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论文网第2020-10-21期,本期硕士论文写作指导老师为大家分享一篇
数学论文文章《基于高中生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研究》,供大家在写论文时进行参考。
本篇论文是一篇数学硕士论文范文, 本研究先调查高中学生课堂有效提问的现状,通过问卷调查暴露的问题,分析有效提问的具体障碍。通过案例,深入分析课堂教学有效提问障碍的改进措施,深入全面地总结基于核心素养有效提问的方式方法。通过调查问卷的结果分析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现状,分别分析教师版和学生版的数据,形成研究结果,根据研究结果分析有效提问的障碍。
第 1 章 绪论
本章从国内现状和国外现状两个角度出发,探究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研究背景,从价值性、时代性、可行性三个方面探究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研究意义。具体分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明确研究背景,从国内和国外两个方面探究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研究现状;第二,指明研究方向,明确本文有哪几个研究方向;第三,体现研究价值,明确研究意义是什么。
1.1 研究背景
通过查询资料,整理国内发表的与“有效提问”相关的研究。主要有两种思路。第一种,是以邢红琴、胡浩、张建寿、韩品珠等人为代表,运用案例分析,研究“有效提问”;第二种,是以姜小玲等人为代表,运用实践,探究“有效提问”,通过大量的实践,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有效提问的方法。张建寿、韩品珠等人认为,应该在新课导入时、重难点讲解时、易错点讲解时、小结扩展时等特殊时间设置有效提问。这种在高中数学课堂的特殊时间点设置的有效提问,可以扩展学生思维,激发学生探索,培养学生创新意识。郭丽认为,新课讲解时,应先创设情境,分析解答,最后设立拓展性提问。邢红琴除了注意到特殊时间点设置有效提问、提出在疑难问题的解答时设置具有难易梯度的问题串、锻炼学生思维外,她还提出,在讲解的最后,设置一些追问类型的问题串,可以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闫辉则提出,问题的设置还需要从学生个性这个角度出发,设置具有特殊风格的问题,层层推进,引导学生深入研究。经过内容整合,发现不同的研究思路对“有效提问”的策略具有多元化,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在个别问题上,有较大差异。总体来说,每个人的“有效提问”方案,都有各自的特点,但是每个方案都不够全面。所以,我在他们的研究基础上,结合周围老师们的教学经验,通过调查问卷和案例分析,对基于核心素养的“数学课堂有效提问”进一步整理、完善和优化,提出相对完整的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建议。有效提问在国外也有不少的的研究。比如伊凡汉耐尔在 2003 年提出课堂提问的七步法:第一步,分析所研究问题的关键条件;第二步,联系各个条件的相互关系;第三步,对问题可能延伸出的潜在结论进行分析、分类和小结;第四步,用自己的方法解答问题并记录过程;第五步,让学生解答问题并记录过程;第六步,把结论应用于不同情境;第七步,学生回顾过程并总结。伊凡汉耐尔把问题分为必须提问的问题分类以及问题串的最佳排列顺序为基础,构建了以上七个步骤的提问方法。再比如丹东尼奥,以课堂提问的技巧和课堂提问对教学的影响为基础,用丰富的案例把理论和实践联系起来,总结高效课堂提问的方式方法。由此可见,国外对有效提问的研究也有些深度,我们可以从中借鉴一些适合中国教育的优点。比如几乎所有的理论都支持学生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学生,以及学生在课堂的参与度越高,课堂学习的效率就越高等。
基于以上的研究背景,本文针对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提问进行研究。通过调查问卷了解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现状,分析课堂有效提问的障碍,通过案例分析找出障碍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对高中数学课堂中不同作用的提问进行分类,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分别从教师和学生的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教师在课堂中提问的水平,推动高中数学课堂的质量。具体的研究意义有:1.高中数学教师对核心素养认知程度以及对有效提问的运用现状。2.高中学生对数学有效提问的认知以及对回答问题的态度。3.针对以上两个现状,对有效提问的障碍提出建议;4.分类课堂不同阶段的有效提问,并针对不同的有效提问提出相应的建议。第一,价值性,“有效提问”是高中数学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核心素养的有效提问,有助于优化教学实践,深化教育认知,探寻教育规律。第二,可行性,资料里已经有大批的教师对课堂合理设疑进行了总结分析,身边的一线老师和学生对有效提问也深有感触,笔者也针对有效提问在课堂进行了大量的实践、记录和总结。根据三年的课堂实践和调查问卷,可以从侧面证明有效提问对课堂的效率有直接且显著的帮助。第三,时代性,核心素养的提出,对高中课堂有了新的要求。教师必须学会放弃以教师为课堂主导的思想,通过课堂有效提问,让学生更多地参与课堂,成为课堂新的主人。《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 年版)》中,加入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新理念。教师基于课本知识,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研究。积极有效的提问可以避免“对不对啊”、“听懂了吗”、“会了吗”等无意义的提问,也避免了教师讲,学生跟的满堂灌式课堂。
第 2 章 文献综述
高中数学课堂基于核心素养的有效提问,可以分为核心素养和有效提问两个部分。综合杂志、文献、书籍对“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相关概念界定,结合研究现状,从有效提问和数学核心素养两方面进行文献综述。
2.1 核心概念界定
数学核心素养=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数学核心素养是指核心素养在数学学科领域的具体化呈现,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后,逐渐形成具有数学特点的品格和能力,体现出学习数学的根本价值。数学学科素养是数学对学科素养的特殊贡献。核心素养以“发展全面的人”为核心内涵,分为自主发展、社会参与、文化基础三个方面。自主发展包括学会学习、健康生活两个部分;文化基础包括人文底蕴、科学精神两个方面;社会参与包括责任担当、实践创新两个方面。2014 年 3 月,核心素养一词在《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首次出现,进入教育教学的视野,成为修订课程标准和课程方案的依据。2016 年 9 月,我们正式发布我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整体框架。从此,核心素养成为高中教育教学研讨的重要主题。同年年底,学科核心素养进入课程,迈入高中。课程标准修订组的史宁中教授说过:核心素养是传统教育的继承和发展,从一维的“双基”到三维目标,“过程和方法”变成“学生通过学生自主参与的教学活动,形成数学思想,提高数学思维,积累数学经验”。从“双基”变为“四基”,比以往多了思想和活动。目的是让学生更多地参与教学活动,不仅学习知识,而且积累经验,提高思维,把现实情境与数学知识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逐渐演变成现在的六个核心素养。2017 年,数学核心素养在课标中首次提出,分别为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数学分析、直观想象、数学抽象。课程标准修订组的史宁中教授说过:“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思维思考世界,用数学语言表达世界。其中,数学眼光就是抽象,数学思维就是推理,数学语言就是模型。”即数学核心素养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部分:(1)数学抽象、直观想象是接收外界事物,并把其转化为数学内容;(2)逻辑推理、数学运算分析世界即用数学知识分析、归纳数学理论;(3)数学建模、数学运算是表达世界,即用数学理论向外界释放信号。虽然数学核心素养被我们分为三个部分、六种内涵,但它们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是缺一不可的整体。
2.2 相关研究综述
构建主义理论:引导学生从已有经验出发,构建新的经验。构建主义分为两类,一类是个人构建主义,即把新知识归纳入已有的知识体系或已有知识纳入新知识体系;第二类是社会构建主义,是指学生通过团队合作,构建新的知识。由此可得,有效提问一定要有逻辑性和适度性。有效提问的答案不是最重要的,学生的思考过程才是最终要的。在必要的时候,需要学生相互合作。数学这门学科比较抽象,学生自身很难思考出答案。所以,教师根据学生学情,针对教材设置提问是非常必要的。认知结构理论:布鲁纳提出,学习要有主动性,要从事物的变化中寻找原理,强调学生在内在动力的驱动下培养思维能力。认知结构理论强调发现性学习,教师在教学中要创设积极向上的教学环境,设置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激发性。提问的目的不在答案,在于学生的思考过程。认知信息加工理论:加涅通过人脑和计算机类比,主张在外界指导下,对旧知识与新知识进行整合。该理论指出,教师在教学中应当设置精细的问题,在知识讲解结束后,对知识进行梳理整。
第 3 章 研究设计
3.1 研究内容
3.2 研究方法
3.3 研究思路
3.4 研究工具
第4 章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提问的现状调查和问题分析
4.1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提问的现状
4.2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提问存在的问题和成因分析
第 5 章 基于高中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与案例
5.1 基于高中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
5.2 基于高中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课堂有效提问的案例
第 6 章 研究结论
基于教学案例的分析,针对问卷调查暴露出的问题,对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提问提出以下五点建议:第一,加长备课时设置问题的时间,尤其在集体备课时,教师们对设置问题时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总结出针对性强、目的明确、言简意赅的优质问题;第二,熟读核心素养有关的书籍,深度剖析数学核心素养。研究数学核心素养在高中数学课本中每个阶段的具体渗透方法;第三,新授课要深挖教学概念,明确教学目的。每一个课堂问题的提出,都有其自身存在的意义;第四,问题提出后,须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思考和实践。在学生已经思考的基础上解决问题,可以提高学生的探索能力;第五,重视课后反思,通过这次问卷调查,发现不少的教学问题。传统的教学中,在学生的知识落实方面比较重视,却忽视了教师教学中的课后反思。所以,建议在每节课后,都要针对这节课的具体情况分析优缺点,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总的来说,就是:备课时设疑、多读相关书籍、明确教学目的、深挖知识点、创设轻松情境、重视课后反思。根据案例分析,课堂分为多个环节,不同环节的特点各不相同。所以,下面根据案例分析,总结课堂有效提问的几种类型与相关设疑策略。第一, 课前的激发性提问。需要老师设置轻松的情境,设置问题时要注意问题的趣味性。第二,关键节点处提问,分为四个方面。(1)知识点引入,需要具有大局观。设计问题时要注意问题的目的性和精简性。(2)重点知识处,需要设置问题串,针对知识点的细节设置合理的问题。设置问题时要注意问题的逻辑性、范围、精准性等特点。(3)易错点问题,帮助回答错误的学生分析原因,并引导他写出正确答案。设置问题时要注意问题的目的性和逻辑性、教师反馈问题时的合理性等特点。(4)设置总结性问题时要注意目的性和逻辑性。第三,疑难剖析式问题,需要设置阶梯式问题串。设置的问题具有层次感、每层的问题具有简约性、难度适当、逻辑性等特点。第四,团队合作式问题,提出的问题要有思维冲突。设置问题时要注意问题的难度适当、逻辑性等特点。针对学生总结后的回答,老师要进行合理反馈。第四,拓展性提问,分为三个方面。(1)从点到面,设置连贯的问题串。设置问题时要具有逻辑性、简约性和目的性。(2)从点到点,对相似问题进行类比。(3)深化概念认知的提问,设置由浅到深的问题串。设置问题时要注意目的性、层次感、简约性和适当难度。数学核心素养的推广任重道远,高中教师除了对数学知识的研究外,还需要多读有关核心素养的书籍,提高对数学教育教学的认知。针对课堂有效提问,有以下两点反思:第一,不同时刻的课堂问题具有不同的特点,教师需要针对不同的问题针对不同的特点,根据自身特点设置不同的设疑风格;第二,不论哪种有效问题的设立,都基于老师对知识的深入探究,和对学情的深入了解,以及对核心素养的渗透。所以有效提问的设置需要教师对学生整体情况的更完整认知,即教师需要在备教材、备考纲、备考点的基础上,增加备学情、备有效提问的设置、备核心素养的渗透;第三,高中数学课堂会随着有效提问的效果有所区别,每堂课都有自身的特点,也会出现不同的突发情况,教师需要在备课时发挥想象力,针对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设置相应的应对方案。笔者主要针对基于核心素养的有效提问的现状进行分析,找出问题的原因并给出建议。但是因为研究对象的范围、研究思想、研究方法的限制,虽然尽可能多角度地研究,却仍然存在以下不足:课堂情况千变万化,教师的讲课方式也各不相同,一些特殊的情况没有包含在内,还需要更多的实践和经验进行完善和深入。调查问卷和案例的样本选取集中在山西省大同市第二中学校,不能代表发达城市学生的情况。虽然研究结论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了教学实践,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实践的范围较小,实践的时间不长,其实效性还需进一步验证。
以上论文内容是由
硕士论文网为您提供的关于《基于高中生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研究》的内容,如需查看更多硕士毕业论文范文,查找硕士论文、博士论文、研究生论文参考资料,欢迎访问硕士论文网数学论文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