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论文网/国内首批论文服务机构

当前位置:硕士论文网首页 > 学前教育 > 学前教育师生的职业认同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学前教育师生的职业认同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时间:2020-12-12 13:15 | 栏目:学前教育 | 浏览:

硕士论文网第2020-12-12期,本期硕士论文写作指导老师为大家分享一篇学前教育文章《学前教育师生的职业认同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供大家在写论文时进行参考。
  本篇论文是一篇学前教育硕士论文范文,职业认同的总体认同度与各维度认同度之间均处于不确定和同意之间,而且都接近“同意”,说明学生总体的认同度良好。学生能够深刻认识到掌握专业知识的重要性,在面对困难时能够努力不放弃,主动找出问题的解决办法,强化知识行为。

  第一章 引言

  一、研究背景
  我国的学前教育事业发展形势良好,但因为起步晚,条件限制等因素,目前仍旧是教育体系中的弱势环节。当下许多幼儿园出现“虐童体罚”“死亡校车”“食物中毒”等一系列让家长们担忧痛心的事件,在管理上存在着各种严重问题。幼儿教师因为工作压力大,待遇低,职业倦怠现象屡见不鲜,离职率也随之上升。这些都源于教育工作者的职业认同度低。职业认同不仅是一种谋生的手段,更是体现一个人自我价值的需要,在工作中表现出敬业爱岗的精神。幼儿教师职业认同是个体工作者对本职工作的认可接受程度,它直接关系着幼儿教师的工作态度。当幼儿教师认同于自己的工作时,就会精力充沛,关心爱护幼儿,全身心投入到一日生活活动中。但如果对自己的职业模棱两可,认同度低,则会出现三心二意,心不在焉的状态,这样幼儿就成为了最大的受害者。只有对于幼师工作充满热爱,认同于该职业,教师才会有幸福感,享受自己的工作状态,做起事情来才能得心应手,顺畅自如,做好学前教育的相关工作。学前专业学生教师职业认同度的高低直接关系着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入职前的准备情况。当前幼儿教师的专业程度良莠不齐,有很多幼师是跨专业转行到幼教行业的。因为理论知识薄弱,对幼儿成长过程中的身心发展特征的掌握缺少专业性,严重影响了幼儿的健康成长。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理论知识较为系统,技能训练丰富,也有严格的实习制度,实践操作能力较为成熟,沟通互动方面也呈现出专业的技巧性,是幼儿学习成长路上的合作者、引导者、支持者,能够建立起良性的桥梁衔接作用,成为幼教行业的师资储备,是未来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有力后备军。
  二、选题意义
  近年来,我国对学前教育职业认同的研究较为丰富,主要集中在学前教师群体,而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研究较少。在已有研究中大多数研究者侧重于以人口学变量为切入点,来研究单种层次学生的职业认同现状。而把不同层次类型的学前专业学生作为整体的调查对象较少,因此本研究将扩大研究对象的范围,较为全面的把学前教育专业不同类型的学生集中整合,另外除了探讨人口学变量的可控性影响因素以外,还通过访谈形式自编
不可控的影响因素问卷,对于其以量化形式加以说明,希望能为丰富学前职业认同的相关理论贡献力量。利于优化人才培养模式,稳定幼师队伍的发展,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教师职业认同度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学前教育事业是否能够稳步前进。学生的高职业认同可以稳定就业,保证幼儿教师岗位的衔接,使师资力量得到健康有序的发展,从而提高教育质量。因此,应加强学生的教师职业认同,培养成为幼儿园教师的角色意识,使其具备专业素质。也为学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可以有针对性的设置课程模式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提升学生的自信,使学生能够坚定自己的职业信念,投入到幼教行业中。有利于提升幼儿教育质量,促进幼儿身心协调发展,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具备一定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理论基础,扎实的技能训练基本功,可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情况,有效地组织教学游戏。本研究有利于该专业学生提升教师职业认同意识,完善自己的行为能力,丰富专业技能,从而提升幼儿教育质量,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为孩子的健康快乐成长服务。

  第二章 研究设计与方法

  一、研究目的
  本研究在文献整理的基础上,通过问卷法、访谈法调查学生对本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认同度,探讨影响教师职业认同的因素,为如何提升教师职业认同和改进措施方面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本研究通过问卷法和访谈法相结合的方式,在文献及理论梳理结果基础上自编《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教师职业认同及影响因素问卷》。对 739 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进行教师职业认同的现状调查。本研究为了进一步讨论学前教育学生教师职业认同的影响因素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对 20 名学生进行访谈提取关键词并结合相关资料的基础上编制学前教育学生教师职业认同的影响因素问卷,将影响因素与职业认同维度进行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探讨其关系并针对问题提出建议。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通过对文献进行梳理,借鉴朱伏平、付国庆、刘艳峰等人的问卷结构及内容,设计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教师职业认同问卷。问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人口学变量信息,包括性别、年级、户口类型、生源性质、独生子女、家庭收入、层次类型、民族、学生干部、志愿选择及性格,题型设计为单选题。第二部分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教师职业认同问卷,分为五个维度,分别为职业意志、职业期望、职业认知、职业行为、职业情感。每个维度对应若干问题,问卷采用 Likert 五级评分形式,以 SPSS20.0 对数据进行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并以 AMOS17.0 进行验证性分析。根据教师职业认同的问卷结构设计半结构式访谈内容来了解学生对所学专业的看法及态度,根据频率出现最高的回答内容提取关键词作为维度的编制依据,并借鉴常建锁的《留任特岗教师职业认同影响因素》问卷的内容,编制《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教师职业认同影响因素》问卷,该问卷为主体问卷的第三部分,分为三个维度,分别是待遇地位、学习支持、信念理想。问卷采用 Likert 五级评分形式。以 SPSS20.0 对数据进行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并以 AMOS17.0 进行验证性分析。 本研究根据职业认同问卷的维度自编访谈提纲(见附录三),主要是通过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进行半结构式访谈,获取教师职业认同的影响因素内涵及结构,作为编制《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师职业认同影响因素》问卷的依据,通过深入访谈,更加详实的了解学生对本专业以及将来成为幼儿教师的想法。根据对前期文件的梳理和理论构架的搭建,编制《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教师职业认同及影响因素调查问卷》,题项 78 项,邀请 2 位学前教育专业教授,5 位研究生对题意表达的清晰度、和指向性进行了意见的征集,最终确定为 75 道题,其中有一道测谎题。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个人背景信息,第二部分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教师职业认同问卷》第三部分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教师职业认同影响因素问卷》,随机选取了沈阳师范大学、长春师范大学、吉林师范大学分院 200 名学前专业学生作为被试,共发放问卷 200 份,有效 173 份,回收率 86.5%。
初始问卷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第三章 研究结果

  一、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教师职业认同现状
  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教师职业认同与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第四章 讨论

  一、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师职业认同现状讨论
  二、影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教师职业认同的因素分析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从调查结果显示来看,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认同各项维度的题均分在中间值 3 分以上,说明了学生对职业认同的总体及各具体要素均较为满意。按照满意度题均分职业期望最高,依次为职业认知、职业情感、职业行为、职业意志。学生在职业认同的各维度中存在差异,在职业意志这一维度中,学生对意志憧憬的认同度最高,对意志坚持的认同最低。在职业期望这一维度中,对学习经验期望的认同度最高,对工作目标期望的认同度最低。在职业认知这一维度中,对教师角色认知的认同度最高,对理想生活认知的认同度最低。在职业行为这一维度中,对强化知识行为认同度最高,对技能训练行为认同度最低。在职业情感这一维度中,对喜欢幼儿情感的认同度最高,对社交荣誉情感的认同度最低。学前教育学生教师职业认同在人口学变量上存在显著性差异,本研究分别从性别、年级、生源、学制、志愿选择、性格等六个方面分别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认同五个维度进行了差异性检验。结果显示:性别方面,女生的职业认同度高于男生;年级方面,职业认同度由高到低依次为大二、大一、大三、大四、研一、研三、研二;生源性质方面,理科生的职业认同高于文科生,艺术生的职业认同度最低;学历层次方面,学前中师职业认同度最高,此外,由高到低依次为自考本科、五年制专升本、学前中职、学前高中、专业学位研究生、学术学位研究生;报考志愿方面,职业认同由高到低依次为第一志愿、第二志愿、第三志愿或调剂;性格方面,职业认同由高到低依次为外向、内外平衡、内向。本研究通过回归分析模型探索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认同的影响因素,结论显示学习支持因素是影响学生职业认同的首要影响因素,信念理想是影响学生职业认同的第二要素;待遇地位是影响学生职业认同的第三要素。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教师职业认同度直接关系到学前教育事业的稳步发展,通过调查显示,学习支持是学生教师职业认同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在职业认同维度中,职业意志得分最低;在人口学变量中,大二职业认同度高,研二职业认同度低。因此笔者将从所对应的问题上提出建议。学校和家人朋友是为学生提供学习支持条件的主体,因此本研究将从两个角度阐释学习支持的建议。学校应落实不同层次的学习支持培养方案,学校对专业的重视程度直接关系到该专业在当地的发展前景,近年来辽宁省教育部门积极响应国家政策,以高校为依托,学前教育专业得到空前发展。目前很多高校学前专业设有专科、本科、研究生、博士生几种层次。不同层次学生的培养要采用不同的培养方案,切记“一刀切”。专科生培养周期短,因此要加深专科生理论课程讲解,设置相应的资金倾斜,均衡师资、器材设备等外围条件。鼓励学生形成提升学历的学习团队,为专科生升入本科院校做准备;丰富本科生的知识面拓展,做好理论与实践结合。设置师德水准评估体系,强化学生的教师职业认同度,成绩优异者择先推荐就业;增强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水平,接轨国际视角。提供专业的学习平台,多参与该领域的交流会议。博士生要深入一线观察,了解当前的学前教育动态。从事实出发,以国情为基准,探讨符合当下的教育热点问题。为临界班开设学生到教师身份转换的衔接培养课程,更好的实现工作对接。实行校  内外的双导师机制,幼儿园的一线教师参与到高校人才培养中,讲解真实案例教学。重要他人要给予肯定性的学习支持态度,
家人和朋友对于个体的发展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参与者。重要他人可以影响到个体关于职业的选择和认同感,因此重要他人要对个体形成鼓励的支持性态度。学校可以在入学前组织家长见面会,让家长多了解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参观教室并且与教师进行交谈。家长也应多关注教育动态,主动到就业处了解咨询有效信息。在学生无论是生活还是学习上遇到困难时,积极询问情况进行正确的引导和心理疏通,多与辅导员沟通,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朋友之间要建立互信向上的生活态度,多进行正面有效地交流和利于身心发展的活动,共同培养有价值的兴趣爱好,全面协调发展,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为朋友在选择上提供有意义的建议,共同进步。内外结合提高职业意志力,家庭和学校是学生活动的主要场所,也是能够对学生给予意志力教育的主要阵地。学生应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注意自己的意志能力培养、勇于面对挑战和挫折,坚定自己的学习信念,完善自身管理,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家庭和学校也应创造培养学生意志力的条件。个体内在要坚定信念,提高职业意志力,个体在学习和生活中,要时刻树立职业意志力的培养意识。学会面对困难时不要逃避,主动进行思考找出问题的解决办法,学会独立应对挫折,减少对家人朋友的依赖。在学习过程中努力多问与合作,及时向老师同学请教自己不擅长的知识。对自己选择的专业要有明确的态度和信心,相信学前教育的发展会越来越好,在利益的诱导下坚定信念不动摇,提升职业意志力。在生活中,多与朋友互动,积极参与他人的事件,共同商议最佳解决难题路径,在成长中积累经验。家庭、学校等外在环境提供培养意志力的条件,一个人职业意志力的高低同自身的性格、习惯等息息相关。个体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态度等特征前期离不开家庭氛围的熏陶,后期取决于学校的教育。同时又是家庭和学校两方力量共同培养下的“产物”。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也是人生的第一位教师。因此家庭尤其是父母首先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要注意生活中的细节练习,学会放手让孩子独自处理问题,然后再加以指导。塑造孩子冷静、不服输的性格,增强意志力。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教育理念和管理方式是学生走向社会的“利器”,因此学校应该多组织学生参加社会活动,把课堂移出校园,让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亲身体验所处情境,面对阻碍时学会思考,从容应对。而不是缺少意志力,遇事慌乱的“试验品”。保持较高职业认同度的状态,调查显示,年级方面大二的学生职业认同度最高,研二职业认同度最低。大二因为经历了大一的学习铺垫,从懵懂的状态转向略有了解,会对本职专业产生学习兴趣,因此职业认同度最高,但会随着学习时间的推移认同度逐渐下降,要想保持职业认同度一直处于平稳的状态,无论是政府还是幼儿园都应该强化管理,落实待遇政策,使学前教育处于平稳上升的趋势,成为学生心里最有力量的支持后盾,向往投身于幼儿教育事业中。组织国际间的学前领域交流会,保持专业的前沿性。学校里始终保持高水准的教学和实践平台,让学生不断地有新的角度去提升自己,每天都在成长,每次都有收获,保持着学习的新意和热情。组织学校间的“对流交换”互培模式,学生到其他的学校学习,感受不同的教师所带来的视野冲击。个人不要好高骛远,要追寻“干一行,爱一行”的职业信念。不要拘泥于单个领域的学习,扩大相近学科的知识学习范围,使自己更加的博学。


以上论文内容是由硕士论文网为您提供的关于《学前教育师生的职业认同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的内容,如需查看更多硕士毕业论文范文,查找硕士论文、博士论文、研究生论文参考资料,欢迎访问硕士论文网学前教育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