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论文网第2021-02-17期,本期硕士论文写作指导老师为大家分享一篇
学前教育文章《新西兰学前教育本科课程设计与实施研究》,供大家在写论文时进行参考。
本篇论文是一篇学前教育硕士论文范文,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是课程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实施是课程目标的充分表达和课程内容具体化的过程。课程评价是确定课程目标达成程度的过程。因此,对课程的实施及评价境况进行梳理,有助于进一步理解与分析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通过对新西兰学前教育本科课程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以及课程评价的梳理,可以看出,新西兰学前教育本科课程已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缘起
为了满足社会对高素质学前教师的需求,世界各国采取多种措施进行学前教师教育改革,以望促进学前教师专业化发展。面对世界学前教师教育发展趋势,我国也应与时俱进,积极推进学前教师教育体系改革。其中,课程作为学前教师培养的基础和载体,其建设的合理性直接关系到学前教师的培养质量与专业化发展水平。因此,为了促进学前教师专业化发展,提高学前教师教育质量,我国高校应学习他国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与实施经验,进一步完善我国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本科课程建设。课程改革是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中不可回避的问题,也是学校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工作。课程改革一般是由外部的现实诉求和内部的责任使命所驱动的。就我国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而言,其课程改革的现实因素是指我国现有的学前教育本科课程设置与实施过程中已出现了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存在课程目标设定模糊宽泛,课程模块设计碎片化,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相脱节,课程实施流于形式化,课程评价标准缺失等问题。与此同时,随着中国经济水平的提高,公众对子女的教育表现出更高的期待,对学前教师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作为培养学前教师的主要场所,已受到了社会的关注。学前教师培养质量也越来越成为衡量师范院校教师教育培养质量的重要评价指标。课程作为学校人才培养的基础和重要媒介,已被社会各界提到了教育发展的重要议程中。因此,高校必须重新审视现有的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保留其优势,补齐其短板,以提高学前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其课程改革的责任使命主要是指国家对培养高素质学前教师的呼吁。近年来,我国政府十分重视学前教育的发展,把大力促进学前教育发展工作作为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的重要内容。发展好学前教育,就必须做好学前教师的培养工作。为此,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文本,以促进学前教师教育发展。《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要完善学前教育师资培养体系,加快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热爱儿童、业务精良、结构合理的学前教师队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全面加强幼儿园教师的培养质量,健全幼儿园教师培养体系,办好学前师范教育,扩大有质量的教师供给。2012 年,为了保障学前教师培养质量,教育部颁布了《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指出了学前教师培养应遵循学前教师应具备的四个理念:师德为先、幼儿为本、能力为重和终身学习。政府政策文本的出台为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建设与实施提供了强大的推力。上述事实表明,高校学前教育课程改革已引起了政府和社会的关注,成为高校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二)研究意义
通过对新西兰高校学前教育本科课程现状的描述,以助于加深学者对新西兰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的了解,弥补我国学者对新西兰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介绍的不足。同时,为今后学者对新西兰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的研究和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奠定基础。另一方面,课程是高校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部分,对他国高校课程的研究与借鉴,有助于改进我国高校各专业的培养方案。对新西兰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本科课程的研究,有助于为我国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的改进和培养方案的改进提供新的视角和新的思考。课程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基础,课程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也就是说,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的设置与实施情况的思考,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为我国学前教师质量的提升提供新的思考。同时,教师职前职后一体化发展已成为世界教师教育发展的新趋势。课程作为教师培养的核心,也一直是我国学者研究的重点与热点。对新西兰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本科课程的研究,有助于推动我国学前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改革,从而促进学前教师专业化发展。
二、新西兰学前教育本科课程体系
新西兰学前教育课程起步于 19 世纪,后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努力,已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课程体系。该部分从新西兰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本科课程的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两方面入手,全面论述新西兰学前教育本科课程的设置现状。
(一)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不仅是课程设置的出发点,也是课程设置的归宿。课程目标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着课程的实施效果与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科学合理定位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目标是当前高等教育机构乃至整个学前教育领域内极为重视的话题。新西兰立足于现实所需,根据幼儿教育发展的需要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求,制定了学前教育专业本科阶段的课程目标。2018 年,新西兰教育部宣布取消了国家教育标准,虽然此后新西兰教育部废除了学前教育阶段关于教育目标的详细规定,但在学前教育领域内,教育部颁布了许多学前教育政策,这些政策文件中所折射的学前教育理念深深地影响着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目标的设置。最有影响力的是 1996 年新西兰历史上第一部全国性质的学前教育课程纲要 Te Whāriki: Early Childhood Curriculum (《编席子:早期教育课程》)的出台,该纲要于 2017 年进行了进一步的修订与完善。新修订的纲要文件主要阐述了学前课程的四大基本原则、五大学习发展领域的目标及其相应的学习成果,为幼儿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教育方向。该纲要中最核心的部分就是阐述了学前教育发展的两大重要教育理念:其一是学前教育课程要具有包容性,课程是为所有的孩子而准备的,谁都有权利和义务接受早期教育,无论性别、种族、地域、身体健康状况、家庭结构、价值观和宗教,每个人都可以坐在垫子上接受教育。其二是学前教育课程要具有囊括性,课程内容是各学科领域的知识与技能相互交叉在一起,以网状的结构呈现的,每个机构都可在 Te Whāriki 框架的基础上,编织一个反映其自身特色和自身价值观的园本课程。除此,该纲要还进一步地阐述了学前教育课程的概念,即凡是促进幼儿的学习和发展而设计的,在幼儿环境中所发生或产生的一切,无论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经验、活动和事情皆为课程。
(二)课程结构及内容
课程内容是课程的核心要素,是课程目标的充分表达,是课程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基本知识、基本态度和基本行为的重要载体。通过对新西兰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结构及课程内容的梳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课程的相关事宜。结构是指组成一个系统的各部分或者各要素之间的排列组合。课程结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结构是指学校课程中各组成部分的组织、排列和配合的形式,包括明确课程类别、课程比例、课程时长等。狭义的课程结构是指一门课程中各组成部分的组织、排列和配合的形式,包括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实施手段和评价方式,它是具体一门课程计划的直接体现。在此,我们主要从广义的视角出发对课程结构进行分析。对新西兰以及其他国家高校学前教师专业课程进行考察,发现各国学者对课程结构划分的依据有所不同,所划分的课程结构有所区别。就新西兰高校学前教师专业课程而言,新西兰有学者将课程分为教育研究、课程研究、专业咨询和专业实践四个模块,也有学者将课程分为教育研究、课程研究、专业研究与实践、学科研究和能力测试五个领域。结合不同学者对学前教育课程划分的差异性和前面我国学者对新西兰学前教育课程的研究,本研究将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划分为通识教育课程、专业课程和教育实践课程三个模块。同时,本研究还将专业课程划分为三个模块: 学科领域与教学法课程、儿童研究与发展课程和幼儿教育理论课程。对新西兰三所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结构进行整理,发现在课程数量方面,三所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的门数具有相似性,总课程数量相差不大,分别开设了 24 门课程、23 门课程和 20 门课程。具体到三个模块上,三所高校在通识教育课程、专业课程和教育实践课程三个模块上所设置的课程数量门数上差异性也不明显。同时,对比三个模块之间的课程数量,发现三所高校所开设的专业课程课程数量在总课程数量中占的最多,约占总课程数量的三分之二。通识教育课程与教育实践课程的课程量大致相同,为 3 门课程或 4 门课程。在课程学分方面,三所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总学分均为 360 学分,具有一致性。具体到三个模块上,发现三所高校在通识教育课程、专业课程、教育实践课程三个模块上既有相同性又有差异性。相同性是三所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专业课程所占总学分的比重最高,均为 60%以上。通识教育课程与教育实践课程所占总学分的比重相近,约为 17%左右。差异性在于坎特伯雷大学学前教育专业所开设的通识教育课程所占学分是三所高校中最低的,奥塔哥大学的专业实践课程所占学分是三所高校中最低的。
三、新西兰学前教育本科课程的实施及评价
(一)课程实施
(二)课程评价
四、新西兰学前教育本科课程的特征
(一)课程目标定位明确,具有指向性
(二)课程内容丰富多样,具有实用性
(三)课程实施途径多元,具有灵活性
(四)课程评价体系规范,具有可操作性
五、新西兰学前教育本科课程对我国的启示
(一)合理设置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目标
(二)丰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内容
(三)提高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实施质量
(四)改进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评价体系
结论
课程评价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新西兰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在课程评价目标、课程评价过程、课程评价结果三方面都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确保课程评价的公平、公正,这为我国学前教育专业改进课程评价体系提供了许多思考。第一,树立正确的评价观念。评价行为的发生是评价主体经过多层心理机制,在特定的评价情景中对评价客体作出的价值判断。由此,在开展课程评价之前,我们需树立正确的评价观念。首先,转变对评价功能的认识。课程评价是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进行的,因此,课程评价也必须立足于教育教学的现实境况。培养国家人才是高等院校的根本任务,促进学生成长与发展是高等院校实施教育教学活动的核心价值诉求。①学生的全面发展既是高校教育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基点,也是课堂教学评价的出发点和归宿。教育评价的功能是多元的,不仅有甄别功能,还有发展功能和教育功能。甄别功能是基础性功能,侧重于优秀人才的选拔,发展功能和教育功能是教育评价的终极目标,侧重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目前我国高校注重评价的甄别功能和选拔功能,忽视评价的发展功能和教育功能。教育是为学生的成长服务的,其最终目标不是看学生是否达到学校的设定目标,而是看学生学到了什么,学会了什么;不是看学生是否掌握了固定的课程知识,而是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成长变化。对此,高校应立足于教育的本体,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评价体系的逻辑起点和最高价值追求,正确认识评价的价值与功能,发挥评价的教育性和发展性功能,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尊重学生的勤勉付出。其次,尊重学生差异,促进学生个体发展。我们必须承认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性,每个学生都有着自己的发展规律和发展潜能,都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故不能用统一的固有标准对学生进行衡量。况且,学生的学习是一个连续、渐进的发展过程,课程评价只是暂时性、阶段性的,并不能全面地评定的学生在才能、潜能、品质等方面的问题。与此同时,社会是多元变化的复杂系统,社会对教育的需求也随着各种因素的变化而不断的发生改变,而且学生所处的各个地区、各个学校和各个专业的自然条件、发展目标、培养模式也不相同,在此情景下,我们要认识到教育发展的变化性、学生发展的多样性以及课程评价的复杂性。在教育思想多元化和个人需求多样化的今天,评价者要清醒地认识到评价理念是随着学生发展和教育发展而不断变化的,没有任何一种评价理念或评价标准是一成不变的,适用于所有的教育实践活动,在教育评价中我们只有秉承开放的态度、灵活的思维、实事求是的原则对待每一名被评价者,才能做到公平公正。第二,构建多元化的评价过程。主要包括评价内容全面化、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方式多样化。评价内容全面化。评价内容规定着课程评什么,怎么评,是评价体系的核心,在一定程度上彰显着课程目标的内涵和课程内容的要旨。目前我国高校普遍存在课程评价目标混沌、模糊和局促的现象。主要体现在课程评价内容侧重于理论方面的考核,淡化实践方面的考核;侧重于识记方面的考核,淡化实践操作方面的考核。掌握专业知识虽是高校教育教学活动的任务之一,但不是唯一的教学任务。情绪情感、价值观、专业信念等非智力方面的发展也是高校教育教学活动的任务之一,不容忽视。我国《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将教师教育课程目标分为教师信念与责任、教师知识与技能、教师实践与体验三个目标领域,适用于幼儿、中小学教师。三个目标领域既是高校教师教育培养的目标,也是高校教师教育专业的毕业生要达成的学习目标。基于此人才培养目标,我国高校不仅应关注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 还应关注学生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域的发展情况。同时,为了保障课程评价的顺利实施,高校应借鉴新西兰及其他国家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评价指标,结合我国学前教师的需求和学生的发展规律,从课程目标的内涵入手,根据课程实施表现的外部表现特征确定详细的课程评价指标,规范教师的课程评价的工作。评价主体多元化。目前我国高校的学生评价主体比较单一化,评价目的的设定、评价方式的选取、评价结果的应用,都是由教师全程负责评定,在整个评价体系中,教师占据主导地位,具有绝对的话语权,而学生作为被评价者,被排除在评价体系之外。这种单一的评价主体,不仅不能客观的反映学生所获得的学业成果,反而会淡化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意识,不利于学生自我学习与自我反省。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和课程评价的当事人,他们有权表达自己的主观意愿、精神情感与学习体验。在课程评价中,高校教师应鼓励学生开展自评,让学生自己评定自己的学习情况,以此来促进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成长。同时,学生自评也有利于教师全面清晰的掌握学生的真实情况,弥补教师在课程评价中的遗漏点,提高课程评价的效度。除此之外,我国高校还应建立多元课程评价主体模式,让多种主体参与到其中,发表自己的想法,可以通过学生互评、领导评价、同行评价、教师专业评价等形式实施课程评价。在评价过程中,由于每一评价主体的视角、侧重点不同,所产生的评价结果和效果也不一样。当然,多元主体参与评价可能会带来评价主体权重比例分配问题。为了避免多元主体参评造成的低效或无效现象,教师要根据课程的实际情况,对评价主体的权重进行合理分配,不要因一味的追求评价主体形式多元而违背课程评价的初衷。
以上论文内容是由
硕士论文网为您提供的关于《新西兰学前教育本科课程设计与实施研究》的内容,如需查看更多硕士毕业论文范文,查找硕士论文、博士论文、研究生论文参考资料,欢迎访问硕士论文网学前教育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