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论文网第2020-12-06期,本期硕士论文写作指导老师为大家分享一篇
建筑论文文章《海洋环境影响下的青岛沿海建筑形态特征研究》,供大家在写论文时进行参考。
本篇论文是一篇建筑硕士论文范文,建筑最初建造用来提供遮风避雨的场所,而不同地区根据自然环境的不同建筑形式也大为不同,如南方巢居和半穴居的差异,因此自然环境不同影响了建筑形式的变化。从远古时代至今,为了满足生存需求、安全需求和一定的舒适度,青岛滨海建筑都表现出对海洋自然环境的适应性。无论是被强行植入的外来建筑风格,还是顺应时代发展的现代建筑风格,忽略自然环境因素的设计必然被淘汰。本章从建筑的自然本源出发,以时间为线索,对各个阶段不同风格的建筑进行研究,总结出青岛滨海建筑选址、形态、空间布局等方面适应海洋自然环境的特征。
第 1 章 绪论
1.1 课题的提出
梁思成先生曾指出:“建筑之始,产生于实际需要,受制于自然物理,非着意创制形式,更无所谓派别。其结构之系统,及形式之派别,乃其材料环境所形成。古代原始建筑,如埃及、巴比伦、伊琴、美洲及中国诸系,莫不各自在其环境中产生……”海洋是大自然赐予滨海城市珍贵的宝藏,滨海城市文明的形成与海洋有不可割裂的关系。从原始时期人们“靠海吃海”,到如今海上贸易、开放港口带给城市的繁荣,海洋带给滨海城市巨大的发展优势和美好的生存环境。“滨海”成为城市的标签,深刻影响着人们的各种社会行为,逐渐形成区别于内陆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体系,发展到建筑文化层面上便衍生出回应海洋环境的滨海建筑特点。青岛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和良好的港口建设条件,胶州湾自古以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近代以来也吸引了众多殖民者的目光。自德国殖民者占领青岛,殖民文化改变了青岛的传统建筑风貌,也彻底改变了青岛的发展轨迹。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文化水平的提高,青岛的建筑形态发展产生了新旧的碰撞与融合,在时代变迁和城市风貌演变中,海洋的影响贯穿青岛发展的始终,加上青岛本身的历史背景和地域特色,滨海空间的魅力大大提升。如今,海洋在全球的战略地位日益突出,世界各地的沿海国家都高度重视海洋权益的拓展,我国更是先后提出了一系列“海洋强国”相关战略。社会的发展与海洋息息相关,大连、深圳、厦门、上海、青岛各沿海城市纷纷响应国家号召,发展海洋经济,支持海洋强国发展决策。滨海空间作为联结海洋与陆地的交汇地带,是支撑滨海区域经济发展、改善城市生活、生产活动环境的重要场所,滨海建筑则是其中最重要的人工环境,滨海建筑的研究和发展是响应国家战略的积极举措。当代,现代建筑能耗逐渐提高,对化石能源的依赖越来越大,不利于满足能源长久使用的需要。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引导下,针对海洋环境的地域建筑设计不仅在构建海洋特色风格、展现区域文化魅力方面能发挥重要的作用,更对建筑节能、降低环境负荷产生重要的意义。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青岛是我国为数不多的将城市中心建在海边的城市之一,滨海区域不仅是青岛的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也是青岛的景观中心,是青岛最具影响力和最有魅力的地方。其中,滨海建筑作为海洋物质文化的载体,是集历史文化、现代文化、未来发展于一体的代表性作品,是人的社会行为适应自然、回应自然最根本的体现。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在人的基本需求、心理需求、社会需求的层面探究青岛滨海建筑回应海洋环境的建筑形态表现,以期对不同需求滨海建筑设计提供依据。首先,科学技术的发展、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世界各国人员流动使世界各地连成一个整体,地球在变“小”,世界民族文化显现出逐渐同化的趋势,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城市的个性和特色变得越来越重要,地域性表达是当代建筑展示自身独特性的手段,青岛本身就是一座历史底蕴丰厚、地域性特征明显的城市,对青岛滨海特色的挖掘是全球范围内滨海城市特色理论构成的微小组成部分;其次,受海洋环境的影响,青岛地区的建筑形式与北方内陆有相同点也有一定的不同,通过对比分析挖掘其中的差别对完善北方滨海城市的建筑性格有一定的作用。另外,可持续建筑是当今建筑发展的主要倾向之一,对滨海建筑的海洋环境适应性研究对生态节能具有重要意义;最后,目前大部分学者对青岛建筑的研究大多集中在老城区的历史建筑上,而对新城区的建筑文化和特色的研究甚少,因此对青岛滨海岸建筑的研究并不完整。通过青岛滨海岸带整体风貌的研究,对青岛滨海区域的建筑地域性挖掘与探索有一定程度的意义。在“海洋强国”、“海洋强省”战略下青岛面临更加全面的发展以及大规模的城市建设。本文总结滨海建筑的风貌及海洋环境影响下滨海建筑形态特点,将现代建筑的创作与历史风貌和海洋性特征结合起来,对青岛地区滨海风貌特色构建和现代建筑创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第 2 章 青岛滨海区域城市及建筑概述
青岛历史发展曲折,外来干预作用十分明显,因此造成了青岛滨海岸线多样的建筑构成特点。在各个历史时期建筑对海洋环境的回应状态也因统治阶级的意志发生变化,故而青岛岸线风貌并非统一的特征,而是呈现如地层古生物一般的风貌带形变化。本章作为全文的基础章节,研究内容基于青岛的自然环境和城市的历史发展状况,一方面海岸带自然环境特殊,对青岛滨海岸和内陆的环境进行对比分析,青岛滨海岸带的环境特点更加清晰;另一方面对滨海岸规划的演变过程及滨海建筑构成和分布特征进行研究。在青岛滨海岸线复杂的建筑构成状态下,建筑构成分类能为接下来的研究理清思路,为下文探究不同时期、不同风格建筑受海洋环境的作用内容、作用原理、作用大小等分析提供依据。
2.1 青岛海岸线概况及环境分析
青岛市地处山东半岛东南部,东北与烟台市毗邻,西与潍坊市相连,西南与日照市接壤,与朝鲜、韩国、日本隔海相望(图 2.1),北依大泽山脉、南滨黄海,中间为东西展布的胶莱盆地,陆海相接之处,崂山、大小珠山、铁橛山等,接连耸立、拱卫胶州湾。总面积为 11282 平方千米,海域面积约 1.22 万平方千米,其中领海基线以内海域面积 8405平方千米;青岛市海岸分为岬湾相间的山基岩岸、山地港湾泥质粉砂岸及基岩砂砾质海岸等 3 种基本类型。青岛海区港湾众多,岸线曲折,岬湾相间,海岸线(含所属海岛岸线)总长为 816.98 千米,大陆岸线 710.9 千米。海湾海岛众多,其中海岛 69 个,面积大于 0.5 平方千米的海湾有 49 个。在我国积极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发展战略规划中,青岛被定为“一带一路”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主要节点城市和海上合作战略支点城市,具有重要的国际性贸易枢纽地位。其中,青岛港是太平洋西海岸重要的国际贸易口岸和海上运输枢纽,稳居世界第七大港,承担起重要的节点作用。中国东部大部分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夏季东南季风从海上吹来,由于直接受到海洋和季风的调节作用,青岛在气候上有明显的海洋性特点,总体上夏季空气湿润多雨,昼夜温差较小,无高温酷暑,但由于空气湿度比较大,致使人的体感温度较高;冬季受到亚欧大陆冷高压的控制,使海洋调节的影响大大减弱,空气干燥冷冽,又具有明显的季风气候特点。滨海建筑位于城市边缘地带,最先受到强烈海风的冲击。据青岛市气象局资料统计,同一时间海边风速比青岛内陆高 1-2 级,海边风速大,临海建筑对建筑和结构的要求程度更高,根据环境选择合理的建筑形态和建筑结构可以很大程度上规避恶劣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特别是对于滨海高层建筑来说,风环境的影响更是不容小觑,纵观世界上著名的高层建筑都有以下相同的特征:体块组合简洁均衡,没有多余的装饰,形态也非常类似,常采用规则的形态。主要是考虑到高空中风速过大,应尽量减少建筑附属物,减少安全问题和后期维护问题等。除了风速过大,海风侵蚀作用也不容小觑。以德华银行(1901 年)为例,由于受到海风侵蚀作用,德华银行屋顶、转角、抹灰等部位风化严重,屋顶瓦片也有一定程度脱落,相比之下中山路、馆陶路同一时期的历史建筑保存状况相对完好,反映出沿海岸带海洋气候的侵蚀作用。
2.2 青岛主城区滨海区域城市概况
青岛对海洋的利用最早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海洋生物最早作为青岛先民赖以生存的物质需要,至唐宋时期青岛经济文化有所发展,自明代成为海防要塞,在沿海各处设立卫、所海防重镇,浮山前所(今浮山所)便是其中重要的海防军事机构之一。青岛城区以自然村落为单位散布在南部沿海一带,滨海区域规模较大的村落有会前村、青岛村、浮山村等。清军进驻后,建设了一批如总兵衙门、兵营、军火库及前海码头等军事设施和相关设施,其他市政基础设施的建设几乎是空白。根据以上信息和德军占领前青岛城市面貌的写景地图,可以看出,建置时期青岛主城区对滨海岸带的利用呈现散落分布的特点,仅青岛湾和浮山湾一带作为较为重要的城市建设用地。青岛城市的发展不同于其他城市,在青岛的近代史当中殖民史占据的很大一部分时间,殖民者强制性的文化输入彻底的改变了青岛的原有风貌,转而发展成一个以德式风格为主的城市。青岛吸收了大海开放包容的性格,成为一个极具包容性的城市,因此德式风格才能深刻影响近现代城市的建设,奠定滨海发展的总基调。现代主义思想起源于 18~19 世纪的西方国家,到 20 世纪 50~60 年代在世界建筑潮流中占据主导地位。现代建筑思想主张建筑师要摆脱传统建筑形式的束缚,大胆创造适应于工业化社会的条件、要求的崭新建筑。以社会大众为服务对象,创造形式简洁、装饰简单的功能性建筑。现代主义建筑的兴起得益于钢筋混凝土、玻璃、钢铁等新建筑材料的应用,大大降低了建筑成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大背景下,建造工艺简单、形式简洁的现代建筑无疑是改善战后居民生活条件,尽快恢复城市稳定运行最有效的手段。青岛现代主义建筑兴起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期,在四十年代得到普及。北洋政府时期,民族资本主义获得发展的机会,日本建筑师在青岛对现代建筑有一定的探索,位于汇泉角上的东海饭店便是建设于这个时期。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青岛政局稳定,沈鸿烈任市长,重视青岛的城市建设,并制定了相关法规,经济稳步增长,社会相对稳定,建设活动频繁,许多建筑摒弃了复杂的建筑样式,大量的城市建设为现代主义建筑的产生奠定了基础。1937 年日本入侵中国之后,建筑建设较少,大多都是日本的建筑师进行设计,而日本本国内正流行现代主义建筑思潮,在中国建设的建筑也多为现代主义建筑风格,促进了现代主义建筑在中国的普及。
第 3 章 适应滨海自然环境的建筑形态特征
3.1 适应滨海自然环境的选址和布局特征
3.2 适应滨海自然环境的建筑形态特征
3.3 适应滨海自然环境的辅助措施
3.4 本章小结
第 4 章 满足“向海心理”需求的建筑形态特征
4.1 人·海交流的行为特征
4.2 滨海建筑选址布局的向海特征
4.3 滨海建筑空间形态的向海特征
4.4 本章小结
第 5 章 传承滨海地域文化的建筑外部形态特征
5.1 延续城市风貌的建筑形态特征
5.2 宣扬海洋文化的建筑形态特征
5.3 本章小结
第 6 章 结论与展望
建筑服务于人,在滨海建筑形态的建构中,人的意志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尽管如此,人对海洋环境并不应该消极适应,更不是盲目的按照自己的意志改造自然,而是应该科学合理的利用海洋环境和优势,回应自然环境,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滨海建筑形态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并且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究其根本,海洋环境多多少少也对其他影响因素起到作用,并且贯穿滨海区域建设的始终。认识海洋不仅指导建筑更加适应环境,更加生态化,同时心理上的“向海需求”促进建筑向海特征的产生,而个人的心理需求和社会需求往往是辩证统一的,落到建筑形态的层面上,应尽可能的去适应滨海自然环境、满足人的向海心理、吸纳传承地域文化。在滨海建筑建构中,三个需求层面对建筑形态的要求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矛盾的,因此在实际的建设中,应当根据不同需求的权重对滨海建筑设计策略进行调整。笔者从基本需求层面、心理需求层面、社会需求层面分别对滨海建筑形态特征进行总结,以期对不同需求滨海建筑设计提供依据。根据以上研究内容,本文的主要结论有以下三点:青岛主城区沿岸线发展的向海特征在海洋环境的影响下,青岛与内陆城市的发展过程也有很大的不同。青岛自德占时期开始便以滨海岸(青岛湾)为最重要的活动区域(欧人区),历史建筑在城市中占有很大比例,并且是重要的建筑文化遗产,滨海区域在外来建筑的影响下也呈现出沿岸线延续欧式风貌的特点,同时经济中心、政治中心沿海岸带发展迁移的过程,恰好证明了青岛地区优先发展滨海空间,人的需求由基本需求向向海心理需求转变的事实,论证了滨海建筑建设要兼顾人的基本需求、向海需求、社会需求的必要性。海洋环境对滨海建筑产生影响的变化过程人类对海洋的认识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敬畏到融入的变化,进而影响了滨海空间和建筑的建设历程。阶段一:最开始出于食物等物质生存条件的需要原始先民将建筑建在海边,建筑的建造的目的主要为了克服不利的自然条件;阶段二:随着人们渐渐对海洋规律认识加深,到现代人们甚至可以通过科学手段预测海洋气候和灾害,现阶段的基本需求更倾向于生态、舒适等方面,虽然回应海洋自然环境的目的有所不同,但对海洋自然环境的认识对提升滨海居住品质,营造美好的生存环境有莫大的帮助;在基本的生存安全需求得到一定满足之后,人的需求层次上升到心理层面,人们向海心理需求的产生伴随着海洋文化的的形成。人们向海心理的萌芽稍滞后于人的基本需求,这也是人的需求产生的一般规律,只有解决的生存目的,才有条件解决心理需求,人对海洋的认知、态度、观念、信仰逐渐形成海洋人文环境,同人的心理需求一样,二者都是无形的,但在城市建设中二者都有映射,同样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因素;阶段三:滨海城市建设已经有了丰富的实践和理论基础,滨海城市的建设不再是自发形成的,个人需求与社会需求趋向一致。滨海建筑形态的建构处在整体城市风貌的大背景之下,不应该脱离城市的整体规划。青岛是一座历史底蕴丰厚的城市,外来风貌本身就是滨海特色的一部分,滨海建筑的设计应遵循城市与建筑个体、普遍与特殊的辩证关系,才能创造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随着时代的进步,青岛市民和外地游客向海心理越来越高涨,滨海旅游业蓬勃发展,甚至从滨海区域逐渐到海上过渡,滨海建筑的向海特征也越来越明显,但一味的追求建筑的向海性便容易忽略其他层面的文艺,例如七八十年代为了占据滨海区域地理位置,大批的多层、高层建筑遮挡了原有的历史建筑,滨海风貌呈现出复杂且混乱的状态,青岛湾滨海区域建设的海关大厦、中山路高层以及汇泉角上的东海大酒店等高层建筑,虽取得了优越的观海位置,但严重违背了历史城区的高度控制原则,呈现出混乱的天际线状态;再有新城区为了追求滨海现代化特色,营造滨海建筑轻盈通透的状态,滨海区域大面积高层建筑均采用玻璃幕墙结构,但易造成室内环境舒适度差,进而大量依靠机械措施调节室内环境,造成了能源浪费,违背了绿色生态的发展理念。而对于整个城市建设来说,社会需求、心理需求、基本需求同样重要,因此滨海区域的建设抓住社会需求、心理需求与基本需求的主要矛盾,深刻剖析滨海建筑设计中三个需求层面的重要程度,才能做到建筑与自然、建筑与人、建筑与城市的和谐。基本需求层面,借鉴传统建筑的营造策略,通过对建筑布局、建筑空间的调节塑造滨海生态建筑,营造舒适的建筑外部、内部环境,避免造成能源资源的过度浪费。心理需求层面,创造人海交流的观景空间、亲水平台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人与人交流的滨海空间,严格落实滨海空间保护规定,尽可能保证自由的滨海空间。社会需求层面,尊重历史文脉和地方审美,把握时代需要,将建筑归于文脉,严格遵守青岛历史城区保护相关条例,严格控制历史城区内的建筑高度和体量,对地域文化、历史元素符号、海洋元素符号的转译要注重与现代建筑结合的方式,避免“奇奇怪怪”建筑的建设。
该论文为收费论文,请扫描二维码添加客服人员购买全文。
以上论文内容是由
硕士论文网为您提供的关于《海洋环境影响下的青岛沿海建筑形态特征研究》的内容,如需查看更多硕士毕业论文范文,查找硕士论文、博士论文、研究生论文参考资料,欢迎访问硕士论文网建筑论文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