意愿与创业行为之间是否存在中介变量,比如创业机会识别等,是否存在调节变量,比如环境不确定性等。后续研究可以将创业学习与创业行为关系进一步细化,研究各个可能存在的变量对其关系的影响,丰富相关理论研究。
6.5 本章小结
本章首先对研究结论进行了总结分析,然后提出了所做研究对现实的启示,接着指出了本研究存在的不足与局限,最后针对本研究存在的不足和局限,提出了本研究的未来展望。
该论文为收费论文,请扫描二维码添加客服人员购买全文。
以上论文内容是由
硕士论文网为您提供的关于《MBA学生创业学习对创业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的内容,如需查看更多硕士毕业论文范文,查找硕士论文、博士论文、研究生论文参考资料,欢迎访问硕士论文网工商管理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