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论文网/国内首批论文服务机构

当前位置:硕士论文网首页 > 博士论文 > 广东传统聚落及其民居类型文化地理探讨

广东传统聚落及其民居类型文化地理探讨

时间:2020-11-27 09:31 | 栏目:博士论文 | 浏览:

硕士论文网第2020-11-27期,本期硕士论文写作指导老师为大家分享一篇博士论文文章《广东传统聚落及其民居类型文化地理探讨》,供大家在写论文时进行参考。
  本篇论文是一篇博士论文范文,通过深入研究发现,虽然当地周边有客家人存在,但怀集县的向心式聚落并不是起初设想的由客家典型民居堂横屋演变而来。确切地说它是由从厝式民居转变而来。这种从厝式民居的形式与客家堂横屋同根同源,都是来自唐及其以前中原地区逐渐平民化的大家族意识形态。这种文化意识在兴盛期传播到文化边缘地带,由于地缘的封闭性没有经历唐末五代到宋元之间,大家族意识形态的分异,向个体小家庭模式转变的过程,历史在此出现了断层,于是中原较为古老的聚落及民居文化在此保留了下来。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文化全球化”(culture globalization)的时代,有助于促进中国文化与世界接轨的同时,迫使中国需要对自身的历史文化加以保护和传承。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中国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城乡建设对地域的文化遗产的破坏,我国开始意识到保护地域文化遗产的重要性。随着相关工作的深入,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也从单纯的实体形态功能等研究,逐渐转向地域历史文化的研究领域。 2012 年中共十八大的召开,提出“美丽中国”的概念,华夏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展示,是其概念的核心。 于此契机,广东省实施建设“美丽乡村”计划,尊重自然,尊重乡村历史文化,注重可持续发展。2012 年至今广州市已投入丰厚资金,陆续拟建 122 个美丽乡村。这个计划的推行,不仅是具体的项目建设,更多关注的是村落及民居历史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 随着全国历史文化村镇保护,尤其是传统村落保护规划的进行,愈发让研究工作者感受到村落及民居不是作为个体单独存在的,它们与地域文化紧密相联。因此为了更好
地针对传统村落及民居实施保护与发展,从地理区域层面进行村落及民居历史文化研究迫在眉睫。 从重庆辗转北京再到广州求学,让我有幸接触到广东特有的民系文化,并被之深深吸引。之后似乎冥冥中注定,此番博士研究的旅程,会成为我的寻根之旅。在成长的过往,家族的历史早在现今的几代人中消失殆尽。机缘巧合在广东传统聚落及其民居文化地理的研究中,却无意发现了家族发展史与客家民系的关联:据曾氏族谱记载,四川锅底凼一支是由江西迁福建汀州,再迁广东潮州,后至梅州,最后由清雍正年间迁至四川叙州(今四川宜宾东北)。兴奋之余,更多的是来自血缘亲情的感动,这也是我坚定选择这个课题进行研究的原因之一。 从建筑学的学习转向城乡规划学,教会了我如何运用建筑的微观与规划的宏观的双向思维去剖析和解决问题。传统聚落及其民居文化地理的研究,在我看来即是用区域规划的思路去解决民居建筑问题的一种研究方式。它同时紧扣了与时俱进的“大数据”信息处理手段,为民居文化的研究注入了新的血液。选择这门课题,将面对众多民居权威的既有成果,因自身的研究资历尚浅,难免“班门弄斧”之嫌。但我仍然希望能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为民居研究开拓新的思路,为推动民居研究的发展贡献一己之力。
四川宜宾锅底凼曾氏族谱
1.2 研究对象及概念 
  “聚居研究”是传统民居文化地理研究中的重要内容。“聚”,即集聚,指传统民居集聚区域,如城市的历史街区和乡村的历史村落。本文研究对象主要为乡村的历史村落。“居”即居住,指传统民居建筑。集聚对应空间布局。居住对应单体建筑。 利用文化地理学的理论对传统民居聚居研究,要根据地区差异探讨民居聚居文化与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空间分布规律、演化扩散机制、体系划分及分类原则、关联性等,具体研究包括以下几个层面: 
1. 线:对传统民居文化流源的梳理,历史文化演变轨迹的研究;  
2. 面:对现状传统民居文化区的分划,区域文化的差异研究; 
3. 核:对现状传统民居集聚区和聚落分布的标识,典型区与边缘化的对比研究; 
4. 点:历史文化演变影响下的现状传统村聚形态和民居,民居建筑群体和单体特征研究。 
传统民居文化地理研究层面图示
 

第二章    相关研究综述 

  传统村落及民居是遗产体系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上世纪中叶以来,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关于保护历史小城镇的决议》和《关于乡土建筑遗产的宪章》等文献的颁布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陆续将多个村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等一系列措施,让历史文化城镇、村落、民居的保护逐渐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1。中国的传统村落及民居在城镇建设和经济侵袭中逐渐破坏消失,为了挽救这一脆弱的遗产资源,众多建筑学者奔走呼吁加强对其的保护,同时传统村落及民居的研究,在民居研究的大体系下形成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本世纪在历史文化村镇保护,尤其是传统村落保护规划的推动下;在大数据海量信息处理与地理信息技术进步的基础之上,使本文建筑学与文化地理学的综合研究;全方位的传统村落及民居区域调查工作才得以开展。因此进行相关研究发展的细致梳理,对论文研究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以下笔者对上世纪至今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检索和例举,虽然各类研究提法、观点颇多,但从研究内容、对象、方法、范围等方面上看依然可以清晰地总结出学科发展的过程和趋势。 
2.1 传统民居研究进展 
  上世纪中国的民居研究发展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20 世纪 30 至 60 年代,国内建筑历史研究重心从宫殿、坛庙、陵寝、寺庙等大型官方建筑,开始向大量的与人民生活相关的民居建筑转移。注重民居的测绘调查研究,探讨民居的年代、类型、特征、材料、构造、空间、外形等技术或从设计手法上进行归纳分析。第二阶段,20 世纪 80年代至 90 年代,得益于教育体制的改革,民居研究队伍壮大,民居研究范围扩大到核心地区的民居文化及民系范围。深入文化背景探讨民居的形态、分类、环境、技术、艺术等。 纵观 21 世纪国内民居研究工作,其研究领域的新进展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传统民居建筑形态、功能、材料、技术等“表层”研究已趋近成熟,关于传统民居的“深层”文化内涵逐渐被民居研究学者关注。早期传统民居研究多专注宏观国家、省、核心文化区层面,新近民居研究更多从国家省域深入到各省、各地区,且工作内容更为具体。地域性民居研究,基于文化多样性的原则,对资料缺乏地区的民居研究成果做出了分门别类的深化补充。伴随全国现代化城乡建设的热潮,民居保护发展及价值传承的问题逐渐被民居研究学者重视。90 年代及其之前的传统民居研究主要集中在全国、省域、核心地区汉族民居研究,少数民族、民系民居研究成果断断续续并不深入。新近传统民居研究中,各民族民系研究逐渐兴盛且愈发系统完善,已初步形成研究体系。伴随研究内容的深入与研究范围的拓展,传统民居研究成果不再局限于对现存民居的研究,一些反映特定时代背景,具有特殊社会历史文化意义的民居研究逐渐丰富学界视野。 随着建筑学的发展,传统民居研究内容的全面深入,促使了研究方法日趋多元化。一方面新近民居研究在以往单一对象研究的基础上逐渐采用多对象对比研究的方法。对比研究更加凸显了研究对象的个体特质差异,加强了论证效果。另一方面各学科发展也为传统民居研究方法的突破创新提供助力,民居研究拓展到多学科交叉综合,将社会学、人类学、历史学、生态学、美学等专业的研究理论和方法施展于民居研究的工作中。
2.2 文化地理学研究动态 
  文化地理学作为人文地理学的分支,其思想起源于公元前五世纪古希腊历史学家希里多德和地理学家斯特雷波。1891 年德国人文地理学家拉采尔(Friedrich•Ratzel)确立了人文地理学的这个概念。1925 年文化地理学的理念在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由文化地理学家索尔(Carl  O•Sauer)提出。索尔建立的伯克利学派代表了传统文化地理学,提倡以景观入手,探讨文化与景观之间的相互关联,从而剖析文化的区域特征和分布范围1。 20 世纪 20-70 年代传统文化地理学逐渐形成:文化源、文化传播、文化景观、文化区、文化生态五大研究主题。文化源讨论文化的起源和中心;文化传播分析文化从文化源的传播方式;文化景观讨论文化研究的切入点和研究对象;文化区涉及文化传播扩散之后形成的各类文化区域的形式组成;文化生态探讨文化区与自然区之间的关系。其中针对地域文化的研究多融入文化区的形式概念中,被列为文化地理学的重点研究内容。 20 世纪 80 年代新文化地理学的出现,对传统文化地理学的研究理论和方法进行了批判和改良。新文化地理学更关注文化与政治、文化的空间性和空间的文化性2。新旧文化地理学之间的本质区别来源于对“文化”的诠释。传统文化地理学认为文化来源于内在,由人的行为作用于环境产生,代表一个统一的整体。新文化地理学则从政治文化的角度切入,认为文化是由不同的独立个体的社会集团实践冲突产生的结果,并把他们的理解方式强加于其中1。20 世纪至今国外文化地理学的研究发展,从传统学科对物质文化的客观研究的日渐式微转向对社会、政治、哲学意义的探索。 由于具体国情不同,导致国内文化地理学的学科发展与国外有所差异。中国对于文化地理学的研究思想起源很早,但相比国外深入系统的研究成果,国内文化地理学研究缺乏自身的理论基础,未形成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且长期落后于人文地理学、历史地理学等学科。20 世纪 80 年代左右,中国文化地理学才有了长足的进步。

第三章  广东传统聚落及其民居文化地理数据库的构建

3.1  广东文化地理区划概述
3.2  传统聚落及其民居文化地理背景研究 
3.3  传统聚落及其民居文化地理数据库的构建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广东传统聚落及其民居文化地理特征 

4.1  传统聚落文化因子分布特征
4.2  传统聚落及其民居主导文化因子
4.3  主导文化因子的文化地理特征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广东传统聚落及其民居文化区划

5.1  传统聚落及其民居文化区划原则及方法
5.2  传统聚落及其民居类型分区研究
5.3  传统聚落及其民居文化区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文化区及其文化景观成因分析 

6.1  广东农商业的崛起与资源博弈
6.2  政府与地方宗族的双重管理体系
6.3  广东地域居住文化的基本精神
6.4  因地制宜的营造技术与材料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基于文化区划的边缘聚落及民居研究 

7.1  福佬族群对广东传统聚落民居文化区的影响 
7.2  粤东客家与潮汕聚落民居文化区围屋类型研究
7.3  粤西雷州聚落民居文化区内聚形核心式聚落研究
7.4  粤西北广客雷原聚落民居文化区向心式聚落研究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论文通过聚落及其民居文化景观分布特征研究和文化地理背景解析,划分出广东省七大传统聚落民居文化区,分别是广府聚落民居文化区、客家聚落民居文化区、潮汕聚落民居文化区、雷州聚落民居文化区、原始聚落民居文化区、广客潮原聚落民居文化区、广客雷原聚落民居文化区。其中前五者为典型文化区,后两者为混合文化区。典型文化区有主导的聚落民居文化景观,混合文化区各类聚落民居文化景观呈现平等、混溶、变异的状态,七大聚落民居文化区是并列关系,文化区内部核心区与边缘区呈主次关系。 广东地域由于较为封闭的地理环境和特殊的自然条件,形成了相对独立的聚落及民居文化区体系,这个体系完整涵盖了文化的核心区、边缘区与过渡区。聚落及民居文化区划的研究成果对广东民居文化的历史发展进行了重构,为民居研究工作提供了更完善的基础平台。 需要强调的是以民系文化划分的“民系文化区”,和基于民系文化背景以传统聚落及其民居特征划分的“聚落民居文化区”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本文结论为后者。因此与以往研究中民系文化的区域划分结果有所不同。命名中的抬头已不单纯指代民系,而是指各个文化区的民居文化现象,如广府聚落民居文化区是指该区域主要呈现广府化的聚落及民居文化景观,同理,原始聚落民居文化区是指主要呈现原始化的区域聚落及民居文化景观。换句话说,广府、客家、潮汕、雷州、原始、广客潮原、广客雷原在文化区名称中为并列关系。论文中的聚落民居文化区划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单位,相比以往类似区划更精确更具有实操性。 回溯历史,从“东西之争”到“南北对峙”到“北民南迁”再到广东内部及周边的人口流动,受到政治、经济、社会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然而研究发现在这些诸多影响因素中,人地关系问题才是促使这一系列事件发生的核心因素。农耕社会耕地是最重要的资源,是人类生存的基本。大到社会发展与变迁,小到聚落民居形态都会受到它的制约。在这一系列发展变迁的背后,各种变化情况可以简要概括为三种影响模式:人地比例均衡、人多地少和人少地多。人地比例均衡:人口稳定发展,社会处于阶段性安定。聚落发展、民居营建受到制约较小,基本集中发展。聚落民居营建中仍然会把地势平缓,易于耕作的土地留给耕地。当地易保留固有聚落民居文化景观。 人多地少:出现人地矛盾,社会稳定性较弱。人口从艰于谋生的地方流向易于谋生的土地。聚落发展受到严重制约,规模一般较小,聚落民居形态集中性更强(如条层式聚落、围屋式民居)。聚落耕地还会向不易耕作地区发展(如梯田景观)。当地易保留固有聚落民居文化景观。 人少地多:社会稳定地区,本地人口繁衍迅速,可能会有外地人口流入。聚落快速发展,规模较大,且会出现新的聚落和众多大型民居。社会不稳定地区(主要是因战乱人口减少地区),会有大量人口流入,因乱后重建,聚落民居规模一般较小,有的存在强烈的人为规划痕迹,聚落民居文化景观混合性较强。 研究发现主要受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制管理的影响,古代行政区划相对封闭。历史上一些较大的行政单位内部会形成特有的聚落及民居文化景观,尤其是行政边界两边可能会出现结构相似,但外形却不同的聚落民居形式。特别是具有天然围合的广东省域内部,因此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聚落民居文化体系。同时作为基础的研究对象,大量为明清时期的聚落及民居,于是文化区区划范围与明清时的部分行政区划有很大相似性。同时也证明以行政区划为基础来划分传统聚落民居文化区具有一定科学性。 行政区域内部民居文化易保留建制朝代前后的文化特征。早建制的区域易形成核心民居文化,后从其辖区分离建制的区域易表现亚民居文化。同时地理环境封闭的地区较易保留古老的民居文化,反之开放地区则较难保留,可能在一定时期内呈现老中新各个阶段的文化特征,但新文化占主导地位。 


以上论文内容是由硕士论文网为您提供的关于《广东传统聚落及其民居类型文化地理探讨》的内容,如需查看更多硕士毕业论文范文,查找硕士论文、博士论文、研究生论文参考资料,欢迎访问硕士论文网博士论文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