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西方经济学的教学过程安排分为理论讲解、问题协作、作业练习及辅导 3 个方面。首先,基于教材的理论讲解仍是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方经济学理论性强、内容庞杂、数学化分析特征显著,需要合理安排授课章节,并突出重难点、细化知识点有助于学生更好理解具体知识内容。同时将经济社会热点现象、经典案例为切入点,引导学生产生问题意识并预留部分时间展开课堂小组讨论和陈述,使学进一步理解、消化、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和提出解决方案。其次,根据西方经济学学时数及章节内容,将PBL 教学过程分解为 4 个环节。第一,问题设置。根据学时和学生人数,在学期的前中后期设置 2 ~ 3 个开放性问题,如各小组围绕“丰收悖论”“市场失灵”“宏观经济政策”等问题选取与现实紧密联系的、发散性强的经济现象或事件,要求运用理论知识加以分析和提出系统性的应对方案,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第二,学生分组。根据无领导小组讨论和自由分组原则将每组分为 5 人一组,且在课程中保持成员稳定。第三,问题解决方式。根据问题选取具体案例,通过课外 3 ~ 4 个学时展开调研、讨论、查阅资料、制作汇报成果、修改完善等活动。在此过程中,教师分别参与小组讨论并指导,运用头脑风暴法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深度认识和理解,能够有效提升活动效果。第四,课堂汇报形式。每组通过成员共同汇报 PPT 的形式展现活动成果,而后进行小组答疑,教师最后进行点评。采用小组互评及教师评分的组合方式,从团队合作力、内容完整度、PPT 制作美观度、现场陈述表现、小组答疑情况 5 个方面进行小组互评,互评分占每次汇报总分的 50% ,充分激发小组互学互鉴的积极性。第五,专题评价。设置专题全过程记录表,包括制订详细任务单、设计小组研习记录单、成员互评表及专题效果测量表,重视小组反思及二次完善,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进步,在过程中参与成长。再次,作业练习与辅导是夯实理论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从学习经济理论到认识经济现象的过渡环节。西方经济学中大量的数学公式、图表增加了学习难度,需要练习各类题目加以强化才能使学生更好理解相应知识点。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此环节尽量逐章逐节推进,有利于知识的及时应用与巩固,也可降低学生在期末复习时的题量负担,有利于提升期末考试考核效果。
将西方经济学传统课堂的平时与期末比例 3∶ 7的考核方式变更为 5∶ 5,既重视传统课堂中的讲授及推理,突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习题练习,又强调经济理论、知识与现实结合的探讨与实践,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问题式学习、专题项目学习的方式,记录并评价各小组在各专题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实现过程性评价,改变一考定成绩的局面。具体考核体系内容包括专题项目、课堂表现、平时作业、期末考试等 4 个部分,以全面反映其学习过程,权重分别为 25% 、15% 、10% 、50% 。第一,通过小组项目完成考核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成员表现,分值占平时成绩的 50% 。第二,课堂表现评价包括认真听讲程度、回答问题全面性、课堂参与度等多方面,既是学生学习过程的可视化依据,也是学生课外知识累积和巩固的重要体现。第三,平时作业根据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和案例采取习题、读书心得、专业论文、案例解析等形式,并采用百分制形式进行成绩评定。第四,期末考试则依据所有授课章节的具体知识点,考核学生对西方经济的理论、概念、图示、模型、公式等基本知识点的理解与把握,题型覆盖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填空题、简答题、计算题、论述题等类型。五、教学改革实践效果以 2017 级财务管理专业及 2018 级物流工程专业为教学改革对象,分别展开基于项目小组式的西方经济学混合式教学实践发现,学生愿意并积极参与专题项目协作,期望在教师的指导下展开过程讨论并各抒己见,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得到强化,并有利于直接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具体来看,第一,各班的教学效果随着实践的次数增加不断强化,各小组参与积极性高,组内分工明确,学生能够较全面掌握专题所对应章节的知识点,将经济学理论与现实经济现象紧密结合,并提出系统可行的对策建议。第二,物流工程专业 6 个小组比财务管理专业 10 个小组的反馈效果更好,班级人数规模大小直接影响专题活动的持续时间长短和效果,在有限时间内分组数较少的班级学生提问和答疑的互动环节增加,有利于锻炼学生的思辨思维和表达能力,提升学生学习迁移的水平。第三,学生在专题反复研讨过程中不断磨合,激励他们更大程度上的团队协作与包容互助,虽然每位学生的参与度有所不同,但总体上他们的主动学习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强。第四,通过对各小组专题的全过程指导,教师的混合式教学能力和素养不断提升,能够在更多层面、更大程度上发现、掌握学生在课程中的学习障碍、难点和需求,师生交流互动加深。
综上,依托 PBL 理论开展西方经济学混合式教学改革与实践,整体上有助于提升学生参与课堂、运用理论、融入实践的能力,但由于课时数少、硬件约束、精力有限等因素影响,课程改革实践的效果难以充分体现出来。与此同时,也存在课程改革基础薄弱、形式单一、教师能力不足等问题,需要在后期的课程中采用更丰富的课程设计,更多样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并提升教师混合教学能力和动力,不断改进西方经济学课程质量。
[参考文献]
[1]Stephan Vincent - Lancrin. E - learning in Tertiary Edu-cation,OECD Observer[EB / OL]. http: / / www. oecd. org / scripts /publications / bookshop /[2010-12-26].
[2]D Randy Garrison,Norman D Vaughan. Blended Learn-ing in Higher Education: Framework Principles and Guidelines[M]. San Francisco: John Wiley and Sons,2007: 71-83.
[3]Tom Browne,Roger Hewitt,Martin Jenkins and RichardWalker. 2008 survey of technology enhanced learning for highereducation in UK[G].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Information sys-tems Association. 2008.
[4]李克东,赵建华. 混合学习的原理与应用模式[J]. 电化教育研究,2004( 7) : 1-6.
[5]刘志文. 混合式学习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 南京师范大学,2006.
[6]黄荣怀,周跃良,王迎. 混合式学习的理论与实践[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7]汪琼. 网上教学成功四要素[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8]Barrows H S. Problem - Based Learning in Medicine andBe - yond: A Brief Overview[J]. New Directions for Teaching andLea - rning,1996( 68) : 3-12.
[9]Clarice W,eanna K. Achieve its Effects Problem - BasedLearn - ing in K - 12 Education: Is it Effective and How Doesit[J]. Ameri - 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2011( 5) : 17-28.
[10]冯晓英,王瑞雪,吴怡君. 国内外混合式教学研究现状述评———基于混合式教学的分析框架[J]. 远程教育杂志,2018( 3) : 1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