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论文网/国内首批论文服务机构

当前位置:硕士论文网首页 > 财务管理 > 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监督制度研究

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监督制度研究

时间:2021-02-24 21:35 | 栏目:财务管理 | 浏览:

硕士论文网第2021-02-24期,本期硕士论文写作指导老师为大家分享一篇财务管理文章《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监督制度研究》,供大家在写论文时进行参考。
  本篇论文是一篇财务管理硕士论文范文,国有企业由于其资产所有者为国家,因此其公司治理结构是以董事会为中心构建的,董事会对外代表公司进行各种主要活动,对内管理公司的财务和经营。只有董事会才能全方位负责财务决策与控制,决定公司的财务状况。这一企业结构的关键是董事会成员的组成,只有社会化独立董事、专业化的执行董事才能使董事会的形成与运作趋向于合理有效。为了确保董事会有足够的能力进行财务监督,应在董事会下设财务委员会或类似的专门机构。 
 

  1 引言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978 年起,国有企业改革已历经三十余年,但由于中国特殊的历史背景,国有企业治理的实际运行与现代企业制度仍有差距。从法律上来说,国有产权归全民所有,但这是一个“消极”的资产所有者,即没有人来争索国有资产的剩余所有权,也没有人为国有资产的损失负责。这就是一种明显的“所有者缺位”的现象。这种情况下,没有任何激励约束机制能够真正促使其所有者监督国有企业提高整体国有企业经营效率。这一点即表现在产权明晰等根源上,也表现在各项管理体制上。政府作为国有资产管理的代理人,在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进程中,其职能与角色的转换将是必然,正因如此,中国国有企业的治理整体上便体现为一种政府主导模式。由“所有者缺位”现象的普遍存在也可以看出,严格意义上的政企分开仍未实现。 在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监督体制中,这种矛盾也时有体现。从国有资产所有人、董会事、监事会、高层经营管理者之间的权责利关系并未理顺,其委托-代理的成本也居高不下。 而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主体,担负着发展民族工业、创造财富、扩大就业、维护稳定、保护环境、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经济责任、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依法加强国有资产监管,是国有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重要保证。在其中加强国有资产的财务监督,完善财务监控体制是必然的选择。 
  1.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首先对国有企业现存财务监督体制现状进行研究,分析国有企业财务监督体制中的缺陷,通过对某特定大型国有企业的财务监督状况分析,得出造成这些缺陷的原因;然后研究企业财务监督体制的相关理论,包含委托-代理理论、激励约束理论、公平与效率理论、财务管理相关理论等,并且重点分析了产权和监督的关系,得出了产权制度和委托-代理之间的相互关系,明确了财务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设计国有企业监督体制的研究方向,提出财务监督体制建立的流程,并且确定财务监督体制评价因素集,包含财务、客户、内部运营、企业发展等四个方面内容,再细化分为 10 个评价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指标权重,利用模糊数学方法建立财务监督体系模型;根据评价模型的建立,采用 ASP.NET、ADO.NET 等技术,并在.NET 平台 C#开发环境下,以 SQL server 数据库为存储介质,设计并开发 B/S 结构的财务监督评价系统;最后以某大型国有企业为实证研究对象,验证财务监督评价系统的正确性,并提出建立财务监督体制方法。本文采用了三种研究方法: 一是比较分析法。比较现有财务监督体制同现代企业中的财务监督体制的区别,阐明国有企业应该进一步完善财务管理的监督体制。 二是文字说明与图表相结合的方法。主要用文字并辅助图表来阐述我国现代企业管理体制下的财务监督体制。 三是案例法。以某集团公司的财务监督完善为例,列举出为完善财务监督体制应做的改应。 国有企业财务监督所涉及的系统不是单纯的技术系统,而是复杂的社会技术系统,是由财务管理、客户服务、企业运营、企业发展等要素通过复杂的交互作用构成的有机整体。导致财务问题的诱因是多方面的,包括企业运作、员工素质等多方面的因素,因此,建立一套财务监督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开展财务监督评价的研究,对企业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评价系统研究的技术路线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分析财务监督评价的影响因子,进而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第二,设计评价模型,确定各级指标的相对权重。 第三,利用ASP.Net开发平台和SQL server数据库技术设计财务监督评价系统框架。第四,根据所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选择某大型国有企业为评价对象,验证该评价模型。

  2 国有企业财务监督体制现状分析

  2.1 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中监督体制形成历史-日趋完善的监督体制
  国有企业,在国际惯例中,仅指一个国家的中央政府或联邦政府投资或参与控制的企业;在中国,国有企业还包括了由地方政府投资参与控制的企业。政府的意志和利益决定了国有企业的行为。国有企业由于其资金来源为共公资源,兼具了营利性和公益性两个特征。营来性体现为追求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公益性则体现为实现国家调节经济的目标。 美国、英国、法国等发达国家的国有企业的产生是资本主义经济社会化的产物,其中即有国家竞争的需要,也有科技革命的作用。 在美国,1789 年成立的美国国家邮政局是其政府认定的最早的联邦国有企业。1865年美国南北战争后,美国政府把大批土地收归国有,并出资建造道路、港口、供水系统公共设施。二战后,美国政府又加大对新兴科研部门的投资,促进了航天工业、电子工业、新材料业和生物工程等一大批国有开发性研究中心和企业的发展。上世纪 7、80年代,美国由于经济危机及竞争力下降,政府又不得不收购了一批无人经营的产业,如铁路运输等。 英国,最早实行国有制的企业也是国家邮政局。英国工党执政期间,抛起了企业国有化的高潮,对钢铁、煤炭、运输、通讯等基础设施均实行了国有化。上世纪 70 年代,石油、航空等领域也加入了国有化行列。 法国在 17 世纪就提出国家干预,修建各项基础设施。在其历史上曾出现过三次较大规模的国有化运动。第一次是 1936 年勃鲁姆总理提出了“国有化纲领”。第二次是二战后戴高乐时期。第三次是 1981 年密特朗执政时间,把国有化指向了大的垄断财阀。中国的国有企业在 1949 年建初即存在,在 1978 年前由于集中的计划经济,使得国有企业在中国形成一枝独秀的情况。1978 年起,中国的国有企业开始了长达 30 余年的改革,并在国家经济生活中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无论是改革前还是改革后,国有企业在我国都是重点扶植的对象。国家将政府税收的很大部分投入到国有企业中,有的国有企业还是由原来的政府部门转化而来。如中国移动,由原邮电部改为电信局,后拆分为中国电信和中国移动。尽管进行了长期的改革,我国的国有企业仍有很明显的计划经济惯性,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尤其是拆分、合并等行为中,都会受到政府的干预。 我国国有企业的发展在改革后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 1978 年-1986 年,国家将国有企业的部分经营权下发,国有企业成为“自负盈亏、自主经营”的经济实体。这场改革没有涉及所有权的调整。第二阶段是 1987 年-1992 年,实行了企业承包制、企业股份制的改革,引入了多元产权主体、优化了内部治理结构。第三阶段是 1993 年-2002 年,国家提出了“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改革方针。而在十五届四中全会提出“抓大放小”、“有进有退”的方针后,国有企业就退出了大部分的竞争性行业。第四阶段是 2003 年至今,成立了国资委,把“兼并重组”、“整合壮大”作为新一轮国企改革的目标,使国有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
  2.2 国有企业财务监督体制中创新做法
  股票期权是指一个企业给予其经营者在一定期限内(一般 3-10 年)按照固定的期权价格购买一定份额的公司股票的权利。当行权时,经营者只需支付期权价格,而无需考虑当日股票的交易价格。期权价格和当日交易价之间的差额就是该经营者的获利。股票期权其实是一种受益权,即享受期权项下的股票因价格上涨而带来的利益的权利。确定的价格购买本企业一定数量股票的权利。 股票期权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有偿,经营者须花钱购买,其获得的收益是来自于购买价与市场价的差额;二是具有选择性,经营者可以选择买或不买,也可以选择在规定时间段内的任何时点买,因此这是一项纯粹的权利;三是兑付时间在未来,只有通过经营者的努力使企业价值提高,企业股票的市场价格才会提高,行权时才会获得利益。 股票期权对于企业管理体制具有多重作用。 首先,股票期权可以使企业所有者和经营管理者具有相同的利益目标。股票期权即具有激励作用,但同时也具有约束作用。如果企业运转好,公司股票升值,期权持有人自然可以获得差价中的利润,这必然促进经营者对企业的发展更为全心全意的投入。同时,购买股票期权还将占用经营者的资金。但一旦企业的业绩下滑、甚至暴跌,必然带给持有人经济损失。这就迫使经营者加强对自己的约束,为自己的经营行为负责,还会充分发挥期才能,促进企业经营来绩的提高,避免可能会给企业带来的损失。 其次,股票期权还有利于降低企业的代理成本。企业所有者和经营管理者间是委托—代理关系。二者间总是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二者的目标也不相同。为了监督经营者,企业所有者必然将提高代理成本。但是通过股票期权激励,就可以避免二者目标不相同的问题,就将极大降低企业的代理成本。 最后,股票期权还有利于招募和挽留人才。作为一个合理的分配机制,股票期权对经营管理者即具有约束作用,又具有激励作用,这才能调动经营管理者的积极性。作为一个在未来兑付的奖励,股票期权可以保持人员的稳定性。 由于股票期权具有激励与约束双重特性,自上世纪 80 年代,美国的很多公司就实行了这种制度。目前世界许多国家的企业均纷纷效仿,引进这一成功的企业管理制度。在中国这一制度也被国有企业普遍采用。 随着企业经营规模的扩大,投资者也越来越多样化,出现了企业所有者和经营者的分离。企业投资者为了保证自身的利益,要加强财务监督,防止经营者出现损害所有者的利益的行为的发生;但同时投资还需要激励经营者努力工作,从投资者的角度去促进企业的发展。股票期权就是在此背景下产生的。因此,股票期权与财务监督有着紧密的联系。 
工商类竞争性企业财务业绩评价指标体系

  3 企业财务管理理论研究

  3.1 相关理论研究
  3.2 财务监督体制研究
  3.3 国有企业财务监督体制研究
  3.4 小结

  4 国有企业财务监督体制的建立

  4.1 财务监督体制建立方法
  4.2 财务监督体制相关配套措施的完善
  4.3 财务监督体制基本框架构建
  4.4 利用模糊数学方法建立财务监督体制模型
  4.5 小结 

  5 财务监督评价系统设计

  5.1 系统技术方案
  5.2 系统总体架构
  5.3 数据库详细设计
  5.4 功能模块设计
  5.5 系统安全性设置
  5.6 本章小结

  6 某集团应用财务监督体制实例

  6.1 构建财务监督体制
  6.2 建立配套措施完善财务监督体制 
  6.3 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论文通过对我国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体制现状的分析,找出目前国有企业在财务监督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且研究了大量的基础理论及实证,提出了国有企业财务监督体系,设计开发了财务监督评价系统,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改善国有企业财务监督体制的方案,取得的主要成果及认识如下:(1)国有企业财务监督应坚持三项原则:一是应明确与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相适应的原则;二是应明确企业对各所属单位管理中的决策权、执行权与监督权三者分立原则;三是应明确财务分层管理思想的原则。(2)国有企业财务监督的优化方向有四个方面:一是理顺法人治理结构,强化基础性监管;二是通过正常财务监督,强化经常性监管;三是构建绩效考核平台,强化阶段性监督;四是打造业绩考核体系,构建监管与考评互动系统. (3)一方面在现代企业框架下的财务监管,需要配套实施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短期与长期一体化的薪酬框架,凭借激励与约束两个重点,保障国有企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对于一项体制,也并非越完善就越好。因为体制要应用于企业管理实践中,而过于完善的体制,往往意味着过于繁琐的流程。效率是指在资源分配最优的前提下,达成目标。而对于企业来说,效率也应是其追求的一个目标。(4)最优资源分配是一种理想状态,我们能做的就是在完善国有企业财务监督体制过程中,实现资源分配最优,以提高其运行效率。对于完善国有企业财务监督体制这项工作的最优路径,我认为是通过加强对以下三个方面的监督:日常经营监管、会计信息监管、重大事项监管。这三个方面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国有企业财务监督重点体系。(5)对于某集团公司这一典型的国有企业,其财务监督的目标是能够结合国际最佳实践经验和某的财务监督现状,实现财务管理专业化,高效率和实现商业合伙人的新角色。实现目标的第一步,是建立适合的组织结构。在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形成了当前国有企业的多级委托-代理关系,处于委托方地位的主体因为同代理方的利益冲突及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存在,必然要对代理方的财务行为进行监管。因此,在构建国有企业财务监督体制前,首先要建立财务监督组织结构,明确各方所处位置。针对该集团公司财务组织结构的问题,建议按以下构想梳理该集团财务组织结构:一是逐步将财务中事务性的和管理分析性的不同工作分开;二是设立内部银行,对“收支两条线”的做法进一步进行改进,使集团和省公司通过对资金的控制来进一步加强财务的管控。三是税务和投资管理(资本运作层面的)在总部层面单独设立部门。考虑到第二项和第三项工作对专业技能的要求非常高,可以将其外包。四是理顺集团总部(包括事业部)、省公司和地市公司财务部门之间的关系。(6)本文还借助信息技术实现国有企业高效的财务监督体制,提高运行效率。即在完善财务监督体制时,考虑流程实现的可行性,提高效率。文章分析了财务监督评价的影响因子,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影响因子的权重,利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建立财务监督评价体系,以B/S结构为模式的设计方法,采用ASP.NET、ADO.NET等技术,并在.NET平台C#开发环境下,以SQL server数据库为存储介质实现对财务监督评价系统的构建,整个系统划分为系统管理、个性工具、财务管理、客户服务、企业运营、企业发展等7个子系统,系统管理包括部门管理,职务管理,人员管理,用户管理,用户组管理,菜单管理等功能;个性工具提供个人信息维护功能;财务管理、客户服务、企业运营、企业发展分别是针对财务状况、客户数量、企业内部运作状况、企业内部员工福利等方面的指标的编辑和评分;系统评分是显示系统的总得分,并且根据规定将当前财务监督评价情况划分到具体的等级,该系统具有信息存储量大、数据传输及处理实时性、安全性等特点。 国有企业财务监督体制的完善涉及多个领域,对其进行的改革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本文中的理论观点仅仅是对国有企业财务监督体制的一些探索性意见,难免存在一些不足。从国有企业财务监督体制变化发展的趋势看,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财务监督体制,进一步明确资产所有者、经营管理者、财务监督人员的权、责、利,这是一个不断深化改革的过程。这个过程不仅依赖国有企业内部的财务监督管理体制的完善,还依赖于国家相关产权政策的完善。同时,在下一步的研究中,还希望探讨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的国有企业财务监督体制有否统一模式的问题。在不同的行业,可能存在内在差异,而在相同行业内,应当具有同一规律。


以上论文内容是由硕士论文网为您提供的关于《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监督制度研究》的内容,如需查看更多硕士毕业论文范文,查找硕士论文、博士论文、研究生论文参考资料,欢迎访问硕士论文网财务管理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