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论文网第2021-01-08期,本期硕士论文写作指导老师为大家分享一篇
教育论文文章《教育投资与中国经济发展研究》,供大家在写论文时进行参考。
本篇论文是一篇教育硕士论文范文,学术界关于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虽然还有一定的分歧,但总体上看,共识性意见是,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作用,但教育投入规模和结构是如何决定的,教育投入又是如何促进了经济增长,在促进增长的同时对收入分配差距又带来怎样的影响,具体路径是怎样的,还远未达成共识,因此,这还需要在已有理论、实践和研究基础上作进一步深化,这正是本文所努力的方向。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经济发展是经济学中一个由来已久而又常说常新的话题,对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面临经济增速回落的我国来说,更是迫切的现实需要。回顾我国经济发展历程,改革开放后,我国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增长奇迹”,经济增长速度长期保持在9%左右。但2011年以来,经济增速持续回落,2019年已回落至6.1%,稳定就业形势、稳定居民收入增长已面临一定压力。更为重要的是,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高,创新能力不够强,一些关键领域被发达国家“卡脖子”,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基尼系数保持在0.45以上,经济发展面临“后劲不足”的隐忧。国内外理论研究和发展实践均表明,教育是提高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方式,是实现发展的主要路径。对于近年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实际上是长期历史形成的,归根到底,是在教育投入上有欠账,在发展方式上长期依靠资本和劳动。一是长期教育投入偏低,近年对教育的投入呈现“补短板”和“追赶”的特征。尽管近年来我国教育投入快速增加,但从历史上看,教育投入不足的问题长期存在,制约了当前整体创新能力。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教育投资几经波折。战争、战后重建、以及大规模的自然灾害都令我国的财政捉襟见肘。直到改革开放的前夕,我国政府用于教育的投入仅为财政收入的7.31%。从1978年以后,国家逐步加大了对教育的投资,教育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达到了14%左右,上个世纪末期最高的年份这一比重接近了18%。尽管如此,我国的教育投入仍然难以满足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从国际比较看,我国教育经费投资占GDP的比重是较低的。世界银行会定期发布全球发展报告,在其《1992 年世界发展报告》中有关教育经费的投入统计显示,全球所有国家在教育经费的投入上的平均值是GDP的3.6%,中等收入国家的比重是4.4%,发达国家5.7%,我国则只有2.5%。名列世界第98位。从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国家将工作重心转入了经济建设。40年的实践表明,我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将生产力极大地释放了出来。在世界经济格局中,中国经济的地位也从最贫穷的国家之一成长到具有中高收入的第二大经济体。鉴于我国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开始的经济增长是在工业化和城镇化程度较低水平上开始的,因此大规模的资本和劳动的投入,粗放式的经营很自然地成为我国首选的发展模式。在这个粗放式的发展过程中,虽然基于传统文化的理念,人们也意识到教育对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但由于知识和技术在当时的生产函数中的比重并不突出,教育的投入还是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这正是为什么在2000年之前,我国总体的教育投入长时间徘徊在一个较低的水平。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表明,在1978年到2000年期间,我国教育投入增长缓慢,不仅落后于同期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而且与很多发展中国家相比,也有着明显的差距。
二、研究思路、论文结构及基本方法
本项研究的主要思路和基本逻辑是,以中国经济转型为大背景,在梳理了关于经济增长的理论文献以及人力资本理论基础上提出,中国经济要想获得持续的增长就必须提高我国的人力资本,而提高人力资本的主要途径就是强化教育的投入,而要实现发展目标,则需要进一步优化教育投入结构。随着我国人力资本的强化和配置更为均衡,整个体制内部孕育的创新动力就会被激发出来,从而使整个经济运行在“内生性增长”的状态中。在做出上述理论铺垫后,本论文阐述了教育投入如何促进经济发展的理论框架,即在现有理论、实践和文献基础上,探讨了教育投入-提升人力资本-强化技术进步-转变增长方式—经济发展的理论路径以及教育投入影响收入分配格局的理论逻辑,在此基础上,回顾了我国教育投入的现状,实证分析了在不同阶段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以及在不同地区对收入分配格局的影响,并广泛借鉴国际经验,给出了增加教育投入和优化教育结构的政策建议。整个论文分为七章。第一章即绪论,重点阐述了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以及在我国经济加快转型、新旧发展动能亟需转换的大背景下,本项研究研究所具有的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同时,对国内外关于教育投入与经济增长的文献进行了归纳和述评,为本文研究奠定基础,此外,介绍了论文的研究思路、创新点和不足。第二章是理论基础。人力资本理论与经济增长理论对本文研究具有基础性支撑。本文对人力资本理论、经济增长理论的主要观点以及理论演变过程进行了回顾。鉴于我国经济的转型特征,对于经济增长理论,按照历史发展的逻辑,分别回顾了古典经济学所推崇的“资本决定论”,以及新古典经济学的,将技术作为外生变量的“索罗模型”和新经济增长理论的“内生性增长模型”。此外,考虑到教育投入具有“准公共物品”的特征,本文对还梳理了“外部性理论”的演变过程。第三章是理论分析框架构建。已有研究表明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作用,但教育投入如何促进了经济发展,具体路径是怎样的,还没有系统的论述。本文结合基础理论和研究、国内外发展实践等,阐述了教育投入-提升人力资本-强化技术进步-转变增长方式—经济增长以及教育投入—收入增加—收入分配格局变化的理论路径。第四章是我国教育投入的规模和结构分析。主要是分析我国不同主体对教育的投入,特别是针对当前研究中对居民家庭教育投入研究的不足,本文创新性地借助问卷调查方法,研究估算居民教育投入情况,以尽可能完整地呈现当前我国教育投入情况。鉴于数据的可得性,我们主要收集了“十二五”期间,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居民家庭在教育上实际投入。第五章是教育投入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实证分析。本文借助科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分析模型,研究了1978年以来教育、固定资产、劳动力投入对我国经济增长贡献比较,并对工业化前期、工业化中期教育投入的作用分别进行考察,提出了随着工业化的推进,教育对经济贡献率加大,在各种要素投入中的重要性提高。同时,对教育投入对全国及东中西不同地区收入分配差距的影响。从而全面考察教育投入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第六章介绍了国外教育投入及其成效。为体现全面性和可借鉴性,本文既有发达国家的案例,也有赶超国家国家的案例。首先介绍了英美两个典型发达国家教育投入的实际情况及经验做法。然后介绍了日本、德国和韩国等国家经验,这三个国家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在“战后”实行了“追赶战略”,并取得了成功。最后分析国际经验对我国启示,即一切偶然因素都不足以导致一个国家经济持续的增长,只有持之以恒的教育投入才是立国之本。第七章是本论文的结论和政策建议部分。在这一部分,作者在自己研究的基础上,并借鉴国外一些国家在教育投入上成功的经验,尽可能给出可操作的政策建议,以期本文的研究能够对我国的教育投入实践有所贡献。与大多数同类的学术论文不同的是,作者在政策建议中提出了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国教育投入应该实现的具体目标,这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第二章 本研究的重要理论支撑
经济增长问题历来受到高度重视,不仅吸引了宏观经济学领域学者的关注,即便是其他一些经济学科的分支也很难回避经济增长的问题,只不过不同领域的学者研究这一问题的角度不同。例如,人们为了解开经济增长之谜,寻找经济增长的源泉,逐渐将目光聚焦到了人力资本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据,谈到经济增长、追寻其源泉时,不得不谈及人力资本。因此,人力资本理论、经济增长理论以及与二者皆密切相关的外部性理论,正是本文研究的重要理论基础。
一、人力资本理论及其对本研究的支撑作用
按照经济学的惯例,劳动力作为生产要素可称之为“人力资本”,这里的“人力资本”与管理学中提及的“人力资源”有着实质性的区别。同样是劳动者,如果人们只是将其看作是资源,往往会忽视对他们价值的增殖,因为资源本身不创造价值,它只是将自身的价值转移到特定的商品之中。例如,对单个企业来说,它更关心的是如何在众多的求职者中雇佣到适合自身需要的劳动者,而不是从整体上规划如何去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因为劳动者素质的提高需要投入必要的教育、培训和健康投入,而这种教育和培训费用的支出具有正的外部效应,当受过教育和培训的劳动者自由流动、流入到其他企业时,进行该项投入的企业可能难以获得相应回报。相反,在经济学的视野中,劳动被当作一种资本,而不是资源,资本具有增殖的特征。根据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精神,人力资本不仅本身具有价值,而且它还可以创造出超过自身价值的价值。因此,本文在严格意义上使用“人力资本”这一概念。欧文.费雪最早提出了人力资本概念,将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并列。被誉为人力资本之父的舒尔茨详细阐述了人力资本的资本属性,列出了人力资本形成的主要路径。人力资本主要是人的体力和脑力等构成的资本。因此,与管理学中的人力资源不同的是,经济学中的“人力资本”可以看作是依附在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者身上的非物质资本。马克思在劳动价值论中,曾将劳动分为“物化劳动”和“活劳动”。这里“人力资本”就是一种“活劳动”,是一种可以创造价值的劳动,而且是一种“可以创造比自身价值更大价值的活劳动”。既然人力资本是一种“活劳动”,那么它只能依附在人的身体中,表现为人的体能和智能。正如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论述劳动力的再生产一样,人力资本的形成也是由维持和再生产其费用决定的,这些费用最重要的就是教育费用。当然还包括其他必须的费用,例如维持生存、保健、迁移等等支出。摆脱了封建社会束缚后,劳动者成为没有人身依附的自由人。此外,人力资本的价值还与所有者的智力水平、学习能力,以及悟性等因素密切相关。教育和训练可以使劳动者的生产能力产生差异,这很早就引起了很多学者的关注。根据舒尔茨(1960)等人的研究,关于人力资本的形成路径,除了医疗、保健、迁移支出等,最主要的就是教育支出,包括在职人员培训、各种学历教育等。
二、经济增长理论及其对本研究的启示
经济增长,顾名思义是指人类社会创造的财富(产品和劳务)在给定的时期内按照一定的比例持续增加的情景。通常这种增长的计量可以用国内生产总值(GDP),或国民生产总值(GNP)来测算。当然,按照研究的需要,既可以观测增长总量,也可以是一个经济体的相对量,例如人均GDP或人均GNP。此外,在考察一国经济的增长时,不但要观测其特定时期最终商品和劳务的实际产出,还需要观察它的生产可能性的实现能力。萨缪尔森的著作《经济学》中对经济增长给出的定义就是“经济增长说的是一国潜在的生产能力实现的程度,或者说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外移动时就是经济增长”。在宏观经济学的分类中,增长理论是其最主要的分支。无论是古典经济学,还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乃至后来的新古典经济学,凯恩斯主义学派、新自由主义学派等等,都有其关于增长理论的学说(Growth Theory)。亚当·斯密关于“分工促进经济增长”的经典论断长期影响着后来的经济学家。马克思两大部类的再生产理论则是经济学中关于经济增长理论的典范。马尔萨斯的人口原理也从一个侧面考察了社会经济增长的问题。然而,早期的增长理论重点关注的是资本和劳动的投入,而对今天人们公认的技术进步未能给予应有的重视。19世纪后期,“边际革命”、“一般均衡”等分析方法的出现标志着古典经济学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20世纪初期Young Alwyn发表了一篇具有重大影响的论文《收益递增与经济进步》。在这篇论文中,他在对已有经济增长理论进行系统地梳理的基础上,他指出经济增长理论需要解释的两个重要问题,一个问题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为什么会出现贫富差距扩大?另一个问题是,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能够实现持续增长的根源或者说关键因素到底是什么。无论是主张自由放任的古典经济学,乃至后来的新古典经济学,还是力推政府干预的凯恩斯学派,均不约而同地遇到了一个看似不可克服的难题,即由于存在资本收益边际递减,虽然加大资本投入可以增加产出,但追加单位资本带来的增加值(边际收益)是递减的,而且这种递减一定会减到0,甚至成为负数。就在早期西方经济学走入死胡同的时候,经济学家提出了“新经济增长理论”。由于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型关注的仅仅是资本和劳动两个变量,而把技术创新看作是一个不变的常量,于是经济增长的因素难以得到完全令人信服的解释。例如,在资本和劳动投入没有明显追加的情况下,经济总量却出现了明显的增长。为此,新古典经济学的代表人物索罗(Solow,1956)提出用技术进步来解释以往模型中剩余的部分。当他认识到技术进步对解释以往增长模型剩余部分的作用时,其实也就意识到了教育对解释剩余部分的功能。罗默和卢卡斯是学术界公认的“新经济增长理论”的创始人,直接将教育投入引发的人力资本提高看作是一个经济体内生的经济变量,从而使经济增长理论从资本边际收益递减的困境中走了出来。本文将沿着历史的先后逻辑对已有的增长理论进行梳理。
第三章 教育投入促进经济发展的理论分析框架构建
一、教育投入与经济增长的理论逻辑
二、教育投入与收入分配格局的理论逻辑
三、教育投入促进经济发展的理论分析框架总结与回顾
第四章 我国教育投入的特征化事实:以“十二五”期间教育投入为例
一、“十二五”期间我国教育经费投入及基本特征
二、全国教育经费投入概况及特征
三、分地区教育经费投入概况与特征
四、民办教育投入概况与特征
五、居民家庭教育投入概况与特征
第五章 教育投入与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
一、教育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二、教育等人力资本投入与收入分配差距的实证分析
三、教育投入促进经济发展的实证检验结论梳理与总结
第六章 其他国家教育投入的借鉴
一、发达国家的教育投入经验及对经济发展的成效
二、“赶超”国家的教育投入经验及对经济发展的成效
三、国外教育投入对我国的启示
第七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立足我国经济面临增速下滑、向高质量转变的现实紧迫需要,通过对相关理论基础和研究文献的树立,以教育投入与经济发展的内在逻辑为研究对象,兼顾效率和公平视角,重点探讨教育投入通过怎样的路径促进经济增长,同时对收入分配格局又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在构建了理论分析框架的基础上,利用实证分析模型对理论逻辑进行了分析检验,并对发达国家及“赶超”国家教育投入经验及成效进行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一)教育投入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内生和持久动力,但对收入分配差距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理论与实证分析表明,促进经济发展必须在实现增长的同时,保持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而言更是如此。本文在对现有人力资本理论、经济增长理论、外部性理论进行梳理评述的基础上,结合已有研究文献,构建了教育投入促进经济发展的理论分析框架。一方面,从经济增长的动力看,增加教育投入——人力资本水平提升——推动技术进步——实现经济增长的理论分析框架既符合基本理论原理,也与国内外经济发展实践相匹配。教育投入与一国经济发展阶段需要、教育投入的能力以及教育投入制度安排等密切相关,对于我国而言,目前已具备加大教育投入的基础和能力,同时我国当前正处于经济发展方式大转型、经济发展动力大转变的关键时期,要顺利进入并稳定在高收入国家行列,在宏观政策实践中,必须坚定不移促进技术进步,而要实现技术进步,归根结底需要加快人力资本积累,着力点就在于持续加大教育投入。要实现经济发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继续加大教育投入至关重要。只有这样,才能将我国劳动力数量优势转变为质量优势,加快人力资本积累,为科技创新奠定坚实的基础,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本文兼顾效率与公平视角,统筹考虑教育投入对增长和分配的作用。深入阐述教育投入——人力资本提升——收入增加——收入差距——发展的理论逻辑,研究表明,教育投入对收入分配格局影响具有不确定性,其既可有效改善收入分配格局,也可能反而加大收入分配差距。本文的理论框架和实证模型检验结果均表明,在我国,教育投入存在加大收入分配差距的问题,对此需要予以重视。要高度重视教育投入中的结构性矛盾。教育投入加大了收入分配差距,这既与我国教育投入的特征化事实密切相关,尽管“十二五”以来我国教育投入实现快速增长,但教育投入的结构性矛盾突出:(1)区域之间差距较大,东部生均教育投入远远高于中西部地区;(2)教育投入尽管可显著促进收入增加,但同时存在“马太”效应,即收入水平越高的人群其教育回报率越高,也可能增加收入分配差距;(3)教育自身具有的代际传递效应可能强化收入分配差距在代际之间传递。为此,在我国教育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中,需要进一步优化教育投入结构,更加注重教育投入的区域均衡性及其对收入分配差距的“矫正”效应。(二)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增加教育投入以及提升劳动力素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会不断增加基于我国1978-2016年时间序列数据,本文将教育投入因素纳入科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研究了1978年以来教育、固定资产、劳动力投入对我国经济增长贡献比较,分析发现,资本投入、教育投入、劳动力均对经济增长具有较大的正向促进作用,资本投入、教育投入、劳动力每增长1%,GDP分别增长0.44%、0.38%和0.19%。针对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发展关键期的基本特征,本文分阶段对工业化前期、工业化中后期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分别进行考察,研究发现,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资本投入的贡献率在逐步下降,而教育投入和劳动力的贡献率在逐步提高。分阶段看,在工业化前期,资本投入、教育投入、劳动力每增长1%,GDP分别增长0.57%、0.33%和0.1%;而到了工业化中后期,资本投入、教育投入、劳动力每增长1%,GDP分别增长0.39%、0.39%和0.24%。这意味着,尽管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最大,但随着工业化发展进程的推进而有所下降,后工业化时代、知识经济时代增加资本投入获得的边际效益将会减弱,中国未来经济增长需要在教育等其他生产要素上加大投入,以实现发展。
以上论文内容是由
硕士论文网为您提供的关于《教育投资与中国经济发展研究》的内容,如需查看更多硕士毕业论文范文,查找硕士论文、博士论文、研究生论文参考资料,欢迎访问硕士论文网教育论文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