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论文网是一家专业的硕士毕业论文网站,主要提供硕士论文指导、论文修改、论文查重、硕士论文范文参考资料、分享硕士毕业论文写作方法。
您当前所在位置:硕士论文网首页 > 国际贸易 > 传统国际贸易论文 > 国际贸易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国际贸易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来源:硕士论文网,发布时间:2021-06-12 22:48|论文栏目:传统国际贸易论文|浏览次数:
论文价格:150元/篇,论文编号:20210612,论文字数:30056,论文语种:中文,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硕士论文网第2021-06-12期,本期硕士论文写作指导老师为大家分享一篇传统国际贸易论文文章《国际贸易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供大家在写论文时进行参考。
  〔摘 要〕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已是大势所趋,但专业特点、地域特点及院校性质决定了地方本科院校国际贸易专业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具有一定难度,同时专业人才培养还普遍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创新创业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实践教学环境很难适应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需要,缺乏创新创业师资,学生就业难与创业难并存等。同时,互联网背景下跨境电商迅猛发展又为国际贸易专业创新创业型人才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为此,在国际贸易专业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方面,地方本科院校应以提升人才创新创业素质为目标,加大“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培养力度,构建适应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考核体系和校企深度融合的体制机制,培养出适应对外贸易发展新环境和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具有全球视野和较为完备知识体系的创新创业型人才。
  〔关键词〕 国际贸易; 创新创业; 专业教育; 人才培养
 

  一、引言

  创新创业教育是当前中国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人才支撑,因此,现有高等教育更需要将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入专业教育,建立更加符合社会发展实践需要的人才培养体系,用以指导人才培养全过程。国际贸易及其相关专业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产物,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贸易环境、贸易方式、交易内容等已发生了重大变化。跨境电子商务迅猛发展背景下的广大中小企业对外贸人才的需求特点有别于传统贸易模式,各级行政部门的监管方式也在不断创新,此时国际贸易专业更应与时俱进,将创新创业融入国际贸易专业的教育教学全过程,使其人才培养能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生活。因此,研究创业创新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发展,对于提高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用人单位及培养对象满意度,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现有学者对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发展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三方面: 一是从理论层面探讨二者间的关系。有学者认为,专业教育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础,而创新创业教育不仅是提升专业教育的重要途径,同时创新创业教育本身还是专业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二者共同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还有学者从人才培养定位、培养模式、培养机制、课堂与实践教学设计等方面出发,探讨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体系的有效途径。二是从实践层面出发,结合具体专业特点,研究创新创业教育如何实现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比如,基于国内大学生初次创业的案例分析,研究如何评价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为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提供了强有力的现实基础。将融合创新创业教育的专业教育视为一个有机生态系统,并基于此研究大学生创业孵化平台的建设实践。此外,许多文献研究具体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比如分别对机械类
专业和采矿工程类专业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三是研究国际贸易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有学者认为,互联网背景下国际贸易专业现有的人才培养定位课程体系、师资结构等方面均难以满足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需要。同时,创新创业教育在跨境电商发展环境中更加重要。也有学者基于校企协同育人视角,探讨了“双创”型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培养机制问题。总的来说,现有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发展的文献研究较少结合国际贸易专业特点和地方本科院校发展特点展开,本文则试图在此方面做有益补充,用以指导地方本科院校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
国际贸易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二、地方本科院校国际贸易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改革的背景

  ( 一) 专业特点决定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难度
  一般来讲,创新创业人才需具备以下条件:能适应专业发展环境变化; 具有适合创新创业的知识体系; 具有创新创业的意识和能力; 具备较高的创新创业素质。但以上知识、意识、能力和素质均需建立在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具备较强动手能力基础之上。因此,对任何专业而言,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是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国际贸易专业的特点及性质决定了其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难度大于其他许多专业。首先,国际贸易专业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贸易谈判、单据制作、报关报检、跟单等方面的实践操作能力,因此具有较强的应用型特征。其次,国际贸易专业还要求学生具备敏感的掌握国际贸易政策、准确分析国际经济政治现状( 原因及趋势) 方面的能力,因此具有较强的理论性。还有,国际贸易专业的操作性有别于其他专业,毕业生难以找到对口实习单位和岗位。一方面,外贸人才专业能力的培养需要在实践中形成,另一方面,出于客户信息保密等方面的考虑,企业不太欢迎实习生,特别是广大中小外贸企业。因此,培养操作能力很难靠校企合作来实现。最后,国际贸易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对应用性、理论性、复合性的要求更加严格。
  ( 二) 地域特点及院校性质决定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难度
  从地域上看,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就业主要面向东南沿海及其他开放前沿地区,因为这些地区的对外贸易活动活跃,人才需求规模很大。对中西部地区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非中心城市来说,对外贸人才的需求就小很多,同时处于这些地区的地方院校还担负着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任务,因此,地方院校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就面临着就业机会和就业规模不多的困境,同时,也很难通过地方校企合作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进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以笔者所在地方本科院校为例,尽管地区出口规模在全省排名第二,但与排名第一的中心城市比规模太小,更别说与其他沿海地区相比。大部分企业有相对稳定的外贸人才结构,中小外贸企业的人才需求规模有限。因此,希望通过校企合作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难度很大。从院校性质上看,地方院校面临人才引进困难、实验基础设施薄弱等问题,这些现实困境的存在增加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难度。与中心城市高校相比,地方院校面临最首要的问题是源于城市综合竞争力和吸引力不足的人才引进难题,国际贸易专业的操作性非常强,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一线外贸从业人员对专业人才培养非常重要。但是,这些人才很难在外部环境不利于专业发展、甚至收入待遇也不具有吸引力的条件下扎根工作。此外,由于种种原因,地方本科院校普遍存在财政投入不足的问题,因此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另一大难题就是由此引起的实验基础设施薄弱问题。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国际贸易专业的实验设施非常简单,仅有几款相关模拟软件,而且这些软件非常陈旧,学校既没有资金支持采购新软件,甚至无法更新原有软件,更无法补充一些新的实验设施,比如专业性沙盘等。
  ( 三) 人才培养现状决定了改革的难度
  从总体上看,目前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 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设置不合理
  目前,许多高校没有单独开设创新创业课程,仅仅将相关课程列入公共选修课,课程设置单一,面向所有专业开设而无针对性。当然,部分高校顺应时代需求进行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修订了人才培养方案,但也存在创新创业课程设置不合理的问题。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2017年修订并实施的人才培养方案设置了专门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包括必修课创新基础、创业指导、大学生就业指导理论与实践,选修课创业项目选择及团队组建、创业项目评估及商业计划书、ERP 企业管理综合实训、专业综合实训。必修课由学校专门教学机构创新创业学院完成教学任务,选修课则由专业所在院系完成。虽然既考虑了专业培养的共性也兼顾其个性,但普遍存在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单一的问题,比如必修课针对全校学生开设,往往很多学生同时上课,教师很难改革传统的教学及考核方式。
  2. 实践教学环节很难适应创新创业教育的需要
  校内实训是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但是,大部分高校特别是地方院校,由于存在区位优势不足、经费投入不够等方面的问题,实践教学环节很难适应创新创业教育的需要,主要体现在:第一,仿真模拟教学系统的教学更新缓慢,无法适应实践教学的需要。国际贸易实践领域的更新日新月异、行政监管方式不断变化,而仿真模拟教学系统的更新需要经费和精力支持,但地方高校的支持力度明显不够。以《报关实务》课程为例,报关和报检环节的合并意味着海关监管方式发生改变,企业通关的具体操作方式也随之改变,而学校既无充足资金支持教师的再培训或深入企业顶岗实习,也无法及时更新现有仿真实践教学系统,使得实践教学环节的培养质量不高,很难支撑学生的进一步创新和创业。第二,课程的实践教学内容及教学方式陈旧。国际贸易专业的大部分课程均安排有实践教学内容,但由于学生人数较多,很难有效进行实践教学方式的创新。第三,校园孵化平台较少且利用率不高。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高校所在地方的对外贸易规模不大、外向型企业不多,致使有针对性的校园孵化平台较少、规模不大。同时,许多现有孵化平台都是只有简单的挂牌,与相关企业合作程度不高,平台的使用效率很低。
  3. 缺乏创新创业师资
  创新创业教育的关键是教师,他们是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基础和保障。但是,高校的现有师资力量大部分来自从学校毕业后再进入学校从教的群体,他们中绝大多数既没有接受过相对专业的创新创业理论学习,也缺乏创新创业实践经历和经验,普遍存在创新创业教学能力不足的问题。同时,地方高校也没有充足资金支持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提升的再培训。加上本科院校对教师的考核机制大多呈现“重科研、轻教学”的现状,教师将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投入科研工作,因此使得教师教学能力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具有很大的差距。据不完全统计,本科院校的师资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不足10% 。加上创新创业教学对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要求非常高,因此,绝大多数高校都存在双师型教师比重太少、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不足等问题,使得创新创业教育的培养质量不高。《中国大学生就业创业年度发展报告: 2017 - 2018》显示,约 67% 的高校创新创业师资由就业指导教师转岗担任,缺乏专业性创新创业师资,只有15% 左右的创新创业教师队伍是学校专任教师,校外兼职教师队伍占比仅为 5. 5% ,同时,许多高校并未将创新创业专职教师队伍的职称评定纳入专业技术职称评定的范畴。
  4. 学生就业难和创业难并存
  目前,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就业难和创业难并存,主要体现在: 第一,存在就业难。在前一轮高校扩招的推动下,很多高校都开设了国际贸易或相关专业,人才供给增加。但是,无论是专业知识、操作技能,还是综合素质,均无法满足企业实践工作的需要。因此企业招工难和学生就业难并存的现象非常明显。第二,存在创业更难。创新创业活动需要学生有良好的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但大部分学生的抗风险能力很低,综合素质也不高,加上创新创业还需要良好的外部环境( 比如政策支持体系) ,因此创业更难,创业成
功就难上加难。
  5. 校企合作程度不高
  国际贸易专业的校企合作普遍较难。外贸企业出于对企业机密特别是商业秘密的保护,接收实习不过是实习学生简单熟悉外贸业务流程,很难涉足企业的核心业务和关键环节。与制造业企业对一线产业工人的需求不同,外贸企业吸纳实习生的数量很少,同时,大部分学校存在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差距很大的问题,企业吸纳实习生不能快速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因此企业与学校合作的动力不足。另一方面,校企合作也增加了学校特别是教师的教学任务,因此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动力也不足。现有的校企合作大多浮于表面,深度不够。
  ( 四) 新形势下国际贸易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一方面,在科技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创新创业已成为新时代发展的主题。作为从事人才培养的高等学校来说,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就是其本质和使命。因此,必须从思想领域转变为实践领域,通过教育教学全过程的创新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素质和能力。另一方面,在跨境电子商务蓬勃发展的条件下,跨境电商人才需求规模非常庞大。作为新兴业态,跨境电商的人才需求特点有别于传统贸易方式,外贸人员不仅要熟悉相关外贸平台的使用,比如亚马逊、速卖通等,更需要掌握与业务深度相关的专业知识,比如网页设计、网络支付、供应链管理、图片处理等,原有课程教学内容与跨境电商内容的有机融合也是学习的重要内容,比如在国际市场营销课程学习过程中,如何重点突出网络营销并根据其特点展开营销活动。学习这些系统性知识,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时,跨境电商业务碎片化、小规模等特点也为广大学生创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因此,不管是从创新创业发展的大环境出发,还是从适应国际贸易领域出现的新业态、新模式来看,未来国际贸易专业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是大势所趋。尽管对地方高等院校来说具有很大难度,但势在必行,这不仅是专业发展需要,也是学校发展需要。

  三、地方本科院校国际贸易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思路

  ( 一) 人才培养应以提升创新创业素质为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是整个人才培养过程的指南针。要培养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创新创业素质和能力,就需要将其上升为人才培养目标的高度,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对于地方本科院校来说,服务地方经济是其最重要的职能之一。传统的国际贸易专业出于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着重培养学生从事传统对外贸易的能力,比如商务谈判、单据制作、跟单、通关等方面的业务。但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跨境电商几乎引领了整个外贸业务方式的转变,为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创业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大家只需要有几台连接互联网的电脑,就能与遍及全球的客户进行交易。因此,国际贸易专业学生创业情况非常普遍,创新活动也遍布其工作的各个环节。此时,在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将提升学生创新创业素质作为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并将其贯穿于课程体系设置、师资队伍建设、考核体系、校企合作等方面。
  ( 二) 构建适应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
  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载体。要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就需要在人才培养目标的指引下构建相应的课程体系。针对本科院校国际贸易专业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不强及跨境电商业务不断扩大的现实,要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未来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第一,强化跨境电商业务的学习,比如电子商务网站运营、企业网站运营、平台营销等; 第二,加强与电子商务业务运营有关的课程学习,比如图片处理、线上商务运营等; 第三,除传统的仿真模拟实训外,鼓励学生参加各项专业性比赛,比如 POCIB 外贸从业能力大赛、“挑战杯”、“互联网 +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 第四,注重课程设置的科学合理性。比如,在低年级,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并将其融合日常课程教学,在高年级,则注重通过各类比赛和专业性课程的创新创业实战训练,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和创新创业能力。
  ( 三) 构建适应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人才培养考核体系
  传统的人才培养考核体系存在许多弊端,比如课程考核缺乏对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的考核,缺乏过程考核,缺乏科学合理的考核指标等; 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考核指标也较为单一,并未将其创新创业教学能力纳入其中。这是导致目前高等教育一定程度上不适应社会需求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考核体系是有效检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点。结合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及特点,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考核应以创新创业素质及能力为标准。具体来说,第一,制定科学合理的课程考核方案,力争让考核重点覆盖教育教学全过程,尤其不能忽略考查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实训项目的完成情况。第二,在考核内容上,应侧重对创新意识、创业能力、动手实践操作能力的考核,比如,利用真实企业案例,考查学生处理突发事件、特殊事件的正确性和全面性。第三,在考核方式上,可通过创业指导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人才培养目标评价、合作团队成员间的团队互评、企业行业专家评价等多元化方式进行考核,重点关注过程评价而非结果评价。第四,将创新创业项目的完全情况纳入专业课程考核,这是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的重点。比如,依据专业教学内容,适时引入企业真实案例,搭建适合创新创业教育的平台,成立创新开发小组、创业体验小组,将学生创业计划和创新成果的质量作为课程考核的重要依据。第五,在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上,也应改革传统考核方式,以学生满意度、企业和社会满意度、学生就业质量等作为检验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
  ( 四) 加大“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培养力度
   各高校对“双师型”教师的认定标准各异,主要关注专业职业资格证的取得、企业挂职锻炼和顶岗实习经历等方面的内容。但是,当前高校特别是本科院校教师会花费绝大多数时间和精力在职称评审和与之相应的科研工作上,就算有企业挂职锻炼、顶岗实习等方面的机会,大部分教师都是应付差事,没有全身心投入。因此,要培养真正具有实践工作经验的专业教师,学校需要从职称评审、绩效考核等方面进行制度创新,激励教师深入企业顶岗锻炼,掌握来自企业行业层面专业的最新发展现状,这对于提高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质量至关重要。其次,强化与企业行业的深入合作,把企业高管、行业专家引入课堂教学,或者将企业作为课堂实践教学的基地,将他们作为学校教育的“双师型”队伍,特别是地方本科院校,更应利用其服务地方经济、掌握企业实践一手资料的优势。
  ( 五) 构建校企深度融合的体制机制
  投入不足是地方本科院校的普遍且重要的现实情况。与此同时,地方本科院校与行业企业的合作非常紧密,加上国际贸易专业又是对实践动手能力要求很高的专业,所以,地方本科院校更需要规避自身不足,加强与行业企业的深入合作。为此,第一,基于“双赢”或“共赢”思想,加强与各类跨境电商平台的合作,联合培养人才。比如,我校国贸专业与百世汇通( 武汉) 公司合作,在学生见习、课程实训、毕业实习等环节加强合作,在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创新创业素质等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第二,引入社会资本,做好本校的创新创业实体,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全方位服务。第三,加强与本地专业园区合作。比如,我校未来应加强与武汉自贸区、黄石棋盘洲保税物流中心的合作,将这些专业性园区作为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创新船业培养的重要孵化基地。
 

[参 考 文 献]

[1]徐 彬,吴 茜. 人才集聚、创新驱动与经济增长[J]. 软科学,2019,( 1) : 19 - 23.
[2]肖 蓉,杨小燕. 融创新创业于专业教育的人才培养体系构建[J]. 大学教育,2019,( 9) : 146 - 149.
[3]方 瑛. 依托专业教育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与实践[J].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 1) :43 - 45


该论文为收费论文,请扫描二维码添加客服人员购买全文。
二维码

以上论文内容是由硕士论文网为您提供的关于《国际贸易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内容,如需查看更多硕士毕业论文范文,查找硕士论文、博士论文、研究生论文参考资料,欢迎访问硕士论文网传统国际贸易论文栏目。
Copyright © 2020 硕士论文网 版权所有 电话:18974909803 QQ:190433398
硕士论文网主要为广大毕业生提供硕士毕业论文、博士毕业论文、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分享硕士论文写作方法,如需硕士毕业论文指导,欢迎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