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 研究结论
古往今来,如何更好的进行资源配置都是实现社会发展所必须面对的问题,而制度对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的影响极为重要。城乡住宅用地产权制度不仅关系到城乡居民个体的切身利益和城乡社会的发展,更与整个国家的发展战略和路径选择密切相关。然而,从对现有文献的梳理来看,学界更多的是从较为宏观的角度对城乡二元土地制度进行研究,又或从比较微观的角度对产权内容的某一方面进行研究,而对城乡住宅用地产权的系统性梳理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影响研究则鲜见于书。本文对城乡住宅用地的产权结构和内容比较出发,对其所造成的权能差异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结合不同时期国家发展战略下的政府行为目标对城乡住宅用地产权差异性安排的逻辑演变作出解释,为城乡住宅用地产权制度在新时期新型城镇化发展和乡村振兴目标下的发展路径提供一些参考建议。 此项研究的主要结论归纳为以下几点:
(1)通过对城乡住宅用地所有权、使用权、处分权和收益权差异的比较,发现城乡住宅用地对于地方政府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市民和农民两对权利主体所具备的资产权能和居住保障权能都存在较大差异,由此也对城乡地域的经济发展和城乡居民的居住保障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2)通过对城乡住宅用地产权制度变迁与相对应时期国家发展目标下政府行为目标的关系研究,一方面摆脱以往单纯地以土地产权政策的改变来对产权变迁进行阶段划分,而采取与国家发展目标相结合的城乡住宅用地权能发展作为阶段划分的依据,具体划分为住宅用地权能的同质化时期、差异萌芽时期和差异深化时期,与之相对应的则是国家工业体系建设时期、土地经济奠基时期和土地经济崛起时期;另一方面,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对城乡住宅用地产权制度变迁的逻辑演变规律有了新的认识,即土地产权制度的变迁总是受到国家发展战略目标的影响并为之服务,而产权本身对于权利人的各项功能作用则受到国家发展目标的制约,而这也构成了“外部环境变化→政府行为目标改变→制度变迁发生→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社会经济进步/衰退→新的外部环境变化发生”的国家发展导向下的住宅用地产权制度的渐进式动态变迁模式。
9.2 不足与展望
本文在写作过程中对资料的获取和研究方法的掌握上都尚有不足,因此:
(1)实证研究不足,由于对相关数据进行收集具有较大难度,一些理论模型的运用有待加强。虽然从一般意义上来说,计量模型更适宜用于处理线性模型问题,但本文所研究的城乡住宅用地产权问题大体上属于非线性的,因此对其相关的问题,如城乡土地产权制度效用的衡量等都不适宜用线性模型来处理证明。但是,其它非线性方法,如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神经网络等对城乡住宅用地产权制度与国家发展之间的关系,尤其是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也具有可行性。显然,本文在这一方面的研究是有所欠缺的。
(2)本文对城乡住宅用地权能进行研究所采用的视角、所提出改革方案的价值取向以及在此基础建立起来的改革基本框架主要是针对我国各个阶段的整体情况提出的。但是在现实中,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区域的城乡土地资源和其它资源禀赋存在着较大的地域差异,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应针对不同的地域,考察其土地资源及相关的社会经济状况,进而探寻具有地域性特征的住宅用地产权制度改革的差异化路径。
本文对城乡住宅用地权能的研究主要围绕“城乡住宅用地权能差异体现在哪些方面?为何会权能产生差异?权能差异的影响?以及权能发展的方向?”这四个问题展开。其实每一个问题覆盖面都太过于广泛,以一个项目或一篇文章很难去做到较为准确和全面的掌握,因此每一部分都期待有后续相关研究的跟进。 首先,在城乡住宅用地产权差异的辨析方面,本文主要从国家政策颁布的时间线和内容来展开研究,研究视角较为单一。这个问题是否可以从法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等不同学科来加以研究,或进行交叉性多学科协同研究,将成为此问题将来值得关注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