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论文网第2020-10-19期,本期硕士论文写作指导老师为大家分享一篇
新闻论文文章《互联网+时代主流媒体新闻舆论引导研究》,供大家在写论文时进行参考。
本篇论文是一篇新闻硕士论文,新闻舆论的传播,首先要有新闻的生产。有新闻才有新闻舆论,有新闻传播才有新闻舆论传播,由此,才会有“四力”。如上文所提案例,如果当时没有人将事情写成新闻并发布,便不会被人们获知,更不会在随后的过程中让事情逐渐发酵,最终形成新闻舆论。所以说,新闻舆论担负着“引领导向”的作用,可谓是任重道远。
绪 论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进入 21 世纪,互联网技术产业“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不断快速崛起壮大,新兴媒体(包括网络、新媒体、融媒体)急速发展,对传统媒体(报纸、广播、电视)生存带来极强的紧迫感、危机感。随着互联网技术跨越式的进步、网络大范围的普及以及新媒体的迅速崛起,公众在新闻舆论中的地位发生变化,不再是单一的接受者,更是新闻舆论的传递者。所以本文会针对“互联网+”背景下的新闻舆论的导向与引导进行解析,以求能够有助于新闻舆论的正确引导(负面引导本论文并不涉及)。2016 年 2 月 19 日,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民日报、新华社、原中央电视台展开调研,同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并就实际调研状况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指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可见新闻舆论的导向与国家的发展息息相关,因此在发展过程中,新闻单位需要注重新闻舆论对社会发展以及国家发展的影响。从此次讲话中,可见国家对新闻舆论的重视和关注。新闻是我国民众关注民生、政策、体育、时政、社会等领域信息的主要载体,而新闻媒体则是将各项民众关注的信息有效传递的媒体。在现时代中,互联网的迅速发展衍生出一系列的新媒体产物,在传统纸质媒体、电视媒体、广播媒体以及现代化网络媒体的共同作用之下,众多的新闻信息快速传播,引导社会新闻舆论话题的产生,推动社会新闻舆论的范围扩张。在“互联网+”时代下,随着互联网 5G 技术的快速崛起,以及网络进一步大众化的普及,公众每天从互联网上接触的信息量越来越大、信息范围越来越广。因此,在“互联网+”时代下,公众已经并不满足在网络上简单表达个人情感,开始关注时政、社会、经济、文化等各类新闻,对时政、社会、经济、文化方面问题及其相关事件进行点评和思考。如今,由于互联网“速度”这个特点,让部分社交平台成为公众揭露所谓“事实真相”的绝佳场所。这种其他公众合法权益的“事实”,很容易引起广大网民的议论,成为社会媒体的焦点,成为负面新闻舆论的源头。
(二)研究现状
“互联网+”这一概念是在互联网发展新时期的新业态,在知识创新的当下实现的互联网最新演进新态式。我国对于这一概念最早是在 2012 年易观国际上提出,其本质在于通过互联网与原有的传统行业进行结合,实现对于互联网与我国传统行业的共同发展。其内涵在于依托互联网技术实现对于原有行业业务、要素及模式的重构,实现我国利用互联网技术对原有传统行业的升级与转型。“互联网+”是利用互联网技术结合所在行业进行相应产品和服务的全面升级,利用互联网平台相关技术,实现对于原有行业的整体改造。在大数据、云计算及移动互联网的推动下,“互联网+”时代被赋予了更多特性,就是相应数据信息传播速度及传播范围变得更快更广,利用信息化发展的特征,实现对于原有产业的融合与升级。总体来看,针对新闻舆论,国外媒体较多的是关注民众进行的作品内容创作、编辑与筛选,对网络上的新闻创造和传播产生影响。同时,国外相关研究主要是两个方面:新闻舆论监测分析和传播演化。其中,新闻舆论监测分析有四种途径:一是基于调查访问数据的监测分析;二是基于文本数据的监测分析;三是基于网络数据的监测分析;四是基于社会网络分析。在我国,新闻舆论研究可分为学术研究、社会服务与商业活动三类。第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校企合作是新闻舆论研究的亮点。第二,新闻媒体。人民网、新华网等知名媒体,已建立健全、强大的新闻舆论研究团队。第三,商业部门。为政府提供新闻舆论监测服务的软件公司,从事相关情况调查。现阶段新闻舆论研究重点:第一,新闻热点舆论事件的特征与形态研究。第二,新闻舆论内容的多层面研究。第三,新闻舆论形成、传播和演化过程研究。第四,新闻舆论监测预警和舆论管理研究。
一、核心概念与基础理论
(一)新闻舆论概述
新闻舆论,究竟有怎样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说过:“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接中外、沟通世界。”由此可以看出,做好新闻舆论工作对党的全局工作有重要影响。新闻舆论最早提出是在林语堂先生的《中国新闻舆论史》中,首次应用了“新闻舆论”这一提法。而后随着时代发展,新闻舆论的具体概念也随着进行一定的变化,但整体而言,新闻舆论主要还是通过新闻媒体利用新闻传播的各种手段措施实行对新闻事件的整体意志表达与反应。目前,学界对于主流媒体的概念和内涵并没有明确的界定。从性质角度而言,主流媒体主要是指是在某一领域或者某几个方面领域具有权威性的媒体。从媒体的影响力及辐射范围而言,主流媒体具有更广的辐射范围和影响,受众可以通过关注主流媒体来了解和认知对于这一领域或社会发展的整体动向。主流媒体是为社会大部分人群提供更权威资讯及思想的高级媒体,具有更广泛的影响力和引导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影响新闻舆论走向。主流媒体的打造,需要构建主流媒体的“四力”来实现。首先是打造主流媒体的传播力。传播力是通过对新闻的传播,而实现对传播范围、传播效果及受众反馈三方面辐射范围及能力的甄别。因此,打造主流媒体,首先应当增加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并不是单纯的传播到了受众面前,而是真正实现有效的传播,有更广泛的传播范围,有更多的信息反馈。通过提升自身新闻舆论引导过程中的自我深度和高度,形成更具传播力的主流媒体。其次是加强主流媒体的引导力。引导力是通过新闻媒体自身所具有的辐射范围,对受众进行正确的引导与强化。在这个人人都是媒体的时代,如何通过主流媒体自身的权威性引导,实现对新闻舆论的正确导向引导,是现阶
段打造主流媒体的重点和难点。然后是加强主流媒体的影响力。影响力有正面和负面之分,因此,主流媒体的打造过程中,必须加强其正面的影响力,才能提升其群众基础,辐射更广泛的人民群众。随着新媒体、自媒体时代的来临,主流媒体的影响力受到来自多方面的冲击,其主要原因在于自媒体和新媒体以其更轻松活泼的形式为公众提供了更多新闻舆论,而主流媒体则相对而言,显得较为呆板和不具有吸引力。因此,在新时期中,必须改变现有形式和方式,以增强主流媒体的影响力。最后是打造主流媒体的公信力。公信力是主流媒体区别于非主流媒体的重要原因之一。公众对主流媒体的信任成为主流媒体成为主流的动力和原因,因此,打造主流媒体最重要的就是加强其公信力。在具体过程中,应当加强主流媒体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和客观性,以最公正客观的态度传递新闻报道,建立起主流媒体的公众信任。
(二)主流媒体与新闻舆论
随着“互联网+”时代到来,新兴媒体和自媒体快速崛起,信息传播频率加速。面对万千信息,如果不及时梳理甄别,结果就会如走入幻境,真伪难辨。甚者,更会变成与“听音传话”游戏一般,到最后与原本的样子大相径庭,严重影响新闻舆论的总体大局。例如作者在全网稿件监控时看到一篇标题为《刘德华新戏片场曝光,年轻演员耍大牌,华仔被晾在一边无人问候!》的稿件。稳中有这样的表述“但是在这个场景中,刘德华显然没有休息,而是一直站立并在现场中来回行走。相反,在对面的两个演员,导演都已经喊开始了,那边还在化妆,表演被打断,立即有一群工作人员围上来献殷勤。”面对如此的描述,不仅使得刘德华的影迷大呼过分,就连毫无关系的“看客”也纷纷留言批评两位年轻演员。此时,作为 J 网记者,作为一名主流媒体的工作人员,我们就要首先抛开自身的八卦热情,考虑该新闻的真伪。通过我们的专业分析,与工作人员核实现场真实情况,来判断该消息是否属实。一旦发现消息不属实,要快速形成辟谣稿件,不可断章取义,将真实的场景还原给民众,避免已经形成的新闻舆论再次发酵。由此可以看出,在面对不同类别、不同信息源的新闻舆论,作为主流媒体应该对信息做好甄别筛选,追寻实事求是,突显主流价值,引导新闻舆论。应该具备极其敏锐的新闻触觉,对新闻舆论保持敏感,第一时间作出理性正确的反应。对可能引发负面新闻舆论的消息进行积极、正面的回应,让公众看到真实、权威的新闻报道。对公众所反映的情况进行掌握、跟进、解释和
引导,通过正面新闻舆论引导,淡化和疏导公众过激情绪,破解新闻舆论传播中的“谣言”,还公众一个清朗的新闻舆论环境。
二、“互联网+”时代新闻舆论的现状
(一)新闻舆论的传播现状
(二)新闻舆论的影响力现状
(三)新闻舆论的公信力现状研究
(四)新闻舆论的引导力现状
三、“互联网+”时代主流媒体引导新闻舆论存在的问题
(一)“互联网+”时代主流媒体引导新闻舆论存在的问题
(二)“互联网+”时代主流媒体引导新闻舆论存在问题的原因
四、“互联网+”时代主流媒体引导新闻舆论方向
(一)把握新闻报道的力度
(二)建立网络新闻传播的监控机制
(三)完善新闻舆论的引导管理体系
结 论
互联网现今在中国的发展状况十分乐观,不说“全面普及”,至少也能成为“家喻户晓”。电子科技的进步使手机、电脑等终端设备价格日益降低,性能却越来越高,人们在网络和电子产品的使用过程中,能够通过各种渠道获取各类新闻信息,从而参与信息互动,形成新闻舆论。因此社会新闻舆论多由网络产生,并且成为了新闻舆论的集中地,在“互联网+”时代下,应该加强对信息传播的管理,提升新闻舆论的正确影响力,促进新闻舆论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以上论文内容是由
硕士论文网为您提供的关于《互联网+时代主流媒体新闻舆论引导研究》的内容,如需查看更多硕士毕业论文范文,查找硕士论文、博士论文、研究生论文参考资料,欢迎访问硕士论文网新闻论文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