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通过对国内外现有 MBA 教学培养模式的分析,从入学条件、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 和质量评估与认证等方面对国内外MBA 教育培养模式进行比较研究,并针对我国 MBA 教育培 养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完善对策与建议。
【关 键 词】MBA教育; 培养模式; 比较研究
我国的MBA教育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与国外较为完善的MBA教育 培养模式相比,无论是在入学条件、培养目标, 还是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质量评价与认证等方 面,都存在一定的差距。研究中外MBA教育培养 模式对中国MBA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文献回顾
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 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 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 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的总和。国内外学 者主要从入学条件、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 方法、质量评价与认证,以及 MBA 教育的发展方 向等六个方面对 MBA 教育培养模式进行研究。
1、MBA 教育入学条件
国外学者对 MBA 教育入学条件的研究主要集 中在对入学前工作经验的探讨。Dreher and Ryan ( 2002) [1]认为,美国学校普遍要求 MBA 课程入 学者有大量的工作经验。与传统观念相反,入学 前有工作经验的 MBA 学生比入学前没有工作经验的 MBA 学生更容易获得更多的晋升和更多的现金 补偿。Ronald N. Yeaple ( 2010 ) [2] 认 为,录 取 MBA 的先决条件是工作经历。尽管工作经历较少 的学生开始工作时待遇会相对较低,但是他们的 优势在于可以更早的开始他们的职业生涯。研究 表明 MBA 学生会因为推迟入学而让经济负担 加重。 国内学者对 MBA 教育入学条件研究主要集中 在入学考试存在的问题方面。王肇渝 ( 1999) 和 张维炯 ( 2002) [3]认为,由于过分强调笔试,造 成通过面试甄选考生的空间太小,但这一问题现 在依然存在。岳庆 峰,郑 永 彪 ( 2007 ) [4] 认 为, 我国的 MBA 教育录取仍以笔试成绩作为录取的主 要依据,面试的权重很小。必须改革现行录取制 度,将入学考试录取方式逐步向国外的 GMAT 考 试方法转变将现行的选拔性考试转向资格性考核。
2、MBA 教育培养目标
国外学者对 MBA 教育培养目标的研究存在理 论型与实践型的分歧。Aaron,James and Howell ( 1959) [5]和 Pierson and Cook ( 1959) [6]一致提出, MBA 教育应把培育高层次人才作为主要目标,要注重理论分析,制定理智的决策是 MBA 教育的关 键所在,而 Lyman,Porter and Mckibbin[7]则认为 MBA 教育培养人才的目标过于重视理论和科研, 远离实际,而造就专业化的实践型管理者更有意 义,应该及时讲授各种管理技能,灌输价值观念。 国内学者对 MBA 教育培养目标的研究基本一 致。认为 MBA 教育培养目标的基本点应该是通才 与专 才 平 衡 的 人 才。章 达 友 ( 2000 ) [8] 认 为, MBA 教育的培养对象是企业的总经理,其目标是 掌握最新的管理技术与管理方法。赵纯均,雷耀 和赵 斌 ( 2003 ) [9] 认 为,20 世 纪 90 年 代 以 后 MBA 教育培养目标转变为 “造就具有领导力的管 理者”。
二、中外 MBA 教育培养模式比较
1、入学条件的比较
国外在 MBA 教育的入学条件上,都有着轻考 试、重实践、高度重视生源质量的特点,希望寻 求在专业学习领域和未来职业生涯中都具有成功 潜质的人。英国 MBA 教育从入学资格上就强调管 理实践经验。至少要求申请入学者有两到三年的 实际工作经验,对于有 10 年以上管理工作经历的 人,可以不具备学士学位; 捷克更是采取 “宽进 严出”、“联合办学”的模式,对学生的入学要求 并不高。在考核的过程中,面试成绩和工作经验 所占的比重较大。 我国 MBA 教育的报名条件一般为大学本科毕 业后有 3 年或 3 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大专毕 业后有 5 年或 5 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已获硕 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并有 2 年或 2 年以上工作经验 的人员。我国 MBA 教育入学条件的要求造成了一 定的不良后果。
2、培养过程的比较
国内外关于 MBA 教育的培养目标存在显著差 异。美国 MBA 教育目标明确规定以企业家素质为 具体要求,完成培养过程后的人才达到德智体等 方面的具体规格,即高尚的品德和良好的精神风 貌、宽厚的知识结构、卓越的领导才能、优秀的 身心素质以及企业家精神等。英国 MBA 教育具有 明确的培养目标,即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实干 型的高层次管理人才,以提高学生的实际管理能 力为宗旨,而不是仅仅着眼于提高学生的理论知 识和水平。培养专业化的 MBA,如技术 MBA、信 息管理 MBA、财务金融管理 MBA 等。捷克培养 目标也与合作院校一致。既有全面的又有专业的 MBA 培养目标。 我国 MBA 教育培养目标不具体。学院虽然有 明确的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 适应社会主义工商企业或经济管理部门需要的务 实型高层次综合管理人才。但不具体,也无各校 自身特色,所以我国商学院可从明确、细化和特 色三方面来考虑确立自己的办学目标。
三、完善我国 MBA 教育培养模式的对策建议
通过对中外 MBA 教育培养模式进行比较分 析,针对我国 MBA 教育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提 出如下对策建议:
1、改进入学条件
( 1) 增加面试的份量
用综合性考试代替某些单科考试,将选拔性 考试改为资格性考核。减少初试科目以及死记硬 背的考试内容,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能 力,特别是实践能力的考核。适当缩小考试涉及 的知识面,从考察知识转变为考察能力,逐步减 少初试成绩的影响,增加面试的权重。争取做到 录取方式笔试与面试相结合,同时参考学生的工 作经历和已取得的业绩。
( 2) 延长面试考察时间
可以采取实行将考生的考试成绩在一定时期 内有效,如 2 - 3 年。一旦改革 GRK 考试方式, 则会在满足笔试成绩的基本要求下,发挥面试在 选拔人才中的优势,使管理学院有足够的时间面 试与考查学生,把合格的 MBA 学生选拔出来。
( 3) 增加入学考试录取方案
根据 MBA 教育的类别,可将入学考试录取方 案分笔试为主型、面试为主型和笔试与面试结合 型。对于秋季 MBA,也就是普通的双证 MBA 教 育,可以采取笔试为主,面试为辅的录取方式; 对于春季 MBA,也就是特殊的单证 MBA 教育, 可以采取笔试与面试相结合的录取方式。使面试 成绩在决定是否录取时占 40% 左右的权重; 对于 EMBA,可以 采 取 面 试 为 主,笔试为辅的录取 方式。
( 4) 增加学校招生自主权
建议由商学院根据自己的实际确定入学的 GRK 成绩,把研究生院统一管理的 MBA 招生咨 询、报名等事务性工作放权于各商学院执行,满 足 MBA 报考者的需求,使商学院在拓展生源方面 更有针对性。
2、完善培养目标
我国 MBA 教育培养目标不具体,也无各校自 身特色,应从明确、细化和特色三方面来考虑确 立自己的办学目标。首先,明确培养目标,强调 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其次,注重学生的综合 素质培养。对业务素质、人文素质可以提出具体 要求,加强学生综合能力、创新能力、开拓能力 和应变能力的培养。再次,培养目标特色化。各 个 MBA 培养院校要根据自己的定位,发挥自己的 优势,确定特色化的培养目标,结合地方经济建 设、行业发展以及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培养适 用市场需求的特色 MBA 人才。最后,调整学习年 限,提高学习效果。缩短学习年限,减少学习成 本; 调整核心课时间,提高学习效果。
3、优化课程设置
一是课程设计要体现基础性、实践性、选择 性和先进性,培养学生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 和操作能力以及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二是 课程设置特色化,形成多样化的 MBA 培养模式。 三是 MBA 课程设置的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四 是根据科学发展观,加强学生可持续发展观念教 育。五是加强创新与创业教育。六是根据信息时 代和知识经济发展的要求,相应地增加虚拟组织、 电子商务、网络经济等相关课程,培养出适应信 息网络经济时代的 MBA。七是 MBA 培养院校要 与企业建立密切联系,根据社会环境以及企业实 际调整课程设置,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4、加强师资建设与学术经验交流
加强师资建设与学术经验交流应从以下三个 方面入手: 首先,改善师资结构,特别注重中青 年教师的培养,吸引出国留学的杰出人才,增加 具有管理类博士学位教师的比重,引进企业和政 府部门中既具有实际管理经验又有一定管理理论 素养的专家来校全职或兼职任教。其次,加强与 国内 MBA 院校的交流与合作。最后,鼓励教师参 与企业实践,以解决教师管理实践经验少的问题。
5、建立和完善 MBA 教育的质量评价与认证 体系
一是建立和完善科学合理的 MBA 教育评估制 度。在遵循高层次人才培养规律和 MBA 教育的特 点的基础上,借鉴国际上 AACSB 和 EQUIS 管理 教育认证体系,完善合理化的评估标准,改进评 估和管理办法,创造差异化和特色化办学空间。二是完善民间自由评价体系。建立与社会各界进 行沟通的信息发布体系和新闻评价体系,扩大民 间评价的作用。三是鼓励培养院校参与国际认证。 AACSB、EQUIS 和 AMBAS 是公认的三大国际认 证体系,鼓励有能力的培养院校,争取早日加入 三大国际认证体系行列,使我国 MBA 教育办学质 量达到了国际管理教育界公认的标准。
参考文献:
[1] George F. Dreher and Katherine C. Ryan. Evaluating MBA - Pro- gram Admissions Criteqia: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e - MBA Work Experience and Post - MBA Career Outcomes [J] . Re- search in Higher Education,,2002,( 6) : 727 - 744.
[2] Ronald N. Yeaple. Measuring the Economic Value of Pre - MBA Work Experience [J] . Journal of Education for business,2010, ( 1) : 13 - 20.
[3] 王肇渝,张维炯 . 浅议中国 MBA 联考 [J] . 江西财经大学 学报,1999,( 4) : 77 - 78.
[4] 岳庆峰,郑永彪 . 对中国 MBA 教育创新与改革的几点思考 [J] . 高教探索,2017,( 1) : 86 - 87.
[5] Gordon,Robet Aaron,James,Edwin Howell. Higher Education for Business [M] .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59. 23 - 41.
[6] Pierson,Frank Cook. The Education of American Businessmen: A Study of University - College Programs in Business Administra- tion [M] . New York: McGraw - hill,1959. 34 - 44.
[7] Lyman,W. Porter,Lawrence,E. Mckibbin. Management,Ed- ucation and Development: drift or Thrust Into 21st Century [M] . NewYork: McGraw - Hill,1988. 56 - 71.
[8] 章达友 . 科技型 MBA: 麻省理工学院 MBA 教育特色 [J] .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 4) : 135 - 138
[9] 赵纯均,雷 耀,杨 斌 . 中国管理教育报告 [M] .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17 -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