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论文网第2021-01-06期,本期硕士论文写作指导老师为大家分享一篇
教育论文文章《戏剧教育对大班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影响研究》,供大家在写论文时进行参考。
本篇论文是一篇教育硕士论文范文,大班幼儿处在童年晚期,对他人的情绪情感有了更深的感受和理解,即移情能力正在发展,而移情会引发幼儿的亲社会行为。 主体外因素,主要包括家庭因素和学校因素。如今大部分家长重视发展孩子的社会性,会引导孩子做出合作、助人、分享等行为。 幼儿园教育方面,在课程理论和教育政策的引导下,幼儿园更是注重在一日生活各环节发展幼儿的社会性。因此,大班幼儿在自身身心发展的同时,又受到幼儿园和家庭的良好影响,故亲社会行为发展较好。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亲社会行为是指个体的自发行为符合社会要求,对他人和社会有益。人们普遍认为,亲社会行为是个体社会化的必要构成,对个体适应社会有很大影响。而每个人都生活在社会中,所以个人的亲社会行为对维持社会和谐也至关重要。观察现状可知,发展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对促进社会和谐具有积极意义。当今学前儿童的生活环境主要有三个,一是家庭,二是幼儿园,三是社会。 在家庭里,由于我国在过去的三十多年时间里实施了计划生育政策,使如今大多数的幼儿在家庭中只需承担一种社会角色——相对于父母的子女角色。而近几年,我国逐步实施了“双独二孩”、“单独二孩”、“全面二孩”政策, 这使得许多家庭的第一个孩子必须担负另一角色——相对于弟弟妹妹的哥哥姐姐, 第二个孩子也要担负——相对于哥哥姐姐的弟弟妹妹角色,这就对广大非独生家庭孩子的社会化提出了新的期望,故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养成对想要拥有和谐生活的家庭非常重要。而在幼儿园里,幼儿要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必须与老师和同伴建立融洽的关系。这也对幼儿的社会化提出了要求,故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养成也对幼儿园和谐发展有重要意义。再看到幼儿生活的大环境即今天的社会,是一个竞争与合作共存的社会,联系越来越紧密,分工越来越细致。个人若想顺利地融入社会,就需要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这又需要个人养成并实施亲社会行为。因此,发展幼儿的亲社会行为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亲社会行为是个体社会性的一大构成,也是良好个性的基础。当今教育部门十分重视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这在我国学前教育政策文件中多有体现,例如,2001 年我国教育部颁布实施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社会领域模块中明确了幼儿应形成的理想亲社会行为:“乐于与他人互动,相互学习,合作共享,有同情心”,并指导教师应启发幼儿“养成对他人、社会亲近、合作的态度,学习初步的人际交往技能”,这表明学术界认为亲社会行为是幼儿应学习的重要内容。2012 年教育部颁布的 《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也强调幼儿社会领域的学习和发展,包括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指南提出各年龄段的孩子应该具有的行为: 3-4 岁幼儿应“身边的人生病或不开心时表示同情。” 4-5岁幼儿应“对大家都喜欢的东西能轮流、分享。 ”
二、研究目的
2001 年我国开始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之后,各教育阶段均不同程度地实现了改革目标。例如“改变课程结构中科目繁多、互相孤立的现状,设立综合课程,以提升课程结构的综合性”目标便引起了幼儿园课程的变革,使课程趋向多样和整合。这一目标也反映在 2016 年我国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中:幼儿园教育应当贯彻“德、智、体、美等方面的教育应当互相渗透,有机结合”、“综合组织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各领域的教育内容”等要求。 而戏剧教育正契合课程改革的“综合性”。已有实践发现,戏剧教学活动可融合学前教育五大领域的内容,并且可以促进幼儿多方面能力的发展。 因此,本研究通过在幼儿园开展戏剧教学活动,以探究此种教学活动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影响,从而便于今后的研究者和幼儿教师了解戏剧教育的价值和功能。同时,也有望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学前教育的社会活动形式,为幼儿教师发展孩子们的社会性提供参考。个体的社会性,在婴幼儿时期萌芽,在学前期迅速发展,因此很多国内外学者都关注学前期幼儿社会性的发展,例如亲社会行为。故本研究将戏剧教育引入幼儿园教学活动,探究戏剧教育对大班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丰富幼儿戏剧教育的功能研究,目前已有研究多在宏观上探讨戏剧教育的功能,而较少在微观上探究,如关于戏剧教育对学前幼儿亲社会行为的作用几乎无人问津。因此本研究通过精心设计实验方案,探究戏剧教育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作用,可丰富幼儿戏剧教育的功能研究,使我国研究者了解戏剧教育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影响。丰富幼儿亲社会行为及干预策略研究,学前期是个人亲社会行为的关键培育阶段。本研究通过开展戏剧教育并探讨其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将有可能丰富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培养方法;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存在各种行为发展不平衡的特点,本研究观测和剖析戏剧课堂中幼儿的典型亲社会行为,将验证和充实关于幼儿各种亲社会行为发展特点不同的学说。
第二章 文献综述
本研究以“戏剧教育”“幼儿戏剧教育”“幼儿戏剧活动”“亲社会行为”“大班幼儿亲社会行为”等为主题词和关键词,在温州大学图书馆检索并借阅相关专著,访问温州大学图书馆中外文数据库包括中国知网和 EBSCO(ASP)学术资源大全,检索近些年相关期刊和硕博论文。经研读、解析和归纳后,将文献资料综述如下:
一、核心概念界定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曾将“戏剧教育”定义为:一门单独的艺术教育,类似于音乐教育。具体解释又分以下两种:狭义上,指专业戏剧教育,通常由专门的戏剧院校或综合大学开设的戏剧专业负责,培育戏剧的职业演员、创作者、教育者等人才。广义上,指学校或社会开办的非科班的戏剧教育,它的目标不是让学生掌握多么深厚的专业知识,而是关注学生的身心成长,让学生在“做中学”,运用自己的肢体和语言等表达想法和感觉。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幼儿,故本文的“戏剧教育”偏向于广义界定,主要指幼儿戏剧教育。我国儿童戏剧教育专家张金梅(2011)界定了“儿童戏剧教育”:由师幼共同建构的,使幼儿乐意并善于运用戏剧手段认识、思考和表达周围世界的一种审美教育。王元凯(2013)则综合戏剧教育的两种取向——工具主义和本质主义的优势,界定了“幼儿园戏剧教育”:一种前提是兴趣、关键为审美、联系靠情感、灵魂是创造、工具为艺术表现,呈现形式是戏剧表演的教育。台湾儿童戏剧教育学者林玫君(2015)将“戏剧教育”定义为:指一种即兴自发、以过程为主、不重视表演结果的课堂活动形式。在身心放松的环境中,老师通过道具的运用、故事的讲解或问题的提出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然后开展感官感受、肢体模仿、角色扮演等各种戏剧活动, 吸引学生发挥“假装”的游戏本能去想象、体验且反思日常生活经验,同时运用自己的身体、声音表达出来。基于上述研究,笔者对本文的“戏剧教育”作如下界定:戏剧教育是以促进幼儿多方面能力和谐发展为目的,以创作戏剧角色、情节和情境为内容,以戏剧策略为方法的教育。需要强调的是,幼儿是参与者,教师是引导者,二者是戏剧教育的双主体。著名的美国教授 Weisberg(1972)早先界定了“亲社会行为”:“指诸如帮助、同情、捐献等与攻击类行为反向为之的行为。”尽管这些行为的表现形式不一,发生情境也不同,但具有基本一致的目的,即使他人乃至社会受益。此后,研究亲社会行为的人越来越多,他们的研究视角不尽相同。现归纳已有视角,主要有以下三大类:一是注重亲社会行为产生的结果。 例如,白利刚(1997)指出 “亲社会行为是一切有益于他人的行为”。Tully(2004)认为“亲社会行为是帮助别人或以此为目标的举措,和给予方的动机无关”,这些界定均特别关注亲社会行为的结果——让他人获得益处。二是着眼于亲社会行为的动机。例如,Eissenberg(1982)将亲社会行为界定为:“倾向于帮助某人或某个群体,而助人者不在意是否有回报。 ”这种定义关注行为的助人动机。Bartal, Ravin(1980)则分析了动机的成分 “亲社会行为不是完全牺牲自身利益的行为,也不纯粹是追求自身利益的行为,而是同时包含利他和利己动机的行为”。三是突出亲社会行为的特性。 例如,周宗奎(1987)界定亲社会行为:“个体益于他人或集体的倾向或作为。其通常和积极性社会行为具有同等意义。”寇彧(2003)则鲜明指出该行为具有一定的社会性:“亲社会行为是个体主动给予的、对他人和社会有好处的、契合社会理想的行为。”综合国内外的定义发现,亲社会行为的结果都对他人或社会有好处,且均发生在人与人的交往互动中。因此,笔者综合亲社会行为的特性,将其界定为:指契合社会理想的,有利于他人、群体或社会的自发行为。
二、相关研究综述
戏剧教育课程的广泛研究,起因于其被纳入正式课程。上世纪 90 年代,英美两国均在教育法律中规定把戏剧纳入正式课程。 2011 年,澳大利亚联邦政府批准的 “澳大利亚课程: 艺术版 8.0” 也将戏剧定为艺术教育的五大主题之一。如此,戏剧教育逐渐成为了各国学校课程的一部分,故许多学者和教师纷纷开始探究戏剧教育的课程设计。学者们多是进行正式、系统的戏剧课程设计,如戏剧学者 Warren(1993)设计戏剧课程时,会从两点考虑戏剧主题的选择,一是幼儿的兴趣,二是该主题对幼儿发展的促进作用,而不论主题是来源于文学作品或日常生活。幼儿戏剧教育家 Brown& Pleydell(1999)设计的戏剧课程的来源与 Warren 稍有不同,其主要以文学作品中的绘本为戏剧主题来源。除学者外,还有一些教师也结合自身的戏剧实践致力于课程的设计。如匈牙利“Little Snug House”幼儿园的老师(2008)开发了一个综合课程,旨在通过各种戏剧活动及游戏,使幼儿获得关于他们自己和周围世界的知识、技能和态度。总的来说,学者和教师们都基于一定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戏剧教育课程的设计和实施。各戏剧课程的质量和效果如何,有待进一步追踪和评价。随着戏剧教育课程的广泛实施,戏剧教育的功能在一些学者的研究中得到了证实。Joyce Wilkinson(1993)认为,戏剧可以帮助人开发自身的各种能力。后续研究均支持他的观点。如 Conard&Asher(2000)的研究结果表明,戏剧教育能显著提升儿童的自我概念水平。Kanira(2002)指出,戏剧教育活动可以为幼儿有意义的交流和话语提供机会,如此就可以使幼儿的语言水平得到提高。Aysem Tombak(2014)也认为,戏剧教育可帮助幼儿合理地抒发情感,有利于提高幼儿情绪处理的能力。由上可知,戏剧教育能在幼儿的社会、语言、情感发展等多方面做出贡献。影响亲社会行为的萌发,形成和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整理来看,已有研究结果主要分为个体和环境两类:个体层面,影响因素主要包括认知和情感。幼儿的认知与亲社会行为联系紧密。具体来说,个体的认知能力与亲社会行为直接相关,例如观点采择能力。Iannottit(1977)的干预实验结果显示,经过角色采择训练,儿童的利他行为显著增加。这表明角色采择可以促发幼儿的利他行为。而有的学者认为“角色采择”和“观点采择”相差不大, 所以这意味着,当一个儿童角色采择或观点采择能力更强,他就更容易理解别人的思想、情感及需求,他也就更可能做出亲社会行为。后人的研究结果也与此类似,Underwood 等(1982)对许多实证研究进行元分析,得出结论:观点采择能力与亲社会行为有紧密联系。幼儿的情感,也作用于自身的亲社会行为。研究人员探索了各种形式的情感对亲社会行为的作用,例如移情和情绪。Hoffman(2000)提出移情是亲社会行为动机产生的重要条件,因为它使幼儿更容易体验到他人的情感。实证研究也证实了这一关系。Mc Mahon 等人(2006)的调查显示,移情水平更高的幼儿做出的亲社会行为数量也更多。然而这属于相关研究,没有探讨移情对亲社会行为的作用机制。研究情绪与亲社会行为关系的一些实验,结果较一致:积极情绪可促发幼儿的亲社会行为,而消极情绪可促退幼儿的亲社会行为。
第三章 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方法
四、实验数据的采集与处理
五、研究方案设计
六、戏剧活动方案
七、戏剧活动的开展
第四章 研究结果
一、大班幼儿亲社会行为的现状
二、戏剧教育对大班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第五章 讨论
一、大班幼儿亲社会行为的现状
二、戏剧教育对大班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第六章 研究结论、教育建议与研究不足
综合分析本研究的教师问卷数据、情境测验数据以及观察评估结果,得出如下研究结论:大班幼儿亲社会行为的现状,大班幼儿亲社会行为整体处于中等水平;大班幼儿 4 种典型亲社会行为的水平由高至低依次为:合作、助人、分享、安慰;4 种行为之间的差异,除助人和分享的差异不显著外,其余两两行为间的差异均显著。戏剧教育对大班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影响,戏剧教育活动能显著提高大班幼儿的亲社会行为水平;戏剧教育对大班幼儿4 种典型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存在差异:戏剧教育对助人和合作行为水平有显著提升作用,对安慰水平没有改善作用,对分享行为的影响尚不明确。本研究具有以下两点不足,若有后续研究机会,笔者希望能对此加以改进:执教师资,由于人力资源有限,本实验研究中实验班的执教者为笔者,对照班的执教者为原任教师,实验的无关变量控制不够严格。尽管笔者在研究前参与过 1 次戏剧教育的培训和 1 次戏剧游戏的会议,也在研究中不断学习戏剧教育理论与技能,但笔者的戏剧教育专业知识还不够扎实,也缺乏一线教学经验,所以可能与原任教师的教学水平有一些差距,也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本次戏剧教学实验的效果。研究工具,由于国内尚未研发出针对具体类型的亲社会行为的权威情境测验设计,因此笔者是参考了前人的研究,再自行设计的 4 种典型亲社会行为的测验情境。又由于自身水平的限制,未能对研工具的信效度进行统计分析,此为本研究的一大不足。
以上论文内容是由
硕士论文网为您提供的关于《戏剧教育对大班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影响研究》的内容,如需查看更多硕士毕业论文范文,查找硕士论文、博士论文、研究生论文参考资料,欢迎访问硕士论文网教育论文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