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池莉的文学作品以平民化的视角书写纷繁的世界,向我们展示了爱情,解构了婚姻。本文通过多池莉各个时期小说作品的解读,分析出池莉笔下形形色色的女性人物形象婚恋意识的在不同时代背景下的变化,由对男人的依附到远离、由对男人的抗争到报复,从“依顺传统,接受命运安排”,到“突破传统,迎接命运挑战”等女性婚恋意识的转变。最后,文章对池莉小说中女性婚恋观做出评价,指出池莉与其笔下女性婚恋意观为中国当代女性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婚恋观的确立起到巨大的影响作用。
关键词:池莉;爱情观;婚姻;女性意识
引 言
爱情和婚姻一直以来是文学作 品反映人类社会生活的永恒题材,古往今来,小说家们笔下那种如梦如幻,浪漫完美,曲折凄迷的爱情和饱满的婚姻生活迷倒了多少青年男女,以致每个年轻人的心中都有了一个又模糊又清晰的目标,以致每个年轻人的心中都有了一个又朦胧又坚定的追求。然而,按着这份美好的心愿去寻觅的结果,却总是失望,失望,再失望。于是,人们往往忍不住感叹和追问:“完美的爱情和婚姻生活在哪里?”。而池莉,同样作为一名女性小说家,她对现代女性命运的关照是全面而深刻的,她立足于现实人生,对爱情与婚姻进行了真实的描绘和无情的解剖,撩开了爱情的玫瑰色面纱,还原了爱情的真实面目。
池莉是新写实主义的代表作家,她在文学作品中以细腻的文笔描摹了现实生活的世俗与琐碎,平凡庸常代替了激情崇高,芸芸众生的喜怒哀乐、吃喝拉撒,一扫自革命文学以来至新时期改革文学人物身上笼罩的理想主义与乐观主义光环,拂去语词的夸饰,故事回归于生活本身,现实主义也因此体现出一种率直朴实的美学风格。在这种“直面现实,直面人生”的“真诚”心态下,池莉以其性别立场及作为普通女性对生活状态的切实体验关注着女性成长轨迹,还原了新时期女性在褪去意识形态烛照下的神圣光泽之后的生命本真存在。爱情与婚姻是女性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失的生命体验,由此池莉触及到了生活在世俗氛围中的女性最本真的生命欲求,写出了婚姻对于女性意识、女性心理以及女性命运的价值观影响[1]。因此,考察池莉小说中的女性对爱情婚姻的价值渴望与期许以及她们在情感和婚姻中蜕变成长的心路历程是理解池莉小说乃至于池莉女性主义立场的有效视角。
一、池莉小说的爱情婚恋观
池莉的小说能够拥有广大的读者,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在于她对婚姻爱情的悲剧性描写。她站在一种超越的、局外人的立场,以客观、冷静的视角,以平凡的日常生活为基础,以细腻独特的视角塑造了许多丰满而神采迥异的女性形象。对所谓的爱情进行了直接而深刻的描述,由不谈爱情到拆穿爱情,剥下了爱情的玫瑰色光环,还原了爱情的真相,完成了对爱情的解构。池莉小说中的女性对生活有着少不更事的懵懂、憧憬,也有着经历世事之后的彷徨犹疑,在现实生活中经历过种种磨难,历尽坎坷,在内心也有过矛盾和挣扎,但她们大都能够坦然地承受着来自生活的重负,最终从种种艰辛困顿中破茧而出,在心智方面成长并成熟起来,展现出女性在不同年龄阶段对爱情和婚姻的理解,从生活层面还原了爱情与婚姻世俗形态。
1.1直视生活,回归平凡爱情
池莉文学作品中秉承的婚恋观是“不谈爱情”,这也是池莉本人的看法,在《绿水长流》中她声称:“上天好像并没有安排爱情,它只安排了两情相悦。是我们贪图那两情相悦的极乐一刻的天长地久,我们编出了爱情之说。”但现实生活的烦琐遮蔽不了池莉对浪漫之爱的向往,《少妇的沙滩》中的立雪、《你以为你是谁》中的宜欣、《绿水长流》、《让梦穿越你的心》中的女主人公在内心深处为爱情留下梦幻和遐想的空间,即使是《不谈爱情》中的王珞在庄建非看起来有些矫情,但对于王珞而言未尝不是对浪漫之爱渴望的表露。对爱情最为憧憬的是情窦初开的少女,她们总是赋予爱情以理想化色彩,对爱情、婚姻充满了期待,力求完美,尤其在反观到自身现实处境时,她们则更是在爱情中寄托了更高的期望值,从而更能衬托出爱情的美好与抚慰伤痛的魔力。
池莉笔下的生活有着岩石一样的坚实和泥土一样的厚重,婚姻并非伊甸之门,也决非地狱之口,它只是充满了烦恼、困窘、辛酸与纠葛,同时也不乏温馨、快乐、希望的人生图景。在池莉的婚姻现实图景面前,诸多理想主义者关于爱情、婚姻的话语纷纷扬扬如同纸屑般飘落,而这正是池莉所谓解构爱情的本意。解构理想爱情,实际上才是真正意义上对世俗之“爱"的肯定。池莉打破理想的爱情神话,使爱情回归现实。在池莉的小说中,所有爱情的浪漫都是人工营造的结果。男女热恋时爱情会发出炫目的光芒,只不过因为它满足了马斯洛以自我实现为中心的“需要层次论"中人的所有需要。而婚后,零距离打破了爱情的魔镜,爱情立即恢复卑微面目,依然排在人的生理需要之后。池莉在这里并不是想否认爱情的社会性,任何一个社会关系概念都不能在一个抽象层面来讨论,亲情如此,爱情亦如此。事实上,从人的需求而言,生存需求永远是最基础的,物质生产活动是人类第一性的社会活动,仓廪实才能知礼节,没有物质的支撑,我们甚至无法完成人类种族的延续,更谈不上其他行为了。
《水与火的缠绵》中曾芒芒是个清高自赏的女孩,她曾有过五次相亲的经历,但每一次都是以理想爱情的绝对化标准将其否定。即使是殷勤、体贴、帅气的锅炉工邝园,也因文化水平低、农村出身而被芒芒快刀斩乱麻式地一票否决。芒芒最终嫁给了符合自己标准的高勇,一个深沉稳重、高深莫测,体贴女人而有分寸,有良好教养的大学生。这或许就是芒芒想象的期待的爱情吧。
池莉在新写实阶段的“人生一系列小说中,以注重当下体验的人生模式,为在充满矛盾的困境生存中的人们构建了一个重要的精神支撑[2]。背负着辛酸现实,有着诸多烦恼的印家厚对蛮横怒叨的老婆,“手中的起子寒光一闪,一个念头稍纵即逝。这瞬间的杀机入木三分地写出了他的深痛和苦楚。以上种种都是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所经历的,生活的严肃已经磨灭了爱情的浪漫,更多的是一种因为生活而生活,因为爱而承担责任。爱是神圣的,相爱是美好的,但是真正对于爱的眷恋,又决不能因为这种神圣美好而淘尽了爱作为现实人生的具体而切实的生活内容,把它变成一种平面的装饰和美丽的躯壳。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爱情是附丽于生活的,离开生活,爱情只不过是虚无缥缈的海市蜃楼罢了。活着是人生最基本的底线,是人生一切意义和价值的来源,这条底线一旦崩溃,整个人生的壮丽辉煌都会付之东流,人生根本不能成其为人生。
1.2 摒弃浪漫,重构世俗婚姻
池莉以一种平缓、安详和从容不迫的基调叙述一个个婚恋故事,虽然小说中那些涉足爱河的男女的婚恋事实有点令人失望,但他们却大都维系着较稳定的婚姻形式,纷纷对磕磕绊绊、吵吵闹闹的现实婚姻表示一种接受和认可[3]。在这里,池莉将自己置身于世俗生活中,顺应、认同世俗生活的法则,以反乌托邦的姿态进人写作,放弃对生活的一切先人之见,以使作为原生态事实的生存状况得以呈现。在揭开了爱情的完美面纱后,池莉又让读者看到的是存在于普通人中,与普通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的现实人生中的烟火爱情。在热恋期间,爱情是在天上飘的,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可爱情的终极目标必然是走向婚姻,而浪漫爱情一旦落实到婚姻,就必定要与世俗生活接轨,就必定要逐渐充满了世俗的气息。单纯的爱不再是衡量婚姻价值的唯一标准,金钱、地位、长相、学问等等主宰着婚姻世界,孩子、工作、家务、人情等等充斥着婚姻的每个角落。这时候,所有水晶般晶莹剔透的心都会开始慢慢地粗糙,慢慢地麻木,这时候,爱情便慢慢地退让给了温情,这时候的爱情充满了人间烟火,虽然不再是那么美丽璀璨,却是最最真实的。
《烦恼人生》中男主人公印家厚虽然心底里有一个始终不敢提及的名字,但他知道这世界上能够每天目送他离去和等他回家的就只有一个人,虽然那个人烫了鸡窝似的头发,憔悴的脸上雾一般灰暗,而且还老爱和他扯黄皮。因此,虽然他的爱情是悲凉的,但他的婚姻是稳固的。爱情是悬置的,虚浮的,婚姻却是世俗的,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也是真正能给予自己温暖和依靠的。池莉从来都是理智的,冷静的,甚至是残忍的,她接二连三地拆穿了一个又一个虚幻的爱情,将真实的,赤裸的爱情真相展现在读者面前。
其实每个人都明白,对于凡人来说,真实的能够给与自己温暖和慰籍的爱情,能够同甘共苦的爱情,能够苦乐相随的爱情,能够放弃一切面具,真实地过日子的爱情,才是可靠的真正的爱情,才是现实生活所需要和坚持的爱情。其实每个人的心中都有着这样一杆秤。只是因为内心深处总有一份渴盼,一份向往,一种欲望,而使得这个秤时常会在某一些时刻失去平衡。比如《你以为你是谁》中的刘板眼和陆掌珠。他们也有过美好的爱情,为了爱情,陆掌珠做出了一次又一次的牺牲。刘板眼是感恩戴德的,可是这感激这爱戴,随着日子的逐渐富裕,随着他的地位的逐渐提高,一切都开始变味。他终于厌倦了。厌倦的理由有很多,可以成为理由的,不可以成为理由的。最重要的是丁曼是新鲜的,充满热情与魅力的。于是刘板眼的爱情天平严重地倾斜了。可是他不知道丁曼是不谈爱情的,因为她深知:爱情是女人终身之狱。她的理想和追求是快快乐乐过一生,她不会为了刘榜眼做出任何牺牲,而掌珠却是宁愿为了刘板眼而入狱的,她斩钉截铁地回答:“我能!我心甘情愿服侍他一辈子,再苦再累也决不后悔。”在这样的回答面前,刘板眼还能有什么选择?再如《来来往往》中的康伟业和林珠,他们的爱情可谓轰轰烈烈了,林珠也是真心实意地爱着康伟业,可是当康伟业辛辛苦苦为他们营造了一个小家时,他们共同生活的第一天分歧便出现了,林珠根本不愿意如康伟业所设想的那样去下厨为二人“洗手作羹汤”,她不愿意油烟伤害了她的皮肤、头发和健康,不愿意浑身散发着难闻的油烟味。同时她也不愿意康伟业下厨,因为他是男人。后来因为康伟业无法离婚,林珠离开了他。但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即使康伟业离了婚,与林珠组成了新的家庭,他们的婚姻生活会愉快吗?他们的爱情能维持多久?
池莉说:“世界上没有比爱情更娇贵的东西。爱情有一点像刚出笼的嫩豆腐,稍不当心就沾了灰尘,一旦沾了灰尘吹也不行,洗也不行,拍也不行,打也不行。一旦吹洗拍打,就会有所缺损。嫩豆腐毕竟只是嫩豆腐,坏了可以重新做,爱情就不行了,基本没有可塑性。[4]”所以,也许凡尘俗世的爱情,烟火味十足的爱情,虽然少了情调,少了浪费,少了迷人的外表,但更真实,更踏实,更可靠。
二、 池莉小说中的女性婚恋意识
池莉的作品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丰满而困窘,真实而琐屑的市民生活百相。作为一名女性作家,其作品的爱情婚恋观里流露出来的女性意识更值得我们去探讨。池莉小说中的女性对生活有着少不更事的懵懂、憧憬,也有着经历世事之后的彷徨犹疑,在现实生活中经历过种种磨难,历尽坎坷,在内心也有过矛盾和挣扎,但她们大都能够坦然地承受着来自生活的重负,最终从种种艰辛困顿中破茧而出,在心智方面成长并成熟起来,展现出女性在不同年龄阶段对爱情和婚姻的理解。这种意识往往被遮蔽在对于生活本源状态的细致捕捉和对于平凡人生琐屑本质的真实体验中,往往体现在最普通最卑微的女性生命个体之上。
2.1依顺传统,接受命运安排
传统文化观念的浸淫下,很多女性还是被约束在“孝妇、贤妻、良母"的文化规范中,对传统文化观念的依附性非常明显,自主意识也很薄弱[5]。池莉作品中这种类型的女性形象,在社会角色、生活理念,尤其是在婚爱追求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处于这种依顺传统的生存状态。她们不敢奢求生存价值和生命意义,只是在保守的文化心态的支配下无奈生活着。依顺传统、安贫乐命、怨而不怒,是这些女性人物的共同特征。先说早期作品《月儿好》中的明月好。明月好是一位贤明淑慧的农村妇女,具有传统女性的美德。尽管有评论家说“月好是我们这个时代平凡而伟大的女性"。但我却认为称她为一个传统文化观念的固守者,也许更合适。从她的立身行事上,尤其是婚爱观念上,我们可以看出,她受到了封建传统文化观念的严重毒害。小时候,当了童养媳的她,“遵从母亲的意思,一年年,一天天尽心尽意服侍我”;出嫁后,青春失偶的她,便僵化地固守着女性的传统美德规范,“守志”不嫁,她孤身担负起抚育两个儿子的重任,过着孤儿寡母的清贫生活,经受了一个女人难以支撑的精神危机和生活艰难的煎熬。从作品的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到传统文化观念对她产生的深刻影响。传统的道德伦理是她安贫守志、行为端淑的精神支柱。最后,她的付出受到了人们的尊重。这不仅是因为她工作出色,更主要的是她的举止符合传统女性观念的规范。
被抛弃的织袜女工陆掌珠也曾有过良好的家庭出身、年轻的躯体与令人羡慕的工作,可她中年的时候却因没文化没特长而被工厂解聘了,成了下岗工人。遭到社会和男人双重抛弃的陆掌珠如今完全没有了生路,一下子憔悴得没法看。爱情没有了,陆掌珠整个地垮掉了。下岗离婚固然可悲,更为可悲的是陆掌珠还没有学会做女人。她不知道,像她这样对别人抱有幻想,把所有精力都用在别人身上,不注重自己,不发展自己,为了爱情而丧失自我,牺牲独立性与自主性的做法,必然会导致爱情之花凋谢。当丈夫的事业成功了,妻子与丈夫的差距也越来越大,她们被丈夫排挤到边缘地带,只落得被抛弃的结局,成为当代的“秦香莲”,只有让人们“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了。中国封建社会的传统观念是幼从父,嫁从夫,老从子。漫长的岁月已将这种从属的意识渗透到女性的每一个细胞之中,她们的依附性并没有因社会的变革而发生变化。她们也不知道,爱情从来都不是一朝拥有便永恒不变的东西,女人将改变自己处境的希望寄托在男人、爱情以及由此而生的婚姻上,一厢情愿地设计出幸福的归宿:由一个理想的男人带来的美满婚姻—她因此总在期待,总在等待她的王子出现,从少年到老年,从结婚到离婚,梦是留住了,幸福却离她很远。
2.2突破传统,迎接命运挑战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之交是中国的改革开放、思想解放运动迅猛发展时期,出现了女性意识的大面积的苏醒。她们试图挣脱男权传统的樊篱,实现自我的独立与自主[6]。辣辣就是一个觉醒者。在辣辣身上,闪烁着一种作为女性的独立意识和主体意识,体现女性那种自强、自立的内在精神气质和生命强者的人格风范。女性只有靠自己才能真正把握命运,主宰人生,不要对别人有幻想,不依附任何男人,拒绝成为男权的附属品。富有弹性的生命力和倔强的生活独立,向社会证实了女人的。从中我们也发现了生命的不屈不挠,并一直为此而感动着。
女人也应如此,都应该对自己所处的生存状态和文化场景进行审慎的思考与明智的抉择。这些女性原本属于受封建传统文化观念影响较大的传统型女性,也是长时间生活在传统女性既定的生活轨道上.但残酷现实的长期煎熬或生活中的突发事件,使她们认清了自己的依附地位和边缘身份,从而促使她们痛定思痛后,幡然醒悟而走向反叛。她们毅然决然地撕裂传统文化观念,开始追求一种全新的相对自由平等的生活[7-9]。
《小姐你早》中戚润物。戚润物是一位颇有成就的副研究员,她凭借出色的科研成果为自己争得了一席社会地位,在事业上她是成功的。可是,她忽视了自己是个女人的本质问题,她生活简朴,不修边幅,一心扑在工作和家庭中,其结果却是丈夫的背叛与离异。她一度变得失去理智,甚至公然在大街上骂出自己平时难以启齿的脏话。在同病相怜的李开玲、艾月的帮助下,在经历了心痛之后,她逐渐觉悟了:女人也要活得很好,女人依靠的不是男人。最后她们三人一起向丈夫王自立发起了进攻,直接导致了王自立的身败名裂、人财两空。在报复中,她们虽然失去了爱情,可是她们找到了自我。
《你以为你是谁》中的宜欣,可以说是高级知识分子,才貌双全,却勇于打破传统的门当户对的婚恋观念,与工人出身而且文化程度比较低的个体餐厅老板陆武桥相恋,并不在乎名分的有无,不在乎外界的流言蜚语,毫无心理障碍地与之同居。在小说文本中,宜欣与吉玲不同,也与林珠有异,她把一生的爱情在刻骨铭心的两周时间内定格成永远,然后追寻一种相对丰富安逸的物质生活,同时保留一份相对神秘、浪漫的爱情婚姻。在宜欣的自主意识中,婚姻是实现她人生目标的一个桥梁,一种中介,而不是人生的归航港湾,更不是终极的目标。也许,在她的选择中,物欲大于爱情,这充分体现了九十年代商品经济浪潮冲击下的现代知识女性的婚恋观,暂且不论这种观念的正确与否,这毕竟是女性精神自主的一种表现。社会的进步与开化,往往体现在婚姻与爱情上,精神解放的革命总是以此为基点而蔓延至整个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宜欣不仅要物质生活,更要精神生活。她保持了心灵圣地的爱情,更拥有现实生活中的爱情。而且要家庭、事业的双丰收。她要在醉心的专业上不断地取得阶段性成果。可以说,这是一个现代知识女性在社会生活中的宣言。她为自己的人生定位十分明确,不仅保持了女性的人格尊严,而且也实现了其生命本体的价值。她们完全摒弃了封建伦理道德所要求的女性行为规范,冲破了传统女性角色的束缚,有着较为强烈的个性意识和明确的人生目标,充当了一定的社会角色,参与社会物质文化建构,在社会生活中获得了主体地位,确立了女性的独立,实现了女性个体生命价值,具有较为深刻的文化内涵。
在《来来往往》中,林珠这位靓丽才女一出场,就以她外企白领女性的优势与智慧把男主人公康伟业给俘虏了。在康伟业被其原老板算计坑害的过程中,她仗义豪伙、明辨是非,坚决不为贿赂所动,宁可辞掉高职薪水也不昧心作伪证。最为可贵的是,这位新时代女性即使面对天下最优秀的男人,也照样行走在自己的人生轨道上。对她而言,爱情固然重要,但却不是全部人生。爱情如果与人格独立相违,那她宁可放弃爱情也不丧失自我。她爱上康伟业便全身心地去爱,但当她发现爱情远去时,则毅然离开绝不纠缠。可以说,在充满铜臭的商业场上,她这样一个女子身处污泥而不染,保持了人格的独立和生存的尊严,成为现代社会中优秀女性的代表。在她的身上,已经看不到半点旧式女子的影子,她完全摒弃了传统文化中赋予女子的社会和家庭角色。婚恋观念也不再似从前那般模样,而是只想生生死死地爱一场。对林珠这位现代女性的自主意识,作者给予了充分肯定。
三、对池莉女性婚恋观的评价
综观池莉各个时期的小说作品,我们不难看出池莉在各个时期女性意识的不同呈现,通过池莉笔下形形色色的女性人物形象由对男人的依附到远离、由对男人的抗争到报复、由对男性中心地位的质疑到彻底否定,可见池莉与她笔下的女性人物的女性意识由不自觉到自觉、由萌芽到觉醒、由觉醒到成熟一个共同成长进步的过程。
池莉在女性个人化创作和女性意识的探索过程中,将女性意识淋漓尽致地体现在她的小说创作中,激情挥洒出许多羽翼丰满的女性人物,破除了男性中心的神话,描画出女性的光明世界[10]。池莉笔下的女性都是一些美好的女性,她们的好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好人,而是一种常规的超越。这些女子“一般不是低级庸俗的家庭妇女,而是有品味的知识型的,或有内容的高雅型的女性,或有着凝重的意蕴。在池莉满怀激情和理想的笔墨的浸润下,读者所看到的这些女性光艳美丽、风情万种、顽强独立而又足智多谋、敢爱敢恨。和一般女人最大的不同就是,她们虽然也渴望爱情,但是她们不会在爱情中迷失了自己,她们始终都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在必要的时候,她们总是能够超越爱情,所以她们的人格始终是独立的。
池莉对女性意识不断的探索的过程中,创作了一批女性小说作品的同时,也塑造了一个个丰满生动的女性人物形象,一批反抗意识极强的女性不断呈现在读者面前。本文正是从池莉小说的叙事内容、叙事角度和艺术表现三个层面上分别阐述了池莉女性意识的萌芽、觉醒与成熟一个整体推进的过程。通过对池莉众多小说中丰富多彩的女性人物形象的分析,来窥见她小说中蕴藏的具有进步意义的女性婚恋意识和自强自立的女性精神。这些具有独立意识的女性人物形象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她们的自我改变一开始都不是自发的、自觉的,而是在一种濒临被抛弃的地位时才激起的一种本能的反抗。虽有着短暂的失落和无归宿感,但一旦找寻到自己生活的定位,便放射出令她们自己都无法预料的勃勃生机,从她们身上我们看到了池莉女性婚恋意识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
池莉以真切的女性体验书写女性婚恋过程中的种种表现,确立了女性独立的人格和人生价值观,为中国当代女性重塑了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女性世界,为女性呼唤自由和权利,为呼唤婚恋自由,为新时代女性的解放,为中国当代女性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婚恋观的确立起到巨大的影响作用。池莉通过自己的创作实践和获得的成功,为自己寻找到了创作的突破口,也为自己的创作做了准确定位,那就是她希望自己的小说对于民众有一种亲和力。她所采取的姿态和选择的写作题材与表达方式等都体现了平民化文学的特征:一是平民化作品的题材大多展示的是芸芸众生琐屑而本真的凡俗生活、使读者感到熟悉而亲切;二是表达方式的故事化,大多数作品都有一个首尾完整、情节曲折的故事;三是所使用的是俗化语言而非陌生化一语言进行平面叙述,最大限度地排除了读者在阅读接受上的种种障碍。
不可否认,池莉对现实中国的一种情感状态的传达具有其普遍性的合理性,在颠覆虚假矫情的浪漫主义婚姻观方面应该说是自有其特点,但过分地将人类婚姻完全还原为现实生存策略,降格为一种生存手段,并且呈现出以点带面的意图,不能不说这有失偏颇。在人类文明的演进历史中,激情的、崇高的、自由的、灵肉合一的浪漫理想之爱从未偃旗息鼓,断根灭种。作为作家,不能用现实发展的合理性替代美学原则,使文学沦为现实简单的支持者和摹写者。文学应在标榜一个时代的残缺不全的同时,暗示出美的终极所在和超拔残缺的可能性,它将以前卫的姿态,激起人们的生存勇气,寻找一种更有质量的生活和更有层次的生存[11]。就象王小波说的一句名言:“一个人仅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拥有诗意的生活”。
参考文献
[1] 池莉:《说与读者》,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
[2] 於可训:《池莉论》,《当代作家评论》,1992第5期.
[3] 池莉:《小小一说》,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4] 池莉:《来来往往》,北京:作家出版社,2005年版, 第89页.
[5] 池莉:《绿水长流》,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2007年版,第51页.
[6] 池莉:《烦恼人生》,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页
[7] 池莉:《不谈爱情》,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1年版,第252页
[8] 池莉:《池莉精品集》,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9] 刘志友:《论池莉20世纪90年代的小说》,云南大学学报.
[10] 池莉,人生三步曲:《烦恼人生》,《不谈爱情》,《太阳出世》.
[11] 邱胜威:《走近池莉》,《写作》1995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