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论文网/国内首批论文服务机构

当前位置:硕士论文网首页 > 行政管理 > 硕士论文范文:云南中部新区行政管理体制优化研究

硕士论文范文:云南中部新区行政管理体制优化研究

时间:2020-09-21 17:29 | 栏目:行政管理 | 浏览:

硕士论文网第2020-09-21期,本期硕士论文写作指导老师为大家分享一篇行政管理文章《硕士论文范文:云南中部新区行政管理体制优化研究》,供大家在写论文时进行参考。
  云南滇中新区行政管理体制运行过程中,管理权限是核心,机构设置是载体,法律制度是保障,管理人员是关键,这四者构成了云南滇中新区行政管理体制的总体框架。云南滇中新区自成立以来,行政管理体制工作中的管理权限、机构设置、法律制度、管理人员要进行创新一直面临着挑战,已经进行过不同方式的尝试,目前已逐渐步入转型发展、常态发展、精细发展的新阶段。值得注意的是,滇中新区行政管理体制运作中暴露出来的矛盾和问题仍然是阻碍新区创新发展的因素。本文从云南滇中新区实际出发,并结合单位内部主要领导和工作人员访谈记录,归纳整理出云南滇中新区行政管理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绪 论

  一、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国家级新区是国务院直接批复成立的城市新区,具有重大的国家战略意义,承担着改革开放战略任务,是我国改革开放、体制创新、制度建立的先试先行区。国家级新区的设立工作起源于 20 世纪 90 年代,设立伊始就被赋予了国家战略发展意义。国家级新区着力打造区域经济增长极,以区域带动整体,以创新打破常规,最终实现区域一体化发展的目标。具体来讲,国家级新区是将自身的发展思路、发展目标、发展定位、发展举措与国家发展战略同谋划、同部署、同发展。在辖区内实现体制机制改革、组织机构优化、扩大开放、科技创新、改善制度环境等探索性工作。1992 年 10 月,上海浦东新区率先成立;紧接着 1994 年 3 月,天津滨海新区成立。两个国家级新区成立之后,经过了长达十几年的空档期,2010年起先后成立了舟山群岛新区、兰州新区、两江新区、天府新区、西咸新区、南沙新区、赣江新区、贵安新区。截至 2019 年,全国共批复成立国家级新区 19 个。云南滇中新区是 2015 年 9 月由国务院批复设立的第 15 个国家级新区(西部第 6 个),目标是打造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重要支点、云南桥头堡建设重要经济增长极、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综合试验区和改革创新先行区。云南滇中新区自设立以来,云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新区开发建设,高位统筹建立“省级决策领导、新区独立建制、市区融合发展”的行政管理体制,确立将云南滇中新区建成“改革创新试验区、新型城镇化示范区、开发开放先行区,山水林城和谐、生态宜居宜业的国际性现代化新城区”的战略定位,要求云南滇中新区与昆明市紧密联系、融合发展,共同形成引领和推动滇中突破崛起、云南跨越发展的“核心引擎”。四年的实践探索充分证明,云南滇中新区对云南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和推动作用,正奋力承担起云南跨越发展新引擎的重任。但在云南滇中新区经济大幅增长的背景下,也应该看到云南滇中新区行政管理体制在与昆明市融合发展过程中并不协调。这种格局是区域发展初期的常见现象,会影响经济发展的后劲,不利于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实施国家级新区发展战略,培育区域经济新增长极,同时也为了落实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关于鼓励国家级新区行政管理体制和管理模式创新的部署,推动新区在更高起点上实现高质量发展。本文拟紧密结合云南滇中新区自身发展优势和已具备的基础建设成果,立足云南高质量发展大局,深入探讨滇中新区行政管理体制优化思路,为滇中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参考与借鉴。
 国家级新区分布示意图
  二、研究方法
  (一)文献资料法,国内已有一些关于国家级新区行政管理体制的研究成果,本论文对文献资料进行归纳总结和分析,在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协同治理理论和增长极理论为基础,查阅相关期刊杂志、著作、学术论文、文献综述等,对资料整理加工;收集国家层面及云南省层面关于云南滇中新区行政管理体制的政策支持、指导意见、调研报告、统计资料等,对云南滇中新区行政管理体制作进一步探讨。(二)归纳总结法,本文将归纳总结法作为主要研究方法之一,通过实地调研考察上海浦东新区、重庆两江新区、贵州贵安新区 3 个国家级新区的案例资料,通过梳理和归纳,总结归纳几个典型案例行政管理体制经验,探讨云南滇中新区行政管理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政府职能理论、协同治理理论和增长极理论为理论基础,对滇中新区行政管理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深层原因进行解析。(三)访谈法,通过实地走访、电话联系等多种形式,对实地调研考察的国内 3 个典型国家级新区、云南滇中新区和昆明市政府相关领导、部门负责人及工作人员等不同群体共计 70 人进行访谈,对云南滇中新区行政管理体制现状、存在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优化思路,为本研究寻找论据支撑。

  第一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

  第一节 相关概念
  国家级新区是由国务院直接批复成立,作为一个城市新区建设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性意义。国家级新区着力打造区域经济增长极,以区域带动整体,以创新打破常规,最终实现区域一体化发展的目标。具体来讲,国家级新区是将自身的发展思路、发展目标、发展定位、发展举措与国家发展战略同谋划、同部署、同发展。在辖区内进行体制机制改革、机构设置优化、扩大开放、科技创新、改善制度环境等探索性工作。基于区域差异大、发展不平衡的基本国情,党中央、国务院坚持把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国务院共批复国家级新区 19 个。从已批复国家级新区的情况来看,其总体呈现出建设规划面积较大、战略定位起点高、具有枢纽性区位优势等基本特征。主要特征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从国家级新区批复的时间看,随着国务院对国家级新区批复力度加大,国家级新区在数量上不断增加。全国第一个成立的城市新区是上海浦东新区,在上海浦东新区成立七年以后,2005 年至 2010 年,国务院又批复了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和重庆两江新区等 3 个国家级新区。至此,中国城市新区开始以国家级新区的形式获批设立。2011 年往后的三年,国务院又先后批复成立了舟山群岛新区、兰州新区、南沙新区、西咸新区、贵安新区等。目前,全国共批复成立国家级新区 19 个,这项国家战略事业将逐步凸显区域发展带动整体发展的态势。第二,从国家级新区的地理位置看,首先批复的 8 个国家级新区中,东部、西部各占半壁江山,其中东部地区的国家级新区有浦东、滨海、舟山群岛及南沙新区等,西部地区的国家级新区有两江、兰州、西咸及贵安新区等。随后的几年,批复的国家级新区形成由东部沿海向西部内陆延伸的趋势。同时,国家级新区的地理位置往往位于直辖市、省会城市的周边或者紧邻直辖市、省会城市,区域发展带动整体功能提升的开放发展格局越来越凸显。第三,从国家级新区的战略定位看,上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最早成立,被赋予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意义,肩负着综合配套改革先试先行的任务。随后,国家开始注重从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的发展思路,最终实现以区域一体化发展带动全国整体发展的目标。第四,从国家级新区的功能开发来看,国家级新区多数会在经济增长、社会管理、城市建设、产业布局等方面被赋予国家示范区、试验区、先行区等功能定位。比如,贵州贵安新区的功能定位是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环境优美的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和生态文明示范区。
云南滇中新区组织机构图
  第二节 相关理论
  政府职能理论首先由西方学者提出,该理论的发展给政府职能配置提供了丰富的研究成果。政府职能配置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行政管理体制运行的效果。只有在行政管理体制处于常态化的有序运行状态下,政府职能才能有效配置,促进行政效率不断提高。政府职能理论中的“职能”一词可以一分为二来看,“职”指权力职责,“能”指能力素质。要想职能配置发挥高效作用,就应该把职能看作是一个整体来理解。政府职能是行政机关行使公共事务权力,在体制机制运作过程中,把职责与能力统一协调起来。政府职能理论向我们揭示了政府应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和管理中的运行模式。运用好政府职能理论指导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就要把握好政府职能理论中的几个原则,这几个原则为行政管理体制中管理权限、机构设置、法律制度、管理人员四个关键要素进行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第一,权、责一致原则。这是政府主体之间权责利益划分的关键。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一定是权责利关系对等的。只有在权责利一致的情况下,行政主体的行为才能体现出职责清晰、权责一致的关系。政府行为规范与否直接由权责关系所决定。第二,精简、统一、效能原则。这个原则明确指出组织机构设置要体现精简高效的原则。机构设置要科学合理,体现扁平化管理的优势。不能忽视职责交叉部门给行政管理体制运行造成的影响。同时,要避免大部制改革不到位,带来的负面影响。第三,法定与“三定”原则。这个原则强调的是法律制度在法定环节的保障作用,法律意义上明确的政府职能更加强调依法治国的理念。行政管理体制通过法律和制度加以明确,管理体制就能发挥更好的政府职能作用;“三定”是指机构、职能、编制法定化,是法律范畴上的,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可以优化行政管理体制。第四,发展与超前原则。这一原则体现的是人的价值。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提前预期,避免行政管理体制中管理人员出现的各种问题,包括能力素质不够、纪律意识薄弱等都是影响行政管理体制运行的障碍性因素。政府职能理论有两个分支理论,即西方的政府职能理论和马克思主义政府职能理论。西方的理论更加注重自然法和社会契约对政府职能配置的影响;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角度出发,注重辩证关系、生产关系视角下的政府职能配置。本文参考的是马克思主义政府职能理论中政府职能有限论,该理论体现政府职能配置可能对行政管理体制产生内在影响。政府职能有限论显然认为政府职能发挥是有限的,不是无限放大的。政府职能作为行政管理体制运行的关键因素,在宏观调控和微观管理上都存在一些阻碍行政管理体制优化的因素,这些因素是构成行政管理体制的几大要素,即统筹管理上的制度性障碍,机构设置上的同构性障碍,政府部门间的自利性障碍,人员配置上的观念性障碍等。这就为分析行政管理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供了理论基础。

  第二章 云南滇中新区行政管理体制的现状

  第一节 云南滇中新区基本概况
  第二节 云南滇中新区行政管理体制发展沿革

  第三章 云南滇中新区行政管理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节 管理权限相对缺乏
  第二节 机构设置职责不清
  第三节 法律制度保障受限
  第四节 管理人员任用不合理

  第四章 云南滇中新区行政管理体制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第一节 管理权限缺乏制度规范
  第二节 组织机构缺乏系统设计
  第三节 主体地位缺乏法律保障
  第四节 人事管理缺乏创新激励

.  第五章 国家级新区行政管理体制经验借鉴

  第一节 重点国家级新区行政管理体制经验概述
  第二节 国家级新区行政管理体制的启示与借鉴

  第六章 优化云南滇中新区行政管理体制的对策

  第一节 优化云南滇中新区行政管理体制的必要性和政策依据
  第二节 优化云南滇中新区行政管理体制的对策

  结 论

  .目前,我国国家级新区总数已达到 19 个。各个国家级新区由于发展基础和条件不同,行政管理体制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目前国内国家级新区行政管理体制的三种类型中,浦东新区和滨海新区已率先成立正式行政区,舟山群岛新区、西海岸新区实行“一套人马、两块牌子”的行政管理体制,西咸新区、天府新区重点在新区范围内打造经济开发区。每种类型的行政管理体制都是结合自身实际、因地制宜的实践成果,没有好坏之分。云南滇中新区作为西南边陲开放门户的国家级新区,有着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批复成立以来,行政管理体制不断调整优化,一段时期里也经历了较大的体制变化,但是任何调整都是为了转变政府职能、提升行政效能、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务水平,为了最终构建现代化治理体系。在不断完善云南滇中新区行政管理体制的基础上,牢固树立“建滇中新区就是建昆明、发展滇中新区就是发展昆明”的大局意识,进一步加大市区融合力度、加深市区融合程度、拓展市区融合广度,积极构建规划同推共绘、基础互联互通、产业同培共育、资源共创共享、人才双向互动等融合发展机制,助力昆明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努力开创省会城市功能提升和国家级新区跨越发展同频共振、深度融合、互促并进的区域协调发展新局面。


以上论文内容是由硕士论文网为您提供的关于《硕士论文范文:云南中部新区行政管理体制优化研究》的内容,如需查看更多硕士毕业论文范文,查找硕士论文、博士论文、研究生论文参考资料,欢迎访问硕士论文网行政管理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