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论文网第2020-12-18期,本期硕士论文写作指导老师为大家分享一篇
工商管理文章《中美高校工商管理本科课程比较研究》,供大家在写论文时进行参考。
本篇论文是一篇工商管理硕士论文范文,培养目标既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也是教育工作的归宿准确定位好培养目标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开展中美工商管理教育培养目标的比较,首先需要理解培养目标的涵义。即使中美工商管理教育学科性质相同,但是由于中美政体、国情、文化及经济发展水平等的差异,也会显现出特殊的表现形式。
1、绪论
二十一世纪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世纪。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靠人才,根本在教育。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深入发展,对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大学是国家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基地,承担着培养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高级人才的重任。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探索人才培养模式,遵循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和因材施教的理念开展教学改革,是我国大学教育改革的根本任务。
1.1 问题的提出
2007年5月,作为武汉科技大学管理学院的一名教师,我参与了由美国堪萨斯州华盛本大学砧麦克·史多伊克。教授带领的四名华盛本大学商学院学生到武汉企业实习的工作。为了充分利用这一国际化的实习交流机会,我校管理学院从国际工商管理专业挑选了名学生作为美国学生的实习伙伴,共同参与美国学生在汉企业的实习活动。这次中美学生的联合实习活动成效显著,反响很大,参与实习的中美学生均感到受益匪浅。在参与这项跨国联合实习的过程中,通过与华盛本大学商学院教授进行交流,我了解到参与本次联合实习的美方学生选修了由他开设的名为《阴打争丑切`对。》的课程,到中国企业进行实习体验是该门课程目标要求之一此外,还了解到美国大学商学院的课程设置比较强调个性化、创新性。教授可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特点,创造性地提出新课程。通过撰写详细的课程目标、课程大纲和实施方案,然后上报给课程评审机构。一旦评审通过,课程就可付诸实施。众所周知,工商管理专业时代性强,理论发展变化快,与之相对应的课程也表现出更新快的特点。那么,我国大学在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工商管理本科人刁`方面,工商管理课程是否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时进行了调整呢即使调整,那么课程调整遵循的原则又是什么呢我国是否像美国一样,存在一个工商管理专业协会来对工商管理课程进行论证鉴定昵这一系列的问题浮现眼前。我国的工商管理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的依据是否合理是否结合了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特点在课程目标上是否突出了工商管理学科对学生能力的要求中国大学是否能够培养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工商管理人才呢工商管理本科教育是培养工商管理人才的重要环节。它是研究生教育的基础,又是直接给工商企业输送人才的重要途径,其人才质量直接影响到我国工商企业未来的竞争实力。据调查我国本科毕业生是最有可能在工商界成为成功企业家的群体。然而,本科生的培养不同于硕士和博士生的培养。课程作为媒介将社会、学校、教师与学生联系起来,在传导显性知识的同时,也通过隐性知识塑造了国家所需要的德才兼备的工商管理人才。德才兼备人才的培养正是通过设置与其学习能力相适应的有效的课程,并通过有效的课程实施方案加以开展的。因此,课程对本科生的培养至关重要。那么,我国工商管理本科教育课程现状如何呢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是否匹配课程实施方案是否合理呢我将自己在工作中感到的困惑向导师进行了汇报。通过与导师的交流与沟通,导师认为对我国工商管理本科教育课程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有必要进行深入探讨,以挖掘出我国工商管理本科教育在课程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通过与美国工商管理本科课程对比,提出我国工商管理本科课程改革建议。综上所述,不难看出我国工商管理本科教育存在培养目标不太清晰,课程结构及设置不够科学、合理,课程实施手段单一,没有形成科学的课程评估体系,工商管理本科教育培养质量不高等方面的问题。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我国部分企业已经参与了国际竞争,十分需要具有国际化视野和理念、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人才。这样的人才按照我国现有的工商管理课程理念是很难培养出来的。美国是大学层次的工商管理教育的发源地,本研究将对美国工商管理本科教育课程模式开展探究,通过比较分析中美大学工商管理本科教育的异同,探讨适合我国工商管理本科教育课程的完善之策,以使我国工商管理本科教育能更好地满足我国国情特有的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1.2 研究的意义
我国工商管理本科教育是在一般管理教育及各类职能性管理专业教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工商管理是我国高等教育院校中一个与社会经济联系十分紧密的应用性学科。目前,工商管理教育在人才`培养、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成果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在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上,与发达国家的工商管理教育相比,还存在许多不足。美国是世界上率先开展工商管理本科教育的国家,经过一百多年的持续发展,积淀了丰富的经验。通过开展中美比较研究,借鉴美国的先进经验,探索我国工商管理本科教育课程改革的途径,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通过比较研究中美工商管理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的差异,为制定适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特点的工商管理人才培养目标,造就时代所需要的工商管理人才提供借鉴。培养目标是大学根据社会人才需求状况在专业人才培养理念的指导下制定的人才培养方向和目的。培养目标决定对大学生知识结构的设计,而课程设置直接服从于知识结构的要求,因此,培养目标是影响课程设置的最主要因素。我国大学对培养目标的阐述比较重视,在培养计划中一般都包括培养目标,并置于首项有的还包括培养规格、要求及就业方向。但是,我国许多学校的培养目标过大、过空,目标阐述不具体,相关要求较空泛。而美国大学的培养目标在阐述形式上没有统一格式。有的在学院使命中加以概括有的单列陈述还有的在课程目标中给予介绍,但都比较具体、指导性强。学生能根据目标的说明了解就业去向,设计学习计划。例如,美国巴尔的摩大学工商管理科学学士。市场营销专业的目标是“毕业生能设计和管理一些创新和销售公司产品和服务的项目,而这些项目都是面向顾客的”。市场营销工作职位包括广告和促销经理、会计主管、市场分析员、营销主管和公共关系经理。市场营销专业培养计划通过课程和学生亲自参与的案例研究活动,将理论学习和实际应用融合在一起。'提出构建具有动态性的、个性的、多样化的工商管理课程管理的思路和策略,促进我国大学工商管理本科课程逐步实现从课程的堆砌、舶来发展到课程的本土化和人本化管理,使课程更加满足我国工商管理本科专业学生多元化及个性化的需求。培养目标决定了课程设置。目标中所规定的人才培养规格或素质要求直接影响着课程结构。因此,培养目标既是课程设置的依据,又是课程所要达到的目的。中美大学工商管理本科教育培养目标上的差异会导致课程上的差异。美国大学本科教育把人的培养放在核心地位。课程理念和课程实施都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各大学要求学生完成的任选课不对学生进行限制,其余课程完全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志向选择外,还通过通识教育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我国大学的课程结构与国外相比有较大的区别。在通识教育课和专业课的比例上,通识教育课一般只占总学分的。在这一比例中外语、计算机、体育等必修学分还占有相当的比例,一般占通识教育课的。占有较大比例的专业课程在设置上缺乏特色,没有体现出学校及人才培养的个性。大学课程具有趋同的特点,课程的趋同性与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有关。我国教育行政部门对高校的行政管理还较强,对许多课程的设置都有比较严格的规定和要求,比如“两课”、体育、外语等,即使对专业课也有一些具体的要求,这就势必造成这些课程的雷同此外,各个高校之间联系和交流的加强,互相之间在课程设置上的借鉴,尤其是一些重点大学的课程设置被广泛效仿,导致个性化缺乏。在课程的纵向组织上,我国大学普遍实施“二二分段”的组织模式,即在大学低年级设置通识教育课程,而在大学高年级设置专业教育课程。这种课程组织方式目前暴露出许多问题,如基础知识的学习和专业课程的学习脱节课程的学习和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缺乏联系学生缺少学习动机、知识面较窄且社会适应性较差等。因此,构建出能够体现学校特色以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的课程是十分必要的。在美国,大学与大学之间的课程差异,比美国大学与国外相应大学的差异还要大。美国坚持发展学生的个性,许多大学允许学生个人根据自身特点提出学校尚未存在的专业,如加州大学就允许学生自己设计课程体系,让有特别兴趣与才能的学生从课程中进行选择,形成具有特定知识领域特点的课程计划。然后,经过特定委员会讨论,通过后就可开始学习。完成全部课程计划后便可授予特别专业的本科学位。这类专业被称为非固定专业或个人专业。
2、中美大学工商管理教育的历史演进
二十世纪以前,始于世纪英国的产业革命对管理产生了最重要的影响。产业革命的结果是机器大生产和工厂制度普遍出现,机器动力代替部分人力。随着产业革命以及工厂制度的发展,管理在工厂中所起的作用日益突出。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职能成为管理企业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以提高效率为导向的机器化大生产从客观上催生并形成了早期管理理论。管理理论比较系统的建立是在十九世纪末期。由于生产技术日益复杂,生产规模发展和资本的日益扩大,企业的管理职能逐渐与资本所有权相分离,管理职能则由资本家委托给以经理为首的由各方面管理人员所组成的专门管理机构承担,从此,出现了专门的管理阶层。同时,管理工作也成了有人专门研究的一门学问,`并产生了以“科学管理”为代表的一系列的管理理论,为工商管理学科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可以说,工商管理类学科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随着经济现象的变化而变化,并在变化中得到丰富与完善。可以说它是与市场经济紧密相联系的应用类学科,受到社会文化、经济基础与形态、教育哲学和价值理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由于中美两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两国间工商管理高等教育的产生与发展也具有很大的差异。
2.1 美国工商管理本科教育的历史沿革
根据美国经济、社会及教育界的重大历史事件对工商管理教育产生的显著影响,作者从历史发展的纵向面上将美国工商管理教育的发展历史归纳划分为四个历史时期,即年至的雏形期年至年的发展期至年的兴盛期和年以后的完善期。各个历史发展时期所形成的工商管理教育的特征是不同的。1783年美国与英国在巴黎签订和约,宣告美国独立战争结束,英国承认美国独立。但是,独立后的美国主要只解决了政治独立问题,并没有解决独立的所有问题,如经济问题。经济上要实现独立,还有许多路要走,特别是民族市场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长期的殖民地经历养成的经济上对英国的依附依然存在。但当时美国对英国的依附是与奴隶制联系在一起的,这更使美国的经济独立面临重重困难。换言之,独立后的半个世纪中,美国与英国的关系仍建立在一种十分落后的基础上。美国本身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不畅。世纪中期一年正是美国迅速工业化的时期,工业资本主义与奴隶制势不两立,内战由此爆发。林肯总统领导美国人民赢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内战对美国未来的发展意义重大。它消灭了奴隶制,从而使美国真正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即不仅政治上独立,而且经济上也独立。内战结束后,美国通过领土大扩张和经济大扩张迅速转变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中心。美国在世纪里完成了工业化。到世纪初,它的经济总量己经远远超过欧洲任何国家,成为世界上经济一流的大国。`美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对经济管理方面人才的需求日益急迫。在这种形势下,以年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建立为标志,产生了现代真正意义上的商学院,。此后,又有一批大学层次的商学院先后正式诞生,比较典型的有芝加哥大学和加州伯克利大学、纽约大学商学院和哈佛大学商学院。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工商管理高等教育得到了迅猛扩展。年美国大学已拥有约所独立的商学院,工商管理学士学位授予数量从年的人增长到年的近万人,其比重从上升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美国的商学院已达约所,绝大部分均以工商管理本科教育为主题。
2.2 中国工商管理本科教育的历史沿革
从近代意义的工商管理学科在中国大地产生以来,中国工商管理教育几经跌宕,走过了百余年的风雨历程。根据我国工商管理本科教育历史变迁的特点,以工商管理学科门类归属为依据,将我国工商管理本科教育发展演变分为五个阶段从诞生时的单一的商务科,到在商科门类下的多学科设置清末至年,不包括经济学科,又到广义的财经类教育一年,接着到经济、管理学类教育一年,以后到经济学门类一年,包括经济学二级类与工商管理二级类,再到目前的管理学门类下的工商管理二级类年一,没有包括经济学门类。`中国工商管理教育的产生有着一定的思想根源与社会基础。世纪中期出现的洋务运动,衍生出了中国近代史上一股新的教育思潮,即洋务教育思潮。洋务教育的指导思想是中体西用,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主张学习西方,在传统封建教育中植入西学。在洋务教育思潮的推动下,年北京成立了京师同文馆,标志着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萌芽。年,洋务教育的主要倡导者张之洞在湖北武昌创立湖北自强学堂,“分方言、格致、算学、商务四门”。湖北自强学堂与同时期兴办的洋务学堂,是中国近代第一批新式专科学校,因而自强学堂所设的商务门堪称我国最早设立的近代的商学专业。'湖北自强学堂确定了商学专业,但后来因教授困难,于是格致、商务两科停办,商务教育名存实亡。此后,年甲午战争爆发,给洋务教育思潮画上了句号。甲午战争的失败使那些指望通过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尤其是军事科学技术以救国的洋务派官僚的美中国工商管理教育的产生有着一定的思想根源与社会基础。世纪中期出现
的洋务运动,衍生出了中国近代史上一股新的教育思潮,即洋务教育思潮。洋务教育的指导思想是中体西用,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主张学习西方,在传统封建教育中植入西学。在洋务教育思潮的推动下,年北京成立了京师同文馆,标志着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萌芽。年,洋务教育的主要倡导者张之洞在湖北武昌创立湖北自强学堂,“分方言、格致、算学、商务四门”。湖北自强学堂与同务门堪称我国最早设立的近代的商学专业。'湖北自强学堂确定了商学专业,但后来因教授困难,于是格致、商务两科停办,商务教育名存实亡。此后,年甲午战争爆发,给洋务教育思潮画上了句号。甲午战争的失败使那些指望通过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尤其是军事科学技术以救国的洋务派官僚的美梦彻底被击碎。也由此催生了新的教育思潮,即维新教育思潮。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登上了历史舞台,发动了近代中国第一次大规模的思想启蒙运动。而文化教育领域则是这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前沿阵地。“维新派围绕着新学与旧学之争,中学与西学之争,学校与科举之争,对封建教育思想及观念进行了猛烈的批判”`,并旗帜鲜明地提出了自己的教育主张。维新派认为,西方列强强盛的原因“不在炮械军器,而在穷理劝学”他们旗帜鲜明地指出教育的落后是中国落后于西方的根本之所在。而西方教育的先进不仅表现在内容的先进上,更重要的是一整套教育制度的先进。因此,一批按照西方近代教育制度模式的学堂诞生了。
3、中美大学工商管理本科教育培养目标比较
3.1 美国大学工商管理本科教育培养目标
3.2 中国大学工商管理本科教育培养目标
3.3 比较分析
4、中美大学工商管理本科教育课程理念比较
4.1 美国大学工商管理本科课程理念
4.2 中国大学工商管理本科课程理念
4.3 比较分析
5、中美大学工商管理本科教育课程实施比较
5.1 美国大学工商管理本科教育课程的实施
5.2 中国大学工商管理本科教育课程的实施
5.3 比较分析
6、中美大学工商管理专业本科课程评估比较
6.1 美国大学工商管理本科课程评估
6.2 中国大学工商管理本科课程评估
6.3 比较分析
7、结语从借鉴到“本土化”
通过对中美大学工商管理本科教育培养目标、课程理念、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估比较分析,发现我国目前高校工商管理本科教育在教育理念、培养目标和课程实施等方面均与美国存在一定的差异。如教育教学理念仍然坚持以教师、教材和课堂为中心,未能转变到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上来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模糊课程实施方式单一等。不同学科有不同的学科文化,在不同学科文化熏陶下的学生也应该具有不同的学科素养,体现出不同的能力结构和素质要求。按照我国目前工商管理本科课程培养出来的人才,是否具备工商管理学科的学科素养呢是否具备了与学科目标相一致的能力结构呢我国目前工商管理本科教育的现状是借用美国的工商管理理论和方式,按照中国大学工商管理课程理念来培养中国的工商管理本科人才。众所周知,工商管理是一门环境依赖性极强的学科,它不同于其他自然学科,受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而美国的工商管理理论是内生于美国社会生产与社会实践中的,并伴随着美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得到不断丰富与完善。美国的工商管理本科教育旨在培养出适合美国社会发展的未来的领导者和商界领袖。因此,美国大学工商管理本科教育是在这样的目标下来设计课程的。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经济也开辟了一条前无古人的独特的发展路径,这种独特性令世人关注。三十多年经济的快速发展,给中国大学工商管理本科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能够培养出适合中国社会经济建设发展需要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工商管理人才从对美国的管理理论的照搬照抄、简单移植发展到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工商管理本科教育应当引起高度重视。中国大学工商管理本科教育的发展必须走自己的路,工商管理本科课程要体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和企业管理的特色,才能培养出适应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的管理人才。鉴于以上研究总结,作者认为中国工商管理本科教育存在诸多的不适应工商管理学科理论与中国目前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适应,工商管理学科性质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形态不适应,工商管理本科教育思想与社会主流管理理念的不适应,工商管理本科教育培养目标中学生能力要素与学科性质的错位,工商管理学科课程实施方式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不适应,等等。因此,必须改革现有的中国工商管理本科教育课程,否则,难以实现工商管理本科教育培养目标。总之,中国大学应该高度重视工商管理课程改革,应该结合工商管理学科特点采取不同于其他学科的课程管理模式。突出课程建设,让学生的知识一能力一素质在课程实施中得到有机提升。正如张楚廷提出的课程比专业更重要,因为“专业是教育学词汇,学科是科学学词汇,职业是社会学词汇,它们通过课程而汇合。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对高等教育的作用是经过专业发生的,然而,在这一作用产生的过程中,课程发挥着基本的功能。或者说,大学归根结底是通过课程而呼应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变革与进步的,呼应万千世界的变化与发展。”'作者认为,应当弱化工商管理本科教育计划的作用,突出加强课程建设。总之,工商管理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教育思想、教育体制和管理制度等多方面的配套同步改革。为了培养具有中国特色的综合素质的工商管理人才,中国大学应该从了解社会需求入手,根据社会对工商管理本科人才的能力诉求来设计安排课程,选择合适的课程实施方式,让课程真正成为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应变能力、适应能力、人际沟通、协调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具备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才干的重要平台。
该论文为收费论文,请扫描二维码添加客服人员购买全文。
以上论文内容是由
硕士论文网为您提供的关于《中美高校工商管理本科课程比较研究》的内容,如需查看更多硕士毕业论文范文,查找硕士论文、博士论文、研究生论文参考资料,欢迎访问硕士论文网工商管理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