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论文网第2021-02-26期,本期硕士论文写作指导老师为大家分享一篇
旅游管理文章《基于SD和DPSIRM模型的旅游生态安全评价》,供大家在写论文时进行参考。
本篇论文是一篇旅游管理硕士论文范文,统动力学认为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单元的运动产生了系统的行为和功能,系统内部间的要素也是相互关联的,并且这种关系能通过因果反馈回路来表达,进而建立动态仿真模拟来预测系统发展趋势,寻求较优的情景模式。系统动力学本身的动态性、开放性使其不仅适用于数据不足的问题,还能用于宏观层面上城市旅游生态安全的研究。为加强对旅游生态安全系统整体运行机制的认知,也为实现要素提取的客观性、严谨性和逻辑性。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20 世纪中后期以来,随着人口数量猛增、工业化速度加快,人类以资源高消费、环境高代价换取经济繁荣,不合理的城市开发建设活动引发人与自然的矛盾加剧,给社会环境系统带来了一系列生态危机,如气候变暖、水域污染、土壤污染、资源消耗加剧等。据统计,全世界每年约有 1700.0×104 hm2森林因乱砍滥伐而消失;600.0×104 hm2土地因沙漠化和水土流失而失去生产能力;50.0×108 t 多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氯氟烃等物质被排放到大气中;全球至少三分之二的农田受到水土流失的影响。从上世纪的日本水俣病事件、比利时马斯河谷事件到如今的亚马逊热带雨林燃烧、所罗门群岛消失事件等重大生态危机,都是生态失调的恶性结果(康鹏,2016),背后都反映出人与自然之间日益激化的矛盾。尤其在以旅游产业为主导的发展型城市,生态环境的恶化问题不仅造成了数额巨大的产能损失(马国霞,2019),也间接威胁着当地居民的生命与财产安全。大理、西双版纳等多处景区盲目追求商业化、城市化发展,毁林开荒、随意开发,环保认知(刘丽梅,2009)不足,生产和消费强度超出了生态承载力,旅游生态系统的整体性(李细归,2017)、统一性受到严重破坏。作为生态旅游的重要载体,目前我国各种级别的自然保护区共计 2750 个,总面积约 147.17×104 km2。其中近一半的自然保护区面临着不同规模、不同程度的生态威胁,其中旅游活动和资源开发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张建亮,2016)日益显现。为实现城市旅游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发展,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就成为旅游生态安全研究的重要内容。武安市位于晋冀豫三省交界地带、太行山东麓,拥有丰富的矿产、生物等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曾先后被评为中国最美自然旅游城市、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国县域旅游百强县等。2018 年全市共计接待海内外游客 6.8 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 7636.4 亿元,分别比 2017 年增长 18.4%和 24.4%,旅游业逐渐成为武安市的战略支柱性产业和三产龙头产业,带动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同时,旅游业的迅猛发展也意味着土地资源需要承受越来越大的压力,再加上各种矿产资源的持续性非法开采行为,强烈的人为干扰活动造成了植被破坏、土壤侵蚀、水体污染及水资源短缺等问题(刘巧玲,2005)。各类污染因子破坏旅游地生态系统自身的完整性和关联性,对武安市旅游地生态系统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处理这些问题,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安全之间的矛盾会进一步激化,最终制约武安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在这种背景下,开展武安市旅游生态安全研究,加强旅游地生态系统稳定性,创造优质的生态环境,缓和旅游业发展和自然资源需求的矛盾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挖掘生态安全系统内部动力机制,提升指标体系的规范性、严谨性,生态安全系统内部结构极为复杂,尤其在城市经过人类强烈的资源开发活动后,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只有通过探究生态安全系统的历史演变机制,才能掌握系统所处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目前,多数学者在构建评价体系的过程中,建立指标体系的机理性及可信度容易受到质疑,本文增加 SD 模型来研究体系内部的作用反馈机制,突出各子系统之间的因果循环关系,对内部要素有机整合,使指标选择更严谨、规范,弥补传统的评价机制中存在的问题,丰富了生态安全评价的实证研究。(2)丰富旅游生态安全规划的实证研究,提供生态环境保护与管理的科学依据,旅游生态安全规划是通过对旅游生态安全状况测度和评估,制定调控区域旅游活动密度与强度的保障性规划。因此,对旅游生态安全质量的评价能为旅游发展和环境保护提供参考,对区域旅游业经济的长久发展有重要意义。现今,旅游生态安全研究的实证热点对象主要是旅游资源富集的特色城市。武安市作为全域旅游示范区之一,其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对其他地区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也能为旅游环境保护的实施提供参考价值。
2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准备
2.1 研究区概况
武安地处晋、冀、豫三省交界地带,河北省邯郸市西北部的太行山东麓,北连邢台沙河市,南接磁县、峰峰矿区,东邻永年县,西倚涉县,具有独特显耀的地势区位,自古即为东西交通之孔道和军事重地。东经 113°45′-114°22′,北纬 36°28′-37°01′,面积 1818 km2,辖 13 个乡,9 个镇、502 个行政村。地势西北部最高,山峰险峻,海拔多在千米以上。最高峰青崖寨海拔 1898.7 m;西部、西南部、北部岗峦层叠;南部鼓山耸立,海拔 891 m.成天然屏障;东部紫金山绵延、迤逦边境。唯中部少崇山,形成局部小平原,称武安盆地,但间有丘陵起伏,且沟壑纵横、最低处为洺河出口处,海拔仅 80 m。武安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夏秋冬温差明显。全市年平均气温 11℃至 13.5℃。1 月份最低,平均为-3.2℃。7 月份最高,平均为 26.3℃。年内冷暖相差平均为 29.5℃。受地形和植被影响,除冬季外,平均气温基本呈东、东南向西北递减的趋势。年日照 2264 h,无霜期达 200 d 左右。年平均降雨量 560 mm,雨季集中在七、八、九月份。根据 2018 年统计公报信息,年末全市总人口 845819 人,自然增长率 8‰,城镇化率 53.89%。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主要经济指标稳中向好。全市生产总值完成 675.6 亿元,同比增长 6.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25.8 亿元,增长0.1%;第二产业增加值 395.1 亿元,增长 3.9%;第三产业增加值 254.7 元,增长11.2%;旅游发展收入占到 22.57%。三次产业结构为 3.8:58.5:37.7。财政总收入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达 104.55 亿元,增长 42.1%。人均生产总值 7.9 万元,增长 6%。全年粮食产量 28.2×104 t,农业产业化经营率增至 66.6%。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升至全国百强第 86 位。
2.2 数据准备及处理
(1)资源环境数据云平台获取武安市平均气温、降水空间插值数据集及DMSP/OLS 和 VIIRS/DNB 夜间灯光影像数据;土地利用及变更数据、行政区界限来源于武安市自然资源局;环境治理投资数据来源于武安市统计局。(2)植被指数等遥感数据由 Google Earth Engine 平台下载。(3)人口、经济统计等数据来源于《武安市统计年鉴》(2009-2018 年),武安一中、武安高开区和武安白鹤观街空气监测站点获取空气质量指数(AQI)历史数据。统一的坐标体系时数据处理的前提,只有建立统一的空间坐标,后续的数据裁剪、插值和空间可视化分析才能准确,否则会出现操作失败、转换错误等问题。首先对采集的 Landsat7 ETM 影像通过领域统计算法去除影像条带,然后经辐射定标、几何校正后,然后运用投影转换工具(Projections and Transformations)转化投影。为避免影像网格变形,将 DMSP/OLS 影像转成 Lambert 等积方位投影,并选取 NEAREST 临近法重采样,空间分辨率为 1000m。选择不变目标区域法校正 DMSP/OLS 影像数据,利用两者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重叠数据对影像数据进行拟合。然后对 VIIRS/DNB 影像数据进行中值滤波去噪处理,提取稳定像元,2014年像元阈值设为 0.28,2018 年像元阈值设为 0.35。将土地利用数、遥感数据、气象数据及行政界线统一为高斯克吕格投影 38 度带。研究中需要将收集到的原始数据经过处理后录入空间属性表中,方便进行可视化分析。将整理后的调查样本数据以点或者行政区为单元导入 arc GIS 属性表中,采用反距离权重插值(IDW)或者克里金插值工具(Kriging),得到各个指标因子的空间分布图。然后通过要素转栅格工具,将其全部转为分辨率为 100m的评价单元,便于进行后期的可视化处理。
3 基于 SD 模型的旅游生态安全驱动机制
3.1 系统综合分析
3.2 系统结构分析
3.3 小结
4 基于 DPSIRM 模型的旅游生态安全评价
4.1 旅游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2 旅游生态安全评价模型的建立
4.3 旅游生态安全子系统评价
4.4 旅游生态安全评价与分区
4.5 小结
5 旅游生态安全分区调控及对策
5.1 旅游生态安全分区调控
5.2 旅游生态安全调控对策
5.3 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本研究针对武安市旅游生态安全系统作为评价目标,充分利用气象数据、土地利用数据、夜间灯光数据及遥感数据、社会经济统计数据等多源数据,先运用SD 模型构建系统内部因果反馈机制,探究系统内部作用机理,然后基于 DPSIRM概念框架的驱动特征来选取各子系统中的指标因子,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借助熵组合权重法和加权评价法将评价结果进行空间化表达,分析研究区旅游生态安全演化机制,探讨对区域生态安全的保护模式和资源开发利用方式,以期对区域旅游生态环境的恢复、重建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支持和依据。(1)探究旅游生态安全系统驱动机制,为研究武安市旅游生态安全系统的内部作用反馈机制,将 SD 模型引入到旅游生态安全指标选取中来,系统建模的目的是挖掘内部因果动力关系,从人口、自然、社会和经济四个角度选取相关性要素来定义模型边界。然后依据各指标间的作用关系,将旅游生态安全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划分为生态环境子系统、社会经济子系统及旅游发展子系统,依次建立每个子系统内部的因果循环图。其中生态环境子系统以旅游用地的生态健康状况为主体,优质的生态环境会吸引游客消费能力增加,吸引投资进一步维护改善旅游生态环境,为游客提供良好的观感体验,选取温度、降水、植被覆盖度等反映本子系统的发展状态;在社会经济子系统中,以城市化率作为主要的节点,人口量的变动会影响城市化率,城市发展水平提高会加速旅游产业结构的精细化发展,进而拉动就业,改善人民生活品质,促进旅游消费因果链的形成,选取地区生产总值、绿地面积、游客密度指数来描述本子系统的因果关系;在旅游产业发展子系统中,以社会、政府资金支持作为原动力,会吸引旅游企业和高素质管理人才,完善旅游配套服务设施,提高旅游服务能力,消费力的增长带来旅游收入增加,选取环境治理投资、旅游人才数目、旅游收入等描述性指标。基于因果关系链,整合三个子系统内部的指标来建立系统流图,反映系统总体的作用机制。(1)创新性地将 SD 模型运用到旅游生态安全评价体系构建。本研究从旅游生态安全评价的系统结构入手,引入系统动力学 SD 模型先从整体上抓住系统内部的因果循环关系和信息反馈机制,然后再从指标发挥功能的角度将系统信息流加载到 DPSIRM 模型中来,使多指标体系的构建更具有严谨性、客观性,实现了结构与功能的双模拟。(2)基于夜间灯光数据提取城市发展指标数据,辅助完成旅游生态安全评价研究。本研究采用的数据源更趋向于多元化、数据采集趋向于多样化,突破了传统的对遥感数据、气象数据、夜间灯光数据等单一类型数据集的测度与分析,将其合力运用到旅游生态安全评价中来,尤其是借助夜间灯光数据对城镇发展结构起到的辅助性作用,实现旅游生态安全系统评价的定量化研究,在评价技术方面具有一定的创新性。(3)基于 DPSIRM 模型对旅游生态安全系统进行评价,能够反映出系统内部各组分变动的耦合过程。DPSIRM 模型目前主要应用于资源承载力、人居环境安全等方面,将其应用到旅游生态安全系统中能揭示系统指标的作用机理,对旅游生态安全现状及发展趋势有良好的指示性。旅游生态安全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系统,是自然、社会、生态等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旅游生态安全评价所涉及的数据量、信息量也比较大,数据集收集困难,由于常住人口部分数据欠缺,本文用的人口密度、城市化率等以户籍人口作为标准计算,与真实结果之间存在一定误差。另外,环境治理投资由于乡(镇)数据缺失,只能核算当年部分生态修复性项目的预算总额。随着数据库信息的完善,统计数据保留会更加完整,这些问题在将来是可以避免的。在构建旅游生态安全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过程中,限于保留数据不齐全,文章后续没有对系统动力学建立的模型进行定量检验,随着系统动力学建模技术运用的广泛化,关于旅游生态安全评价研究的科学性和实证性会得到提升,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也会更加完善。受限于数据的可获取性和完整性,本文选取了 2009 年、2014 年和 2018 年的数据,按照旅游生态安全的发展规律来看,时间序列需要有所延长,在数据积累的基础上可以对本文展开进一步的拓展研究。本文对旅游生态安全评价研究之后,由于工作量较大,受限于认知能力的不足,没有对武安市旅游生态安全开展进一步的空间优化和趋势分析,相信随着研究方向的深入化、精细化,后续的相关研究会逐步展开。
以上论文内容是由
硕士论文网为您提供的关于《基于SD和DPSIRM模型的旅游生态安全评价》的内容,如需查看更多硕士毕业论文范文,查找硕士论文、博士论文、研究生论文参考资料,欢迎访问硕士论文网旅游管理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