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论文网第2021-03-27期,本期硕士论文写作指导老师为大家分享一篇
中美经济学论文文章《试析福利经济学视角下的中美贸易摩擦》,供大家在写论文时进行参考。
摘要: 关于贸易战的理论解释以及解决方案,学术界的讨论层出不穷,而福利经济学作为国际贸易的一项重要理论支撑,却很少被应用在这一问题的解决上。本文从福利经济学的角度出发,以生产者福利和消费者福利为研究工具,试图对贸易摩擦的发生溯源,为政府更好地解决中美贸易问题提出建设性建议。
关键词: 贸易战; 供求曲线; 生产者福利; 消费者福利
一、引言
2017 年 8 月美国贸易代表( USTR) 对中国技术转让、知识产权等领域发起“301 调查”,标志着中美贸易摩擦被特朗普政府提上日程。果不其然,美方于 2018 年 3 月、4 月、6 月多次宣布对进口中国的商品征加 10% —25% 的高额关税,在高科技新兴行业、一般制造业等诸多领域限制中国企业发展。中美贸易战的爆发也掀起的学术界和政治界关于中美贸易摩擦的动机、延伸等多方面的探讨。
二、文献综述
关于中美贸易摩擦的研究尚未形成定论和统一的研究范式,为此,本文梳理了解释中美贸易的现有研究成果。中美经贸关系作为中美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经济利益和非经济利益研究中美经贸关系是研究中美贸易摩擦的关键( 袁宏,2018) ; 中美贸易摩擦是中国迅速崛起后,由处于霸权地位的美国发起的中美全球领导地位之争( 赵 柯,2018. 10) ;中美全球战略地位的竞争长期来看,是代表社会主义的中国模式和代表资本主义的华盛顿模式之间的竞争( 陈继勇,2018. 9) ,是两种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之间的竞争( 石云霞,2018) ; 当然,也不乏部分学者另辟蹊径,从美国社会现状展开探讨,黄礼健等指出美国社会两极分化严重、民粹主义泛滥、单边主义盛行的现状,是美国挑起中美贸易摩擦的深层原因( 2018. 9) 。福利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诞生于英国 A. C庇古的《福利经济学》一书( 1920s) ,它以边沁的功利主义原则为哲学基础,以帕累托最优理论和马歇尔的消费者剩余理论为重要分析工具,是迄今为止分析社会福利最常用的理论,也是分析税收和津贴的最常用的理论之一( 李静,2018) 。关于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的研究已产生了一致的学术认同: 消费者剩余用消费者的支付意愿减去其支出的实际支付来衡量,在供求曲线中以需求曲线以下、市场价格线以上的面积来表示; 生产者剩余用生产者获得的实际支付减去其提供意愿来衡量,在供求曲线中以市场价格线以下、供给曲线以上的面积来表示。综上所述,关于贸易摩擦的理论解释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探讨: 经贸关系、全球领导地位、社会制度和民粹主义,有一定的说服性,但尚未形成统一定论。关于福利经济学的研究已经成熟,消费者剩余理论和生产者剩余理论的广泛使用为本文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指导。而用福利经济学来解释中美贸易摩擦问题的研究尚未被提出,本文将以此为核心,为相关学术研究迈出第一步,为政府解决中美贸易摩擦问题提供可参考性建议。
三、中美国经济特点对比
1. 国民收入水平
GDP 是衡量一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首要指标,2017 年美国 GDP 总量达到 195558. 74 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一,而中国GDP 总量为 131735. 85 亿美元,中国占美国 GDP 的 67% 。而人均 GDP 美国达到 59760 美元,中国却只有 8872 美元,中国人均 GDP 不到美国人均 GDP 的 15% 。另外,虽然中国GDP 增速较高,但从 2018 年数据来看,经济进入下行周期,GDP 增速放缓,而美国 2018 年上半年还处于经济牛市。所以,就国民收入水平来说,美国国民收入明显高于中国,且两国人均收入水平相差巨大。
2. 居民消费水平
一直以来,中国都是以投资和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国家,而国内消费需求严重不足。相反,美国是明显的消费驱动型国家,国内消费需求为经济增长第一动力。结合美国经济总量、人均国民收入高于中国的现实,可以判定美国居民消费水平明显高于中国。而从消费结构和消费层次来看,美国居民在衣食住行等生活必须品方面的消费占比较小,对医疗保健、休闲娱乐、交通通讯的消费占比较高,就中国居民而言,前者占比明显高于后者。另外,从具体数据来看,2016 年中国居民消费支出约 4. 22 万亿,而美国高达 13 万亿,美国消费支出总量达到中国的 3 倍之余,人均消费则更是达到数十倍。综上所述,从消费水平而言,美国居民消费水平远高于中国居民,且消费层次更高,中国现有消费水平仅仅相当于美国 20 世纪六十年代的消费水平。
3. 家庭恩格尔系数
近十年以来,中国一直是发展中国家中的最先进的国家,而美国则是发达国家中最先进的国家。而恩格尔系数作为判断一个国家发达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即使是最先进的发展中国家的中国,没有逃脱恩格尔系数一直高居不下的现实。相反,美国的恩格尔系数一直处于较低位置。《2017 年中国居民消费发展报告》显示,2017 年全国居民恩格尔系数为 29. 39% ,这是中国居民恩格尔系数首次突破 30% 。而2017 年世界顶级经济期刊《经济学人》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恩格尔系数为 7% ,中国恩格尔系数仍为美国的 4. 2 倍。可见,食物消费支出在中国居民的消费总支出中占比较高。
4. 企业类型
长期以来,人口红利一直是中国企业快速发展的优势,廉价的劳动力使其产品因成本的优势更具竞争力,但中国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一直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的现实,而科技力量也难以和发达国家的大企业匹敌。这种劳动力廉价、资本市场不完善、科技落后的现实造就了中国企业多为劳动密集型企业。而美国则情况不同,拥有发达的资本市场、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水平以及价格不菲的劳动力,这导致了美国企业多为资本密集型企业。条件假设:
( 1) 单元经济模型,假设中、美俩过均只生产一种生活必需品产品。
( 2) 假设世界经济体中,仅有中美两国进行贸易。
( 3) 不考虑运输成本,即将运输成本视为零。
( 4) 价格是影响需求量和供给量的唯一因素,即单一商品的需求与供给曲线为直线。
四、中、美供求曲线及理论解释
需求曲线即显示价格与需求量关系的曲线,用来衡量每一价格水平下消费者愿意购买的商品量。需求曲线的倾斜程度用需求收入弹性来表示,倾斜程度越大,弹性越小。影响需求收入弹性的五大要素包括商品可替代性、商品用途广泛性、商品对生活种重要程度、商品消费支出在消费预算总支出的比重、所考查的消费者调节需求量所需要的时间。对于单元经济模型,第一、二、五个影响因素不对两国需求曲线造成差异,商品对生活种重要程度和商品消费支出在消费预算总支出的比重这两个因素是造成中美需求收入弹性的主要因素。从前文经济特点的对比可以知道,美国居民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远高于中国居民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即美国物价水平和收入水平较高,需求曲线外扩。另外,美国恩格尔系数远低于中国居民恩格尔系数,且从消费结构来看,美国居民对医疗、娱乐等服务的非大量进口的产品消费占比较高,对低端产品、生活必需品消费较低,所以在本文假设下,美国需求曲线的需求收入弹性要低于中国,即需求曲线较为陡峭。由此,画出中美两国的需求曲线如图 1 和图 2,美国需求曲线较中国更为陡峭。供给曲线即显示价格与供给量关系的曲线,用来衡量每一价格水平下生产者愿意提供的商品量。供给曲线的倾斜程度用供给价格弹性来表示,倾斜程度越大,弹性越小。影响供给价格弹性的要素包括: 生产的难易程度和生产周期的长短、规模变化难易程度、调整供给量所需时间、生产成本的变化。一般来说,技术水平越低,周期越短,生产越简单,弹性越大; 资本密集型企业比劳动密集型企业调整规模难度大,供给弹性相对较小; 而长期内,调整供给所需时间由以上其他因素决定,时间越短弹性越大; 随着产量的增大,可变成本增加,可变成本越贵的企业弹性越小。从上文中美经济特点对比可知,美国企业相比中国企业技术含量更高、资本更密集、劳动力成本更高,所以调整产量所需时间更长,则在供给曲线中,弹性更小,即曲线更为倾斜。而中国企业技术较为落后、具有劳动成本较低,多为劳动密集型企业,所以价格供给弹性更大,曲线较为平缓。由此,画出中美两国的供给曲线,分别如图 1、图 2。
五、世界供求曲线及理论解释
在仅有两个贸易国的单元经济模式下,世界供给与需求曲线即为两国供给与需求曲线的加权平均。所以,世界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的斜率均介于两国斜率之间,从而供求曲线交点形成的均衡价格位于两国不进行贸易时国内均衡价格之间,如图 3。该均衡价格的经济解释为,在无关税、忽略运输成本的情况下,中美两国商品将在国际市场上自由流动,进而达到商品供求均衡,形成中美市场一致的均衡价格。
六、福利经济学对贸易战的理论解释
若中美进行自由贸易,则两国商品市场按国际供给曲线定价,从而导致新的均衡价格低于美国原市场价格,而高于中国市场价格( 世界均衡价格如图 1、图 2 和图 3 中的红线所示) 。如图 1,不进行国际贸易时,消费者剩余为区域 a,生产者剩余为区域 b + c; 进行国际贸易后,消费者剩余为区域 a+ b + d,生产者剩余为 c。所以,贸易后美国消费者福利增加b + d,生产者福利减少 d,社会总福利增加 b。中国的情况如图2所示,不进行国际贸易时,消费者剩余为区域e + f,生产者剩余为区域 g; 进行国际贸易后,消费者剩余为区域 e,生产者剩余为 f + g + h。贸易后比贸易前,消费者福利减少 f,生产者福利增加 f + h,社会总福利增加 h。从模型分析结果来看,国际贸易增加了两国的社会福利,对中美双方来说都是互利的选择。但是,对于美国来说,消费者得以福利增加而生产者福利却是减少的,而美国属于寡头政治,政府与企业、财团的关系复杂,政府往往为企业发声,这导致了美国政府掀起贸易摩擦,从而维护生产者福利。
七、建议
目前,中美两国正就经贸问题举行磋商,但中美国力、经济实力尚不对称,基于这一现实和本文的分析结果,提出以下建议:
1. 适当调整关税,扩大进口。本国进口的增加,带给贸易国更大的出口量,从而弥补中国长期大量出口给他国企业带来的福利损失。
2. 振兴科学技术,发展新兴产业。科技含量高的产品在发达国家的价格相当甚至低于国内价格,新兴产品的出口不但不会对国外企业产生福利冲击,还会创造新的消费需求。
3. 制定有效措施,防患于未然。依据本文分析结果,中国与美国的关系只是中国与众多发达国家的关系之一,中国与其他发达国家同样存在着这种福利矛盾,政府要提前采取有效措施,防患于未然。
4. 合作共赢始终是优先选择。无论国际形势怎样,国际贸易始终可以增进两国社会福利,改善居民生活条件,促进经济文明发展,所以合作共赢是我们的优先目标,也是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马晓微,杜佳,常影,刘晶晶 . 基于因子分析的中美居民消费阶段划分及对比分析 . 中 国 口·资 源 与 环 境,2014.
[2]付婧瑄 . 中美贸易战损益分析 . 中国集体经济,2018.
[3]黄礼健 . 中美贸易战升级的原因、影响及趋势分析 . 宏观经济 . 2018.
[4]谭小芬,李昆,梁雅慧 . 中美贸易摩擦的原因、影响及应对措施 . 复旦国际关系评论 . 2018.
[5]王冰,申其辉 . 消费者剩余理论研究综述 . 经济纵横 .2003.
[6]王孜弘 . 中美经济对比中的民生与效率—以产值统计为基础分析 . 国际经济研究,17.
以上论文内容是由
硕士论文网为您提供的关于《试析福利经济学视角下的中美贸易摩擦》的内容,如需查看更多硕士毕业论文范文,查找硕士论文、博士论文、研究生论文参考资料,欢迎访问硕士论文网中美经济学论文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