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论文网/国内首批论文服务机构

当前位置:硕士论文网首页 > 幼师论文 > 幼师的媒体形象与社会认知偏差研究

幼师的媒体形象与社会认知偏差研究

时间:2020-12-03 20:33 | 栏目:幼师论文 | 浏览:

硕士论文网第2020-12-03期,本期硕士论文写作指导老师为大家分享一篇幼师论文文章《幼师的媒体形象与社会认知偏差研究》,供大家在写论文时进行参考。
  本篇论文是一篇幼师硕士论文范文,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即使人们接收的信息一样,由于各自不同的解读和各异的传播语境也会产生不同的认知。幼师社会认知形象即社会一般大众对于幼师这一群体的总体认知,虽然个体间或许存在有较大差异,但是本研究只考察大众对于幼师群体形成的合意认知。

  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大众传播媒介特别是新兴的互联网传播媒介正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入侵我们的生活,不仅革新了信息呈现的方式,而且改变了我们获取信息和传递信息的方式,甚至可以说影响着社会的方方面面。面对复杂多变的现实环境,人们愈发依赖大众传播媒介。作为公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大众传播媒介也建构着我们赖以生存的信息环境,并且这种信息环境越来越环境化。2019 年 2 月28 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北京发布了第 43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该报告显示,截至 2018 年 12 月,我国网民规模达 8.29亿,全年新增网民 5653 万,互联网普及率达 59.6%,较 2017 年底提升 3.8 个百分点;网络新闻用户规模达 6.75 亿,较 2017 年底增长 4.3%,网民使用比例为81.4%。可见,网络新闻媒体在塑造现实环境和提供信息方面对公众发挥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力。 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的发展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在社会发展中,教师不仅是社会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承者和传播者,也是青少年智力的开发者和德行的塑造者。除了父母外,教师在学生的成长中处于至关重要的地位。并且在现代化进程中,教师这一群体为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作出了重大贡献。2018 年 9月 10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一直起主导作用,其好坏与否关系到我国青年人身心发展的水平和综合素质,甚至可能影响到国家的兴衰。自从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后,我国已全面实行二孩政策。开放二孩政策意味着社会需要更多的人才加入幼师的职业队伍中去,学前教育始终是公众、政府、媒体关注的焦点。 由于时空的限制,公众获取信息越来越依赖于媒介,特别是现在迅猛发展的互联网媒介。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大众传播媒体并非有闻必录,而是通过层层“把关”使公众免于被信息轰炸。传媒按照自己的立场和对新闻价值的理解筛选内容,准许进入大众传播渠道的信息在被媒体精心包装后,呈现给公众。在这种有意或无意地选择中,大众媒体不仅建构着自身的形象,还塑造着他人的形象。学者秦启文在《形象学导论》一书中指出人类正在步入一个形象制胜的时代,即“形象的塑造已成为维系个体、群体或企业、政府、事业单位以及城市、区域、国家等社会组织生存、发展的一种基本目标与手段。”在这个媒介可以构建现实的时代,研究幼师媒介形象塑造就显得尤为必要。                                                    
  1.2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笔者对参与建构幼师媒介形象的新闻报道样本以及相关研究文献统筹把握,包括论文、期刊、电子文献和学术专著等,从而深入了解此课题的研究现状以便于填补学术空白。本文主要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开展研究,具体使用文献综述法、内容分析、话语特征分析和问卷调查法。 详细的研究步骤为:首先,通过阅读现有的文献研究,为本文寻找相关的理论支撑;其次,选取新浪网作为研究载体,对 2016-2018 三年的幼师新闻报道进行编码,通过建构内容分析和话语特征分析类目对幼师报道进行系统分析,进而对网络新闻媒体塑造幼师媒介形象进行专业化的解读;再次,笔者运用问卷调查法收集社会上的一般大众对幼师这一群体的形象认知。这些方法的综合运用,使得文章研究得到了理论和数据支撑,是本文不可或缺的基础和条件。 从选题来看,本文的选题属于交叉学科,涉及传播学和教育学、社会学等几个领域;从研究层次来看,属于偏实践性的研究,其研究结果具有较强的现实针对性;从研究的社会价值来看,本文的研究成果能为大众传播媒体合理再现幼师的媒介形象提供科学依据;并且笔者通过对文献资料库检索,得知目前新闻传播领域对于幼师群体的媒介形象还有待丰富,单纯的研究都有,但交叉研究非常少。仅有的一篇关于幼师的媒介形象研究距今已有四年之久,虽然创新性地研究幼师媒介形象,但研究日期已较为久远。研究结论对现如今的幼师媒介形象呈现恐有出入,因此更新并扩大研究成果迫在眉睫。 本文研究立足于现状研究,所以研究时间和研究载体对本文尤为重要。笔者选择新浪网这一主流新闻网站作为研究载体,以 2016-2018 三年为研究时间段采集数据,最终抓取有效数据 469 份。这样既避免了样本的取样范围狭窄,又能得到相对权威的数据来源,保证了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并且针对社会认知调查问卷的问题设置能够相对全面地考察社会一般大众对于幼师群体的形象认知,为该群体制定合理的传播策略提供一定的理论和现实依据。

  第 2 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设计

  2.1 理论基础
  美国学者李普曼在其所著的《公众舆论》一书中创新性地提出了拟态环境这一学术概念,他指出现代社会已经越来越复杂,社会生活中的人们由于自身精力、能力和实际活动范围有限性,已经无法通过直接接触行为获得相关经验,而是化繁为简通过获取大众媒体的信息进行经验积累和环境认知。 现实环境是人们可以通过实际接触行为认知,是一种直接环境。人们对外部世界的认知很大程度上依赖大众传播媒介,新闻传播媒体也不是有闻必录,而是通过选择性地呈现信息来创造拟态环境。 拟态环境是一种间接环境,也可以称之为信息环境,是通过非直接接触行为获知的环境。拟态环境并非指现实环境,但也不是全凭想象、毫无根据的虚拟环境,而是应该理解为一种基于现实环境的虚拟环境。它并不是完全凭空地捏造,也不是镜子式地再现现实环境,而是通过大众传播媒体选择性地报道而呈现出来的环境。由于环境的复杂性和信息的多样性,现在的人们普遍把拟态环境当做现实环境认知,这种认知又反过来影响现实环境。 李普曼从传播学的角度,深入思考了大众传播媒介对现实环境的影响与制约。他认为:“我们必须特别注意这样一个共同的因素,即人们在与他们的环境之间夹杂着一种拟态环境,他们的行为是对拟态环境的反应。由于这种反应是实际发生的行为,所以行为并不作用于拟态环境,二是作用于行为现实发生的现实环境。”李普曼认为,大众传播媒介所传递的信息为我们塑造了一种虚拟的现实环境,而这种虚拟的现实环境会被受众当作真实的现实环境认知,人们会依据媒体报道了解现实、作出行动,并且人们所采取的行动将对客观的现实环境产生作用。而且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这种拟态环境愈加有演化为现实环境的趋势。 
三年样本数量变化图
  2.2 研究设计
  2019 年 2 月 28 日发布的第 43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 2018 年 12 月,我国网民规模为 8.29 亿,网络新闻用户规模达 6.75 亿。匡文波在《网络媒体概论》一书中为网络媒体做了概念界定,即“通过计算机网络传播信息(包括新闻、知识等信息)的文化载体。”网民通过互联网获得信息,网络媒体对信息传播的影响正逐步扩大,极大地改变了我们现在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尤其是媒介环境。 媒介被看做是形象的“加工厂”,人们由于自身局限,对某一群体或者事实的了解程度大部分取决于媒体的报道再现。本文研究的是幼师的媒介形象与社会认知偏差,主要着眼于大众媒体对于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的群体是如何报道的,建构了怎样的群体形象。网络媒体在传递信息方面占有先天速度优势,况且其在大众媒体中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也在增加。因此,这种以幼师群体作为研究对象,窥探大众媒介中所投射出来的形象特征与社会生活中一般大众眼中的幼师认知有何不同的研究更适合以网络媒体为载体研究。 全国的网络媒体不计其数,笔者选取了新浪网报道作为研究对象。根据 Alexa网站的流量统计排名,新浪网名列前茅,其媒体传播力和影响力都不容小觑。新浪网的新闻栏目是国内起步最早、用户最多的新闻平台,它凭借杰出的网络新闻平台在四大商业门户网站中独占鳌头。新浪网 24 小时不间断报道,每天编发的新闻不计其数,其时效性和互动性是其他网络平台无法比拟的。新浪网虽然不生产原创新闻,但其与上千家媒体建立了合作关系,有效地扩大了样本研究范围,更能准确、全面地描绘幼师的媒介形象。 

  第 3 章 幼师的媒介建构

  3.1 幼师报道的内容分析
  3.2 幼师报道的话语特征分析
  3.3 幼师媒介话语建构的典型形象 
  3.4 小结

  第 4 章 幼师媒介形象与社会认知探析

  4.1 幼师社会认知形象
  4.2 幼师媒介形象与社会认知偏差呈现
  4.3 幼师媒介形象呈现影响因素探析

  第 5 章 幼师形象再塑:重视建构要素

  5.1 媒体层面:建构客观的幼师媒介形象
  5.2 公众层面:提升媒介素养
  5.3 幼师层面:谋求主动发声
  5.4 社会环境层面:政府全力保障各方权益

  结 语

  本文以新浪网 2016-2018 三年的幼师相关报道为样本,通过类目建构分析了幼师的媒介形象如何呈现,并对社会一般大众展开问卷调查,借以分析幼师的现实形象与媒体建构的媒介形象有何不同。结果显示,幼师的媒介形象与社会认知形象存在较大偏差。基于对研究结论的分析,笔者从传播建构的四个层面对如何重构幼师媒介形象提出了相应建议。 虽然在前期选题和论文写作中做了大量工作,但由于本人自身的研究水平有限,本研究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因幼师报道的样本选取时间跨度较窄,虽然能反映阶段时期内幼师的媒介形象呈现,但是未能对幼师媒介形象历时性变化做出研究。并且本研究以新浪网为研究载体,难以代表拟态环境中的幼师媒介形象,故研究结果的普适性相对有限。对于研究方法而言,本文主要运用内容分析法和话语特征分析法对样本进行研究,并未从社会实践层面就幼师的形象刻画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存在对所呈现形象存在的社会因素探讨不足的问题。另外,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一般大众对幼师的社会认知难免存在误差,问题设置未能结合社会环境细致呈现幼师的真实生存处境,这些问题都需要日后的学者加以深入研究,以便拓宽学术界对于媒介形象研究的维度和深度。 
 

以上论文内容是由硕士论文网为您提供的关于《幼师的媒体形象与社会认知偏差研究》的内容,如需查看更多硕士毕业论文范文,查找硕士论文、博士论文、研究生论文参考资料,欢迎访问硕士论文网幼师论文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