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论文网/国内首批论文服务机构

当前位置:硕士论文网首页 > 工商管理 > 工商管理硕士生文学阅读行为研究

工商管理硕士生文学阅读行为研究

时间:2020-10-26 19:21 | 栏目:工商管理 | 浏览:

硕士论文网第2020-10-26期,本期硕士论文写作指导老师为大家分享一篇工商管理文章《工商管理硕士生文学阅读行为研究》,供大家在写论文时进行参考。
  本篇论文是一篇工商管理硕士论文范文,很多工商管理类硕士生经历了本科毕业,对于自身的目标和职业规划有过思考,难免在硕士生活中事事考虑功用和利益,想要自己学习和阅读的资料拿来就可以用,这对于阅读有一定的积极性。但是,需要区分的是,出于专业学习和课题研究需求而进行的阅读,并不会真正影响到阅读的效果,而暂时性的、出于功利性的阅读才是真正需要注意与想办法改善的。

  1  引言

  1.1  背景、目的与意义
  至今为止,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已对全国国民的阅读情况进行了 15 次调研。第 15 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数据显示 2017 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阅读量为 4.66 本。这一数据与日本、韩国、法国、美国等国家相比,我们还有不少差距。国民阅读情况的调查统计,不仅可以反映社会成员的阅读现状,而且也是一个国家整体文化水平和社会文明的重要参考。阅读是知识积累的必经过程,阅读情况的不同往往会直接导致知识积累的差异,因此,对于人们阅读行为的研究一直是备受关注的重要课题。研究生群体是具备较高文化程度与知识储备的独特群体,是国家知识与文化水平的典型代表,阅读是研究生学习、科研的基本功课,而文献阅读又是研究生阅读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研究生的重要性有这样几方面的体现。第一、文献阅读是研究生获取专业知识的重要途径。不论是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社科,文献阅读都是获取专业知识最基本的方法,是研究生进入学术研究领域的第一步。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大多是需要深入思考的“沉浸式”的学习模式,课堂的传授更多扮演的是引导与启迪的作用。大量的知识,还是要通过自己阅读才能获取的。此外,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往往是系统性与连续性的,需要将相关的不同知识有机的理解吸收为一个整体。如此一来,想要完全了解学术观念、形成学术“版图”,就必须主动阅读其他的资料。第二,文献阅读有助于拓宽研究视野,丰富学术想象力。开阔的学术视野与丰富地学术想象力是一个科研人员的基本素质,课堂的教授与导师的指导虽然有其优点,但终究是“一家之言”,有其难以避免的局限性。文献阅读恰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种局限性,通过对于文献的横向与纵向的对比和学习,可以在巩固已有学术知识的同时,全方位地拓宽学术视野,丰富学术想象力。第三,文献阅读可以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是学习过程中由量变引起质变的重要环节,创新的发生有赖于前期的量的累积。这个“量”不仅仅是数量的多寡,还包括知识的丰富度,只有足够多、足够广的知识的积累,才会为创新提供可能性条件。当下,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媒介技术的变革,正在悄无声息地影响着人们获取知识的方式,人们的阅读习惯也因此发生着改变,这种改变对于研究生群体的影响也不外如是。更加自由、即时、便捷的信息传播模式,形成了“碎片化”的信息传播格局,人们阅读的内容不断被细分、压缩。如此巨大的变化,使得阅读行为的研究重新引起人们的重视,并且逐渐成为世界教育研究的重要领域。工商管理作为社会科学中与实践结合紧密的一门科学,文献阅读也是其发现与研究问题的重要途径。同时,由于工商管理自身的学科特点,其硕士生对于文献的阅读也表现出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独特之处。
  1.2  研究方法、思路和创新之处
(1)文献调查法,本研究所涉及文献,包括电子文献和非电子文献两类。文献来源包括图书馆、电子文献资料和网络资源,国内外的文献都有所涉及,收集整理详实全面。通过对文献及其他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归类分析,对所研究问题的相关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为本研究研究方向的确定以及切入角度的选择提供了必要的研究基础和重要参考。(2)问卷调查法,本次研究将根据工商管理类学科的专业性、特殊性,设计编制符合其自身特点的调查问卷,从而方便对问题进行准确的观察和测量,进而得到准确有效的调查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研究所使用的调查问卷旨在发现工商管理类硕士生在文献阅读方面存在的各种问题,以期对本学科硕士研究生的文献阅读现状有一个清晰、客观的了解。(3)统计分析法,通过对选取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获得的数据资料的分析,尝试发现和总结出工商管理类硕士生文献阅读规律。首先,运用文献调查法,对国内外相关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解与比较,整理和归纳不同研究的研究视角和核心问题,为问题的研究提供参考,帮助选择问题研究的切入点,快速找到研究的侧重点。然后,根据已经确定的研究侧重点及核心问题,设计问卷调查的问题,帮助搜集必要的数据资料,进行下一步的分析。本次调研将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 10 多所开设工商管理相关专业的高校,并对该学科硕士研究生进行调研;首先发放问卷 300 多份,主要针对文献阅读时间与数量、文献阅读态度与行为、文献获取途径与阅读方式、影响其文献阅读的因素等问题进行调查,其次为进一步研究工商管理类硕士生阅读本专业文献内容的情况,特别追加了专项调研,发放问卷 200 多份,之后对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进而根据具体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和改善措施。

  2  相关概念和理论

  2.1  行为
  文献阅读行为,归根结底是阅读,而阅读则是人类众多行为中的一种。追本溯源,对于文献阅读行为的研究,其范畴应该是人类行为。因此,明晰行为的定义,清楚人类行为的范畴就是研究的先行之事。何为行为?不同学科背景下对于行为的定义也千差万别,生物学中将人类的行为视作肢体的肌肉活动与分泌活动,是人类机体运作中的一种现象。哲学家对于行为的关注,则更多地思考自由意志对于行为的影响,思想如何支配行为的具体表现。行为科学则认为,作为系统的机体面对环境的变化而产生的适应于这种变化的各种反应的合集。此外,人类的行为并不是全部与生俱来的,其中一部分行为需要通过后天的学习,这种学习的过程伴随着周遭环境的影响、自身生理与心理条件的限制等。由此可见,行为的内在涵义所指纷繁复杂,包括了人们在受到某种刺激后或者在一定目的的指引下表现出来的所有活动。对于行为的影响,作用的要素有很多。德国社会心理学家卢因(K. Lewin)认为,人类的行为是其所处环境与人类本身相互作用的结果。1951 年,卢因提出了关于人类行为的计算公式:B=f*(P*E),其中 B 表示行为本身,P 则是与人类的个体属性、内在动因等个人因素,E 则是表示人类所处的环境或者是情境中对行为有作用的影响因素,f 则表示有关 P*E 的函数。由此可以看出,行为的表现不单单是个人这一单一因素的作用,行为的发生往往与其所处环境关系密切,行为不能独立于环境而独自发生,更加不可能不受环境的影响。环境与行为的相互作用时刻都在发生。按照卢因的逻辑,人的行为是对其所处环境的反应,其目的是在于调节自身与环境相适应,从而可以达到人类主体的某种目的。不可忽略的是,除了环境这一外在因素外,行为主体本身的身心状况对于行为的产生与变化也有着直接的作用。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虽然这里所说的环境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并不单指某一种或者几种特定的环境,不仅仅是可以感知和接触的物理环境,还包含政治、经济和文化等环境。甚至在媒介环境学中,媒介技术也作为环境的存在而对人类的行为产生着作用。从心理学的视角来讨论行为的产生,则是一种需求的产生与满足的过程。心理学认为,人在某种特定的环境中时,会产生与之相关的某种生理与社会的需求。一旦需求产生,人们就会因为需求无法被满足而产生紧张不安的心理反应。当这种需求被外界因素刺激,这种心理反应便会被加强,从而促使人们为了满足这种需求而采取行动,这一过程便产生了行为。行为的产生既然是为了满足某种需求,那么行为本身就一定具有一定的目的性,而这个目标就是可以满足需求的某种东西,或者说是心理期望的某种结果。在现实生活中,这种需求会有很多种具体和明确的表现,可能是一杯解渴的冷饮,亦或是果腹的干粮。当这些具体的东西因为采取了行为而得以获得,那种紧张、不安的心理状态便会得到缓解直至消除。反之,当采取了一定的行为之后未达到心理的预期效果,心理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便产生了与之相反的效果,即负面心理状况的加剧。失败的行为会带来负面的反馈,促使人们调整行为模式,或者萌生新的动机,更换目标,从而产生新的行为。简而言之,正是客观环境与主体的相互影响,促成了构成行为发生的动机的产生,而动机则左右了行为的具体表现。
首份问卷样本结构
  2.2  阅读行为
  “阅读”作为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人类行为,但是由于其能指意义较少、偏弱,因此内涵也存在诸多的差别。作为研究课题,“阅读”的研究涉及教育学、心理学、哲学等诸多学科。不同学科视角下的阅读研究因为学科视角的差异,内涵也千差万别,但不论从何种视角来进行研究和探讨,都不能脱离人类行为这一本质。总的来说,对于“阅读”的研究与讨论是多学科的一种交流,研究所能借鉴的理论横跨多个领域,可以从不同的学科中汲取合适的理论加以运用,从而对这一人类行为进行更加深入的理解。如前文所讲,行为的产生具有一定的目的性,具有一定的目标导向,阅读作为人类行为中的一种也不外如是。行为是人格化的,有其不可分割的主体,它既是由主体的内在本质决定的自觉活动,又是由主体受外界剌激而做出的各种反应。同时,行为又是各种目的的实现过程,目的是行为的核心,活动是行为的表现。由此,目的差异可以作为划分阅读定义类别的重要参考,可以凭此为依据对国内外常见的“阅读”的定义进行分类,参考台湾学者王先霈对于阅读定义的分类,可将阅读的定义大致分为五类,即解释说、沟通说、改写说、构造说和显性价值说。四川大学宁璐嘉、李桂华通过对国内外图书馆学、信息学领域的阅读行为文献研究进行全面分析与整理,对阅读行为研究领域的成果进行了分类总结,认为该领域研究的三个导向:行为过程导向、认知效果导向和阅读体验导向。本文借鉴以上学者的研究脉络,参考其分类标准,结合本研究将涉及的研究内容,将阅读定义分为以下几类。这类定义主张阅读的过程是信息传递与接受的过程,这一信息的传递包括了内容对于读者的信息传递,读者与读者之间通过阅读的分享而进行的信息沟通,以及读者对于所阅读内容的理解阐释后进行的内容的二次传递。史柯尔斯提出“一切阅读,在某种程度上,都是把原作归结为一个特定意义的过程;这个意义是从原作中挖掘出来的,所以‘解释’就是我们对特定作品的‘阅读’”。韦德森认为阅读是一种积极的过程,是“读者与文章(或作者)的交流过程”。张必隐说:“阅读是从书面材料中获取信息并影响读者的非智力因素的过程”。构造与改写这一类别定义中,更多强调阅读过程中语义的编码与解码,伊格顿认为,任何文学作品的阅读都会受到阅读者自身所处的社会的影响,从而改变其原本的含义,这一过程相当与对原作品的改写。对于同一个作品,两次阅读所产生的结果永远不会相同。其言下之意也暗含着阅读对于作品的改写作用。相对于阅读者对于作品的作用,作品也会给阅读者带来一定的影响。杜学增认为,“阅读是一种接受性心智技能,是一个解码过程,即阅读是语言符号(文字)剌激人的感觉器官耳和目,将其携带的语言信息传入大脑,进行记忆分析和做出判断的过程”。
专项问卷样本结构

  3  工商管理类硕士生文献阅读行为调查

  3.1  问卷的编写
  3.2  调查的实施 
  3.3  首份调研问卷的数据分析
  3.4  专项调研问卷的数据分析
  3.5  调查小结

  4  改进工商管理类硕士生文献阅读行为的建议

  4.1  学会自主化阅读
  4.2  培养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能力
  4.3  加强系统化阅读
  4.4  增强阅读的交流与反馈
  4.5  掌握工商管理学科脉络,科学阅读
  4.6  增强工商管理类专业文献阅读的广度与深度

  5  结语

  本文以工商管理类硕士生为研究对象,根据工商管理类学科的专业性、特殊性,设计编制符合其自身特点的问题,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在网络上对于各高校的工商管理类硕士生进行问卷调查,通过调查研究,发现了本学科硕士生在文献阅读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如:文献阅读的功利性较强,自主性欠缺;获取信息与知识的能力欠缺;专业知识学习不够系统,文献阅读内容呈现出碎片化;阅读后的交流与思考不足;阅读的广度与深度不够。鉴于此,笔者从学会自主化阅读;培养获取信息和知识的能力;加强系统化阅读;加强阅读的交流与反馈;掌握工商管理类学科脉络,科学阅读;增强本学科专业文献阅读的广度与深度几个方面给出了具体的建议。这些建议在一定程度上对提高该类学科硕士生专业水平有着重要作用。但是,由于本人自身能力和时间的有限,导致本文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由事先对于被调查群体情况的了解并不充分,用于研究的调查问卷的设计存在着一些问题,并不能完全涵盖工商管理类硕士生文献阅读研究的成员与文献阅读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另外对工商管理类硕士生阅读行为的特色挖掘还不够深刻,有待以后进一步深度探究。不过有限的调查中可以发现一些存在的问题,并且可以为之提供一些可能性的建议,也是研究的意义所在。


以上论文内容是由硕士论文网为您提供的关于《工商管理硕士生文学阅读行为研究》的内容,如需查看更多硕士毕业论文范文,查找硕士论文、博士论文、研究生论文参考资料,欢迎访问硕士论文网工商管理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