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论文网第2020-11-20期,本期硕士论文写作指导老师为大家分享一篇
建筑论文文章《复杂山区建筑围护结构热性能及能源系统适用性研究》,供大家在写论文时进行参考。
本篇论文是一篇建筑硕士论文范文,环境风速对建筑有多方面影响,特别是当建筑位于风速较大的山区区域时影响更为显著。冬奥会延庆赛区所处区域和建筑风格理念等与往届冬奥会差异明显。由于山区环境往往较为恶劣,地处具有复杂气候条件的山区建筑面临着风速大、气温低与热负荷大等问题,因此有效降低建筑周边风速对建筑热性能的影响十分关键。
第 1 章 绪 论
1.1 2022 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需求背景
2015 年 7 月 31 日北京联合张家口成功申办 2022 年第 24 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北京 2022 年冬奥会冬残奥会区规划分为北京、张家口和延庆三个赛区,北京与张家口两地三个赛区相关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推进,张北-北京柔性直流电网试验示范工程的逐步推进,将为延庆赛区应用太阳能与风能等清洁能源提供基础。京张高铁顺利开通为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提供了坚实的交通设施建设保证,同时随着各个比赛区规划设计相继完成,各个赛区冬奥村建设逐步开展,进度也随之加快。延庆赛区核心区位于燕山山脉军都山以南的小海坨山南麓的海坨山区域山谷地带,距世界文化遗产八达岭长城约 36 公里,与国家森林公园松山自然保护区相邻。海坨山区地质条件复杂,冬季气候情况与平原大不相同,冬季风大且气候十分严寒。延庆赛区凭借其地理山脉条件与气候条件的独特优势将承担高山滑雪和雪车雪橇这两个冬奥会雪上重点竞赛项目,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国家雪车雪橇中心两个竞赛场馆和延庆冬奥村、山地新闻中心两个非竞赛场馆将在此区域建设,延庆赛区各场馆包括冬奥村主要服务于这两个竞赛项目。根据已经公布的延庆赛区冬奥村规划设计可以看出延庆赛区冬奥村与往届冬奥村建筑设计理念与建筑学概念完全不同。以往冬奥村多为公寓式高层建筑,而延庆冬奥村则是一个“冬奥山村”,立志于将“村”与“山”有机结合,延庆冬奥场馆及冬奥村的设计理念为“山林场馆,生态冬奥”。冬奥村建筑采用中国传统北方村落形式,建筑依山形地势而建,布局分散且整体有机结合,与周围海坨山林氛围融合。设计团队将石笼结构这一特殊的围护结构形式作为延庆冬奥村建筑及其他冬奥场馆围护结构的一部分,能充分体现“山林场馆,生态冬奥”这一设计理念。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作为计算建筑整体能耗的基础与关键性参数,直接关系到建筑围护结构设计的准确性、建筑能源供给形式和供暖技术方式的选择与节能情况以及室内舒适度与卫生状况。针对延庆赛区复杂山地条件、复杂地质条件和冬季严寒气候条件,石笼结构这一特殊围护结构对建筑本身及周围环境产生的影响尚不明确,以及冬奥村适用的能源供给形式亟待确定,所以本研究可以为工程设计提供参考和量化依据,符合“低碳办奥”的理念与国家节能政策,可以对冬奥村及其附属设施与赛区内能源系统设计及协同运营提供良好的参考,可作为示范工程还可为未来类似项目的建设提供指导。
1.2 改善建筑热性能途径研究现状
北京冬奥会对位于气候环境复杂地区的各场馆的冬季舒适度有更高要求,通过各种途径积极改善建筑热性能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这与“零碳奥运”、“清洁供暖”等理念相一致。有些学者研究了提升供暖技术设备对复杂气候条件的适用性,有些学者研究了多方面提升建筑围护结构热性能来应对复杂气候以满足建筑供暖需求。刘志文以北京市延庆山区一个农村建筑冬季供暖负荷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山区气候条件的分析,确定了山区温度与市区温度的修订值,并计算了供暖负荷,结果表明,山地气候条件对负荷影响显著,进行建筑负荷计算时应充分考虑山区环境对负荷的影响,山地建筑应重点关注建筑围护结构热性能对建筑负荷的影响。高瑞采取实地调研与软件模拟相结合的方式研究了陕西山区某村石板建筑热性能。首先调研分析了山区气候条件与地理条件,掌握了石板建筑围护结构材料与形式,对石板建筑进行了实地室温测定,通过能耗模拟软件 De ST 对建筑围护结构保温材料的选取、厚度进行研究,分析了墙体传热系数,全年负荷等,结果表明,增加保温材料能提高节能效益,提升室内平均温度,改善室内热环境。康海涛采用现场调研与软件模拟的方式研究了拉萨高原高寒气候条件下提升建筑热舒适性能的方式,结果表明通过采用新型材料提升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可以有效提升建筑热舒适性,且高原高寒气候条件地区不适宜采用内保温,其研究结果对增加低能耗建筑冬季热舒适与环境品质,降低建筑能耗有借鉴意义。李倩茹以高原寒冷地区某候机楼供暖适用性为研究目标,分析了高寒地区气候条件对候机楼供暖能耗的影响,并且分析了高寒气候对供暖末端设备性能的影响。以低温地板辐射供暖系统和风机盘管供暖系统为例,采用模拟软件与实测相结合的方式,对系统能耗和室内温度做出研究。结果表明,高寒地区更适宜采用低温地板辐射供暖形式。卢敏等通过实测方法对某海拔较高地区某县某变电站及光伏电站建筑围护结构进行热物理特性研究,着重研究了建筑围护结构保温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现有围护结构墙体保温性能较差,应进行围护结构保温措施,并给出了设计施工中需重点关注的细节。陈翔宇等人在实测数据的基础上,应用全年动态能耗模拟分析软件 De ST 对目标建筑负荷进行了动态模拟,得出了当建筑所处地区为高寒地区时负荷的全年动态变化情况,同时给出了不同目标建筑负荷差异是因为地理位置、朝向与围护结构构造不同造成的,此结果为高寒地区变电站节能设计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何泉等采用 e QUEST 能耗模拟软件,对建筑节能改造进行能耗模拟,针对围护结构中外窗传热系数、外墙外表面传热系数与外遮阳系数等建筑围护结构热工参数进行模拟并分析结果。结果表明,在该建筑所在地区,外遮阳系数是影响建筑能耗的主要围护结构参数,应当加大对建筑外遮阳的合理选取与优化设计,该结论不仅理论科学地指导了节能改造工程的顺利推进,对于该地区其他建筑节能改造工程具有极高的借鉴意义。许国强等采取实测的研究手段,对某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建筑进行实测,实测结果表明该建筑全天室内气温波动幅度很明显,外围护结构中外墙平均传热系数值远大于限值,且有些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低于 0℃,部分会发生结露现象;该学者应用能耗模拟软件 De ST 对该建筑进行模拟分析,并针对不同围护结构方案进行建模模拟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对整个建筑采取保温的方案与仅针对北向、东向与西向三面墙采取保温的方案相比两个方案建筑能耗结果较接近,其中北墙采取保温措施对建筑能耗影响较为明显;同时研究了不同保温材料对降低建筑能耗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保温材料厚度可以降低围护结构传热系数,且随着保温材料所设置的厚度加厚,围护结构整体传热系数降低程度趋于放缓,最终确定厚度为 90~110 mm 的保温材料聚苯板具有良好的经济性与节能效果。
第 2 章 复杂山地地区气候参数与地质条件研究
北京 2022年冬奥会延庆赛区核心区位于燕山山脉军都山以南的小海坨山南麓区域山谷地带,此区域地质条件复杂,冬季气候情况与平原大不相同。这虽为 国家高山滑雪、雪车雪橇项目提供了优越的气候条件与地势条件,但也对冬奥场馆建筑尤其是冬奥村建筑的供暖及相应配套设施的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对海坨山区气候与地质情况进行研究有利于更精准的分析延庆冬奥村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建筑负荷与能耗情况、选择更适宜的能源系统形式,提供更科学的运行维护设计与管理,为延庆赛区设计导则的制定提供科学的参考,全面详实的气候与地质条件分析能够应用于其他适宜项目的分析。
2.1 复杂山地气候类型调研研究
延庆赛区所处海坨山区域气候类型为大陆季风性气候,此类型气候与往届冬奥会冬奥村及世界著名高山滑雪场馆均大不相同,见表 2-1 所示。具体表现为:温度日较差与年较差很大,冬冷夏凉,这就意味着冬夏极端气温较差更大,延庆赛区年平均气温在8.5℃左右,比北京市区约低 5℃;冬季盛行风风向多为西风,冬季冷空气来自高纬度大陆区(蒙古冷高压控制),风力等级大,延庆官厅风口 70 米高平均风速 7m/s 以上;降水分配不均,在季节分配上,冬季降水少,夏季降水多,且年际变化很大,见表 2-1 所示。
海坨山地貌类型以高海拔山脉、山谷沟壑为主,延庆赛区位于小海坨山南麓,小海坨山顶海拔约为 2190m,山顶海拔高度区域主要竞赛场馆为高山滑雪场馆,延庆冬奥村及其他主要场馆坐落于海拔约 950m 左右的山谷地区,此山谷位于小海坨山山脚,主要场馆分布及周围山势情况见图 2-1 所示。
冬奥村附近山地海拔落差十分大,其受到局地环流的影响也将十分明显。气温随山地海拔增加而降低,世界同类竞赛场馆均为阴坡,而延庆冬奥场馆均位于阳坡,极易受到太阳辐射的影响。风速随山地海拔升高而增加,风速往往在山顶、山脊以及峡谷风口处较大,而在盆地、谷底和背风处较小;山谷区域风速一般夜间小,白天大,高山区域则相反,加之山坡山谷温度昼夜不均的原因,往往会产生局地环流。因此,延庆赛区气候条件对冬奥场馆设计有很大影响,在整体布局规划时,既需要考虑盛行风的影响,又要考虑局地环流的影响;在场馆建造过程中,需考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在选择能源形式与供暖技术方式时,需结合气候条件因地制宜选取适用的能源形式与供暖技术方式;在运维时,需准确把握能耗水平。
2.2 复杂山地气温条件研究
延庆区北东南三面环山,全境平均海拔 500 米左右,受到海坨山区地形地势与海拔高度的影响,延庆区是北京平均气温最低的区域,冬季平均气温比城区低 5℃左右。北京冬奥会举办时间为 2022 年 2 月 4 日至 2 月 20 日,查询并分析国家气象信息中心网站延庆气象台站 1981-2010 年 月份气象数据,其中延庆台站海拔高度为 400m,位于延怀盆地平原区域。2 月份日平均气温最低值-5.7℃出现在 2 月份第一天,随着时间的推后,日平均气温值逐渐升高,整个 2 月份气温平均值为-2.5℃。2 月份累年平均日最低气温情况与累年日平均气温表现出相同的趋势,日最低气温值-11.2℃同样出现于 2 月份第一天,整个 2 份日最低气温平均值为-8.1℃。2 月份日平均气温与日最低气温差值范围为 5.5-5.6℃,说明1981 至 2010 年 2 月份每日气温波动幅度小,较为稳定,可应用此区间的数据进行分析。延庆气象台站气象资料可以反映延庆平原气象情况;延庆佛爷顶气象站处于海坨山区,海拔 1217 米,其气象资料可以反映延庆赛区所处海坨山山区气象情况。由于国家气象信息中心网站无法查询到海坨山区相关气象参数,因此以文献中气象台站气象资料作为数据来源,根据公式(2-1)(2-2)将气象学中定义的风寒温度结合风速数据处理为室外温度数据,可以得出 2006 年至 2016 年延庆站与佛爷顶站冬季温度逐时平均值,其数据可以反映海坨山区冬季全天气温变化规律,对于延庆平原与山区区域来说,两个区域室外温度逐时平均值的日变化趋势均相一致,为典型的单峰单谷型,且日出前为谷值,午后为峰值。延庆平原区冬季日平均温度为-1.31℃,海坨山区冬季日平均温度为-10.43℃,表明延庆平原地区与海坨山区两个区域地理位置虽相距不远,但由于山地地势条件差异悬殊,海拔变化明显,两区域温度情况有较大差异,相关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设计、冬季供暖系统设计计算及其设备选型与运行维护等方面也将相差较大。
第 3 章 数值模拟理论基础
3.1 建筑室外环境热工性能模拟数学模型
3.2 石笼结构建筑室外环境模拟物理模型
3.3 建筑能耗模拟数学模型
3.4 本章小结
第 4 章 石笼结构对建筑热工性能影响分析
4.1 石笼结构对建筑表面对流换热系数影响结果分析
4.2 石笼结构对建筑表面风压影响结果分析
4.3 石笼结构对建筑基础室温影响结果分析
4.4 石笼结构对建筑负荷的影响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 5 章 复杂山地冬季供暖能源供给形式与技术方式适用性研究
5.2 复杂山地冬季供暖能源供给形式与技术方式适用性研究
5.4 供暖技术方式经济性分析
5.5 供暖技术方式适用性综合分析
5.6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本文结合北京冬奥会冬季供暖需求背景,针对冬奥会延庆赛区冬奥村所处海坨山区气候特点与平原地区差异明显及冬奥村将采用与海坨山环境相融合的石笼结构围护结构现状,在对海坨山区气候、气温、风速与地热能情况进行详细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正常冬季、大雪寒潮与大风寒潮三种工况下石笼结构对建筑表面对流换热系数、建筑表面风压、建筑基础室温和建筑负荷等热工性能的影响进行研究,同时对赛区冬季供暖能源供给形式与技术方式适用性进行分析。主要结论如下:(1) 延庆赛区所处海坨山区域冬季正常日气温变化情况为典型的单峰单谷型,且日出前为谷值,午后为峰值,日平均温度为-10.4℃,日平均风速为 2.99m/s;在大雪寒潮天,海坨山区日平均气温-21.09℃,日平均风速为 5.58m/s;在大风寒潮天,海坨山区日平均气温-27.81℃,日平均风速为 9.06m/s,此工况海坨山区最低达到-29.79℃。海坨山区地热能条件较好,热储量随深度增加而增加,同时各个地层受到花岗岩侵入,地热能利用情况受到影响。(2) 不同天气工况下,增加石笼结构均可以显著降低建筑外围护结构外表面对流换热系数,在寒潮天工况下效果更好,且石笼结构削弱建筑外围护结构外表面对流换热系数值效果在大风寒潮天比大雪天更为显著。大雪寒潮天中建筑外围护结构外表面对流换热系数平均值降低了 11.373W/(m2·K),但在大风寒潮天中,建筑外围护结构外表面对流换热系数平均值降低了 18.530W/(m2·K)。(3) 不同天气工况下,通过设置石笼结构,可以明显改变建筑物表面风压分布,使建筑物表面风压分布由既有正压区又有负压区的情况变为均为负压区,降低建筑表面最大风压差,正常冬季降低 4.283Pa,大雪寒潮发生时降低 9.186Pa,大风寒潮发生时降低 31.410Pa,较大雪寒潮降低建筑表面最大风压差效果更为明显,能够有效削弱冬季冷风渗透对建筑能耗的影响,同时能够有效削弱风致噪声给建筑带来的影响。(4) 通过设置石笼结构可以提高整个供暖季房间基础室温。设置石笼结构的房间基础室温均高于未设置石笼结构时房间基础室温,设置石笼结构后整个供暖季房间基础室温平均值增加了 2.02℃,能够降低建筑供暖季最大热负荷与建筑供暖季累计热负荷,设置石笼结构的建筑供暖季最大热负荷减少了 10.6%,并且供暖季累计热负荷减少了 24.8%,建筑供暖能耗降低,同时增强了建筑对室外不友好环境的适应能力。(5) 冬奥会延庆赛区冬奥村适用性较好的能源供给形式主要有电能和地热能,同时适用性较好的供暖技术方式主要有蓄热式电暖气、低温空气源热泵、CO2 空气源热泵及中深层地埋管地源热泵。在平均环境温度为-10℃正常供暖季,CO2 空气源热泵技术方式所需运行费最高,但与低温空气源热泵技术方式相比能够适应更低环境温度工况,可以有效保障寒潮时供暖的效果与稳定性,且一次能源消耗量与碳排放量较低,节能性高,但面临设备费昂贵,初投资大等问题,两种供暖技术方式一次能源消耗量与碳排放量均表现良好,有较好的节能性,同时两者均需考虑建筑预留设备间与室外机安置区域、室外机与延庆赛区整体设计理念是否相融合等事宜。蓄热式电暖气与中深层地埋管地源热泵这两种供暖技术方式主要设备运行时几乎不受环境气温影响。蓄热式电暖气设备体积小,无需为其设计单独的设备间,其供暖季所需运行费较低,初投资较低,经济性较好,适宜作为空间小的房间的冬季供暖设备,但其一次能源消耗量与碳排放量较高,节能性较差。中深层地埋管地源热泵技术方式对海坨山区域地下中深层地热能进行无干扰换热,其一次能源消耗量与碳排放量低,对环境影响小,节能性优异,同时其地埋管换热器孔径小,占地面积少,使用年限长,不用考虑回灌。四种适用的技术方式中,中深层地埋管地源热泵技术方式所需运行费最低,需占用一定空间设置专用机房,采用此供暖技术方式需考虑由于海坨山区地质多坚固级别高的花岗岩带来的地热井钻井难度增加,伴随埋管侧初投资大幅度增加。北京冬奥会逐渐临近,各赛区的建设与相关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也逐渐接近尾声,与场馆冬季供暖相关的研究即将进入下一阶段。可研究石笼结构与建筑结构连接处热桥对建筑围护结构的影响;研究石笼结构在夏季对空调能耗的影响;研究石笼结构对建筑传湿的影响。
该论文为收费论文,请扫描二维码添加客服人员购买全文。
以上论文内容是由
硕士论文网为您提供的关于《复杂山区建筑围护结构热性能及能源系统适用性研究》的内容,如需查看更多硕士毕业论文范文,查找硕士论文、博士论文、研究生论文参考资料,欢迎访问硕士论文网建筑论文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