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论文网第2020-08-28期,本期硕士论文写作指导老师为大家分享一篇
幼师论文文章《基于视觉感知形式动力学理论的幼儿教育应用界面设计研究》,供大家在写论文时进行参考。
在为学龄前儿童进行交互界面设计时,应以儿童用户为中心。儿童通常以兴趣为主导进行相关操作,因此应牢牢把握其心理需求、行为特征及精细动作能力等特征,为儿童设计出能产生掌控感、愉悦感与获得感的产品。交互界面是文字、图形和色彩等视觉符号的载体,是引导用户理解、感知与操作的媒介。将视知觉形式动力理论、方法和原则应用于儿童早教应用程序交互界面的设计与开发,有利于搭建设计者与儿童有效沟通的路径从而提高交互界面的可用性。以儿童认知心理为理论指导的早教应用程序交互界面设计,在视知觉形式动力理论中平衡、简化等法则的影响下,能有效减少认知摩擦,从而实现用户与产品之间无障碍的双向交流。
绪 论
一、研究背景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飞速发展以及传播媒介的迅速普及,互联网、多媒体日益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改变着人们探索世界的方式。在新媒体技术不断创新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种类繁多的儿童早教应用程序应运而生。根据行业调查研究平台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18-2022 年中国儿童教育类应用软件市场可行性研究报告》显示,截至 2018 年 8 月,我国儿童教育类应用软件用户规模达到 5913 万人,儿童教育类应用软件总数量超过 4 万个,占我国应用软件总市场份额的 7%。如何在诸多同类产品中脱颖而出并占有一定市场份额,是设计开发团队面对的主要问题。设计开发团队应以用户为中心,关注他们的需求和痛点,从美观性、易用性、趣味性和独特性等角度出发,设计出符合儿童视知觉原理和认知心理、满足儿童情感需求、吸引儿童注意力并激发操作兴趣的产品。儿童应用程序以儿童家长为筛选者和陪伴者、以儿童用户为中心、以提升儿童能力知识水平为主要目的,通过苹果、安卓、塞班、微软和谷歌等平台进行搭建。应用程序中的交互界面是用户与产品之间双向沟通的主要媒介,良好的交互界面设计能快速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并将信息有效传递,从而达到使用效果。处于学龄前期的儿童具有缺乏耐心、随意性强、情绪不稳定和注意力不集中等特点,主要受兴趣引导进行选择和操作。因此在设计交互界面过程中,应以儿童用户为中心、关注儿童用户的生理特征、认知能力及行为习惯,设计符合儿童需求的交互界面。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研究目的 视知觉形式动力理论是贯穿鲁道夫·阿恩海姆(Rudolf Arnheim)艺术理论体系的核心思想,主要观点是“每一个视觉式样都是一个力的式样”。通过对视知觉形式动力理论的分析研究,探索儿童的视知觉原理、认知心理和生理特征,发现交互界面设计的潜在规律,为创作符合儿童情感需求的交互界面设计提供理论指导。论文旨在探索视知觉形式动力与儿童的内在关联,构建交互界面的设计原则与方法,希望研究结论对市场应用及学术研究有一定意义。研究意义 从理论上看,可以拓展儿童交互界面设计领域的研究思路,探索儿童的视知觉原理、认知心理和情感需求间的内在关联,具有一定研究价值。从现实意义上看,一方面可以针对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为应用程序交互界面设计提供可行的设计实践方案,另一方面可以推动儿童早教应用程序交互界面设计,逐渐向更贴近儿童生理和心理需求的方向发展。目前我国在视知觉形式动力理论基础上研究儿童交互界面的相关文献较少,在以“儿童交互界面”为搜索内容进行检索时,截止到 2020 年 1 月,知网显示文献总数是 32 篇,相关学科中不包含视知觉形式动力理论(图为 “儿童交互界面”计量可视化分析)。本研究旨在拓宽儿童交互界面设计的研究视角并丰富相关理论,该选题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第一章 视知觉形式动力理论与儿童视知觉原理概述
视知觉形式动力理论由美籍德裔知觉心理学家鲁道夫·阿恩海姆(RudolfArnheim)提出,构建于格式塔心理学理论基础之上。格式塔心理学派主张研究人的直接经验(即意识)和行为,强调经验和行为的整体性,认为整体不等于并且大于部分之和,主张以整体的动力结构观来研究心理现象。该学派的创始人是马克斯·韦特海默(Max Wertheimer),代表人物包括沃尔夫冈·柯勒(Wolfgang Kohler)和库尔特·考夫卡(Kurt Koffka)。阿恩海姆继承和发扬了韦特海默知觉和创造性思维的理论,将格式塔心理学中的核心观点应用到美学领域,着重从“力”的角度探讨视知觉。阿恩海姆通过在一个白色正方形中贴一个黑色圆面的图示引入“力”的概念(图 1-1)。正方形中黑色圆面的位置不具稳定性,具有要离开原来所处位置的趋势——向某一特定方向运动。阿恩海姆认为,“从心理上说,黑色圆面这种运动的趋势存在于任何一个观看者的经验里,它有自己的作用点、方向和强度,它们就合乎物理学家们对‘力’所下的定义。基于上述理由,心理学家们才给它冠以‘力’的名称。”在阿恩海姆看来,视知觉中物体的形状和颜色等构成形式的基本属性,已不再是具有物理属性的东西,而是经过视知觉的积极组织创造出的力的式样。《艺术与视知觉》一书汇聚阿恩海姆关于“视觉力”的美学思想精髓。阿恩海姆的艺术理论受 20 世纪西方美学思想的影响而逐渐发生变化,先后出版两版《艺术与视知觉》著作,1974 年的版本是在 1954 年版本基础上的重要修订和扩展,其中最大的变化是对于“力”的概念进行的重新修订。阿恩海姆在早前版本中将“力”译为“force”和“power”(力量),在最新修订的版本中将“力”的概念替换为“dynamics”和“dynamic”(动力)。这一改变引发学者们对阿恩海姆艺术理论的重新思考和解读。学者宁海林在对照两种版本仔细研读后确信,“阿恩海姆后期有一种理论上的变化,这就是阿恩海姆将‘完形倾向’更多地把握为一种形式动力机制,而非简单的一种倾向。也就是说,阿恩海姆后期将‘完形倾向’动力化了。同时在这种动力化的过程中,视知觉形式的功能也就更深入地与审美主体的内在表现在知觉形式的构形中得以实现。”此番发现为推动阿恩海姆艺术理论研究做出极大贡献,并引发后人对“视知觉形式动力”的研究和思考。
一、视知觉形式动力的三重文化背景探析
视知觉形式动力理论是吸收西方哲学、近现代科学和现代西方美学的产物。在西方哲学背景层面,该理论主要受德国哲学家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 Kant)的知觉完整论和埃德蒙德·胡塞尔(Edmund Husserl)的本质直观论影响,强调知觉动作的完整性对心理学产生的重要影响。在近现代科学背景层面,物理学的力场概念为视知觉形式动力理论的构建提供物理层面的理论支撑,心理力和物理力的同构是艺术具有表现力和生命力的根本原因。在现代西方美学背景下,西方实验心理学美学、表现主义美学和形式主义美学对视知觉形式动力理论产生较大影响,阿恩海姆主张从客观事物、艺术品与人们心理活动的三重维度中所存在的一致性概念,来阐述艺术表现性问题。
二、儿童的视知觉形式动力特征
儿童的视知觉具有整体性、恒常性等特点。早在 1964 年,以评估儿童视知觉发展水平为目标的测验在弗洛斯蒂(Frostig)等人的制定下编写而成,主要测量内容包括儿童的眼手协调能力、临摹、空间关系、空间位置、图片背景、视觉填充、视觉动作速度以及图形恒常性等。经核验该测试具有很好的信度和效度,是测验儿童视知觉发展水平的重要工具,广泛应用于教育、运动、心理等领域。在视知觉发展测验中,8 个分测验的测量内容以视觉填充、图底区辨等因素为主,与视知觉形式动力理论中的整体、恒常、简化、图底等核心要素基本一致。儿童的视知觉具有简化和几何化倾向。人类的认识是从整体到局部逐渐展开的。阿恩海姆在《对美术教学的意见》一书中指出:“一个儿童所画的风景并不是被歪曲而纳入平面图形之中的房屋树木的实在集合,而是将风景的相关特征翻译成了第二维的语言。”儿童将所见事物的特征进行符号转化及概括从而产生现有图画,绘画元素由线条发展为形状,并逐渐用水平和垂直关系来展现物体,通过增加倾斜关系使画面丰富。儿童通常在整体到分化、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中表达客观事实,具有将图形简化和几何化的能力。视知觉形式动力理论本身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其整体性与恒常性特性、简化和几何化倾向以及空间的深度知觉特性,为研究儿童早教应用程序交互界面设计提供系统的研究思路和理论指导。阿恩海姆用“力”或“动力”来描述视知觉形式的形成与呈现式样,并提出“力的式样”是视知觉经验的真正本质。将视知觉形式动力理论运用到针对儿童的交互界面设计中,通过简化、抽象等手法表现事物的主要结构特征,不仅对儿童创造性思维发展有所帮助,也能对儿童视知觉能力的培养起到良好的作用。
第二章 儿童早教应用程序界面设计分析
一、儿童早教应用程序现状分析
二、界面设计分析
三、基于儿童认知心理的早教应用程序用户分析
第三章 儿童视知觉视域下的早教应用程序界面设计要素
一、视觉设计——情感唤醒与审美体验
二、互动设计——交互界面的符号化特征
三、功能设计——可用性及用户体验设计
第四章 儿童视知觉视阈下的界面构建原则
一、界面布局的平衡法则——形成统一秩序
二、图形元素的张力倾向——加强图形引导
三、色彩亮度的情感表达——增强视觉体验
四、空间布局的图底关系——排除认知障碍
五、视觉符号的简化形式——降低认知负荷
第五章 设计策略与实践——以《身体里的小伙伴》为例
一、设计背景
二、设计调查与分析
三、设计思路
四、设计方案
结论与展望
随着智能设备的迅速普及和互联网时代的快速发展,儿童越来越早地接触各类应用程序。学龄前儿童处于认知发展的关键期,接触符合其认知心理、视知觉原理和用户体验的交互产品至关重要。目前应用市场上的早教产品良莠不齐,部分不合理的交互界面设计没有以儿童为中心进行设计,致使儿童在操作过程中与产品产生认知摩擦,不仅增加认知负荷,还影响儿童在今后使用电子产品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能使儿童产生良好的使用体验和学习效果。论文以学龄前儿童人体认知类应用程序交互界面设计为研究对象,结合视知觉形式动力、认知心理和“以用户为中心”的用户体验理论,分析学龄前儿童的视知觉原理、认知心理特征和心理需求,创建以学龄前儿童为中心的人体认知类应用程序交互界面设计法则。
(一)结论
提出视知觉形式动力中整体性与恒常性、简化和几何化倾向、空间的深度知觉特性与交互界面设计的辩证关系。视知觉形式动力在儿童视知觉原理基础上构建,整体、恒常、几何、简化等原理在针对学龄前儿童的交互界面设计中,起到降低儿童认知成本、减少认知摩擦、提升用户体验等作用。获取学龄前儿童对交互界面“愉悦与获得”的深层需求并搭建需求模型,交互过程中产生的愉悦感和获得感能有效吸引儿童注意、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并提升学习效率。具有掌控感、愉悦感和能产生获得感的设计应具备易用性、美观性和独特性等特点,并且应符合儿童的认知心理。儿童早教应用程序的交互界面设计应遵循界面感知人性化、游戏情景故事化、抽象信息可视化、设计语言趣味化和交互设计合理化等设计原则,创造符合儿童心智发育和认知心理的产品。探究“以用户为中心”的情感法则对学龄前儿童应用程序交互界面设计的作用和价值。从儿童的本能层面出发进行视觉体验设计、儿童的行为层面出发进行操作体验设计、交互层面出发进行情感体验设计、反思层面出发进行文化体验设计。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法则对提高产品的可用性和用户体验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二)展望
针对儿童的人体认知类应用程序交互界面设计存在一定挑战,以格式塔心理学为理论基础的视知觉形式动力理论,在指导儿童交互界面设计过程中,由于研究条件的限制尚存几点不足:1.由于缺少眼动仪无法对儿童的眼动过程进行热点跟踪,因此退而求其次选择观察法进行研究,观察结果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观察者和被观察者的主观因素影响。2.没有对交互界面的设计成果进行可用性测试。随着移动智能设备的迅速普及,交互界面设计研究已成为十分基础且重要的课题。视知觉形式动力理论在交互界面设计中的应用研究具有一定价值,该理论拓宽了交互界面设计的研究视角,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新的方向和思路。希望论文可以引起学者们对视知觉形式动力理论的更深入研究,并将该理论的精髓应用于其他领域。
以上论文内容是由
硕士论文网为您提供的关于《基于视觉感知形式动力学理论的幼儿教育应用界面设计研究》的内容,如需查看更多硕士毕业论文范文,查找硕士论文、博士论文、研究生论文参考资料,欢迎访问硕士论文网幼师论文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