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论文网/国内首批论文服务机构

当前位置:硕士论文网首页 > 学前教育 > 学前教育专业教育课程实践性课堂教学改革

学前教育专业教育课程实践性课堂教学改革

时间:2021-01-27 18:10 | 栏目:学前教育 | 浏览:

硕士论文网第2021-01-27期,本期硕士论文写作指导老师为大家分享一篇学前教育文章《学前教育专业教育课程实践性课堂教学改革》,供大家在写论文时进行参考。
  本篇论文是一篇学前教育硕士论文范文,通过对学前教育专业不同年级的教育类课堂观察和对教师、学生的访谈,更加深入的了解了教育类课程课堂教学出现的问题表征。主要表现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几个方面。 要探究课堂教学中实践取向淡薄的原因,要从价值取向、教师能力、教学管理方式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提出 
  近年来,国家相继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与《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等关注教育改革发展的文件。在教育改革中强调能力为重,注重知识结构的优化,重视培养“反思性实践者”。在教育改革中努力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实践意识、实践知识和能力、反思能力。这不仅是师范生专业成长的内在需求,也是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这一理念的提出,标志着我国教师专业发展开始由知识转向实践。教师日益成为一种专业而被社会所认可,这就要求师范生必须接受专业的学习,从而成为一名合格的专业教师。为培养合格的教师,高校需从课程设置、教学管理、课堂教学等各个方面响应教育改革。 20 世纪 80 年代起,世界多个国家都认识到教师的教育理论知识和教育实践存在脱节的现象,由此开始了面向实践的教师职前教育的探索。我国的幼儿园也开始从强调技能训练技能转向反思实践。近年来,学前教育事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学前教师教育的问题得到国家和社会的重视,要促进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不仅要增加幼教机构数量,更要提升学前教育质量。这就意味着要培养一批专业情义深厚、专业技能精湛的幼儿园教师。《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对幼儿教师提出了要求,在学前教育工作中要把学前教育理论与学前教育实践结合起来,在幼儿教育过程中学会观察、反思,根据幼儿的特点设计教学内容,形成实践性知识和能力。这是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幼儿的健康成长的良好开端。要提高学前教师的实践性,就必须从源头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而不能仅凭借职后教育。这就对高校的学前教育专业提出了挑战。高校如何培养未来的幼儿教师,如何促进学前教育实践值得探讨。 
  第二节  研究意义
  近年来,研究者们都对实践取向的教师教育进行了研究,阐述了课程设置、教师培养等多方面的理论思考。对实践取向的整体思考给教师教育带来了新的思路,具有重大意义。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未来的角色具有一定特殊性。他们面对的是处于人生发展初期的学前儿童,这要求他们了解儿童的特点并根据儿童的特点进行沟通与交流。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对实践取向的理解和认同,会促进他们在实际的学习中提高主动性。历来的研究针对课堂教学的研究较少,理论体系不够丰富。本研究旨在完善实践取向的学前教育专业教育类课程课堂教学(下文简称“课堂教学”)的理论研究,丰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培养的理论研究,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尽管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实践性的发展是幼儿教师职前培养的关键,但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仍然出现了理论实践相分离的现象。课堂上过分注重知识的传递,内容过深过宽,达不到应有的效果。本研究明确了学前教育专业课堂教学的实践取向,力求达到师生对实践取向的理解。通过灵活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转变观念,提高专业能力,从而为由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转变为幼儿教师角色做出充分的准备。 作为反思性实践者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发展,可以缩短新教师适应岗位的时间,从而更好地适应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目前社会上已经认识到学前教育专业不可能在四年内把幼儿教育从业者需具备的知识和能力全部传授给学生,其更重要的目的应是为学生未来从事相关工作和研究奠定基础。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实践能力和实践智慧,可为未来的学前教师教育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第二章  实践取向的内涵及其对课堂教学的意义 

  现代教育改革要求幼儿教师坚持实践取向的理念,突出保教实践能力,成为反思性实践者。因此将实践取向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价值取向是非常必要的。但尽管“实践取向”经常被提及,人们对“实践取向”的理解还存在误区,主要体现在弱化理论、重视技能。因此,需要结合以往的研究成果重新界定实践取向的内涵。 
  第一节  实践取向的内涵 
  实践性知识是促进教育实践活动的基础。它是指教师在实践过程中的个人经历、信念、情感及对教育情境深入理解的综合知识。对师范生而言,实践性知识主要建立于长期的知识经验积累与交流分享的基础上,并通过内化,转化为师范生能够实际运用的动态的知识体系。师范生的实践性知识主要有自我知识、人际交往知识、教学信念、情境知识和反思知识等,是师范生自身所拥有且不可替代的。从本质上来讲,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动态发展过程,许多不确定因素包含其中,导致师范生学习的理论知识并不能自觉地指导实践。没有实践经验的参与,理论知识也只能停留在简单认识的层面,难以进一步深化。在具体的实践中,师范生会面对千变万化的教育情境,如何及解决判断实践中的问题,就需要师范生具备属于个人的独特性知识。因此,在师范生的教育过程中,不能单单依靠阐述理论,还要关注现实中的问题,注重真实情境的体验,并结合师范生个人性格特征、生活经验等有意识地培养师范生的实践性知识的生成。 实践能力是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力量,也是保证个体顺利运用已有知识、技能去解决实际问题所必须具备的那些生理和心理特征。实际问题往往发生在现实的生活情境中,个人需依靠已有的知识技能来解决这些问题。传统的教师培养重视理论,认为从纷繁复杂的实践中提炼出来的、具有高度概括性的理论知识是教师教育的主要内容。但在实际情境中,教师工作有着极强的实践性。为了应对未来的实际工作,师范生不仅需要概括的理论性知识,还需处理纷繁复杂的教育情境的实践能力。保教能力、班级管理能力、沟通能力等是学前教育教师必备的实践能力。保教能力主要是根据幼儿的能力和特点合理的规划儿童的教学活动能力;班级管理能力主要指教师规划班级环境、组织活动的能力;沟通能力是指教师与幼儿及家长的沟通理解的能力。
  第二节  实践取向对课堂教学的意义
  教学目标对课堂教学起着指导性作用。传统的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目标重视理论体系的完整性,认为从复杂的实践中提取出来的、具有高度概括性的理论知识是教学的主要内容,仓储式的理论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找到放之四海皆准的教育技术。但作为教育实践者的教师需要的不仅是高度概括的理论知识,还需要处理复杂教学情境的教育问题的能力和反思问题的能力。要培养学生成为反思性实践者,就必须在课堂教学中确立实践取向的教学目标。教师要思考在课堂上要使学生学习怎样的理论知识,在什么时间、用什么样的方式呈现出来,使师范生清晰的了解理论知识并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理论知识。 师范生的成长总是与理论学习、实践探索和思考相结合和作用的,并将理论和实践结合在一起,无法完全分离。在确立教育类课程课堂教学的目标时更不能把教育理论和实践人为的分开。因此,必须倡导理论实践结合,将实践纳入理论学习中,并加强理论知识对实践的关键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就要求教师合理的规划教材,不能完全对书本知识照本宣科。在课堂教学前,教师应充分准备可能会用到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案例;课堂教学中,教师及时根据学生的复习、预习情况和接受水平,适时调整授课方式,强化理论分析,并结合教师的教学经验,使得教育理论与实践不断交互共生。 注重实践取向的课堂教学重视教育实践中的实际问题。因此,课堂教学必须具有问题意识,并将课堂教学中的主要内容确定为实践中的具体问题。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学前教育事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二是师范生在实践中遇到的现实问题。实践取向的课程教学不应该只遵守理论的逻辑,更应该以实践逻辑为导向,构建学前教育专业教育类课程的教学内容。 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的培养就是要面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实际,培养能够胜任学前教育工作的人才。把学前教育领域的问题带到教育类课程的课堂教学中,能够促进师范生的发展,从而促进学前教育的发展。因此,教育类课程的课堂教学应该围绕学前教育领域的基本问题展开,比如促进幼儿五大领域的发展、倾听幼儿、教学设计、幼儿身体保健等问题。实践取向的教育类课程的课堂教学强调将这些问题纳入日常的教学中,与学前教育相呼应,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性知识和能力。 

  第三章  课堂教学中实践取向的淡薄 

  第一节  教学目标忽视实践知识和能力的获得 
  第二节  教学内容与学前教育实践存在一定脱节 
  第三节  教学方法单调低效
  第四节  教学评价缺少反思性和过程性 

  第四章  课堂教学中实践取向淡薄的原因 

  第一节  “重理论轻实践”的价值取向 
  第二节  “缺失”的教师实践能力 
  第三节  “教师中心”的教学管理方式 

  第五章  课堂教学中彰显实践取向的对策 

  第一节  确立以实践为导向的教学目标 
  第二节  构建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内容
  第三节  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第四节  构建注重学前教育实践的评价体系 
  第五节   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 

  结  语

  学前教育专业本身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幼儿教师专业标准》要求幼儿教师把学前教育理论与保教实践相结合,突出保教实践能力;同时要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不断提高保教实践能力。学生虽在大学期间通过各方面的专业学习,但入职时仍感到无助,更有甚者直接离开幼儿教师岗位。学生如何在最基础的教育形式---课堂教学中体会幼儿教育的特殊性、学习实践性知识、培养实践能力、发展实践智慧,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培养的重要一环。 本文通过解读实践取向的内涵,对照了学前教育专业教育类课程课堂教学的四个方面的问题: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并从价值取向、教师能力和教学管理方式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最后提出在课堂教学中彰显实践取向的对策。整个研究既体现了“实践取向”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和发展,又实现了对教育类课程教学的系统构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实践意识和能力、反思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一直是影响学生发展的重要问题,本研究对提高学前教育专业教育类课程教学的有效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由于自身水平有限,实践经历相对较少,无法全面地对实践取向的学前教育专业教育类课程的课堂教学进行更为全面和深入的解读,对学前教育专业教育类课程的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分析的不够透彻,对于课堂教学中如何彰显实践取向的策略的分析还不够深入。在今后的学习中,我将会继续学习和研究。  

以上论文内容是由硕士论文网为您提供的关于《学前教育专业教育课程实践性课堂教学改革》的内容,如需查看更多硕士毕业论文范文,查找硕士论文、博士论文、研究生论文参考资料,欢迎访问硕士论文网学前教育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