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论文网/国内首批论文服务机构

当前位置:硕士论文网首页 > 经济管理 >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政府经济管理模式创新研究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政府经济管理模式创新研究

时间:2020-10-18 18:37 | 栏目:经济管理 | 浏览:

硕士论文网第2020-10-18期,本期硕士论文写作指导老师为大家分享一篇经济管理文章《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政府经济管理模式创新研究》,供大家在写论文时进行参考。
  本篇论文是一篇经济管理硕士论文,中国的经济管理模式变革是基于经济全球化背景之上,而经济全球化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全球扩展中所引起的跨国商品和服务交易及国际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不断增强的客观历史过程。因此,面对这一历史潮流,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政府能否成功进行经济管理模式的变革首先取决于能否深刻地理解经济全球化的本质和内涵,准确地把握由此带来的对政府经济管理模式的。

  第一章  绪论

  政府的职能一般包括经济职能、政治职能、社会职能和军事职能,而在经济全球化浪潮席卷下,政府管理模式创新的主要内容则是经济职能的调整和再界定,因而本文的研究范围主要针对的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政府管理模式创新过程中经济职能的变化、考核及改进等问题。本章结构如下首先是论文所要讨论的问题及选择该题目的理论与实践背景其次是本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所要用到的方法和工具再次是对前人研究成果的相关简述最后则本文的框架结构,从而在整体上把握论文的分析思路和逻辑演绎脉络。
  1.1 问题提出
   经济全球化最突出的表现就是贸易、投资、金融市场在世界各国间的一体化,尤其是近二十几年来,这种一体化进程已大大加速,将越来越多的国家、民族及其经济纳入到这个激流之中。在这个充满着无数机会和挑战,同时也到处充满着风险的经济全球化进程当中,有些国家政府能够审时度势,根据本国经济发展所处阶段和资源享赋特征,及时而又准确地制订出符合本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将本国产业准确地定位在全球化浪潮当中某个合理的价值链环节上,因而赢得了本国经济腾飞的机遇,实现国强民富的战略目标。相反,也有某些国家的政府未能准确地认清楚世界经济发展形势,过分地沉缅于本国经济发展已取得了成就之中,错过了制订本国经济发展新战略的好时机,导致了长期的经济衰退。环顾我国周边国家,既有成功案例,但同时也不乏失败者的教训。亚洲四小龙国家紧紧抓住欧美发达国家边际产业转移浪潮,政府通过制订符合本国国情的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战略,成功地实现了本国经济的腾飞,韩国汽车、电子产业的崛起、台湾半导体产业的霸主地位、香港作为全球转口贸易的中心以及新加坡的造船航海运输业兴盛,都是在经济全球化早中期这一阶段得以实现的。而反观日本,未能认准世界经济发展形势,上至政府下至国民,都沉浸在六七十年代经济飞跃所带来成功的喜悦之中,未能在与欧美合作已取得技术优势的基础上,进一步实施自主技术创新,强化产业价值链,反而热衷于地盘、楼市炒作的泡沫经济之中,结果招致十年经济发展的长期低迷。经济全球化浪潮当中这些深刻的经验及教训都值得我国政府冷静地思考,在我国国门己彻底放开、过渡期行将结束、跨国公司已在我国掀起一场前所未有的并购浪潮以危及到国家经济安全的背景下,我国政府传统的经济管理模式改革己经到了刻不容缓的阶段,与时俱进将是对我国政府机构改革的一个必然要求,不能再重蹈计划经济体制下所错过的一个又一个经济腾飞机遇。目前,全国各地对建筑用地需求呈直线上升,年上半年外商投资有超过一半进入到房地产行业,楼价暴涨、房价过热等现象已使得日本世纪年代末期所遭致的泡沫经济阴影有可能在我国重现,为此,将我国政府机构改革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己经是显得非常紧迫了,政府经济管理模式的创新势在必行。
  1.2 研究背景
  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政府经济管理模式的界定及其创新长期以来一直就是一个备受关注的焦点问题,不仅在政府机构内部,而且在学术届、理论界都颇具争议。西方市场经济理论对政府经济管理职能有过较全面而完善的论述,如“守夜人”、“看门人”等,对处于市场经济中的政府行为—政府需要完成什么事务、不需要干预什么事务,都进行过大量的分析研究,并在一些领域达成了共识。我国目前正处于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进程之中,加之经济全球化趋势俞发强烈,政府机构所处内、外部环境均在不断地变化之中,因而,我国政府经济管理模式界定及创新显得意义非常了。理论背景“市场失灵”一直以来就是西方经济学理论中被普遍认可的一个结论,即市场虽然在社会资源配置方面起着基础性、高效性的作用,但在某些领域,市场也并非完美的,存在着致命的缺陷。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在诸如私有财产自由转移、市场公平竞争、优胜劣汰、契约行为以及生产要素所有权市场形成等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先天性优势,对于经济资源的有效配置、促进一国经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所有这一切,均是以私人对利润追逐而为前提的,没有利润或是利润不大的领域,则是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触及不到的地方,而恰恰这些触及不到的地方往往又是一国经济健康发展所必不可少的保障,因而,市场失灵由此产生。诸如企业生产所带来的外部性、国民经济投资不足、经济发展过热、教育、环境保护、贫富悬殊等问题均要由政府干预才能得以解决,以确保本国经济步入可持续发展轨道。由此可见,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应该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应共同构成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中最基本的两个要素。但对于这两种资源配手段,主次之序、轻重之分应加以仔细区分。市场是最基本的、也是覆盖面最广的资源配置机制,在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应起到先发的资源调配作用,以便在解决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资源配置不合理、无法调动生产要素积极性等诸如此类问题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强化生产熬率,野经济`曾长速度。但在发挥市场资源配置功能的基础上,还需政府经济职能力量的支持。这是因为,市场可以确保经济资源配置在短期的高效性,但却无法保证生产效率的可持续增长,市场可以确保物质财富的增加,但却无法保证收入的公平分配,要解决两个关键性问题,政府经济职能的介入势在必行。

  第二章 政府经济管理模式

  2.1 政府经济管理模式及类型
  模式是指多因素或多个子系统构成的具有内在结构和运行机制的一个复合系统。政府经济管理模式指国家确立的经济运行方式,政府相应地采取经济管理组织体系和调控方式以及经济监督和现代管理制度等。世纪年代初期,发展经济学家从结构主义出发,应用结构主义的研究方法,从结构方面研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管理体制,从此将模式的概念引入了经济学研究。由于模式研究的高度抽象性和易比较性,以及由此形成的模式研究方法的适应性,使模式研究方法很快在经济学研究中推广开来。到世纪年代初期,发展中国家以及整个世界上已经不存在完全的市场调节,既没有一个国家完全依靠市场调节经济活动,也没有出现过完全依靠政府调节经济活动的国家。由于市场调节是经济活动内在的固有的功能,而政府调节是政府经济活动的外在干预,所以模式研究在经济活动调节方面一开始就是研究政府经济管理模式问题,'具体主要研究政府管多少和如何管的问题。不同经济制度国家所选择的政府经济管理模式是不同的。它的核心是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程度和方式。选择政府经济管理模式应考虑的主要因素有国家的社会制度、所有制结构、经济资源、经济发展状况、经济体制、经济运行状况、政府采取的调控方式、企业制度等。政府经济管理模式最核心的三个子系统分别是管理职能、管理方式和管理机构。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政府经济管理模式亦不相同,如表2.1所示。
政府经济管理模式的类型
  2.2 政府经济管理模式创新的理论基础
  政府经济管理模式变革的理论基础主要集中在行政管理理论中,其中又主要包括公共选择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和行政生态理论。年,美国学者威尔逊发表了《行政之研究》一文,这标志着人类开始把政府管理作为一个独立的政治现象进行研究。世纪年代以后,西方社会科学在经历了长期的分化、初步的融合之后,开始大踏步向整体化迈进,跨学科、交叉综合研究成为社会科学研究的主要趋向。各种与政府管理密切相关的理论获得了较大的发展空间,出现大量的新流派、新理论。行政学界一般认为,西方国家行政改革的理论基础主要来自两种理论一是公共选择理论,二是公共管理理论。所谓市场模式、参与模式、灵活政府模式和非管制政府模式,主要就是这两种指导理论在西方行政改革实践中的产物。其中作为市场模式的理论基础,公共选择理论和公共管理理论又存在分歧。公共选择以政府失败为依据,在关于政府经济职能问题上,狂热排斥政府作用。公共管理以政府改造为依据,主张政府与公众合作,实施共同治理所谓公共选择是指相对于市场个人选择的非市场集体决策。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共选择是指对各种各样的公共物品做出决策。只要有公共物品就有公共选择。公共选择就是以集体的非市场方式来解决公共问题。公共选择过程实质上是政府决策过程,是政府管理过程,就是通过公共政策的形成或制定过程来供给公共物品,满足人们的需要。公共选择理论不仅仅是当代西方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它同时也属于一个极重要的现代政治学、行政学研究领域。说它是经济学理论,主要是因为它运用的是经济学的逻辑和方法,说它属于政治学、行政学研究领域,则是因为它分析的是现实生活中与我们密切相关的政治个体选民与政治家的行为特征,以及由此引起的政治团体特别是政府的行为特点,政府的管理活动及各个领域公共政策的制定与执行所以公共选择理论常被称为新政治经济学、政治的经济学或官僚经济学。作为一个独立收学术领域,公井选择嘿论被定义为对非市场决策的经济学研究。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思·阿罗在《社会选择与个人价值》一书中指出,在不可能性定理的条件下,一项合理的决定只能来自于一个可以胜任的公共权力,所以政府在协调和集中个人的共同偏好时拥有很大的主动性。这使人们对于政府干预的合理性进行思考。后来,经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詹姆斯·布坎南以及图洛克等人的发展,产生了公共选择理论。公共选择理论用经济学的假设、理论和方法研究非市场决策,即公共决策问题。这种理论有两个要素,即经济学研究的一般化交换原则和有关个人行为的经济人假设。交换注重规则,而经济人追求效用的最大化。根据这种理论,市场制度中的人类行为与政治制度中的政府行为都同样是“经济人”的行为,因此,政治制度不应置之于经济分析以外。从理性经济人假设出发来看,理想的官僚或为公共利益服务的公仆并不存在,官僚是理性经济人,追求个人利益和个人效用的最大化由于政府缺乏市场机制作用,官僚机构中缺乏竞争,使得政府没有降低成本的动力,因而缺乏效率科层制制约了官员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官僚机构丧失了激励机制官僚追求预算最大化,追求更大的垄断力,导致政府扩张和政治权力直接介入经济活功,产生寻租行为。

  第三章 经济全球化及其对政府经济管理模式的影响

  3.1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形式
  3.2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的对外贸易发展及资本流动
  3.3 经济全球化对政府经济管理的一般要求

  第四章 中国政府经济管理模式的历史演变与变革的现实基础

  4.1 中国政府经济管理模式的历史演变
  4.2 中国政府经济管理模式变革的现实基础

  第五章 政府经济管理模式改革的经济学思考

  5.1 成本一效益分析对政府经济管理模式改革的重要性
  5.2 政府改革的成本分析
  5.3 政府改革的效益分析
  5.4 政府经济管理的绩效评估

  第六章 我国政府经济管理模式改革之一转变职能

  6.1 经济全球化下我国政府经济职能转换的动
  6.2 我国政府经济职能转换的进展
  6.3 目前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变中所存在的突出'题
  6.4 我国政府经济管理职能的转变

  第七章 我国政府经济管理模式创新之二管理手段

  7.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韦下强调运用经济手段的意义
  7.2 当代西方成熟的经济手段开放条件下的财政货币手段
  7.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经济手段的运用与经验总结

  第八章 我国政府经济管理模式创新之三机构改革

  8.1 中国以往机构改革的特点、问题及原因
  8.2 西方行政机构改革的新趋势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8.3 中国政府机构改革的目标、原则与若干建议

  结论

  本文以政府经济管理理论和相关西方经济学理论为指导,运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政治分析与经济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全面分析了经济全球化浪潮下对我国政府经济管理模式创新的影响。通过对西方政府管理历史及我国建国后政府经济管理模式的回顾、借鉴当代西方成熟的政府经济管理手段,并结合我国国情分析了市场化经济改革以来我国政府在宏观经济调控方面的得失及有用的政策经验,运用成本一收益核算法评估了近几年来政府机构改革的绩效,得出了以下几点结论:第一,我国传统的政府管理模式存在着很大的弊端,为今后我国政府经济管理模式的创新创造了现实基础。垄断公共物品提供、统筹统揽,以大量的行政审批手段过多地干预政府经济,政府运作透明度差、法治环境欠缺,而这与市场经济所要求的经济调控方式间接化、决策方式科学化、领导方式人本化是差距很远的。而目前,我国要对政府经济管理模式进行创新,是存在着条件的。首先我国是一个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国家,是能够在政府经济管理模式方面有所作为的其次,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国际竞争力的低下以及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也需要通过政府经济管理模式的创新来加以改变。第二,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政府职能要在精简、效率的原则基础上适当地扩充,以便更好地承担起社会公共产品提供者的职责,为此,就需要对政府经济管理绩效进行评估。改革目的就是要对政府职能进行重新界定,界定政府公共产品提供领域,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理性经济人主体”,通过成本收益率的核算来纠正政府决策中的失误,以保持政府改革的正确方向。以一年中国大陆各省份的面板数据为样本,采用成本一收益法分别计算了各省政府的经济管理绩效,结果显示东部地区政府改革的效率最高,其典型的成本一收益比率为,其次是中部地区,其典型的成本一收益比率为,最后则是西部地区,其典型的成本一收益比率为,由此可见,东部地区政府改革是最富有成效的。除此之外,本文还对影响政府经济管理绩效的各因素提出了假说,并以面板数据为样本进行回归检验,结果表明公务员收水平的高低与政府改革绩效成正比,“高薪养廉”政府在我国具备了一定程度的可操作性,在一定程度上杜绝行贿受贿现象,稳定公务员工作心态,建立廉洁效率政府政府职能重新界定过程中有着规模经济现象,转型期间政府规模的适当扩张有助于提高政府改革效率提高区域对外开放度有利于政府改革绩效的提升,建立政府一市场的信息交流反馈机制是提高政府行政透明度的必要条件。第三,政府在经济管理职能方面的创新是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宏观调控体系、加速市场发育和法制建设。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目前应着力解决政府行政干预过多的问题,今后政府职能转变应向有限型、服务型方向迈进,依据产权界定原理,对政府职能重新定位。第四,政府经济管理手段的创新,必须是在借鉴西方成熟的经济管理手段方面,同时还要结合我国具体国情来加以确定。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所提出的各种宏观经济调控手段均是以本国市场经济运作为基础来加以制订的,而我国正处于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之中,因而政府在制订经济管理手段方面,在借鉴人家经验的同时,还必须以我国基本国情为出发点。几次降息的结果就表明照搬照抄西方的经验不一定在我国管用。而近几年来,我国从实际情况出发,创造性的提出了“软着陆”、“点刹车”、抓紧土地使用审批权等作法在实践中则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取得了不少有用的经验,为我国政府进一步调控经济、降低经济发展速度、解决过热现象提供了有益的参考。第五,在政府经济管理机构改革方面,结合西方行政机构改革的新趋势,提出了我国政府机构改革的目标、原则以及若干建议。当今西方国家政府行政机构改革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效率优先,这主要表现在其建立“小政府”、职能机构分离、分权并加以强化等各方面。以当今世界政府改革的潮流为基准,本文提出在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我国政府机构改革的主要任务就是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政府职能机构,以精简效率为先,同时以成本收益核算加以监督、强化,大力发展第三部门以接管市场环境下政府精简机构、提高经济管理效率所必须脱手的一些包袱和机构,这对于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也有着不可估量的重要意义。


以上论文内容是由硕士论文网为您提供的关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政府经济管理模式创新研究》的内容,如需查看更多硕士毕业论文范文,查找硕士论文、博士论文、研究生论文参考资料,欢迎访问硕士论文网经济管理栏目。