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论文网/国内首批论文服务机构

当前位置:硕士论文网首页 > 社会学论文 > 枣庄柳琴戏保护传承中心的社会学研究

枣庄柳琴戏保护传承中心的社会学研究

时间:2020-08-26 15:09 | 栏目:社会学论文 | 浏览:

硕士论文网第2020-08-26期,本期硕士论文写作指导老师为大家分享一篇社会学论文文章《枣庄柳琴戏保护传承中心的社会学研究》,供大家在写论文时进行参考。

   伴随着改革开放轰轰烈烈的展开,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加快了步伐,各项政治、经济政策都以新时期的新面貌展现出来,政府对于文艺方面的政策在这个时期也变得越来越明朗。在改革开放之前,中央一直强调的文艺为无产阶级服务,文艺为政治斗争服务这一指导方针。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文艺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当代文艺政策成为了改革开放新时期下的文艺创作的主要指导思想。随着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的召开,更是为了日后新中国文艺事业繁荣的做了良好的前期铺垫。至此以后,全国的文艺界开始逐渐恢复正常,艺术市场也陆续回暖,全国的艺术创作活动和文艺演出活动也渐渐焕发出了新生机的与活力。

  绪 论

  一、选题背景
  柳琴戏是一种带有很明显的区域性传统地方戏曲,它与泗州戏以及淮海戏皆广泛流传在鲁、苏、豫、皖四省交界的淮海地区,并且这三种戏曲同属于拉魂腔,是拉魂腔的三大分支流派,分布在鲁南和苏北地区的这一派便是柳琴戏。柳琴戏正式命名于 1953 年,因其主要伴奏乐器是柳琴,故由拉魂腔改称为柳琴戏。到了1960 年枣庄建市后,在原有剧团的基础上正式成立了枣庄柳琴剧团,也是山东省第一个市级柳琴戏剧团。2006 年,经申报柳琴戏被收录进入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中。到了 2012 年为了更好了保护柳琴戏,以及新时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体系和理念的进一步完善,枣庄柳琴剧团获批在枣庄艺术剧院的基础上成立枣庄柳琴戏保护传承中心。基于笔者对家乡风土人情的眷恋,以及对这类地方剧种和地方剧团生存现状的关心,因此将枣庄柳琴戏保护与传承中心这一个案的历史发展沿革与现状作为自己研究的对象,以期为家乡的地方戏曲和传统文化的传承提出自己的思考与诘问,并试图提出不成熟的可行性方案。
老峄县地图
  二、研究现状
  对柳琴戏进行学术研究开始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当时的戏曲艺人对柳琴戏的音乐与剧目进行了大规模的搜集与整理,虽然这个时期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非常艰苦,但依然留下了一些较为珍贵的历史资料和之后柳琴戏相关研究的理论准备。十年浩劫过后,对于柳琴戏的研究又在学界重新回暖。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之后、对于柳琴戏的研究便逐渐深入到了各个方面。到了 2006 年之后,因为被收录到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内,柳琴戏这一地方小戏获得了越来越的戏曲界内外人士的关注,国内的学术界也对于柳琴戏的各个方面都有了更深入的研究,其中就包含了柳琴戏的历史脉络、剧目内容、板式唱腔、艺术特色、舞台道具、传承谱系、发展策略等方面,对其研究成果笔者大概分为了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关于柳琴戏研究的书籍著作:《山东地方戏曲剧种史料汇编》;《中国戏曲志》(山东卷、江苏卷);《中国戏剧史》;淮海地区各市、区、县的《地方史志》中“文化艺术”部分,对于柳琴戏的起源与流布进行了论述。对于柳琴戏的剧目、表演、舞台、机构、习俗、艺人等诸多方面进行了整体的整理与记录。《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山东卷、江苏卷;《戏曲音乐概述》;《山东地方戏曲音乐》;《山东戏曲音乐概论》;《山东地方戏曲传统剧目汇编·柳琴戏》这几部著作中对于柳琴戏的音乐和剧目做了专门的收集和深入的研究。综合柳琴戏既有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到,目前学界对于柳琴戏的研究主要有历史源流、音乐创作、剧目分析、舞台表演、剧团班社、演员访谈等方面。这些成果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难能可贵的资料来源于理论基础。这些研究的视角基本上集中在音乐学、戏曲学和民俗学这三大类中。目前还没有人从艺术社会学的视角,以一个剧团为主体来进行考察及研究。

  第一章 枣庄柳琴戏保护与传承中心的历史渊源

  第一节 拉魂腔时期的民间班社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方人民造就了一方戏曲,一方戏曲促进着一方地域的文化发展,这是戏曲发展的规律。柳琴戏的流布范围就在以鲁南为中心的鲁苏豫皖四省相交的这片淮海地区。枣庄市这个山东省设立的第四个地级市,有着深远而厚重的人文历史,加之其境内丘陵遍布又有京杭大运河穿行而过,以及与山东其他地市都不同的中原官话的方言体系和审美特点,造就了摄人心魄的传统地方剧种柳琴戏。关于柳琴戏的具体形成时间,目前尚未有相关文献中有明确的记载。一般是根据柳琴戏老艺人的传承谱系推算而得出的。学界及民间普遍认可的柳琴戏起源的时间为清乾隆年间。柳琴戏早期的源头是拉魂腔,直到建国之后因其主要伴奏乐器为柳琴,才正式从拉魂腔中分离出来定名为柳琴戏。它与江苏的淮海戏和安徽的泗州戏同属于拉魂腔的体系下的三大分支。直到现在,枣庄地区的一些老人还将其称之为拉魂腔,而非柳琴戏。根据峄县志中的记载,在乾隆年间的枣庄所在的鲁西南这片地区曾出现了“十岁九灾”的恶劣自然灾害。天灾对当时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有相当一部分原先以农耕为生的灾民受到洪水、干旱等自然灾害的影响下无法继续耕种,所以不得不以乞讨来过活。而当时灾民们在挨家挨户乞讨时所采用的一种说唱表演形式,便慢慢的发展成为了之后拉魂腔,后来拉魂腔戏班所采用的一种独特表演方式“跑坡”便是由此而来。拉魂腔在形成之初并不存在专业的艺人和班社,在枣庄地区有记载的职业拉魂腔班社可以追溯到清咸丰末年。拉魂腔的演出形式由原先的两人合作在经过不断地融合发展之后逐渐演变成为由七、八个到十来个艺人组成的专职戏班。在清末民初这一时期,拉魂腔班社的人员构成较为简单而保守,基本上是由单个家庭为单元渐渐过渡成由两、三个家庭的组织形式。又或是以单个家庭单元为主,进一步再吸纳一些零散民间艺人作为戏班成员。这两种形态基本上都是人数在十余人左右且较为稳定的小型戏班班社。枣庄地区当时存在的影响力较为广泛的班社有:滕县(现滕州市)的武家班、峄县(现枣庄市峄城区)的华家班等等。
峄县华家班部分传承谱系
  第二节 柳琴戏时期的剧团演变
  1949 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中国人民正式当家做了主人,国内百姓的日常生活也得到了响应的改善。党中央在发展经济恢复生产的同时,也高度重视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百姓们所热爱的地方传统艺术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度。为确保中华民族的民间文化艺术能够得到发展和延续,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各个地方的文化艺术形态得到了文艺专家和学者们的热切关注。他们对这些扎根在民间的文化艺术进行了统一的搜集整理和归纳研究。而包括柳琴戏在内的众多传统地方戏曲的生存环境,在这一时期再次得到了较好的改善。由于拉魂腔在以枣庄、临沂地区为主的鲁西南地区,流传久远、影响较大、范围较广,便借着建国之初的“戏改”的东风,使拉魂腔这一传统地方性小剧种也开始逐渐地向正规化的戏曲剧种靠拢,各个地方的文化机构纷纷响应国家的号召,将之前众多的民间戏曲班社进行整合、收编,成立起了正规的戏剧团。1949 年 7 月 2 日党中央在北平举行了对后来文艺界影响巨大的“第一次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在此之后一场轰轰烈烈、遍及全国戏曲界的改革自上而下的展开。据笔者查阅文献了解到,自 1950 年到 1963 年的这十几年间,全山东省一共有10 个地市成立了当地的戏曲研究室。全省各地市成立的戏曲研究室既省戏曲研究室方便对于全省各地区传统地方戏曲改革进度的整体把控,又有利于各个地区地方戏曲改革的相互协作。很多地方戏剧团的建立并非只靠民间艺人或地方文化部门的力量,而是由地方上的文化部门再加上当地的戏曲研究室成员齐心协力共同努力的结果。另外,地方戏曲研究室的建立,使得全山东省对地方戏曲整体情况的调查研究加快了进度,同时也规范了和引导了山东省各地市开展的地方戏曲剧种剧目的挖掘整理和创新创作。当我国的发展建设步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之后,随之而来的便是社会的和平安定以及经济的恢复生产。这些良性的转变使得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高,也使得民众对于文化艺术的审美能力和消费等级等方面也在不断地发展提高。但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可供广大百姓娱乐休闲的艺术形式较为稀少,娱乐的手段相对单一,而传统地方戏曲艺术形式又有着深厚的地方群众基础,所以在当时最受广大人民群众欢迎的综合类娱乐消费形式之一便是各个地方的戏曲班社所带来的演出。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之下,在当时还是拉魂腔的柳琴戏便渐渐地成为鲁南与苏北地区广大男女老少都喜爱的地方戏曲,深深地扎根在老百姓的日常娱乐活动中。与此同时,也不满足于之前简陋的演出水平,对于柳琴戏创作题材的选择、剧目内容的更新以及表演形式的精细化等方面,当地的百姓都提出了更高水准的要求。在另一方面,通过地方政府等相关部门的各方帮扶之下,各地的拉魂腔班社、剧团的生存条件也相较建国之前有了较好的改善。在这一时期,几乎在淮海地区的各个区县都陆续成立了柳拉魂腔剧团班社,更大的市场需求催生出了更多以戏曲表演为生的剧团班社。而拉魂腔的表演艺术也在这个时期得以不断地发展,拉魂腔剧团的规模也在渐渐扩大,演出活动也达到了空前的繁荣。

 第二章 新时期下的枣庄柳琴剧团

  第一节 重建枣庄柳琴剧团
  第二节 合并成立枣庄艺术剧院
  第三节 入选“非遗”后的活态保护

  第三章 枣庄柳琴戏保护与传承中心的现状

 
  第一节 “中心”的组织机构和社会活动
  第二节 “中心”当下的困局

  第四章 枣庄柳琴戏保护与传承中心之后的发展探索

  第一节 挖掘柳琴戏艺术的商业价值
  第二节 拓宽民众接触柳琴戏的渠道
  第三节 注重“非遗”传承人的培养

  结 论

  由于柳琴戏自身所具有的艺术形式比较的民俗化、大众化、生活化,这使得柳琴戏可以较好的反映出当地民众的文化生活内容、艺术审美取向等等。同时在经历过数百年的历史积淀后,柳琴戏也包含着丰富、深刻的社会历史信息,蕴含着深厚中国传统文化的根脉。传统的地方戏曲其可发展的潜力是非常之大的,并且具有很强的艺术可塑性,再加之本身所蕴含的独特地域文化艺术特色,是承载中华传统艺术多样化的活态样本,也是中华民族文化屹立在世界文化之林中的重要保证。综上所述,柳琴戏艺术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历史留给人类的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对于枣庄柳琴戏保护与传承中心的探究,也对保护枣庄地方文化的重要载体起到了一些有益的作用。“中国戏曲的艺术表现体系的形成,是一个从最初的以歌舞为基础表现手段,逐步发展成为各种艺术表现方法有机综合的演变过程。”回顾枣庄柳琴戏保护与传承中心的历史,不管是在成立初期,还是之后曲折的发展历程之中,都可以看到其自身体现出的对于各种社会环境的良好适应能力,没有被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这也恰恰体现出了枣庄柳琴戏,这种土生土长民间戏曲具有着这强大 的适应能力和充沛的发展活力。在面向以枣庄柳琴戏保护与传承中心这一独立的个案进行目标研究时,笔者全文按照“中心”的发源与起步——剧团的撤销与重建——成立枣庄柳琴戏保护与传承中心,这几个发展阶段的历史顺序,在历史的纵向上对枣庄柳琴戏保护与传承中心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深刻分析。用艺术社会的角度进行的剧团个案研究,必定要对“中心”的历史发展脉络进行梳理的追溯;在其各个重要历史节点的发展与变迁的探究过程中,也离不开对“中心”的实地调查和采访;对“中心”在艺术史中其社会地位的演变过程进行详细描写时,也需要用一种更整体更宏观的视角来看待,将这一个案放在整个中国社会历史、传统文化生态的演变之中,用发展的辩证的眼光来看待,拓宽研究思路。每种传统文化都有着自身发展的悠久历史,枣庄地区的柳琴戏更是在风雨飘摇中发展传承了上百年。跟现代社会中大行其道的网络快餐文化相比,传统艺术身所具有的文化沉淀显得越发厚重而深刻。对于包括笔者在内的现代年轻群体来说,我们可能更注重于沉浸在网络中的世界,反而对于自己的传统文化感到陌生而又新鲜。恰恰就是在这些我们不曾试图接近和了解的中华文化的宝库,反而有着我们现代人最缺乏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力量。在一些都在加速向前发展的今天,人们都在追逐更好的经济效益和更现代化生活的现代社会,往往会忽略掉我们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也忽视了优秀中华民族之根脉。所以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变得越来越重要,越来越刻不容缓。至此笔者对枣庄柳琴戏保护与传承中心的未来发展做出了宏观上的展望与设想,从社会文化和戏曲艺术改革层面阐释了一些个人的浅显理解,希望可以为自己家乡的传统戏曲文化传承和发展提供一些建议,力所能及的为柳琴戏能够再次繁荣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以上论文内容是由硕士论文网为您提供的关于《枣庄柳琴戏保护传承中心的社会学研究》的内容,如需查看更多硕士毕业论文范文,查找硕士论文、博士论文、研究生论文参考资料,欢迎访问硕士论文网社会学论文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